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石油大亨
字体: 16 + -

第一七〇章 安波那岛主

    1946—1947年的冬季,是北半球有纪录以来最寒冷的一个冬天。

    在英国,入冬以后在中北部地区接连下了几场暴雪,导致了一场持续2个多月、非常严重的雪灾,道路交通阻隔,牛羊冻死,房屋倒塌,城镇居民取暖的木柴和煤炭难以运输。

    在北美的育空地区,气温在今年2月3日创下了最低零下63℃的历史纪录。

    在德国、波兰等北欧国家,因为战争破坏了大部分煤矿生产,造成取暖用的煤炭供应严重不足,人们把从废墟里寻找出的木柴烧完后,又将目光瞄向了野外的森林。许多孤寡老人因为无力去远处寻找取暖木柴,经常发生冻伤或冻毙事件。

    建康发行的《南洋经济信息报》,最近增加了德语版,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10多万不懂英文的“德国移民”阅读。《南洋经济信息报》连续几天报导了英国、德国、波兰等国人民为了应付寒冬而付出了高昂代价,特别是在德国,现在失业率高达40%以上,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经常爆发“反饥饿”游行,他们游行时喊出的口号很简单,就是“我们要吃饭”。此时的德国并不平静,极少数忠于纳粹的顽固分子仍然在活动,经常制造枪击事件和煽动群众。驻德的盟国军管政府可不管那些,骚乱一旦冲击到军管政府或军营,在情形紧张时,盟国部队有权开枪镇压。

    这一系列的报导对砂劳越的德国移民触动很大,他们普遍庆幸自己被“劳务输出”到了砂劳越,现在到了这里全家温饱不愁,还能有不菲的收入,小孩能进入简易学校接受教育,正式工人还能享受免费医疗,何其之幸。之前因为英军驻德司令部要从移民的工资里扣除20%的管理费,这些德国移民私下里对英国人抱有不满或敌对情绪,甚至把这种情绪带到了工作中,现在看到自己国家人民的惨况后,对抽取的那20%管理费生不起怨恨了。

    15万德国移民,安置起来的确不容易,不算学龄前儿童,仅6—16岁需要接受教育的少年儿童有4万多人,这么庞大的数量给建康教育系统的安置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幸运的是,移民过来的德国妇女普遍受教育的程度较高,她们完全可以担任学校的教师,这是德国移民学校能快速开办的重要原因之一。德国妇女在上个世纪就被允许担任教师工作,不像英国,1935年才开始允许已婚妇女担任公立学校教师。

    热带地区的学校可繁可简,简单的搭个凉棚,立一块黑板就是教室。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让孩子们尽早入校,建康、民都鲁、三马拉如、实邦加四地,先后搭建起20多所简易德语学校,1900多名德国移民妇女被聘

    请为学校教师,缺少的科目,就聘请各工厂工程师或技术工人定期到学校代课。至2月初,四个地区20多所德语中、小学校全部开课,所有德国移民的孩子都进入了学校。

    除了中小学生,还有1000多名17、18岁的德国中学毕业生,这些中学毕业生,有一半要求直接进入工厂,赚钱养活自己,还有一半希望能继续进入大学学习。在统计完这些希望进入大学的学生人数后,建康教育办公室把这600多名中学毕业生送进了建康大学预科班,让他们先学习半年的英语,到9月份以后再正式进入大学学习。英语、德语都是日耳曼语族,德国人学习英语很容易,半年时间基本够用。

    黄延义这段时间一直呆在民都鲁,看到德国小孩全都入学后,他也松了一口气。

    2月5日,下午,黄延义收到了谢无忌从新加坡发来的电报,电报内容是三人与荷印总督府和谈的结果。

    在三人谈判小组的努力争取下,与荷印总督府达成的协议大致条款如下:

    1、安波那群岛成立一个隶属于荷印总督府管辖的安波那自治邦。

    2、安波那自治邦外交、军事接受荷印总督府指导,并与荷印总督府保持一致,不得擅自对外发出外交公告或对外宣战。

    3、安波那自治邦保留一支不超过1000人的警察部队,其中500人为海上巡逻、救援队伍。

    4、安波那自治邦每年向荷印总督府上缴10万荷兰盾,作为税款和军事保护费。

    5、安波那自治邦的内政,荷印总督府不能直接干预。

    这份协议的5条内容,基本没有超出黄延义之前所拟定的范围,只是在警察部队的人数上翻了一番,黄延义原先拟定的是500人,可能经过巴十三等人的争取,荷兰人同意了让安波那岛保留1000人,毕竟黄延义先前向基勒恩吹嘘的是张氏乱军有2000多人,这些人需要安排工作和生活。

    整体来看,这份协议相当于把安波那群岛划成了一小块单独的殖民地,本质上还是一份殖民地协议。不过,这份协议对黄延义非常重要,黄延义可以依据这份协议合理合法地在安波那保留一小支军队,包括500人的海上巡逻队伍,万一遇到什么大事,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

    至于安波那岛将来的归属,黄延义现在也没有把握决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2月9日,巴十三、谢无忌、朗乌三人乘船返回民都鲁。

    还是在民都鲁第七区会议室内,黄延义坐在三人对面,仔细的看着协议的正式文本,而坐在他对面的三人,似乎情绪并不高。

    待到黄延义看完文本,抬起头时,就听得巴十三说道,“老板,从协议签完

    字以后,我总觉得这次谈判,我们并没有把我们的利益谋求到最大化,从荷兰人派出的谈判人员,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这座小岛并不是很在意,他们只派出了一个外事议员和一个海军中校参与谈判,作为第三方的英国特派员公署,也只派出了一个秘书,我一直怀疑,我们是不是在谈判时开价开低了。”

    “呵呵,你们提出过要阿南巴斯群岛了吗?”

    “提了,但荷兰人一口回绝了,表示坚决不行。”

    “那不结了,你不用怀疑什么,对于此次和平解决安波那岛事件,荷印总督府自有他们的权衡与考量,安波那群岛最终还是没有脱离他们的统治,他们把一个2000多平方公里的小群岛扔给你们,每年收取固定的税收,还省了驻军费和行政管理费,顺带还把西婆罗洲的乱军隐患给消除了,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荷兰人可不笨,他们在谈判前早就算计好了,底线也早已画好,你们去新加坡谈判,无非是走个过场,签个字罢了,如果你们在谈判过程中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有两个解决办法,一个是拖,拖到你们不耐烦为止,二个是宣布谈崩,不承认安波那自治邦,宣布你们是乱军,放任自流,反正你们又不可能跨海去攻打他们,这样他们也能保住面子。”

    “谈崩?那他们不管安波那岛上的40多荷军俘虏了?”

    “俘虏的事情,自然有英国盟友为他们出面解决。”

    “如果我们不听英国人的呢?”

    “那可就麻烦了,驳了英国远东特派员的面子,英国远东地区的空军可能会赌气把安波那岛炸个遍,这对英国远东地区部署的空军来说,可以轻易做到,事情如果发展到这个地步,就不好收拾了。”

    “哎,都已经签完字,就不要想了,这其中的关节不是我们三个能想明白的,不过有一条倒是值得欣喜,在谈判过程中我们争取到了保留1000人的警察部队,对比先前拟定的500人翻了一番,荷兰人还是作出了一点让步。”朗乌插话道。

    “1000人的警察部队,他们完全可以接受,因为荷兰人认为张氏军队总兵力有2000多人,保留1000人,你们还要裁掉1000多人,对他们而言,这是你们作出了让步,而不是他们。”

    “荷兰人是会算计,不过他们却遇到了更深谋远虑的老板您,我有一种感觉,从我们登陆安波那岛的那天,您就已经预料到了今天的结果,这一切都是按照您设定的路线在走。”

    黄延义没有否认,只是笑了笑,“我没有预料到的,是你们与荷兰人的两次战斗都是远距离交火,我方没有人员伤亡,比我预料的结果要好很多。”

    “现在我们谈

    出了一个海上巡逻队,那海上巡逻队怎么办,我们要向外界购买军舰吗?”朗乌问道。

    “军舰?暂时不可能,谁会愿意出售军舰给一个没有独立地位的小邦,引起荷兰人的抗议呢?”

    “那我们的海上巡逻队怎么组建?”

    “我们不是有3艘从日本人手里缴获的伏见‖级炮艇吗,安波那岛周围海域的水深太浅,正好适合伏见‖级炮艇活动,只要不前往风急浪大的深海地区,伏见级炮艇暂时还能管点用。”

    朗乌有些失望地点头“哦”了一声,显然是不太看得上伏见级炮艇。

    巴十三有些谨慎地问道,“老板,行政上呢?您打算派谁过去主管理安波那自治邦的民政事务?”

    黄延义的目光瞄向谢无忌,说道,“我不是早就给安波那配好了行政主管吗?”

    “大哥,你是说让我去管理安波那自治邦?”谢无忌诧异地问道。

    “怎么?你不愿意到安波那去做个岛主?”

    “大哥,我的能力你是知道的,我怕——”

    没等谢无忌推辞完,巴十三插话道,“无忌兄,你就别客气了,这几天我们几个相处下来,我发现你我的脾气都非常对路,你的能力我从不怀疑,我觉得你是管理安波那民政的最佳人选,你到了安波那,我会全力配合你的工作。”

    黄延义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十三,你把话说反了,无忌去安波那自治邦主管的是行政事务,以抓经济建设为主,你是统管全局的大总制,军队也归你管,应该是无忌配合你的工作,你怎么能说配合他呢。”

    “老板,是我说错话了,我是非常愿意无忌兄到安波那岛去工作,急切之下,才口不择言。”

    “十三,你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姆禄族人,几年时间就把汉语学的如此溜,搁过去,你都能考秀才了,但是你的聪明要用对地方,别总在人情世故上费心事,这些聪明智慧要多用来处理军务、政务。”

    “是,老板训斥的是。”巴十三低下了头。

    “你们做好准备,明天就返回安波那岛,那里的一些基建项目要尽早展开,时不我待啊。”黄延义说着话,把一份拟好的《安波那三年建设计划》推到三人面前。

    “大哥,原来你早都计划好了,我先看一看。”谢无忌拿起《建设计划》,算是答应去做岛主了。

    黄延义笑着点了点头,他目前最放心的人还是谢无忌,谢无忌也知道他最多的秘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