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尊归来
字体: 16 + -

第74章 龙蛇起陆杀机荡

    “‘谪仙传言’果真那般玄奇?”阴暗中某位存在淡声问道。

    朱玄英点头哈腰,笑容灿烂,骤闻此言后,他顿时回道:“回大人,此言非是小人信口开河,而是小人根据多年经验所得,再加上小人曾近距离观看过王远知的那位弟子,确实如传言那般神秘,端是了得。”

    言及此处,朱玄英神色黯然,“小儿亦是明晰小人所图,故才铤而走险地单身赴会,却不料那道宗首徒奸诈狡猾至极,不仅暗害了小儿性命,还妄图倒打一耙,诋毁我圣宗名誉,且经此一闹,早已打草惊蛇,小人的诸多谋划也随之搁浅,不过那道传言确实所言非虚。”

    “大人神通广大,届时只要那道宗首徒入得大人毂中,定可一窥真貌!”

    全身鬼气森森地酆阴上人不置可否,别人不知,他又岂会不知这位太一宗分坛之主的暗地图谋,不过对于其心底的那点小心思他并不在意,或者说正是因为对方的复仇心切方才给了他一窥魔道两宗巨擎的绝佳机会,此次天赐良机可谓是千载难逢。

    王远知渡劫眼看陨落在即,道宗届时必然大乱不止,南疆那群妖孽绝对不会忘记东上分一杯羹,且本就唯恐天下不乱的北地诸家魔宗嗷嗷待哺的魔崽子们也定会叫嚣着踏平蜉蝣山脉,真到那时定是天下纷乱四起,诸阀混战,齐聚东胜神洲瓜分道宗。

    而那时就是他登场之时,只不过别人乃是为名为利,他华阴上人则是寻求那一朵朵漂亮神识之花,宛若丰硕果实的美味佳肴。

    修士神魂!

    酆阴上人眼神炽热,不自觉地舔了舔干涸的嘴角,自从攀上府里那位的衣襟后,逍遥日子竟然大不如从前了,美其名曰乃是饿着肚子,等待日后的大餐,可他娘的都蛰伏上百年了,还要等到何时?

    不让他外出觅食也就罢了,怎还让那头奸诈狗熊拔得头筹去插手道宗之事?难道他一个忠心耿耿的百年奴仆还比不上一个明面上恭顺无比实则包藏祸心的反骨仔吗?

    酆阴上人阴沉着眼,望向道宗方向的视线中,炽热无比。

    暂且不提其他,但只那道宗清玄的谪仙魂魄就够得上一顿晚餐矣,尽管眼前这个魔崽子有些夸夸其谈,但最为‘尝遍九洲风味’的酆阴上人而言,一位源自上界、或多或少地沾染了上界气息的灵魂无疑是那么的灵其趋之若鹜、渴望至极。

    说不定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酆阴上人心地喃喃自语道。

    ----------

    东胜神洲,洞玄派。

    一位外披金衣绣紫边大袍法衣,内罩玄黑锦衣丝绸的高大男子负手而立,好似勘察诸方暗流涌动的势力变幻后,他终于作出决定,随即猛然低首喝道:“来人!”

    一位身着唯有道门真传弟子方可佩戴的青衣道袍弟子立马躬身闪现。

    高大男子头也不回地命令道:“传我谕令,即刻唤醒在洞玄塔内的诸位长老,随时待命!”身后一位青衣当即称诺。

    高大男子继续道:“传令孤独长老,启封门派秘库内阁,将所有的法宝真器全部下发至各大真传弟子身上,不得有误!”

    青衣顾不得内心的震撼,立刻改记为书,将门主的谕令篆刻在玉帛金圭之上。

    洞玄派门主犹豫片刻后,咬牙道:“即刻启动‘清徽洞神仪’,召唤几位太上长老归来!”

    青衣闻言手心微颤,咬紧牙关书写完毕后,他竭力压制住内心的震荡骇然,及至门主道出最后的谕令后,方才匆匆掠去。

    洞玄派全宗出动,欲兵发蜉蝣山!

    ..........

    东胜神洲,沿海岛崖处,数只孤帆姗姗来迟。

    一行来自东方诸岛的近百人,自东向西而来,漂洋过海,只为探寻那天道神子。

    帆上奇异者甚众,有千手怪妖、八足莽汉、妙曼娇躯,更有满脸横肉宛若蛮荒妖族,千奇百怪,奇形怪状。

    与其说是妖族,不如说是来自东方诸岛的海族势力。

    而这些貌似来自那早已与东胜神洲等中土五洲分隔断绝数千年的雾崖灵洲海族,此刻竟然如同叩拜神灵般向着几位年轻俊杰磕首叩拜、俯首称臣。

    却见那几位形似人族却自带神性之人面色孤傲,高高在上,仿若生而高贵,凌驾于众生之上。

    底下数十位海族妖孽却不觉任何不妥违和之处,反觉理所应当,更令外人颇觉诡异之处在于,以这群堪比道门玄丹真人境实力的海族存在们,碾压这数位仅仅相当于普通真人境俊杰,简直是易如反掌、轻而易举。

    然而情形却非是他人所想象的那般,却见某位俊杰稍有不耐或稍显不悦之色,那些海族大妖们纷纷面色颤抖,惊恐不已。

    此类状况自这群不请自来的东方来客们踏上神洲地界后便愈发的明显异常,令诸多神洲修士大觉惊奇怪异。

    且观那些海族神态,其畏惧之意并非是某些人猜想的那般受其禁锢或长辈威胁方才露出的惊恐畏惧之意。

    仅在于这些年轻俊杰本身!

    故,鉴于此上种种违和诡异之处,令这群东方来客甫一踏上神洲就引来的诸多势力的探查与揣测。

    引起轩然大波。

    -------

    西牛贺洲,烂柯寺。

    无念轻敲木鱼,口中虚号佛音低吟,时而传出念经颂佛之声,宛若虔诚佛徒,时至斜阳夕下,晚霞拂过,丝丝缕缕的霞光缓缓铺洒在大殿金佛之上,折射出灿烂光华,道道金光耀彻整个佛堂大殿,映衬着宝殿中的佛龛、莲灯、袈裟与蒲团等物闪闪发亮。

    及至金光落身,无念依然神色平静,虚衲奉礼,不紧不慢地诵经念佛。

    佛音、神像、金光,映衬着无念宛若再世佛陀。

    普照大千。

    霎时,一个极其滑稽可爱的小光头悍然打破了这处毫无违和的佛道画面,宛若一颗拳头大小的石头被猛然投掷到光滑的镜面之中,荡起数层水花,掀起层层涟漪。

    光头偷偷摸摸地溜进偏殿角落,蹑手蹑脚地朝着主持方丈的吃斋之地前进。

    一步又一步,小心翼翼。

    “静心~~”一道苍老慈悲之音骤然在大殿中响起,亦在小光头耳边猛然炸响,宛若一道天雷轰隆而降,震得他的小心肝不禁颤抖了一下。

    小光头身形骤然停滞,眼珠微微转动后,可怜兮兮地,立刻脱口而出地道:

    “方丈,静心再也不敢了!”

    无念有些无奈,瞧了几眼故作可怜状的静心,他沉思片刻后,昏昏欲睡地浑浊眼珠中闪过几丝睿智深邃之意,缓缓言道:“也罢,明日你也随你师伯下山吧。”

    静心闻言顿时笑逐颜开,开心至极。

    嗖地一声便奔至殿外,一边奔跑一边欢呼叫道:“多谢方丈!”

    及至十丈外后,他迅速从旁边柴堆中拔出一个小小的布裹包袱,口中再次叫道:“方丈你就被骗我了,师伯他们今天就走了!”

    “我去追他们去喽!”

    殿内无念闻言神色无可奈何,眼中既有笑意,亦有怀念回忆之意。

    人间惬意最年少,何须妄忧愁滋味。

    小和尚出游东土,佛陀东巡。

    -------

    北俱芦洲,帝鲲山脉。

    却闻数千年不曾露出丝毫动静的帝鲲坐化之地在数月前陡然颤抖不止,仿若大劫临世的预兆,令无数人探寻深究,却毫无所得。

    有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意兴阑珊;有人抱着打酱油的心态瞎走乱窜,却误入险境绝地。

    亦有人喜从天降,乍逢仙缘,觅得遗朝仙宝。

    总之,此次帝鲲山脉除却最开的数日地动山摇外,再无其他异象显露,即便有数位玄丹真人境存在前去仔细探查也未能搞清楚真相为何。

    值得一提地是,在这期间此刻竟还发生了一场不起眼的暴乱。

    修士暴乱。

    缘由则是因一件疑似修道宝物。

    青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