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燕
字体: 16 + -

第四十七章 齐阳侯

    “齐阳侯?”

    除了刚才便知道的吴丰,赵邺和张图都被这个名号所触动。

    赵建点了点头:“没错,就是齐阳侯田儋。”

    听到赵建的肯定,赵邺不禁想起前段时间,张图向他讲述齐阳侯的事迹。

    “为什么?齐阳侯为什么要这么做?”

    赵邺实在想不明白,一个世代相传的侯爷,为什么想要颠覆东莱郡的统治,他到底想借此得到什么?就算他这次成功了,他远在青州,又有什么好处?

    面对赵邺的疑问,赵建摇了摇头,显然他也想不明白。

    “义父,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是齐阳侯在背后谋划,我们能否......”

    赵邺还未说完,便被吴丰所打断:“不可能的,单凭这几人别说刺史大人信不信。就算刺史大人信了,他也没权处置齐阳侯。最终还是要上报蓟京,你觉得陛下会相信齐阳侯做出这种事情吗?”

    “陛下他......”赵邺刚想要反驳,话到嘴边还是咽下了。是啊,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换做自己也不会相信齐阳侯会做出这种事情,完全没有理由啊。

    “可是,我们就放任他继续胡作非为?”赵邺握紧了拳头,不由得想起福山和昌阳牺牲的军士。

    “自然不会。”赵建此时的眼神有些吓人:“这件事我先记下了,就算他是齐阳侯,我也不会放过他。”

    赵建又问道:“对了,那个和青州三盗串通的商户是谁?”

    “魏由。”说实话,赵邺和张图刚来的时候,看到下面被牢牢捆住的魏由,也是心里一惊。

    “这人没少帮陶展吧。”

    “是,他什么都交代了。不管是福山那次的粮食,还是协助劫掠木材、攻打郡守府,都有他的参与。”

    赵邺又补充道:“已经令人封禁魏家,等候处置。”

    “魏由,大逆不道。依照大燕法律,魏家所有产业充公,凡参与或知情者,视其情节轻重量刑:至于不知情者,也一律贬为贱籍。”

    “是。”赵邺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这就是任何封建王朝都避不开的连坐制度,一人犯法全家遭殃。赵建能不知道那些不知情的魏家人无辜吗?他能不知道福山那些灾民无辜吗?可这就是律法,能够给他们活路便是最大的人情。

    “今天都累得够呛,回去休息吧。”赵建摆摆手,示意他们都回去。

    “是。”

    赵邺和张图今日刚从昌阳赶回,又卷进这次事件,说不累那是不可能的。

    第二天,虽然赵邺还在休息,但东莱郡可不能休息。郡城内的百姓被禁止出门,城门也被封闭半日,守军开始挨家挨户搜捕还未落网的叛贼。

    这样的情况也就又持续了半日,但也给城内百姓带来不小的恐慌。

    在这之后又过了三天,孙林和吕平也成功返回了东莱郡。

    吕平只是清扫昌阳的战场,所以回来的要快些。但孙林还有一场硬仗要打,所幸他经验丰富、兵精将广,很快便击败了朱家的余孽。

    虽然青州三盗皆以伏诛,但是他们嘴很硬,什么都没有问出来。魏由和朱家的人倒是开口了,但他们也没有吐露出什么重要的情报。既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齐阳侯参与了这件事,自然只能先这样了。

    至此东莱的叛乱也就彻底结束了,这消息也不免传进了青州,传进了齐阳侯府。

    那个曾经出现在福山的年轻人,正风风火火的行走在齐阳侯府里。

    “父亲呢?”来到书房后他并没有看见田儋,向门外仆从问道。

    “侯爷去了祠堂。”

    得到自己父亲的位置,他也不休息,又马不停蹄的赶往田家的祠堂。

    “父亲。”他推开祠堂的大门高声喊道。

    田儋正手持供香,突然被他一打断,差点脱手。没有先理会他,田儋继续手持供香,对着眼前的牌位拜了三拜,才将供香插进香炉里。

    “我早就告诉过你,遇到事情不要慌张。尤其是在这祠堂里,怎么能高声喧哗。”

    听到田儋的训斥,他赶忙向前两步跪倒在蒲团上,对着牌位拜了几下。

    见到他这般举动,田儋面上的不悦才消散。

    两人出了祠堂,田儋才对着他说道:“什么事情,让你这般慌乱。”

    “父亲,是东莱那边传来的消息。”

    听到东莱两字,田儋的表情凝重起来:“如何?”

    “那三个兄弟无一逃脱,下密和昌阳的行动也都失败了。”

    田儋在就近的亭子里坐下,继续说道:“看样子,我高估了这青州三盗的能力,也低估了这位曾经的北军八校尉。”

    “那父亲,我们是不是暴露了。”这年轻人不禁有了些担心。

    “赵建一定知道了是我们在背后谋划,但不妨事。别说这青州三盗会不会招认,就算招认,他们三个手里也没多少证据。就算将那些微小的证据送往蓟京,那位大人也会帮我们料理一切的。”

    听到田儋又提及那位神秘的大人,他不禁疑问道:“父亲,那位大人到底是谁?”

    田儋深深的看了自己儿子一眼:“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到时机成熟,我自会告诉你的。”

    “既然东莱的消息已经传来,那么乐安呢?”

    听到田儋提及乐安,他的情绪也好转起来:“乐安的计划进展的很顺利,孟家的那位已经答应和我们合作。只要父亲一声令下,随时都能改变乐安的局势。”

    “好。你继续保持和他的联系,现在还不是时机,我们还要继续等下去。先祖们已经等了四百年,我们也不急于这一时。”

    “是。”

    任赵邺他们怎么想,也不会想到田儋的胆子会这么大,他竟然想着复国,纵使现在的大燕已经有了衰败的迹象。就算大燕是这个样子,但不管是朝内的权臣也好,各州有野心的刺史也罢,哪个敢在大燕还没咽气的时候,就来做此等谋逆之事。

    这个时候的赵邺,可没有那时间再去思考齐阳侯此举的意义所在。结束了叛乱,也休整了多日,是时候把精力重新放在木材身上。

    魏家这次参与叛乱,对于这次木材生意的影响有好也有坏。

    好的自然是魏家原本的木匠都能免费使用,坏的却是魏家几个主事人都上了断头台,以至于魏家木材的收集和运输受到了影响。

    不过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赵邺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