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燕
字体: 16 + -

第五十二章 青州的时局

    东莱的冬夜很冷,冷到巡防的军士也不愿多走动。

    与外面形成鲜明的对比,郡守府虽然说不上温暖如春,但也不会让人坐不下来。

    青州的消息刚刚抵达东莱郡,不敢怠慢直接送到了赵建的书桌上。

    赵建手握情报凑近烛火,仔细翻阅着,赵邺等人就站在对面等候。

    “还是出事了。”赵建看完后,将情报重重摔打在桌面上。

    赵邺上前一步,拿起情报退回来与众人一起查看。

    望着还在翻阅情报的赵邺等人,赵建说出这么一句话:“李刺史入蓟京去了。”

    听到这句话,他们的眼神、表情都有了不小的变化。毕竟在场众人都不是傻子,又都知悉东莱郡背后的幕后黑手,便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应该立刻派人追回来?”

    “追?”赵建看了看提出想法的吴丰道:“我们拿什么去追,李刺史已经领先我们两三天路程,带到我们追上时,恐怕他已经进了蓟京城。”

    “再说,我们就算能抢在他到达蓟京之前拦下他,我们能怎么对他说?这情报上可是说他是奉了诏令,我们难道要去告诉他诏令是假的,是齐阳侯勾结朝臣发出的?”

    说到这里,赵建的声音也越来越大:“我们没有证据,就算有,那也是齐阳侯对东莱郡心怀不轨的证据。”

    看了看赵邺等人沉默不语,赵建也知道在这吼没有一点用处,放低了声音:“先等着吧,在这期间一定要密切关注青州的动向,每天都要向我传达现况。”

    “是。”众人拱手退了出去。

    赵邺来到门外,感受着寒风吹拂过他衣袖,仿佛比刚才更冷了。

    东莱郡又迎来了几个平静的日子,可这种平静没有持续多久。

    距离那个夜晚已经过去了近十天,赵邺又收到了召集议事的命令。

    等到赵邺赶到时,屋内还是那晚的几人,不过又多了一个都尉孙林。

    此时赵建正扶着额头,低头看着刚是送达不久的情报。听到全员已经到齐,他才抬起头让大家看清楚他现在的样子。

    那是赵邺二十多年从未见过的样子,从未见过自己义父如此愤怒的样子。

    不管是他小时候惹事生非,还是前段时间的两次叛乱,他都未见过自己义父这种样子。

    赵邺小心翼翼的叫道:“义父。”

    “李刺史死了。”赵建一语毕又陷入长久的沉默。

    底下的众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从对方眼神中读出了震惊。

    赵邺和张图年龄尚小,可能不清楚赵建和这位李刺史之间的交情。但吴丰和孙林却知道,尤其是孙林更是从小跟随赵建,更了解那段往事,更能理解赵建此时的心情。

    赵建出身掖县赵家,年少的他并没有和家族闹翻,和几个兄弟都被送往了青州求学。就是在青州求学的那段时光,他结识了同龄的李狄,也就是现在的李刺史。两人一见如故,多年同学更是使得其感情深厚。

    不久,赵建得到了入仕蓟京城的机会,李狄也开始为父分忧青州事务。本来两人的命运应该要天各一方,但是二十年前那件事却让两人在此重聚青州。

    时任北军八校尉的赵建得罪了成方,一开始这并没有什么,一方是官,另一方不过是个商贾。可是成方的妹妹入了宫并诞下皇子后,记仇的成方开始对赵建下手了。

    栽赃、陷害,一个个罪名接踵而来。掖县赵家在东莱有不小名望,但在那遥远的蓟京城一点作用都没有。成方本意直接将他打入凡尘永不为官,但已经成为刺史的李狄却拉了他一把,在李狄的干预下,赵建才有了这东莱郡郡守的位置。

    同窗的情谊再加上这份恩情,也不难理解赵建此时的心情。

    沉默了良久,赵建仿佛缓了过来:“李刺史于永乐境内被盗匪袭击身亡,蓟京已经下达诏令,准齐阳侯田儋暂代刺史。”

    听完了这情报的全部内容,赵邺再联想到之前东莱的种种事件,仿佛明白了什么。

    什么所谓的盗匪袭击,刺史奔赴蓟京身边怎么可能少了随行军士。到底是什么样的盗匪敢于袭击,装备精良的数百军士。再结合这次诏令的内容,答案显而易见,齐阳侯田儋和他在朝内的同党一并完成了这件事情。

    现在赵邺也算明白,不,是在场的所有人都已经明白了,明白齐阳侯为什么敢有恃无恐的派人来东莱。失败没有证据,东莱没法对一个世袭侯爷做什么;但是成功了,朝中也会发布一个所谓的诏令,让他的人来接管东莱郡。

    再去想想陛下的死,这恐怕不是什么意外。陛下刚丧,蓟京城权力最大的人会是刚处理几天政务的太子吗?显然不是,这十几年里独揽大权的成方才是齐阳侯的助力。

    “田儋、成方,此仇不共戴天。”赵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很平静,但谁都能感受到他背后的怒火。

    看到赵建火气不复刚才那般,孙林问道:“那我们现在要做什么?”

    “张图,说说你的想法?”赵建没有回答孙林,反而对张图说道。

    相比较其他人而言,张图是这里面最冷静的一个。这些天再加上前段时间的各类消息,早在他的头脑中来回跃动。

    “等。”

    “等?”

    “没错,我们现在只能等。我们虽然已经知道齐阳侯和成太尉狼狈为奸,但我们没有证据,就算有现在的朝堂也没人能为我们、为李刺史伸冤。”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这次问的是赵邺。

    “等到新帝登基,等到他们展开新的行动。不管是齐阳侯还是成太尉,他们既然做出这种事情,那就一定会有后续。”他转过头对着孙林道:“孙都尉,兵卒不可懈怠,动用之日恐不会太远了。”

    孙林看了看一旁的赵建,见到他没任何表示才说道:“这你尽管放心,东莱儿郎没一个是孬种。”

    听完孙林答复后,张图对赵建郑重道:“郡守大人,时局如此,只得备万全之需,静待不测。”

    赵建一只手又重新放回额头上,另一只手对着他们摆了摆:“你们先下去吧,让我一个人静静。”

    “是。”

    这是东莱最不平静的一个冬天,或许也是大燕最后一个平静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