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不良人
字体: 16 + -

第四十一章 清白

    张小乙的新奇角度顿时让军器监监正和监丞有些发愣。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张小乙居然不从引火物的归属上进行辩驳,而是直接把焦点放在了引火物有没有被使用过……

    确实,就算引火物是孙从文的,但是从未使用过的引火物无法将孙从文定罪!

    没有使用就代表火并非是孙从文放的。

    军器监监正和监丞二人愕然发现,原本的“铁证如山”此刻分崩离析,而他们两个人居然束手无策。

    “事实到现在就已经很清楚了,无论这些纵火物是不是孙从文的,但是纵火之人一定不是孙从文,还请诸位大人还我们不良人孙头儿清白!”张小乙当即再度叉手一礼。

    “还请诸位大人还我清白!”孙头儿连忙也拜下。

    郭子黔笑容满面,朝着军器监监正和监丞示意道:“两位大人,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吗?”

    “……”两位大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半晌说不出话来。

    ……

    堂审之后,军器监监正和监丞二人立即拂袖离场。

    不良人没理会这二人,反而欢呼了起来,庆祝孙头儿脱得牢狱之灾。

    郭子黔脸上挂着笑,凑到孙头儿面前好生勉励了两句,这才负手离开。

    张小乙看得出来,郭子黔还是有些自持身份,不愿意和不良人们一起庆祝,反而早早离开了。

    这让张小乙大摇其头,感觉郭子黔还是没明白自己仕途真正的依仗是什么。

    难道光是逢迎拍马就能升官?开玩笑,上司又不是蠢货,光是逢迎拍马有什么用?能够带来功绩吗?

    郭子黔真正能作为仕途依仗的正是他手下的这帮不良人!

    原本收买人心的大好机会,居然就因为自持身份而草草放弃……

    这些念头在张小乙脑海里一闪而逝,他也没有放在心上,便沉浸在了庆贺的气氛之中。

    最终,不良人的气氛被孙头儿一句“今天我请客,大伙儿吃喝管够”推到了最高潮,宣平坊全部不良人都被召集了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就在宣平坊外的太平巢,孙头儿弄来了数十斤羊肉,还有三条大黑狗,外加新丰酒家的三十斤“新丰酒”。

    太平巢里顿时充斥着划拳声、畅饮声。

    张小乙作为此事最大的功臣,被孙头儿带头起哄,着实灌了不少的酒。

    看情况不对,张小乙果断尿遁,趁着酒酣耳热的时候跑到了太平巢的后院儿坐着。

    前面这帮不良人大老爷们全都喝的五迷三道,愣是把张小乙抛在了脑后,半天都没人反应过来。

    此刻正值午时,阳光的金辉洒落大地,带着一种温暖而不炙热的特性。

    张小乙酒劲儿上头,浑身被阳光晒得暖洋洋的,舒服的都快要呻吟出声了,迷迷糊糊间就陷入了半梦半醒的境地。

    正在张小乙享受阳光的时候,突然感觉身上一凉,和刚刚暖洋洋的情况截然不同,有些困难的睁开眼睛,发现是一个人站在他面前,遮住了他身上的阳光。

    “滚蛋!”张小乙借着酒劲儿含糊着说道:“别打搅我晒太阳。”

    话音刚落,张小乙就重新闭上眼睛,想要继续享受阳光。

    没想到,温暖的阳光没有再享受到,反而耳朵开始被人扯得生疼!

    “哎呦!哎呦!轻点儿!”

    张小乙只感觉自己的耳朵都要被扯掉了,疼痛让他瞬间清醒了不少,立刻睁开双眼,这才发现面前站着的是刘韵秀。

    此时的刘韵秀满脸寒霜,文可绣花、武可拿槊的一只纤纤玉手正拧着张小乙的耳朵,不停地发力。

    一直到张小乙被她硬生生拎了起来,她才放开了张小乙饱受折磨的耳朵。

    “张副尉,你现在庆祝是不是太早了?要知道我们可还没有抓住真凶!”刘韵秀修眉紧蹙的说道。

    这女人一开始不熟的时候还对你客客气气的,逐渐混熟之后反而越发放肆了……

    张小乙没理会刘韵秀的问题,反而在心里一直嘀咕着。

    “跟你说话呢,听到没?”刘韵秀恼道。

    她今天心情本来就极不好,从昨天开始,她跟着张小乙来到了军器监去见被清羽诬陷的孙从文,没想到一整夜张小乙也没有给她安排个休息的地方,让她足足站了一晚上。

    之后今日清晨更过分,张小乙自己去了堂审,而她还在柴房傻乎乎的等他回来,最后还是徐怀玉说漏了嘴,她才知道原来孙从文已经被放,一伙儿不良人全都回去庆祝了。

    紧赶慢赶到宣平坊外的太平巢,一晚上没吃饭的她看到的却是喝的五迷三道的张小乙。

    这如何能够不让刘韵秀恼火。

    “听到了,听到了!”张小乙明显感觉到面前的刘韵秀情绪不对,连忙赔笑道。

    乖乖,面前这位可是能够马下挥动马槊的“女武神”,自己这身板虽然比前世强多了,但也经不住马槊轻轻那么一砸!

    刘韵秀冷哼一声,索性转过身去,不去看张小乙。

    张小乙挠挠头,被刘韵秀这么一闹,他的酒差不多全醒了,仔细一想,现在确实还不到庆祝的时候,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不是去追查纵火案的真凶,这件事情无论找不找得到真凶,已经无关大局。

    他要进行的是关于牵鸿德的背景审查。

    清羽之前已经将牵鸿德的身份背景资料全都给了他,但是由于急着将孙头儿从纵火案中救出来,所以张小乙到现在还没来得及看。

    此时孙头儿的案子了结,是时候赶紧进行这一段工作,如果进展快的话,未必不能……

    张小乙眯眯眼,将怀中的案牍资料拿了出来,就着午时阳光翻阅了起来。

    牵鸿德,籍贯宣州,世辈都是铁匠,祖辈一开始是大唐的军中铁匠,后来玄宗年间设立戎器坊,其祖辈便随着一大批军中铁匠加入了宣州戎器坊。

    他的祖辈、父辈一辈子都是在戎器坊中生老病死,相比一般老百姓而言生活更加稳定安逸。

    二十五年前,当时还是德宗贞元六年,他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并且代替父亲在选中戎器坊中继续给朝廷打造军械。

    十年前,也就是元和元年的时候,牵鸿德突然抛下妻子和一对儿女,从宣州戎器坊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更让人奇怪的是,牵鸿德的消失既没有引起妻子儿女的报官追溯,也没有被戎器坊的检察人员所追查。

    仿佛牵鸿德原本就没有出现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