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不良人
字体: 16 + -

第六十二章 面圣

    “别瞎说,咱们吃香的喝辣的日子还长着呢!”张小乙喃喃自语,似乎是在安慰常二狗,又似乎在增强自己的信心。

    烈日洒下金辉,张小乙和常二狗被活生生的晒着,很快就出了一脑门的汗,混合着地上的灰尘,显得格外狼狈。

    不知过了多久,太阳光渐渐削弱,有个小太监过来,让神策军带着张小乙和常二狗去了偏殿。

    偏殿中早已准备好清水和毛巾。

    这当然不是圣人体恤张小乙和常二狗,而是太监怕张小乙和常二狗在圣人面前失仪,惹得圣人大怒。

    也算是面圣的一个常规环节。

    张小乙洗了把脸,将身上的浮尘掸去,只觉得精神一振,刚想走出偏殿,却听见有人在偏殿的帘幕后面咳嗽了一声。

    咳嗽的人躲在帘幕后面看不真切,但听声音似乎是个女的。

    宫女?

    张小乙心中一动,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撩开帘幕。

    帘幕后面出现了一名身穿低胸宫装的宫女,看年龄不过二八芳华,能成为宫女姿色自然不俗,看到张小乙脸色微红,但眼睛却勇敢的直视张小乙。

    “姑娘你……”张小乙忍不住问道。

    宫女却撇了一眼偏殿里面的常二狗,然后飞快的低声道:“面圣时莫提清羽,否则后果自负!”

    一句话说完,宫女便掩面而去。

    张小乙默然,他确实没有想到,宫女居然是清羽派来对他进行警告的。

    看来清羽果真神通广大,连他被捉进宫中的事情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更厉害的是在皇宫中都有清羽的人手。

    联想到上次兴庆宫的经历,张小乙哪里还不明白,清羽果然是某个大唐皇室的势力。

    不过,这一次的警告行为,让张小乙也有些看穿了清羽的底细,他可不相信在皇宫中启用人手对他进行警告,这种行为对于清羽来说不算是冒险。

    既然是冒险,那么清羽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是不是因为清羽也在害怕张小乙在圣人面前将其也牵涉进来?

    如此说来,那么清羽就并非是圣人自己培养的地下势力,更可能是某个皇子,亦或是亲王……

    生死之间的压迫下,让张小乙的脑子越发清明起来。

    其实,清羽哪怕是不给他警告,他也不会将清羽的事情牵扯进来,否则他也没办法解释自己和清羽的关系,更无法证明清羽存在的证据。

    他知道,等会儿面圣,他的身份实在是太低了,低到每一句话都必须要有铁证在手,否则就不会得到信任。

    谁会信任地上爬的蝼蚁?

    更何况,他并不知道清羽是否是大唐的禁忌,万一触犯其中禁忌,清羽的人恐怕都要对他下手了。

    目前,他在朝廷高层可谓是举世皆敌,再得罪清羽这样的庞大势力,那趁早抹脖子自杀得了。

    仔细思量过后,张小乙重新编纂了一套“调查”过程,他本身就是刑讯方面的专家,知道如何戳破一个谎言,自然也知道如何才能编纂一个完美无缺的谎言。

    再三打完腹稿,张小乙和常二狗就被小太监催促着出了偏殿,然后一边听着小太监叮嘱面圣时的规矩,一边往太极宫的后殿走。

    在后殿门口又跪了将近半个时辰,张小乙终于听到有太监高声宣读:“宣不良人觐见!”

    厚重宫门缓缓开启,张小乙和常二狗低头缓缓走入宫殿之中。

    刚走进数步,张小乙和常二狗便再度跪下,低头一动也不动。

    这是面圣的规矩,不得允许绝不能靠近圣人百步,更不可直视圣人龙颜,否则便是有意刺王杀驾,殿前武士可直接锤杀。

    跪了片刻,只听得又有太监尖声叫道:“宣不良人近前讲话。”

    张小乙和常二狗这才起身缓步往前走了十步。

    如此反复数次,张小乙和常二狗这才走到了圣人二十步之内。

    此时张小乙的视野绝大部分都被地上的地毯所充斥,眼睛的余光瞄到还有几人站在一旁,应该是朝廷内的官员。

    “起身回话吧。”突然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却明显不是太监的声音。

    张小乙心中一动,小心翼翼的从地上爬起来,迅速扫了一眼周围的环境。

    只见身旁站着三名绯袍大员,各个都一脸愤愤,而面前的明黄色绸布铺就的台阶上,一个身穿龙袍的老者正在面前的书桌上拿毛笔写着什么。

    苍老、威严,这是当今大唐圣人对张小乙的第一印象。

    显然,刚刚让他起身的就是圣人!

    意识到这一点,张小乙忍不住有些口干舌燥起来,这并非是圣人的威势太重所导致,他毕竟前世深受社会主义教育,人人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自然不会因为面对一个皇帝太过紧张。

    真正让张小乙紧张的,是一言可决生死的权势,而非皇帝本身!

    “说说吧,朕交给你们不良人的差事,你们做的如何了?”圣人一边写着什么,一边头也不抬的说道,语气淡然,似乎并不怎么关心。

    张小乙咽了一口唾沫,他知道接下来的回答将会决定他之后的命运,当下不敢有任何一句废话,开始讲述起了整个案情。

    不过,在讲述的过程中,他将清羽完全摘开了,从清羽处获得的牵鸿德资料,也被他说成是无意中发现铁匠铺杀人案的线索居然牵扯到边军老卒,从而展开了联想和调查。

    简单扼要的说明,立刻让圣人和其他三名官员知晓了整个案件的调查过程,这三名官员也一直没有在其中插嘴,一直到说起肖静春。

    张小乙刚提到肖静春,便有一名绯袍大员朝圣人一施礼,大声打断道:“没有圣人御旨,也没有中书省的条子,不良人居然敢对兵部要员直接逮捕并严刑拷打,请圣人治罪!”

    张小乙拿眼打量这个绯袍大员,只见他年纪大约四十多岁,脸上续着黑色胡须,正值年富力强的时候,一脸的愤慨不似真的自身情绪,反倒表演的痕迹更多。

    而圣人似乎并没有听到这官员的话语,一言未发。

    张小乙立刻知机的继续回禀:“肖静春涉案铁证已被不良人查获,有通敌文书在此,还有家中无数金银,都可作为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