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战国之睥睨天下——江离传
字体: 16 + -

第42章 空怀豪情为人刀

    聂政道:“先生尽管直说。”

    严遂道:“侠累与我同朝为官,他为左相,我为右相,比肩伯仲,不思合力持国,却一味的对我打压排挤,欲除之而后快,使我狼狈出走,漂泊游荡,居无定所,更可恨是他大权独揽之后目无君王,悖理乱纲,上不能扶国,下不安生黎,穷奢淫逸,涂炭百姓,置韩国于大厦倾危之际,一味专权误国。所见所闻,让我捶胸顿足,义愤填膺,对于这样的一个人,我恨不得一朝杀之,为国除害。”

    聂政点头:“此人当杀。”

    严遂向着聂政凑了凑:“我正是这个意思,请兄弟首执牛刀,杀了此人。”

    聂政低头不语,沉思半晌,说道:“当年义士专诸曾经说过,‘老母在,此身未敢许人’。丈夫立于世间,当时刻不忘父母恩泽,百礼之中,以孝为大。先生羡慕我还有老母在堂,请先生不要剥夺我奉母尽孝的心意,我不想舍弃老母,使她无人守护;甘愿庸庸碌碌,每日为老母侍奉粥炊,让她不用为我提心吊胆,牵肠挂肚;让她安然时光,舒心欢颜。先生所请,恕聂某不能答应,天下勇士,何止千万,请先生另求侠义之人,再图宏谋。先生的礼品过于贵重,聂某不敢收纳,也请先生原样带回。”

    严遂站起身道:“兄弟也是轻看了我,难道我只是因为要兄弟出手相助才来结交兄弟?大错特错,我早就听说兄弟豪侠仁义,才肯倾心攀缘。兄弟孝心深重,让我更加敬佩,哪里能因为我严遂的一点私心,剥夺兄弟尽孝奉母的这份情意,是我强人所难,不恤其情,这话我以后再也不提一字,只求能与兄弟常相会晤,舒一舒心中的豪情块垒。”

    聂政道:“既然哥哥这样说,哥哥的馈赠我且收下,我一定向母亲转达哥哥的美好心意,聂政也谢谢哥哥惺惺相惜,把我也看作一个豪侠之人。”

    送走严遂,聂政拿着那百镒黄金,到后堂给母亲和姐姐去看,老太太看了,沉下脸来:“政儿,现如今你就是有些能力,所得钱财也是有限,哪里来的这么些黄金,这些东西超出了你的能力之外,得来的绝非光明正路,你给我说说它的来处,若是来路不正,我看了非但不喜欢,还要生你的气。”

    聂政说道:“有一个魏国老乡,说是叫严遂的,曾经在韩国做过大官,自称仰慕我的侠义,愿意和我结交,听的我尚有高堂老母,故此馈赠些黄金,让我奉养高堂,颐养天年。母亲也知道,孩儿不是看重金钱的人,我也是坚决不受,怎奈他诚意相送,推来让去,却之不恭,只得收下。”

    聂政述说了原委,单单的隐瞒了严遂请他出面刺杀侠累之事,他想,我已经断然拒绝了严遂,何必再让母亲知道了担忧。

    老太太冷笑道:“好一个挥金如土、豪侠仗义之人,难道他家的黄金是大风刮来的吗?竟然这样拿着象粪土一样挥霍。一个曾经为官的人,为什么结交你一个市井屠夫?你虽然也心里有些善念,给穷苦的人施舍几个小钱,这也算豪侠仗义?既有所舍,必有所求,别人知道你粗鲁暴躁,嫉恶如仇,千万不要被人利用,像你的爹爹,替人出头,枉送了性命,害得我独自拉扯你们姐弟俩长大,受了多少艰难辛苦。”

    姐姐聂英也在一旁说道:“一个和咱们从不相干的人,贸贸然跑来和你交结,不管他是什么心思,咱也不能接受人家这么贵重的馈赠,省的在别人手里有了短处,欠着人家情分。咱们虽然是辛苦劳作,日常所得也足够咱们安稳度日,虽不能让母亲珍馐佳肴,也还能顺遂口味,咱们贫寒中来,母亲也是知足少求,就盼着安安稳稳,度些欢乐时光。我知道你从小不肯循规蹈矩,最怕你不甘平淡,做些不安分的事。”

    老太太说:“你姐姐说的是。”

    聂政嗫嚅道:“你们说的,我自然之道,只是人家诚心诚意的交往,我却一意的执拗拒绝,岂不是太过不近人情,虽然说防人之心不可无,可也不能把谁都看做坏人不是,虽说人心难猜,也并不是人人都心怀叵测。”

    老太太说:“我知道你这耿直脾气早晚得害了你,人家的黄金咱们不要,明日你就送回去。”

    聂政说:“儿子既然已经收了,怎么好意思再送回去。我就把它放在这里,咱们也不动用,等有了适当的机会,再还回去就是。”

    老太太说:“依你依你,我说句话,不管你信不信,早晚这就是个祸根。”

    老太太不住的咳声叹气。聂政默默无语,悄悄的退了出来。

    此后,严遂或者半月,或者十天的到聂政牛肉铺里来一回,闲聊一时就走,绝不再说刺杀侠累的话,有时会割一点牛肉,按着价格付钱,聂政不收,严遂死活不干,丢下布钱就走。聂政嘴上不说,心里暗暗感激。

    聂政知道姐姐在轵邑时有一个中意的邻家青年,看着姐姐已经老大年纪,特意托了一个常常来往两地的商客打听,看看人家是不是已经婚配成家。不久,商客带来了消息,说人家小子至今尚未婚配,而且,当年被聂政暴打的那人竟然没死,家道也败落了,成了一个四处里混吃混喝的泼皮,听到聂政的名字,就吓得哆嗦。男方家里听了商客言语,喜出望外,嘱托商客向聂家讲明情况,但等商客消息回来,即刻托人向聂家提亲,邻家小子知道聂英还惦记着他,一直未嫁,竟然喜极而泣。

    聂政听了商客叙述,也是高兴,奔到后堂见了姐姐,说道:“从小都是姐姐为我操心,今天我也为姐姐做了一件好事。”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遍。

    聂英听着就不住的流下泪来:“我只道弟弟粗暴鲁莽,却也这样懂得姐姐的心事,也不枉姐姐疼你。”

    聂政“嘿嘿”笑了:“姐姐说的哪里话,我又不是傻子。在我心里,除了阿娘,就是姐姐。”

    老太太知道了也高兴:“你姐姐到了这么大的岁数,我心里也着急,只是我出不了这家门,没有办法。家里就你一个男人,这些事就应该由你想着。”

    催促着聂政快快的操办。

    一事不烦二主,聂政又央商客从中做筏,商客也乐得做个好事,经商月老两不误,满口答应。

    商客来回的跑了两趟,一切办妥。因为两地太过遥远,按照聂政的意思,一切礼仪从简,订了嫁娶的吉日,聂政为姐姐置办了上好的嫁妆,雇了车马,亲自把姐姐送回轵邑。在轵邑老家百姓眼里,聂政风风光光的把姐姐嫁回来,也算是衣锦还乡,荣耀了一回。

    临走,聂英把聂政送出城外,说道:“姐姐终究是一个女子,不能一辈子守着母亲,如今我不能再尽孝心,母亲身边一切事物,只能弟弟一个人操心。”

    聂政说道:“姐姐放心,姐姐不在身边,阿娘有我孝敬,我更加加倍的小心侍奉,姐姐不必牵挂。”

    聂英说:“你不惹事,就是孝敬了阿娘。”

    聂政说:“弟弟知道。我和姐姐从小一起,今日分别,实在不舍。”

    抛洒了几串泪水,依依惜别。

    聂政母亲知道聂政动用了严遂赠送的黄金为姐姐置办嫁妆,聂政一片姐弟情意,老太太也不好说些什么。

    此后,聂政母亲身体每况愈下,不足一年,卧病不起,寿终正寝。聂政抚枢嚎啕,悲恸天地。

    严遂得了消息,连忙备了祭奠牺牲,前往吊祭,丧葬之事,也不用聂政过问,一切代为操办。聂政感激涕零:“哥哥以士的身份来拜祭我的母亲,荣莫大焉,我定当肝脑涂地为报。”

    安葬了母亲,过了三七祭日,聂政把肉铺盘让出去,收拾了一个包裹,背在身上,去见严遂。

    严遂连忙接进屋中,聂政简略的说了肉铺盘让之事。

    严遂故作惊讶:“好好的生意,怎么就盘让了?可惜可惜。你怎么也不和我商量一下,我若是早知道了,一定会阻拦着你,你的肉铺生意多么兴隆,同行们谁不看着眼馋,我且问你,你的心里打的什么主意?”

    聂政也不回答,反问道:“哥哥先前说的那事,办得怎么样了?”

    严遂故作疑惑:“什么事?”

    聂政说:“你说的那个侠累,他现在死了没有?”

    严遂叹一声:“他现在越发的狂妄暴虐,韩国上下谈之色变,畏之如虎。这些年我一心要除掉他,无奈没有一个肯冒死一搏的人啊。”

    聂政说:“聂某现在已经是只身一人,了无牵挂,原意为哥哥了了这个心愿,除此一害,赴汤蹈火,舍了这条性命,报答哥哥的知遇之恩。”

    严遂一把拉住聂政:“真乃豪侠壮士,我没有看错了你。”

    严遂又道:“既然兄弟愿意为我刺杀侠累,我会为兄弟备好车马,再挑选十名壮士相随,以备后应。”

    聂政说:“不必,万不能搞得这样兴师动众,侠累贵为相国,必然有众多亲信耳目,万一泄露了消息,必然功亏一篑。侠累挟君持国,出入必然侍卫众多,前呼后拥,一般时候,没有机会靠近他的身边,只能等待有利的时机,见机行事。聂某还是一人前往韩国,于出其不意处行事,方可一击而中,大功告成。”

    严遂握住聂政双手不放:“兄弟真是勇猛侠士,我不如也。”

    命人置酒烹肉,同着聂政酣畅豪饮,俱醉。聂政在严遂府中一连饮宴了三日,告辞。

    严遂执手将聂政送出城外。聂政说道:“聂某今日和哥哥一别,不管事成与否,都不会再回来见哥哥了,哥哥和我交往这事,以后也不用再提,免得有些牵扯。”

    严遂点头:“我知道兄弟的心意。”

    聂政辞了严遂,离开临淄,首先到了魏国轵邑老家,见到姐姐聂英,告知老母已经去世,姐弟俩又悲伤了一回。

    聂政把身上携带的金锭送给姐姐,说道:“老母去世,我也不想再一个人呆在齐国,就把肉铺盘让了出去,我还要到韩国去处理一件朋友托付的事情,等我回来,我就守着姐姐,过平常的日子。”

    聂英说道:“这样最好。等你回来,也让我给你选一个媳妇,让她代我看管着你。”

    聂政别了姐姐,只身前往韩国阳翟,正赶上韩烈侯姬取筑台会盟,聂政杂在看热闹的百姓之中,寻找机会,看见主持盟会的侠累站到台边高唱盟书,正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他果断冲出人群,突上高台,演出刺杀侠累的壮烈一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