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启迪
字体: 16 + -

第四十五章 归程

    白天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给那些官员们派来的工匠做完了课程。

    给他们的课程不难,难的是之后的工作。

    上课无非就是把自己的设计图给文字化,发到每一个工匠手上,然后根据白天编写的理论课程,再结合实际制造,让每个人都明白其原理。

    由于官员们想要巴结朱瞻基,派来的工匠,质量倒是都不错,全是识字的,倒是省了白天不少工夫。

    白天不怕把设计图这些东西教给工匠们,机器上面的零件都是白天标准化生产的,所以意味着只有安乐所有大规模生产设备的能力。

    而其他学会的工匠,哪怕能独立制造出纺织机,但是成本相较于安乐所生产的还是太高了。

    由于工匠们都识字,白天的教学效率很高。

    等到差不多工匠们都明白原理和零件制造更换的时候,白天把朱瞻基叫了来。

    在皇太孙的亲切关怀下,不出意外的,各地赶来的工匠们,纷纷纳头便拜,发誓报效。

    毕竟这时候匠户的地位已经有所下降,朱瞻基能对他们表示接纳,让他们无比感动。

    最让白天惊喜的是,其中有一个叫刘戍戎的工匠,对于白天教授的课程,接受度相当高。

    不仅能第一时间理解白天讲述的内容,还能举一反三,提出很多由此延伸的用法,这让白天很是激动。

    他身边缺少一个能在工学上辅助他的人,不需要多聪明,但是对于工学的理解一定要深刻,不同于唐云那种只能做基础铸造的,他需要一个能将他的想法迅速变现的助手。

    所以白天在发现人才之后,马上跟朱瞻基说明了情况。

    朱瞻基因为跟白天学了些东西,也明白这种人对于他们事业的帮助,当即就把这个工匠从原先的户所要了过来,让其举家迁徙到了安乐所。

    就这样,在教学和发现人才中,时间已经到了永乐十三年10月底。

    “大人,看到码头了,咱们总算到家了。”

    桅杆上的瘦弱水手,指着一个方向大声向站在船头的郑和汇报情况。

    船上的水手们听到了,马上也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果然,没多久,众人都看到一条蜿蜒的海岸线,出现在了视线中。

    这时,一直神色冷静的郑和,也不由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船上众人大呼小叫着发泄自己内心的激动。

    “都沉稳一些,像什么样子,都是老船员了,别让其他船上的番邦使者看了热闹去。”

    “哈哈,大人,咱们这次出海两年多,总算看到咱大明的土地了,开心啊。”

    郑和也不由露出了笑意。

    “好了,等回家了,有你们开心的时候,现在先把正事办好,降半帆,回家,等到了宫里,我会好好跟陛下为咱们所有人请功的。”

    船上又是一阵欢呼。

    几个时辰后,正值正午,郑和的船队已经距离海岸非常近了。

    “海上有船来了。”码头上的挑夫看到海上连成片的船队,不由自主的喊了出来。

    头头一看,这船队威武雄壮,船只精良,数量极多,还树立着大明的旗号,转念一想,就明白这是出海的宝船回来了,也激动起来。

    “所有人清空港口,我去禀报大人。”

    这头头一溜烟就向城内跑去。

    没多一会儿,就在船队即将靠岸在港口的时候,当地大小官员都来到了港口迎接郑和的船队。

    为首的,正是几个月前向朝廷上奏章要求禁海的宋礼。

    宋礼是个水利上的人才,长时间的在外巡游,让他的皮肤变得黝黑。

    但是他脸上可不像其他官员脸上提前准备好迎接郑和的谄媚,他此刻有些狰狞,只不过因为站在队伍的最前方,反而没人能看到。

    宋礼此番是回京述职的,正好行至这里,就遇上了回程的郑和,只能无奈来带头迎接。

    让一个禁海急先锋来迎接开海达人,宋礼感觉有点屈辱。

    宋礼是一个很纯粹的人,在朝中也没有什么派系,完全凭着一腔热血在工作。

    他接过了水利巡查的工作,在全国各地游走,就是希望能多帮帮这些穷苦的百姓。

    不同于朝中重臣的乐观,见识过太多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之后,他对大明王朝的未来充满了忧虑。

    尤其是当他去到福建,看到本应该在农时耕地的农夫们,被迫征徭役去修缮港口的时候。

    他心中对于国家的忧虑达到了顶端。

    他问过被迫来修港口的农夫,农夫们对于家中田地无人耕种的担忧,让宋礼感到愤怒。

    他问当地的士绅,士绅们告诉他,一切都是因为陛下想要开海通商,所以不得不在农时来修缮港口,听说明年的时候,陛下还想再重新建立海军,到时候不仅仅是港口年年修缮这么简单了,估计还要人常驻港口了。

    这让宋礼怒火中烧。

    当晚他就提笔书写,向皇帝上了奏章,提出了开海修港的靡费,对国家的影响,希望朱棣能够禁了海,停止这种让人天怒人怨的行为。

    但是令宋礼失望的是,皇帝没有准许他的奏章,反而批复宋礼,说宝船应该一两年内就会回国,停修港口会让归家的将士无法靠岸,会寒了心。

    宋礼明白,这是朱棣的借口。

    朱棣虽然没说会开海,但是外面都有了这样的风声,锦衣卫还没有及时遏制,说明皇帝真的有这样的想法。

    宋礼对皇帝深深的失望,开海,年年修港口,而且看样子这港口还会越修越大,今年福建那边的港口修完他去看过,规模比之前大了不止一倍。

    皇帝这是铁了心要放开海洋贸易了。

    宋礼本想趁着回京述职的时候,再当面劝说皇帝。

    没想到还没到京城,就要先去迎接从海上回来的开海功臣郑和。

    这对宋礼来说不得不说是个讽刺。

    宝船遮天蔽日,在港口靠了岸。

    宋礼走上前去,看着巨大无比的宝船,心里又是一阵难受,这么巨大的宝船船队,靡费的,这都是民脂民膏啊。

    想着,他脸上对郑和的表情也冷淡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