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尊归来
字体: 16 + -

第142章 牵连甚广天幕露

    苍竹山,监察司殿宇外,气氛凝重,人人骇然失色。

    苍竹山山主辜夫子缓缓收敛笑容,趋于平淡,然而未待其出言责问,那位眼神阴鸷地长老就满是煞气,“残杀我苍竹山弟子,理应罪该万死,让其苟延残喘至今已然是我等罪过,岂可容他再挑事端?”

    当然,此话搁在哪儿都是理所应当,可在此时此刻,更是在这位杀人灭口之后,无疑将孙九贯尚未言出地那道话语,打上了饱含深意地问号。

    此刻几乎绝大部分弟子都带着怀疑地眼神看向那位长老,这位地嫌疑很大啊。

    哪料这位长老面不改色,淡然道:“山主,此僚既已伏诛,想必那位薛师侄泉下有知,足以感慰。”

    辜夫子抬眼看向这位长老,不言不语,顿时场上气氛有些凝重。

    忽然,一道淡然话语响起,却是清玄神色平静地道:“不知道友意欲何往?”

    却是杨鸿礼意欲悄然离开此地,闻得清玄话语后,其身形猛然一僵,霍然转身,神色彻底阴沉,已然处于爆发地边缘。

    清玄继而向着站立在苍竹山长老首位那人言道,“敢问可是辜山主?”

    辜夫子温声道:“清玄小友不必客气,有话不妨直言相告。”

    清玄神色一肃,“敢问山主意欲如何处置此人?”

    辜夫子微微沉默片刻后,和声道:“小友以为当如何?”

    清玄眉头一皱,未曾想到这位居然将麻烦扔给他。

    其实严格说来,清玄今日目的大半达成,只要能将这位杨鸿礼绳之以法,那位良才便可入其毂中矣。

    但自方才情形观之,今日之事怕是难以善了,不能达成所愿了。

    这位看似远离藏经阁地真传弟子,竟然在苍竹山都有千丝万缕地隐晦联系,尤其是观这位山主模样,看来这位杨鸿礼地身份比想象中还要不简单。

    面对辜山主地‘油滑’,清玄有些无可奈何,正欲开口提议将这位暂时羁押在苍竹山,却闻那位眼神阴鸷地长老忽然言道:“山主,杨师侄今日本是奉贫道之邀来我苍竹山作客,不料中途遭遇此变故,贫道着实有愧,稍后自定向刑堂领罚!”

    “另外,贫道认为杨师侄虽然与那位薛师侄陨落有关,但此事毕竟尚须查明,不可妄下决议,否则坏了藏经阁与我两家的情谊就不好了。”此言自然是传音至辜夫子的心神深处,令其许久不曾动摇地波澜不惊心境泛起层层涟漪伏波。

    当这位长老传下此言时,其脸上恰合事宜地流出一丝黯然与平静,疑似有些认命地模样。

    然而无人知晓地是,在这位长老提及两家情义时,这位素来以敦厚醇和、温和宽厚著称地大真人心地最深处却是陡然天翻地覆。

    一片滔天血海,猩红汪洋,宛若万丈鲜血湖波荡漾地大神潭般,深不可测却又渊深晦暗。

    倘若将其平日显露出的心境誉为澄明仙湖,那么当这位长老以此言激出的晦暗深沉则如同摩柯地狱,杀机凛然,血海沉浮。

    辜夫子心神内喃喃低语:“两家情谊?”

    然而不知为何,辜夫子忽然看了清玄一眼。

    这一眼清玄忽然有些明白了这位夫子山主为何如此‘软弱’,他仿佛自其眼中看到了这位隐忍至今那胸腔中早已积蓄满贯地滔天怨气,更看到了其人眼中的那一抹抑制到极致地痛苦与煎熬。

    他顿时沉默,也知晓了这位藏经阁真传背后站着某位连辜夫子都难以抵御地大人物。

    这位大人物,他不敢招惹!

    清玄眼神缓缓趋于平淡,微微低首,“此乃苍竹山家事,清玄擅自作主已属逾越,不敢自专。”

    此言落下后,那位阴鸷长老则缓缓收回目光,向着杨鸿礼轻轻招手,其人顿时行至阴鸷长老身侧,阴沉脸色恢复如初,神情淡然地看着清玄。

    一道似讥似似讽地神色悄然划过。

    无声地嘲讽与戏谑。

    苍竹山山主辜夫子对诸位弟子摆手道:“都散了吧”。

    弟子们凛然称诺。

    就在此时,一道神色蓦然冲出,指着清玄厉声道:“为何要放走了他?你刚才不是挺牛的吗?刚才地神气威风去哪儿呢?你难道不知就是此人毁掉了薛师姐吗?”

    看着此人几乎快要触及清玄脸上地手指,以及那一声声直指心弦地叩问与责难,清玄沉默不语。

    他忽然心如刀绞。

    好似有人倒头般,又有几人跳出,怒声道:“对啊,你为何不惩处罪魁祸首?你既然不敢捉拿凶手,既然不敢,为何又要将此事提出来?”

    “为何?”

    最后几句话几乎是从喉咙深处吼出来的,吼着吼着,那人声音哽咽,语若哭泣,泪流满面。

    有人怒目而视,横加指责,大声痛骂清玄。

    有人气急败坏,满口污言秽语吐出,侮辱清玄。

    更有位前一刻看似窈窕淑女地清高仙子,如今却竭力嘶吼着向清玄捶打过来。

    状若疯狂。

    .......

    对此,尚未走远地苍竹山诸位长老竟然出奇地一直沉默,置若罔闻。

    不过数个呼吸便消失在众人视线之中。

    那些疯狂地弟子们不是不清楚为何不惩罚杨鸿礼,他们比谁都清楚。

    因为他们在当年调查薛樊素惨遭侮辱致死时,之所以未曾爆发,之所以不敢声张,甚至连调查都戛然而止。

    一切都源自今日所见,杨鸿礼背后那位藏经阁大人物。

    正是这位大人物当年地亲口‘关照’,才使得此人逃过一劫,更是暗中向苍竹山施压,责令迫使其等将此事的影响压制至最低。

    直至今日,这位被蒙在鼓里的苍竹山弟子们方才掀开那一层厚厚地肮脏丑陋面孔的摩天遮掩。

    而这些神态疯狂地弟子们,有人或打抱不平,有人则是义愤填膺,满怀怒气,当然清玄深知,这些人并不仅仅是因为薛樊素地痛苦悲惨遭遇而对清玄地‘不作为’感到痛恨。

    清玄自其等眼中还看到了那一抹宛若亲身经历地痛苦、失望与绝望。

    盖因,有此不公之人何止薛樊素一人!

    直到此时,他才幡然醒悟,此刻方知那位大真人缘何将监察司驻地选在苍竹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