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B哥的社会见闻系列
字体: 16 + -

第四十一章 包不平

    tue sep 09 11:53:51 cst 2014

    包不平是b哥的街坊,也算是同学校的同学吧,但年龄就大六七年了,是六六届高中二年级的,也算是一起玩大的儿时好朋友。小时候听他的家人说:他们是包青天包公的后代,究竟是不是就没人管了,就是管了也没用。包不平一生人真的不平,应该说是一生的运气一般,但也不算坏,有很多事情估计是他自己做成。为此,他的母亲和他的弟弟算是照顾他大半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b哥也有五到六年没见到他了。

    今天和几个同事一起去吃中午饭的时候,b哥在工地附近的酒家旁边,碰巧见到了包不平。几年不见,包不平还是老样子,穿着一套很讲究衣服,虽然是旧点,但那双皮鞋也是擦到闪闪发光,像一个落难的归国华侨。但人的相貌就很老了,基本上全秃顶了,剩下的也几条头发也全白了,人六十岁多点,但就像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了。

    包不平穿衣服真的很讲究,但为人就有点随随便便,做事就很拖拉,得过且过的那种人。你不要以为包不平是那些喜欢过平庸而得过且过生活的人,其实包不平是那种要面子不要钱的人,是那种为了爱面子,宁愿捱穷困的人,是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那种。他不算很有钱,但生活还是可以的。因为他的母亲和大姐小弟都在外国生活,经常在经济上接济他,可能搞到**十岁的母亲也要省吃俭用地帮他。

    一见到b哥,包不平马上走向前和b哥打招呼,拉着b哥的手不停地说:“退休几年了,没什么事好做,就拿着照相机和录像机四处走走,看看有什么新闻和其它的事,就录像或拍几张相片,算是自得其乐吧。近七八年没见你,看你的相貌好像和以前一样,一样没老,应该混的不错吧,大工程师”?b哥笑着说:“四处打工,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就算了,别的事都很少管了,也不到自己管,所以就没脑了。你不是要出国吗?出了二三十年还出不成啊,你那三个孩子应该大学毕业哪,应该全部出国发财了”。

    包不平的过去在b哥的脑海里不停地出现,听老一辈街坊的人说:包不平的祖辈是做煤碳生意,很有钱,在广州市的西关一带很有名。刚一解放,包不平的爷爷就带着所有能带的财产和老婆孩子跑到外国去了,连住的几间房子也卖掉了,只留下包不平的父母亲在打理留下来的少部分暂时还卖不出去的财产,因为包不平的父亲是大儿子。

    包不平有三个大姐,一个弟弟,一个小妹。可能他是大儿子,对上有三个大女儿,所以父母很宠他,广东省的人称这种人叫“生骨大头菜”,种坏了(宠坏了)有些人也称这种儿子叫二世祖。就是会享福,不做事,只懂得问父母要钱。包不平算不算也是一个,这也很难说的清楚。

    包不平读书应该是可以的,但在那火红的年代里,就被动员到了当时还属广东省的海南岛农场当知青。但自小娇生惯养的他,在农场做不了几天农业工人,因为怕辛苦,做不到三个月就倒流回家,靠父母和大姐们养活。整天无所事事,在当年,广东省有很多上山下乡的知青受不了农村的艰苦,长期倒流在城里靠家里的人养活。由于很少回农场做工,十几次招工都招不到,后来一直到八十年初才回到当知青的农场,那时候只要你愿回城市,就能把户口迁回原来的城市。

    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因为有不少亲戚在外国,包不平的弟弟和其中的一个大姐和妹妹先后出国了留学或移民走了,跟着包不平母亲也出国投靠儿女走了。但包不平的父亲几年前因病死了,所以没有出国。为了出国做事,包不平的一个姐姐出国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未有结婚。

    究其什么原因就不清楚了,反正包不平整天说出国发财,但就是出不了国。到了八十年代的中期,包不平已经有四十岁了,就和一个小他十一岁的女孩子结婚。当年包不平的相貌和现在好不了多少,就像一个小老头,有不少头发已经白了,秃顶也很利害,人本来就不高,一米六多点吧,但很瘦,脸无三两肉,双鼻孔有点朝天。要是按迷信的相书形容来看,就是一个没福气,小气而且斤斤计较的小人。

    也算包不平有桃花运吧,当年他的老婆虽然也有二十**,也去过农村当过知青,招工回城后有当了个建筑工人。但人长的比较漂亮,身材均等,有一米六高,看上去不会过二十五岁。当年听那些街坊们说:他的老婆家境一般,有很多兄弟姐妹,听说包不平的家人都在外国,包不平也能出国,是有钱的那种,就不管包不平的年龄和相貌,就决定嫁给他。把那个谈了七八年恋爱,在农村里一起吃过苦的男朋友飞了,有钱就是老公,没钱就是衰公嘛。在当年,就是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当时的人总认为只要有亲戚在港澳或外国,也不管是什么国家,那些亲人在那里生活和工作怎样,反正就认为你是一个有钱人。

    回城后包不平做过好几份工作,但也是做不长久,在街道办的工厂里做工又说在那些服务站工作没有出色,福利和待遇差,不到一年就不干了(因为在六十代那些街道办的单位是叫服务站)。通过一些亲朋好友介绍到那些大集体公司做,也是做不到一年就不做了,说那些领导们不重用他,说像他那样聪明能干能干的人,也不按排一个领导的位置给他。有人也推荐包不平到那些国企去当工人,但包不平也没有去,说去当工人不就是大材小用,浪费自己的青春时间。

    包不平那种自高自大,自命清高,样样都以为自己才是最了不起的思维害得自己一生都一事无成。而且总感觉自己是怀材不遇,是被时代抛弃的人,别人什么都不成,只有他才是最了不起的人。他虽然什么都不做,但他的经济还是可以,母亲、大姐和弟弟为了帮他而省吃俭用。由于他的亲人用钱财来接济他,使包不平总感觉在外国很容易挣钱。

    包不平结婚不久,就生了一个女儿,过了几年,又超生一个,但也是女儿。可能他有很多亲戚在外面吧 ,钱虽然不算多,但也不怕超生罚款,就连老婆那份工没有也没什么问题。不孝有三,没后为大,因为他的弟弟在外国十多年还未有结婚。所以包不平用尽办法和金钱,生了第三胎,而且是个男孩,老来得子,有点飘飘然然、自以为是也是对的。

    包不平其实是很有运气的,但就是太爱那不知直多少钱的面子。虽然老爸留给他的房子不大,但有二层,每层有五十多平方米,房子是破旧了点,但在上个世纪未的时候,他的母亲和弟弟又拿钱给他拆除重建,建得像小别墅一样。最好的就是他住的那条街通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慢慢变成了一条远近有名的商业街,很多住在那的人都发了点财。

    可能包不平一直在这样想吧,自己用一楼做小生意这不是很没面子,租给别做就更不好,一来面子不好看,二来又害怕租的人不守信用,反正就一直十多年都一样。最好笑的就是整天说自己没有机会发财,常怨这样,那样,好像是社会做成他这样,总之就像什么人都欠了他一样。

    b哥和包不平客气了几句话,就和几个同事去吃饭了。b哥想:包不平一生不求上进,平庸但很爱面子,这应该是他的家人宠爱过分有关。不过,话又说回来,包不平一生衣食无忧,这也是一种福气吧?

    故妄言之,故妄听之,没有影射,没有讽刺,如有相同,实在巧合,虚构矣,茶余饭后之笑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