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山河到三国
字体: 16 + -

第294章粮食风波(3)

    第一天过去了,长沙的人们隐约觉得有点不对劲,哪有全城的米店都关门的呢?

    第二天,这份不安被扩大了……

    第三天,人们的心中已经有了阴影……

    第十天,阴影已经变成了一种绝望的惶恐,城里许多人的家中已经是皆不开锅了。百姓们那带着惶恐的怒火在心底暗自的积聚着。他们都存在于死亡与爆发的两可之间。

    第十三天,一股暗流开始在柯兴的授意下涌动起来。

    接受这种授意的还是叶韬。作为一个“地下工作者”叶韬实在是摆不上台面的,虽然他跟随柯兴已经多年,也颇得柯兴信任,但由于他的出身和他所接受的种种任务,使得他并不能像一般的家臣属下那般得到柯兴的奖赏。无论他多么的劳作辛苦,最后得到的也就是柯兴不再压迫他,并替他压迫其他一些人的帮助。如果没有李晟的出现,那叶韬也许就这么一直混下去了。但眼下,在李晟提出了要扶持叶韬、颜虎二人成为全国有数的老大之后,叶韬的心动了。是男人都是会有野心的,只是说大多数人的野心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潜藏的很深。

    当柯兴把“挑动民心,让百姓的怒火转给李晟”的任务交给叶韬的时候,叶韬便在第一时间里将情况报告给了在湘江对岸秘密等候消息的李晟。他知道自己的新主公在这个时候已经等不及了,而罗照的这个信号,无疑是一个可以令他有发作机会的信号。

    “真想看看柯兴那家伙一脸灰败的颜色啊。”叶韬想着用手轻轻的按了按自己的胸脯。在那里有一份杜羽仿照柯兴笔迹和印章书就的信,是给粮店老板林顶的,是作为李晟所制定计划的罪证而用的。叶韬眼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这罪证在第二天之前送到林顶家中的某一处,等天亮之后被李晟的军队所搜出。

    至于挑动百姓激愤的事情他也是会去做,只是和柯兴的要求不同,他将挑动的目标定在了那些粮商身上,顺带着再隐晦的捎上柯兴这个原来的主公。叶韬知道自今夜之后,柯兴再也没有反抗的机会,便行事也变得大胆起来。虽然他没读过多少书,但作为在血海中拼杀出来的老大,他却十分明白:当李晟把整个长沙的军队都攥到手中的时候,柯兴就已经输定了。

    第十三天,终究是忙碌而慌乱的一天。对于柯兴来说,这一天他是在紧张而带着希望的等待中度过的。为了撇清自己身上的嫌疑,他十分聪明的将自己的头颅深深的埋藏在家中,一点也不曾上街去观看什么。他认为这还不是自己出面的时候。

    而这时李晟则在紧张有序的布置着一切。虽说事先对于此事早有了计划,但事到临头

    之下情况究竟有什么变化,是否还需要注意什么都需要李晟与身边的庞统、罗照再详细考虑一番的。为了能够更好的消灭柯兴那个家伙,李晟早在抵达益阳的第二天便悄悄潜回了位于长沙西城渡口对岸的莫难滩。他带着临时拨掉给自己的五百军士这几天一直住在莫难滩附近的树林里,通过在湘江上来回巡逻的甘宁所部,利用早已备下渔船与长沙城进行相应了联系,遥遥的掌握了长沙城里的一切。

    夜幕静静的降临了,湘江的两岸随即陷入了漆黑之中。而这时黑灯瞎火的莫难滩上,却有几百个黑影在默默的行动着。他们没有交谈。所有人的口中都衔着一根小木棍。他们将船从隐藏的树林里抬出,推到那浅滩之上,然后重重一撑竹嵩,五十几艘那种载着十数人的小船便晃悠悠的朝对岸飙去。

    这些都是两岸渔人家里的渔船。为了今夜的行动,李晟早在十天之前就将这些船收集起来,并以防备山越的名义对长沙境内的渔民下达了禁捕令:“战争期间除了水师战舰之外,洞庭以西不许有片船下水。”——当然,对于这道命令李晟相应的给了这些渔民以补偿。补偿的金额是三千钱,这已足够这些渔民数月的开销了。

    两个时辰之后,船到了对岸。此刻东边的天际已微有些蒙蒙的光亮。天快明了,李晟等人的行动也越发的快了起来。李晟所带着这些人都是来到长沙以后所征发新兵中的姣姣者,虽然因为训练不足的缘故,他们的战力自然比不上那些跟随李晟战斗多时的老兵,但作为湘江子弟的他们却有着一项连老兵也望之莫及的能力。他们能在狭窄的船上就这样做着睡觉。这是很了不得的“特技”,至少在今夜的行动中,因为这个特技的缘故,他们即使在经历了一夜的行船之后,依旧很有精神。

    稍稍休息半晌,众人便弃船登港。时早有诸葛亮所派之人在城西的军港里候着,见李晟等人到来便马上接着,将之迎入城中。此刻,长沙城里的各个要害所在,全然被孔明所控制,再加上叶韬早已暗中投靠李晟。故柯兴尚不知晓李晟已然回转,依旧做着天明发动,正式掌控长沙的美梦。

    第十四天,天明了。早已在暗中得到消息的百姓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太守府附近,齐声要求官府开仓放粮。由于百姓来得太多,负责留守的孔明下令将城防军调了过来将太守附近维持治安。也不知是孔明暗中早有密令,抑或是城防军的都尉宋德将命令理解错了的缘故,前来维持维持秩序的城防军士兵竟是全副武装的将刀枪都执拿在手。当明晃晃的锋锐对着太守府前众多百姓的时候,整个场上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城防军和百姓大

    有一触即发的架势。

    柯兴在这个时候也来了,他带着几个三大五粗的护卫隐藏在人群中细细的端看着。他对于诸葛亮的这么一个举动,他心中实在暗喜不已:“真是失策啊。这个孔明,人家还说他是卧龙呢?眼下来看也不过如此。将刀枪对着百姓,虽然能在一时起到阻喝的作用,但却会在百姓的心底印下不好的印象,并让百姓心含愤怒,对解决事情并没有任何好处。唉,年轻人终究是年轻人,太冲动了,不过却是省了我不少麻烦啊。”

    日头渐渐的升了起来,百姓却因为没有见到那些个大官而心有不甘的不曾散去。虽然因为刀枪在前的缘故,他们不敢轻易的冲上去,可他们对于李晟这个太守以及太守府里那些官员的愤怒却是越来越大。他们纷纷议论不已,将整个太守府门前的广场变做了一个闹市,各种乌七杂八的声音可是喧嚣而上,令整个太守府都不得安宁。

    对于次孔明这位卧龙紧紧的皱起了眉头。他个性是喜静而不喜闹的。尽管在实现早已想好了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但孔明依旧有些承受不了。他本想做一些事情,批改一些文书,来打发到李晟过来之前的一段时间,可眼下外头如此的吵闹,说得言语又是那样的不堪,令他实在是坐不下去了。自然他是明白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自己是不能出去的,但坐在这前厅他又是难以忍受。终于,他踱起了快步,直接躲到了太守府的后边去。他知道在太守府后花园的假山那儿又一个安静的密室存在。就他想来,不管外面传来的声音多么的响亮,总也不可能就这样传到那深处于地下几米的地下密室里吧。

    “晟哥儿,我的主公,伟大的太守大人,你还是快点来吧。再处于这个令人烦恼的地方,听着这些让人心浮气燥的声音,我会发疯的。”在前往密室的途中,孔明不住的轻拍自己的胸脯,心中暗自想道。虽然他自认自己的心脏一向很好,可在眼下的这种环境中,他还是有了心跳就要停止的感觉。毕竟,他还是一个年轻人,那种沉稳至极的修养与年轻的他还是不怎么搭边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