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燕
字体: 16 + -

第三十一章 战前议事

    昌阳县位于文登以西,昌山以南(山南为阳,水北为阴),得名昌阳。

    昌阳县东、南、西三面皆为高山,形成了它天然的屏障。拥有如此天然的地理优势,真称得上是易守难攻。

    赵邺再吩咐众人先安营扎寨之后,与张图登上了附近的一座丘陵。两人站在丘陵之上,才得以窥见昌阳县的轮廓。

    赵邺不禁感叹道:“看到昌阳的地形之后,才发现这次平叛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昌阳的地形的确为他们带来了不小的优势,但这也限制了昌阳向外发展。下密虽然虽然无险可守,但是它四通八达,孙都尉要花费的时间精力可都不少。相反昌阳看似易守难攻,但它却只有一个出口。”张图却提出相反的意见。

    赵邺接过张图的话说道:“这意味着我们只需集结兵力在一点,不需要去管其他的。”

    张图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最坏的情况,我们一时无法攻下昌阳也不要紧。只要我们把持住这个出口,便如瓮中捉鳖一般,早晚能够解决它。”

    “这的确是最简单的办法,但世事无常,我们还是要尽快扫平叛乱。我现在有些担心昌阳和下密只是开始,万一东莱郡其他也......”

    张图听到赵邺如此说,下意识地挑了挑眉毛,不过还是镇定的说道:“东莱郡自有郡守大人坐镇,不会出出什么事,眼下我们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平叛吧。”

    还没等赵邺和张图继续交流下去,便被跑上山来的军士所打断。

    “禀将军,文登县令前来犒军。”

    赵邺行军到昌阳并没有从文登借道,而是绕过它直接来到了昌阳之前。但五千人浩浩荡荡来到昌阳,身为昌阳临县的文登怎么可能没有察觉,这不大军刚刚安营扎寨,文登县令便前来犒军。

    等到赵邺和张图见到这位文登县令的时候,吕平正在和他在交谈。

    吕平看到赵邺走过来,便对其说道:“施县令,这位便是昌阳平叛的主将。”

    这位施县令赶忙见礼道:“文登施谦见过将军,上次就福山一事施谦也曾到场,得见将军英姿。”

    “施县令过誉了,文登能够如昌盛,施县令功不可没。这次我奉命前来昌阳平叛,少不了要借助文登之力。”

    福山议事那天,整个东莱的县令和县尉几乎都到场了。那么多人赵邺怎么可能记得住,此时也只是和他寒暄一下罢了。

    “自然,自然,文登上下自然会全力相助将军。”施谦拱手道。

    “对了,文登与昌阳如此之近,你对这许远有何了解。”赵邺看到施谦,不由得想听听别人眼中的许远是什么样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敢于叛乱。

    听到赵邺这么问,施谦不禁陷入回忆中。

    “许远,大致是在八九年前来到昌阳出任县令。听说他以前是在青州为官,只因得罪了青州的某个大人物才来到东莱郡。他到昌阳任职这些年,也算的上兢兢业业,在昌阳当地也很得民心。可是没想到他竟然敢于叛乱,真可谓知人知面不知心。”

    听完施谦的话,赵邺和吕平并没有过多去联想。况且在他们二人眼里,既然许远敢于叛乱,那么拿下他就能知道他叛乱的原因。

    而一旁的张图想的便比他们多了,原本在青州为官却来到了东莱郡。就算是因为得罪了大人物不得已才来到这里,可他为什么会来东莱而不是其他的郡县。按照施谦的说法这个人为官名声不错,长远发展下去必然能够到晋升。又是什么原因让他放弃这些?选择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叛乱呢。

    “茂才兄。”赵邺叫了张图一声,见他未回话便拍了他肩膀一下继续道:“茂才兄?”

    “恩?”被赵邺拍了一下,张图才从自己的联想中走出来。

    “不舒服吗?”赵邺关怀道。

    “没事,只是有点走神了。”

    “那就好,去议事了,商议明日该如何对付他们。”赵邺说完便向中军大帐走去,张图和吕平、施谦也一同跟了过去。

    中军大帐里,几位千夫长已经在等候了。这次虽说是只出动了五千人马,但实际的数量远超过五千。五千军士只是主力部队,还要算上乔家兄弟的先锋营和即将赶来的运粮队。如果再算上各种杂兵和文登的人员,那数目便更多了。

    几人分主次落座,赵邺作为这次的主将自然坐在上首。吕平为副将坐在其左下首,几位千夫长也跟着他落座。右边本为施谦坐在右下首,但在他听闻这位年轻人是名满青州的张图后,坚决推辞。让不过他的张图只得坐上左下首的位置,这次张图可不会有何遮掩,毕竟这次出征昌阳他也被授予了行军参事的职位。张图之后便是施谦,乔家兄弟有着先锋官的职位也得以在右边落座。

    待众人落座后,赵邺便开口说道:“各位,再往前推进二十里便是昌阳县了。我想大家也知道昌阳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哪位有何妙策便请说出来。”

    “昌阳本就兵卒不多,就算加上那些贼匪也不足为惧。我等严整阵势、击鼓扬旗,其心必乱,随后便可直捣黄龙一举攻下昌阳。”吕平率先说道。

    “吕将军所言有理,但我却不认为事情能够如此简单。若许远畏惧我东莱的讨伐,自然不会公开叛乱。既然他敢叛乱,自然有所依仗。”张图开口说道。

    “张参事认为我们该如何?”尽管张图已经名满青州,但是吕平却对他没有丝毫服气。毕竟这里是战场,不是什么文学盛会。吕平已经从军二十载,而张图却是第一次经历战事。

    “与吕将军所说相反,我认为叛军一不会心乱,二不会死守城门。”

    吕平咧了咧嘴角说道:“莫非你以为这群乌合之众会和我们决一死战不成。”

    “没错。”张图的话语虽然不响亮却充满了自信“他们一定会先和我们鏖战一场,吕将军可不要把他们当做普通的贼匪。我们一旦看轻了这群所谓的乌合之众,河间的惨剧也会在这里上演。”

    赵邺看到这两人已经有要争吵起来的样子,赶忙打圆场道:“好了,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我们都要做好万全准备。”

    吕平还想再和张图争论几句,看到赵邺出来打圆场也就放弃了。毕竟赵邺的面子一定要给,这不光因为他是郡守的义子、这次平叛的主将,更因为他从小从军营里长大至少不会纸上谈兵,轻易行事。

    打完圆场后,赵邺紧接着对乔庆说道:“乔庆,这次你作为先锋,一定要打出我军的气势。”

    “乔庆领命。”

    赵邺又接连下达了其他的命令,众人得令后便回去做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