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尊归来
字体: 16 + -

第122章 半途而废猪猡友

    道宗,境外。

    林海涛涛,菁径蔓藤,古木参天,潺潺涓流自上而下,随峰宛转。

    林中鸟兽蛰伏,幽远寂寥,往日莺歌燕舞丛生地仙境瑶池之地,近日却仿若幽冥之地般匿藏着绝世大凶存在,令万兽沉谙,百禽缩翅,静伏深山洞穴之内。

    距离道宗边境斗法战场数十里外,一处极其诡异地川林上,时不时地闪过几道无中生有地涟漪波纹,眨眼而逝,转瞬即消。

    一道弧形屏障将方圆数十丈之地牢牢地覆盖遮掩,宛若倒扣着的染碧琉璃碗,将十丈低空、地面与丈许深地地底尽皆囊括其内。

    密不透风,严丝无缝,固若金汤。

    倒扣碗内,洞玄派一干人等沉默不语,气氛有些凝重。

    一袭淡金绣紫身影静默,身后数道玄丹巅峰气息之人如众星拱月般。

    洞玄派门主心情极度糟糕,甚至算得上气急败坏,身后之人噤若寒蝉,连喘息声都竭力降低。

    仅余一道喃喃自语声在幽寂地川林间悄然响起:

    竖子不足与谋!”

    继而一道令人毛骨悚然地庞大气机迸发,彻底笼罩周遭,一个自喉咙深处蹦出地字眼,竭力升起:

    “撤!”

    只言片语,却暗藏压抑着无边地愤怒与不甘之意。

    道宗,上清殿。

    两道身影并肩而立,及待那处隐晦地气势暗暗撤退后,才缓缓收起手中法宝。

    吕素冷声道:“还不算愚蠢”。

    天元子负手,淡声道:“识时务,知进退。洞玄派此任掌舵人也算守御有方,若非当初在掌教手中失利,他或许真有机会将洞玄派拔高一筹。”

    提及王远知,吕素便想到那位师侄,她沉默少许后,沉声问道:“真人可是认为清玄难当大任?”

    天元子华眉微皱,“师侄有话直说即可”。

    吕素直视天元子,“倘若真认为他难当大任,真人何不将其废除,绝了其非分念想。”

    天元子抬眼观其神色,见其确无虚伪试探之意后,复又垂帘。

    半响,方才徐徐言道:“而今道宗情况你也心知肚明,堪称内忧外患也不为过,那位藏匿在宗内地奸细贫道一直难有头绪,连丝毫蛛丝马迹都未曾捕捉到,其隐藏之深,超出预料之外;另外,此次由鬼府魔渊牵头的邪怪入侵看似仓促潦草,实则进退有序,如我所料不错,这背后有鬼王府那几位的影子。”

    吕素黛眉微蹙,“几位?”

    天元子向前轻走几步,昂首负手,眺望虚空上霄,“九洲妖魔鬼道四家传承近万年,玄丹境不提,单只契冥境大修士都数不胜数,不说上千,几百人还是有的,而这近万年来,能够奋力一跃,臻至圣人境更是数十,而这数十人能够牢牢把持那十把椅子不动摇者,却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天元长长地叹息一声后,轻声问道:“你可知那些‘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圣人们都在哪儿?”

    吕素闻言眼角一缩,心神微震,继而声音微颤地道:“你是说九洲还有尚未现世地圣人?”

    天元子不答,良久方才回道:

    “道宗看似稳如泰山,实则危机重重,更毋庸提九洲局势了。”

    随即他意味深长地道:“非是我不愿,而是他暂时难当大任。”

    吕素默然。

    “他成长还是太慢了!”

    ――――――

    第一百二十章

    丘禺山,湖心亭,七层楼巅,一道身披淡黄色衣裙地少女坐在翘檐,撑螓首摆绣腿,意兴阑珊。

    顷刻,一位归姓老者缓缓走近,轻声道:“公子,清玄公子来访。”

    王曦秀美微颦,嘟囔道:“忘恩负义地家伙,白白浪费本公子地一番好心不说,还连累掌教师叔仙逝,真是扫把星。”

    归姓老者苦笑,刻意摒弃这位地牢骚之言,他明白这位地心思,既然将筹码压了上去,就不会有半点退缩之意,由始至终。

    王曦好似察觉到归姓老者眼中的似笑非笑之色,她不禁俏脸泛红,连连推着归姓老者,“哎呀,既然归爷爷你觉得还有挽留的机会,就快去把他叫进来吧。”

    归姓老者笑着道好,继而留下一句话后,身形迅速飘远而去。

    “公子意欲真面目示人?”

    半响,归姓老者回来后,身侧便多了一位翩翩公子,神清目秀,堂堂正正。

    正是清玄。

    清玄甫一步入七层,便见雕栏边一位容貌俊美地世家子模样之人,临栏眺望,碧波拂波,清光掠影,戏水鸳鸯尽收眼底。

    未等主人言语,清玄便率先道:“多谢道兄搭救之恩,救命之恩,清玄铭记五内,日后但有要求,尽我所能,报答公子。”

    王熙爽朗笑道:“清玄公子客气了,你我分属同盟,何必如此见外。道兄安然无恙方才是好。”

    继而扫视了一番清玄上下后,笑道:“道友安然无恙,万幸之至。”

    清玄苦笑几声后,摆手道:“数次死里逃生,放才捡回一条命。”

    王熙颔首,随即画风一转,道:“道兄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知道兄今日登门有何贵干?”

    清玄心中微愣,这位道兄似乎有些嗔怒之意,但他未曾多想,稍稍整理思绪后,道:“清玄今日前来确有要事,不知道兄可知督察院设立之事?”

    王熙神色微动,沉吟片刻后,轻声回道:“此事涉及道宗各大副脉与洞天福地,反响极大,在下自然有所耳闻。且听闻此次监察司首任职使正是道兄,在下就在此道贺了。”

    不料清玄微微苦笑,摆手道:“我虽不知道宗以往如何,但观宗门内部局势之错综复杂就可管中窥豹,此次设立督察院之事定然绝非表面上那般简单。”

    王熙抬眼看了看清玄,笑道:“道兄可是在考校在下?”

    清玄回道:“不敢,实则是清玄心有私事须劳烦道兄,故须谨慎。”

    他索性准本开诚布公,开门见山地与这位谈一谈。

    不料王熙摇摇头,婉拒道:“道友来意,我已明晰,兹事重大,非我所能决,且在下以为此事可行性不大。”

    清玄闻言,心神一沉,稍稍沉默后,忽然抬首正欲言语,忽见王熙连打眼色,好似意有所指,他顿时心领神会,有些失望地回道:“明白了,既然如此,那清玄就不再叨扰道兄清修了。”

    王熙眼中露出有诧异与失望,犹如未曾想到这位地意志力竟然如此之弱,且还好似烂泥扶不上墙。

    她不动声色地回道:“道兄慢走,恕不远送了。”

    清玄脸上挂满失落与无奈,继而恢复漠然,向丘禺山脉走去。

    及至清玄走后,‘王熙’好似随意地向后一瞄后,一位清隽淡然的中年人显露出身形,孤傲而卓绝。

    面带和煦笑容,暖若春风细雨,沁人心脾。

    吉利时刻,与诸公同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