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汉末当土匪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 一日授业百世恩

    又要磕头?

    杨俊被张道陵的要求搞得有点无奈了。

    杨俊不想这个时代的人,那么看重师承关系,可是他不愿意随便磕头啊!

    那张道陵看出杨俊有点不愿意,便笑笑说道。

    “我修道家真气,所以能够多挨片刻。此刻道根已毁,大限将至。难道你要看着我这老头,抱憾而终么?”

    人家可是道家掌教天师啊!若是平时,想要收徒,不是从者几许。

    这会确实反过来,求着收徒,甚至打起了感情牌。

    想到这里,杨俊也不再扭捏了。

    这个时代太昏暗,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满足一下这个老人呢?

    况且别人是送上道门传承的!

    想到这里,杨俊郑重上前磕了三个头,算是行了拜师礼。

    说来好笑,自己求儒多年,师傅郑恩,史上无名。这道家最顶级的大天师,反而成了自己的师傅。

    “好好好,今天你就是我的亲传弟子了!”

    说罢,张道理从怀里掏出一份绢布,递给杨俊。

    杨俊入手一抹,只感觉此布似布非布,似金非金,拿到手里,竟然有丝丝冰凉。

    “此物类似西域火浣布,却又不是,珍奇无比!”

    西域火浣布才是一奇物,是正式写进官方史书之中的东西。据说此物乃是火鼠皮毛所织,脏了以后,用火一烧,便可以洁白如初。

    这可是三国志和后汉书中明确的记载,不过《史记》连传说都记载了。

    杨俊不知道火浣布是什么,但是此物轻若丝绸,却如同金属,绝对的宝物啊!

    仔细一看,这布上尽是一切奇怪的文字,有点像最原始的甲骨文。

    甲骨文这东西比较复杂,有点像画,没有统一的规范,就一个“鼎”字,就有几十种形态。

    这火浣布上的文字更加难认。

    杨俊完全一头雾水。

    “反过来看看吧!”

    按照张道陵所受,将火浣布翻过来,确实一幅图,一副经络图。

    张道陵道。

    “此乃从上古传下来的道门秘籍,《三天正法》,其中奥妙无求,我也没有办法完全领悟。”

    杨俊听了心中大骂,这玩意原来你也看不懂啊!看不懂,当然奥妙无求了。

    “我现在将毕生研究心得传授与你,希望你能够发扬光大,有所成就。”

    言毕,张道陵便让杨俊跟他学习呼吸吐纳之道。

    杨俊初时,直觉不过是腹式呼吸法而已,多做几个深呼吸罢了。

    慢慢,却也能感觉到浑身气息,似乎在按照书中经络方向,正在运转。

    整个身体,如同突然放空,大脑一片空明寂静。

    随着几个周天循环。

    整个身体渐渐融入到自然环境之中,虽未睁眼,却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脚下的蚂蚁,在吃力的去举起一只死螳螂,努力半晌无用之后,又急匆匆的赶回巢穴,寻找同伴帮忙。

    耳畔的声音,也变得清晰起来,似乎能够到二三十步外的小鸟打盹的呼吸声。

    神妙无比。

    就在杨俊神游之际。

    却听得张道陵苍老的声音。

    “气沉丹田,收功。”

    伴随这一身喝令,杨俊这才感到神魂收敛,回到真实世界之中。

    却见张道陵满脸严肃的说到。

    “此功法奇妙无比,当年道门先圣庄周,便纵情此中,据说能够遨游宇宙,写出《逍遥游》。但以我之见,神游不过百步儿!”

    听到这里,杨俊兀自不可置信。

    神游宇宙,恐怕是文学夸张。这张道陵能够神游百步,已是不可思议。不过自己刚才似乎,也能有二三十步的距离。

    却又听张道陵道。

    “庄周大贤,却寄情此中虚幻,不问世事,此亦过矣!汝须以为戒!慎之又慎之。”

    “然此法,玄妙无求,能强身健体,又须勤加练习,又不可沉溺其中,其中分寸,汝须谨记!”

    这话用上了“汝”,就是非常郑重的叮嘱。

    杨俊此时,也是对古人的智慧非常佩服。后世,美国科学家已经证明,人体存在除体液之外的,存在另一种能量循环渠道。

    只是,用最先进的仪器,也无法发现,这种能量循环到底是怎样的。

    而在这个科学尚连概念都没有时代,中国古人,便通过不断试验的方式,开始摸索到这种能量循环的边角。

    这是极为难得的,当然,因为这种摸索,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而不是科学的基础上,也导致这种摸索的局限性,这是后话了。

    在这个时代,东汉人对世界的认识、对人体的认识,都是全世界最为先进的。

    见到杨俊郑重的点头,张道陵才稍稍放下心来,掏出一块铁牌,丢给杨俊。

    杨俊讲此牌拿在手里一看,只见此牌上,刻着一个篆书的“道”字,入手发寒,呈现古铜色。

    “此乃道门掌教令牌,那是天外寒铁做铸。乃是号令天下道门以及七十二旁门的信物。只是现在么~”

    张道陵把令牌丢给杨俊,讪讪一笑,继续说道。

    “道门传承太久远,历代掌教逍遥遁世,这死物还有多大效力,只怕我也难说了!”

    杨俊心里倒是认同,这张道陵就是被道门中人,找杀手暗杀的。

    同时,杨俊还担心一点,这玩意乃是天外寒铁,八成会不会有什么辐射吧!要不怎么会透着一丝丝凉意呢?

    那张道陵见杨俊不怎么把令牌当回事,倒是心中满意。

    道门中人,最重要的就是逍遥,若是那么看重权力,就落了下乘。

    却不知道的是,杨俊受后世影响,不知道这个时代的道门在社会中的庞大影响,加上害怕辐射。

    若要是让他知道,这令牌最起码也是做到上青楼打一折的效果,现在早就拽的紧紧的了。

    古代社会,世族豪门之中,道家学说极为盛行,特别是在汉朝。其中包罗万象,因为之中的辩证思维,对于兵家、阴阳家,都有影响。而且其中追求自由的朴素想法,也与这些豪门,弱化中央的想法不谋而合。

    同时,道家重术轻礼,自然也就符合各种职业人士的需求,在其中颇为流行。

    显而易见的,道家思想其实不对统治者的胃口。

    张道陵此时传法已毕,便悠悠说道。

    “你走吧!我要在此羽化,希望你不要打扰。”

    听到这话,杨俊知道张道陵决心已定,多说无益,况且在这种得道高人面前,儿女姿态反而落了下乘。

    于是,在地上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算是报答授业之恩。

    “剑星的武学,博大精深,你虽有所悟,仍需日夜勤练,方可有成。三天正法亦须有序修炼,对你方有裨益。另外,剑星这把剑,飞云,乃是欧冶子冶炼的神兵,你带出去,找个地方藏好。现在,以你的本事,若使用它,恐怕没有好处!”

    交代完最后的嘱咐,张道陵闭上双眼,不在说话。

    到了他和剑星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视死如归”,乃是把死亡,看成回家的道路,回到生的本源。恩仇消散,确实是潇洒超然。

    杨俊再行一礼,拿起飞云宝剑,找了一处大树,做好标记,埋在树下。并将那三天正法和天师令在身上藏好。

    又遥遥向古庙一拜,感谢张道陵和剑星的授业之恩,便朝蛇头岭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