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石油大亨
字体: 16 + -

第一六〇章 探矿队出发

    第二日,黄延义一家陪同艾比·洛克菲勒一行先后参观了建康孤儿院,建康医院、建康大学医学院等几处地方。

    建康孤儿院位于牛头山东麓,目前有6000多名来自中国长江、淮河流域的孤儿,他们的父母大都死于战乱或者贫病当中,算上三马拉如和民都鲁两处的孤儿院,如今黄氏集团一共收容了22,000多名中国孤儿。这些孤儿的年龄大多都在7岁以下,黄氏集团每月投入到三所孤儿院的保育、教育、医疗、生活等各种费用高达200多万砂元。

    艾比·洛克菲勒参观完建康孤儿院之后,对孤儿院的房舍建设、饮食、卫生等几个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不过她对孤儿院的医生配置数量却表示担忧,6千多人的孤儿院,只有1名全科医生及2名护士。

    随行的邰云霄镇长向艾比解释,目前整个砂劳越地区医疗人员都不足,幸好前几个月从德国过来了数百名医生,目前这些医生还在遴选分配之中,孤儿院马上就会增加几名儿科医生。

    在参观建康大学医学院时,艾比的丈夫欧文对医学院提出建议,他希望医学院能增设神经和癌症两个学科,他愿意在人力方面提供帮助。医学院院长威尔弗里德对欧文这个神经学专家的建议非常感兴趣,马上决定把这条建议向校长报告,争取在1947年夏季之前把这条建议落实到位。

    黄延义并没有全程陪同艾比一行参观,他中途把陪同任务交付给林文盈等人,中午乘飞机赶往了实邦加湾。

    实邦加开发区这几个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次劳务输入的德国工人,有1万人进入了实邦加开发区内,算上工人家属,实邦加开发区3个月内一下子增添近5万人口。加上早期汇聚到这里的华人,以及陆续抵达的3万多中国移民,整个实邦加开发区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0万。幸好当初黄延义购买的土地面积足够大,要不然还得去和北婆罗洲殖民地政府磨嘴皮子重新购买土地,现今土地价格明显比军管时期高出了不少,因为北婆罗洲的首府已经迁到了杰赛尔顿。

    实邦加50万吨高炉炼铁厂正在紧张地安装之中,现在又加入了2000多名德国钢铁工人,炼铁厂的安装速度明显加快了不少。靠近钢铁厂的矿石码头,目前正在进行矿石输送带的安装,估计再有1个月就能投入使用。

    今天,有两支采矿队准备出发奔赴西苏门答腊和宾坦岛,黄延义赶过来,就是为了给他们送行,并作一些行前交待。

    实邦加矿石码头,停泊着1艘舷号为“012”的散货胜利轮,“012”号胜利轮搭载着购自德国的全套二手采矿、选矿设备,只待人员全部登船后便可出发。

    赴西苏门答腊地区开采巴散曼铁矿的采矿队,由德国采矿工程师克里斯蒂安担任领队,学过矿石分析的留学生陶大余担任副领队,原自卫旅二营1连连长沙哈迪率部负责矿山保卫。

    矿石码头建设工程指挥部会议室内,黄延义召集克里斯蒂安、陶大余、沙哈迪等几人,正在交待此次开采铁矿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一幅放大的巴散曼地区地图上,黄延义指着海边的沙滩说道,“我之所以没有提前派出探矿队去勘探铁矿,是因为我从一份秘密资料上得知,巴散曼地区滨海沙滩下就储藏着大量的铁矿砂,你们抵达巴散曼后,前期只需在滨海沙滩上采矿。这里10—50厘米厚的沙层下面,就是20—70厘米厚的铁砂层,这种铁砂层是铁矿石经过几万年海水冲刷形成的,基本都是磁铁矿,非常便于选矿。据估计,这里的铁砂含铁量在40%—67%不等,你们要根据具体地段的含铁量来制定选矿程序。”

    “老板,那资料上有说过这里的铁矿石总储量有多大码?”陶大余问道。

    “沙滩上的铁矿砂储量不是太大,只有2000多万吨的储量,不过这就够了,假如我们的铁厂每年需要150万吨的铁矿石,这个沙滩铁矿也足够供应我们的铁厂14年以上。”

    德国采矿工程师克里斯蒂安赞叹道,“噢,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么大储量的沙滩铁矿,沙滩铁矿非常便于开采和运输,整个采选设备不需要一个月就能安装到位,这简直就是上帝在给您送钱。”

    “你们在磁选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矿砂的铁含量,我希望运回实邦加的铁矿砂都是68%以上的精矿砂,为我们铁厂减少一道再选程序。”

    “这很容易做到,先生,不过滨海的铁矿,在处理尾矿方面有些麻烦,容易造成海水污染,这方面要和当地居民很好地进行沟通。”

    黄延义笑道,“这里的尾矿处理很简单,填进海里建造矿石运输码头就行了,有多少尾矿,就造多大的码头。”

    铁矿石的尾矿即使填海,也不会有多大污染,这个时候印尼政府又没有环保部门,谁还会管你那么多。

    “那这个矿石码头,岂不是在这里的铁矿砂采完之后便要废弃了?”

    “不,巴散曼内陆山区还藏有3700多万吨高品位铁矿石,我们这两年还会陆续派人进入内陆地区勘探,据我所知。距离海边不到5公里的山区,就有几处小型铁矿,这个尾矿码头我们以后依然能用得上。”

    “那就没有问题了。”

    黄延义看着沙哈迪说道,“你们到达巴散曼矿区后,尽量不与当地人发生冲突,适当雇佣一些当地人参与铁矿建设,有些能用钱解决的,就花点钱

    ,如果还有刺头坚持闹事,该惩罚的一定不要客气。”

    “是,老板,我们护卫连队专门挑选了7成的马来族士兵,为的就是能与巴散曼地区的原住民无障碍的沟通,当然,对原住民当中的不合作者,我想我们的马来族士兵也不会留情的。”

    “很好。”

    1个小时候后,黄延义站在码头上,送走了奔赴巴散曼地区开采铁矿的“012”号胜利轮。

    “012”号开走后不久,码头上又靠过来一艘舷号为“098”的民都鲁级木船,这是一艘准备开赴宾坦岛勘探铝土矿的小型轮船。

    《林芽椰蒂协定》中,荷兰人并没有把寥内群岛划给印尼共和国,所以黄延义从沙里尔政府手里拿到的宾坦岛探矿许可,荷兰人完全可以说这份许可协议无效。

    从本质上来说,沙里尔政府发出的这份探矿许可是慷他人之慨,更深层次的讲,沙里尔政府发出宾坦岛的探矿许可,极有可能是想要试探荷兰人的反应。

    黄延义当时买下宾坦岛的这份许可,并没有考虑太多,他后世的固有认知造成了这次失误,他想的是苏门答腊岛肯定包括寥内群岛在内,没想到《林芽椰蒂协定》中规定的却不是这么回事。

    既然已经错了,索性将错就错,黄延义也不管自己是否被人利用了,决定先到宾坦岛低调地进行勘探,勘探完成后也不公布储量,即便有官司,让荷兰人与印尼政府去打。

    宾坦岛面积1075平方公里,隔海峡与新加坡相望,商业较为发达,此时岛上人口在3万左右,岛上居民主要以种植橡胶和香料为生。

    在宾坦岛勘探铝土矿,除了要面对荷兰人的阻挠,还有可能与当地居民产生土地、道路使用等诸多方面的利益纠葛,形势比较复杂。

    黄延义知道3年后这些岛屿都会归属印尼共和国,但他的铝土矿开采计划不能往后拖延3年,如今建康飞机制造厂、民都鲁的压力容器厂、相当一部分有机化工反应设备,都需要用到铝合金,对铝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电解铝项目是必须上马的项目,其紧迫性不亚于钢铁厂。

    所以,黄延义对这次铝土矿勘探行动格外重视。

    还是码头建设指挥部会议室内,黄延义召见了赴宾坦岛勘探团队。

    这个团队的领导同样是一个三人组合,分别是留学生邹颂贤,德国采矿工程师乔纳斯,原自卫旅一营2连连长乌尔凯。

    乌尔凯是姆禄族人,他是第一批加入自卫旅的土著士兵,头脑灵活,为人豪爽,经过5年多的文化学习和2场大战,他已经成了一名合格的连队指挥官。

    黄延义先给三人讲明了这次购买探矿许可中存在的失误,以及荷兰人与印尼政府之间关于寥

    内群岛的分歧。

    “所以,你们这次探矿行动,并不是一次纯粹的探矿,相比探矿而言,更难的是如何应对荷兰殖民政府的阻挠,以及处理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

    乌尔凯举手示意,要求发言,黄延义朝他点了点头。

    “老板,我认为,荷兰人肯定会阻挠我们,不过对于我们这一支探矿队来说,还上升不到领土承认的高度,荷兰人阻挠我们,无非就是利益问题,如果我们答应在开采出矿产后,将资源税交给荷兰殖民政府,我想这个阻挠会小很多,剩下的就是打点一下宾坦岛的地方官员,这种事情倒是好做。”

    “还有吗?继续说下去。”黄延义鼓励道。

    乌尔凯指着地图上宾坦岛的南部,“现在还不知道这个铝土矿具体在什么位置,距离丹绒槟榔港有多远,我先按照8公里计算,如果我们探出了矿藏所在,这8公里的距离,运送矿石应该是用窄轨铁路运输最为划算,我们除了要修整公路外,还应该修建一条从码头到矿山的窄轨铁路,这个过程很有可能会持续8—10个月。10个月以后的局势,现在谁都无法估计,说不定到时候荷兰人与印尼人又打起来了,所以,我们现在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

    铝土矿具体在什么位置,黄延义也不知道,这个铝土矿在进入21世纪时已经采完关闭了,黄延义从离线地图上也看不到当年的矿址,只是知道一个大致的范围。

    不过对于乌尔凯的发言,黄延义极为赞同,有些事情不一定非要把每一步都计划好了再去施行,经济活动中的变数太多,不像打仗,每一步都要算计的一清二楚。

    “很好,乌尔凯讲的很有道理,我建议这次宾坦岛探矿行动就由乌尔凯来担任领队,你们两位同意吗?”黄延义看着邹颂贤与乔纳斯。

    邹颂贤与乔纳斯俩人都知道这次行动的困难,不约而同地点了头。

    “乌尔凯,这次宾坦岛的重任就交给你了。”

    “感谢老板信任,我一定尽我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务。”乌尔凯站直了身体回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