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行战国之睥睨天下——江离传
字体: 16 + -

第33章 弭兵会盟

    乞丐怪异的行为让众人摸不着头脑,看着乞丐走出门去,这才过来围住江离。小江离饶有兴趣的看着手腕上的铃铛,摇着手,自娱自乐。

    腹黄复急切相问:“江离,他弄疼你没有?”

    江离头也没抬,只是摇了摇:“没有。”

    腹黄复又问:“他给了你什么东西?”

    江离把手腕举到腹黄复面前:“看。”

    腹黄复仔细观看,小铃铛也没有什么特别,虽然花纹精致,却脏污的很,只是看着有些年头,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东西。

    墨翟问道:“江离,老乞丐那么粗暴的对你,你不害怕?”

    江离轻描淡写道:“我不过是踩死了他一条虫子,有什么大不了的,他要,再给他捉一条。”

    墨翟笑了:“你说得好轻巧。”

    又回头对着众弟子道,“这乞丐又是一个古怪之人。”

    直到第四天,淮水水势回落,水流逐渐平缓,墨翟和弟子们找了一只木筏,平安渡过淮水,饶是这样,渡到对岸,也已经顺流漂下五六里路,师徒们找寻路径,继续行程。

    逶逶迤迤的走了十多天,宋国都城商丘终于在望。其时,天色将晚,天空乌云沉重,不多时,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墨翟众人加快了脚步。

    赶到商丘城下,城门已经关闭,师徒们衣服已经淋得半湿,一时竟无处躲藏。腹黄复扯开嗓子向着城楼上喊话:“守城的弟兄,有人在吗?”

    城墙垛口上探出一个士兵的脑袋来:“今日城门已经关了,若要进城,明日再来。”

    腹黄复喊:“我们是墨家弟子,我们巨子受了宋王邀请而来,现在到了,请你们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去。”

    士兵道:“没有得到守城将军的命令,我们不敢私开城门。”

    腹黄复道:“请你们通报一声,一问便知。我们就是帮助你们守城的墨家弟子,请你们先开了城门放我们进去,让我们在城门洞中避雨,等你们上司来了,我们再走。”

    士兵答道:“城中的墨家弟子我们都认识,禽滑厘、孟胜都赫赫有名,你们是不是墨家弟子,我们哪里知道,看你们个个佩戴刀剑,我们绝不敢贸然放你们进来,还是委屈些吧,等我们将军来了再说。”

    腹黄复撸一把脸上的雨水,对着墨翟说:“师父,咱们为他们宋国止了干戈,今日来到他们宋国城下,却受到这样的对待,真是叫人气恼。”

    墨翟微微一笑:“他们只知道崇敬那些有着他们看到的功劳的人,反而对改变了他们命运的人一无所知啊。在宋国,我的名气不如禽滑厘啊。”

    邓陵子道:“禽滑厘师兄在宋国城中一定很是风光。”

    墨翟点头:“嗯,很有可能,这也该是他应该得到的荣耀啊。”

    腹黄复说:“我们在楚国出生入死,他却在这里坐享其成。”

    墨翟道:“不能这么说,这其中也有他们的功劳,你可不能嫉妒他啊。”

    腹黄复说:“怎么可能,我只是玩笑话罢了。”

    正说话间,城门洞开,禽滑厘、孟胜同着几个大小的将军快步的迎了出来。原来,守城将军接到禀告,立时通告禽滑厘等墨家弟子,禽滑厘、孟胜等匆匆赶来迎接。

    禽滑厘、孟胜等施过礼,说道:“恩师,淫雨霏霏,请师父移步营中,换了衣服说话。”

    墨翟点头,也不多说,众人鱼贯入城。

    城楼上守城士兵看着城下众人,诧异道:“原来这个老农夫这么厉害,就连禽滑厘、孟胜也都对他毕恭毕敬。”

    另一个士兵嘲笑他说:“你没有听说,他是墨家巨子,禽滑厘他们的师父,这才是最厉害的人物。”

    墨家三百弟子在商丘城中自有一个独立的营寨,禽滑厘、孟胜引着众人进了大营,营房中换了衣服,回到中军大堂中相见。

    江离看着这一群陌生人物,知道都是墨翟的弟子,以后肯定常在一起,早晚相见,注意看时,禽滑厘四十多岁年纪,颌下一缕黑髯,举止行动不急不缓,一看就是一个老成持重,有条不紊的人物;孟胜却是一张精瘦的黑脸,浓眉下深藏着炯炯的双目,唇上一字短须,不怒自威。

    禽滑厘详细的向墨翟介绍了率领三百弟子来到宋国后面见宋君,协助宋军加固城池,排兵布防,打造守城器械,收储粮草等等情况,墨翟点头:“很好,基本没有疏漏,慎之(禽滑厘字)堪当大任。”

    第二天,宫中传出话来,宋王即刻召见。禽滑厘陪着墨翟前往宫中,面见宋王。

    宋悼王购由看到墨翟来了,连忙起身下榻相迎,不等墨翟施礼,一把拉住墨翟的手,满面堆笑说道:“我等着先生到来已经很久了,真是寝食无味,天天期盼。先生是我们宋国的救星,先生的到来是我宋国的福祉,今天是一个值得喜庆的日子。”

    宋悼王把墨翟拉到客座上坐下,然后归坐,详细询问了墨翟楚国之行情况,当听到楚王在墨翟劝说下终于取消伐宋的决定,不由以手加额说:“真是多亏了先生博学强辩,英勇无畏,上天有好生之德,免了我宋国的灾难,我一定要斋戒沐浴,敬奉上天。”

    墨翟说道:“上天是看到宋国君王仁厚,百姓淳朴,才不想让宋国遭受苦难。”

    悼王连连点头:“正是正是。”心里道,“要不是我宋国弱小,鬼才这样畏畏缩缩的装孙子。”

    宋悼王又夸赞墨家弟子在商丘协助宋军加强城防,巩固守备,三百之众,强于万千兵马。墨翟微微笑道:“鄙人门下弟子,精于实务,除去修学武技,还各有不同特长,都是利民利国、提高民生的技艺,他们平时可以制作农人耕种收获的农具,更轻巧的车辆,而且还能拉的更多;战时可以快速的制作出战车、各种武器,当然,攻伐弱小的不义之战我们绝不参与,坚决反对。”

    宋悼王拍着手说:“先生的大义,可以和古代的圣人相比,先生不仅教人明义理,而且还全力以赴的带头去做,这是别人做不到的。”

    墨翟说:“宋国君王向来尊崇善道,以礼待天下,以和为贵,以天下利而不辞奔走,当年宋国君臣以自己弱小的力量,两次促成晋楚两霸和多国诸侯会盟,消弭兵戈,这也是我向往宋国,欣然前来宋国的理由。”

    宋悼王得意颔首:“是啊是啊,尊序守礼,担当道义,我宋国的确是诸侯们的表率啊。”

    墨翟所说的两次弭兵会盟,第一次是在周简王七年,当时在诸侯争霸过程中晋楚两家势力逐渐强大,成为不可两立的对头,晋国为了打击楚国,派遣大臣去协助和楚国历来有着很深的仇怨的吴国,吴国逐渐强盛起来,连番攻击楚国的边界,楚国受到牵制,首尾不能相顾。同时,晋国却深陷内乱之中,晋国卿大夫之间互相攻翰,争城夺地,西边的秦国也和少数民族白狄联合起来攻击晋国。在此情况之下,晋楚两国都无意再行对抗,有意谋求妥协。宋国大夫华元审时度势,挺身而出,两方奔走斡旋,最终促成楚、晋首次召开弭兵之会。

    是年夏,晋卿士燮(xie)、楚公子罢和许偃会盟于宋国都城商丘西门之外,立下盟约,盟约规定:“晋、楚两国不再互动刀兵,对外要合作统一,对方有了灾害要互相救恤,有了危机,也要援助,有人攻打楚国,晋国要出兵征伐他;有人攻打晋国,楚国也要这样做。”

    好一篇煌煌盟文。

    四年后,楚国首先撕毁盟约,先侵郑,后伐魏,晋国介入,爆发鄢陵之战,楚国败。湛阪之战,楚国又败。晋国虽然胜利,却内乱又起,晋厉公被重卿栾书、中行偃所杀,晋国大乱。

    形势使然,晋、楚两国不得不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这次担当斡旋重任的是宋国重卿向戌。

    周灵王二十六年七月,晋国、楚国、齐国、秦国、鲁国、卫国、郑国、许国、宋国、邾国、滕国等十四国拥有权势的重卿作为代表齐聚宋国都城商丘,共商会盟大计。

    这次会盟规模空前,各大小诸侯国代表为了各自的利益,明争暗斗,威逼利诱,拉帮结伙,简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东道主的向戌,各方安抚,讨价还价,终于使会盟顺利举行。

    会盟前就有人愤愤不平的质疑:“晋、楚都是不讲信用的国家,只会追求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得到好处,他们哪里会守信用?”果然,会盟之时,楚国人的衣服内都穿着紧身的衣甲,暗藏着兵刃,准备着一旦对自己不利,就掀翻几案,以武力要挟,强行要众诸侯拥戴楚国为盟主。盟会之上,坚持要各国诸侯代表先歃血,后签约。晋国也不甘示弱,霸道的要求把晋国的名字写在盟书的最前边。不管怎样,万千杀机之下,盟约最终达成。

    这是一份极不公平的盟约,弱小的国家成为被欺凌的对象。盟约规定:晋的仆从国要朝贡楚国,楚的仆从国也要朝贡晋国,齐国是晋国盟友,只用朝拜晋国,不用朝拜楚国;秦国是楚国的盟国,也不朝拜晋国;小国邾国是齐国的附庸,滕国是宋国的附庸,连参加盟誓的资格都没有。

    这份盟约虽然不公平,却有效的减少了战争的发生,此后十几年间,天下太平,晋楚两国之间四十年没有爆发直接的冲突,所以说,在墨翟心里,宋国是一个守礼好义的国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