重整山河到三国
字体: 16 + -

第715章 破裂(2)

    “呵呵……主公,周睿将军痞吗?”诸葛亮听李晟说出了他心里的担忧不由得嘿然一笑问了李晟这么一个问题。

    “这个嘛,他平素里总喜欢和那些士兵打交道,应该是很痞的。至少我见过他骂人,曾把人骂得晕头转向。也看见他整人,把人整得哭笑不得。”李晟不知道诸葛亮突然问自己这个问题,但还是据实回答道,言语中充满种种的可惜。在李晟看来,这痞无疑是一种不好的习惯。

    “嘿嘿,会痞就好,会痞就好啊。”诸葛亮古怪的笑了起来,眼中难得的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他对着李晟那不解的目光,这样说道:“曹操的使者杨修和孙权的使者虞翻虽然各自有各自的性格,但都是机敏端正之人。对付这样的人我们走正路却是很少有人可以胜的了他们。因此我们只能走一些歪路了。让周睿去对付他们,用他的痞他的邪去,应对他们的正,以此来拖延时间。”

    “当然,在他们两人的机变之下,周睿一个是吃不消的,所以我给他们再配上一个孔参、一个邓艾。孔参乃方端之君子,在言语处事上机变百出。邓艾拙与言,但敏于思,也是难得的人才,由他们两个在后面配合给周睿出主意,我想与周睿应对的杨修和虞翻都会头痛的。”

    “哦?这么着可行?”听诸葛亮说得如此天花乱坠,李晟却还有三分怀疑的样子。他并不是没有听过这样的组合,只是这样的组合大都只存在于小说之中,至于现实究竟能不能像小说所描述的那样一往无矢却是他自己也想不到的。因为这件事情比较重要,所以李晟不免有些谨慎起来。

    “放心吧。实在不行,我也会出面的。毕竟这一场拖延的重要性,你我都是明白的。”诸葛亮很是自信的打了包票。

    “那好吧。”李晟点头最终答应了下来。

    谈判随之而展开。只是由于一开始谈判方式的不同,并没有人意识到谈判的展开:谈判是随着江东方面和曹魏方面的两位使者分别与周睿见面开始的。正如李晟和孔明所说的那样襄阳城只有一个,而孙权这边与曹操那边都想得到襄阳城的心理,使得他们都不敢那么光明正大的去找周睿。

    他们都是悄悄的与周睿见面,然后悄悄的与周睿进行会谈,试探李晟一方是否有真的渡让襄阳城的决心。因为要保密,所以他们选择的时间都是晚上,因为不想让对方知道,所以他们选择的天数总是若有若无的与对方错开。

    其实他们也都清楚对方在和周睿商谈这个,自己这样遮遮掩掩的行为只是掩耳盗铃罢了。但他们都不愿意揭穿这个掩耳盗铃的行为,毕竟在“仁义”的风气之下,如此赤裸裸的摆条件说利益总是容易被人鄙视的。

    既然他们愿意掩耳盗铃,那周睿也乐得不揭穿他们。虽然没有任何的明文规定,但周睿却给自己给他们定下了一个三天的周期:即第一天是杨修来拜访周睿,那第二天便是虞翻来拜访,而第三天便同时不接受任何人的拜访由周睿他们三个自己一起商量谈判问题中的办法,并向李晟汇报谈判的情况和问题。

    “看来他们也存了和我们同样的心思啊。”面对周睿汇报上来的这个情况,李晟与站立在自己身边的诸葛亮相视一笑,不约而同的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他们同时意识到,其实曹操和孙权两边谁也不曾指望利用谈判就能把襄阳城给要到手。

    毕竟他们都不是傻子,自然明白对于这样的战略要地,李晟是不可能随随便便让出的,谈判的结果肯定是一个一拍两散的结局。但就是这样的结局,他们依旧派人来谈了。这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拖延时间——他们必须把刚刚被勒令修整的军队给再调动起来才行。

    “看来他们都不是傻瓜啊。”李晟悠悠的说道。

    “他们当然不会是傻瓜了。天下又有谁能吧他们视为傻瓜呢?”诸葛亮诧异的看了李晟一眼,觉得自己的晟哥儿这话说得似乎有些蠢了。

    “我的意思不是这个……”被孔明说了这么一句,李晟多少有些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小声的说道。

    “我知道啊。”孔明了解的点了点头,却是察觉到了李晟的不自在:“其实对我们来说,这样不是更好吗?他们爱拖延是间就由得他们拖延,让周睿和他们去扯皮好了。我们自个在这儿完成战争的准备。”

    “这说得也是,那下面就是比谁的动作更快一些了。但愿我们的动作能够快过他们。”李晟点点头,却是有点祈祷的意思了,其实他也知道,那样是不太可能的:曹操军和孙权军不过是吧已经准备去休息的军队重新征召起来罢了,哪里像自己还得从头做战争的总动员了。

    “唉,或许我当初说要收留刘封他们是一个错误啊。”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收留了刘备的后人并且得到了襄阳而引起的,李晟不免也有些唏嘘。

    “哦……如果给主公你一个反悔的经验,主公你还会这样做嘛?”听见了李晟的小声唏嘘,诸葛亮如此直白的问道。

    “还是会的。”对于这一点李晟没有任何的犹豫:“刘皇叔算是帮了我们不少忙了,而且他在天下的名声很好,也很是能得到他人尊敬的人。对于帮助他的后人,我没有什么可后悔,可犹豫的。”

    “呵呵,主公还是不够成熟啊。”诸葛亮呵笑起来,最终那样说着批评的呼吁,眼里却满是激赏的目光:“不过我就是喜欢主公这样的不成熟。尽管明知道事情该怎么做,但是到实际上还是有忍不住的时候。我觉得在某些方面主公和刘皇叔很像,似乎是同一路人呢。”

    “你也这么觉得嘛?”李晟的脸上浮起了笑容,“其实我也是这么觉得的啊!作为上位者,这么多年了。虽然也知道某些时候需要冷血,需要将无辜者牺牲,但真正到了最后做决定的时候,我还是有些不忍心。绝对的冷血我是做不到的。”

    “因为我常常会在想,如果我是那被牺牲的无辜者,我会怎样。无辜者的无奈,无辜者痛苦,昔日在徐州,我已经承受过一回了。眼下已经有一定能力的我是不想让这样的事情继续发生下去,尤其在我所熟悉的人身上。”

    “呵呵,问心无愧是一个方面了。其实我们收留了刘备的后人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在我看来,我们这一个举动所获得的好出至少有三。”诸葛亮微笑的伸出三根指头来。

    “哪三点?”李晟不解的问道。说实在他当初做出这么一个行动主要是一时的冲动而已,他可没有想到这个举动会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出。故而他听诸葛亮如此所起,不禁便有些好奇起来。

    “首先我们获得了襄阳城,这无疑是改善了我们在荆州北部的战略态势;其次我们进一步确立了主公仁者的名声,这对主公今后争霸天下是很有好出的;再次主公不觉得刘备军剩下的这些人都很不错很有培养的潜质嘛,他们算得上是人才吧。”诸葛亮微笑着说出三点。虽然很简单的,但却十分的明了。

    “这么说倒也没错。”李晟呵呵一笑,却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来,“你说我们这么对刘备,是不是三分呢?曹操得之宛城、汝南,孙权得之寿春、合肥,我们则得之襄阳。刘备的领地可以说都让我们给分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