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石油大亨
字体: 16 + -

第八十三章 美拉牙战役(一)

    8月11日,日军千田和吉野2个大队近2000人乘坐20余艘运兵船,由3艘炮艇开路,从诗巫码头出发,浩浩荡荡地驶向美拉牙。

    12日,日军船队经过加帛镇,在加帛停驻一晚。

    13日晚,日军船队抵达距离美拉牙镇10公里外的江面,在拉让江东岸(左岸)宿营驻扎。

    按照古晋守备军参谋处给岩桥学的建议,日军应该在拉让江右岸驻扎才方便他们迂回美拉牙镇的行动,不过这正是日军的狡猾之处,连扎营都来个声东击西,给建康自卫旅布下疑阵,让自卫旅以为日军会在左岸陆上发起进攻。

    幸好“黄庭”电报小组破译了古晋守备军参谋处发给岩桥学行动建议电报,电报上是让日军从拉让江右岸(西侧)丛林迂回穿行至美拉牙镇,占领美拉牙,挟持镇上居民为人质,让建康自卫旅的qf25磅榴弹炮不敢发威,成为废铁。

    为了应对这次日军来袭,建康自卫旅第一、二、四3个营,在11日之前就已经汇聚到了美拉牙上游的一个无名的山间谷地,为了避免被日本人的间谍或侦察机侦测到自卫旅的动向,3个营的部队隐蔽驻扎在谷内,只派出了一个工兵连前往拉让江美拉牙下游西岸,一个叫卡库斯的姆禄族寨子外,勘探地形。

    拉让江美拉牙附近西岸的丛林并不像沿海地区热带雨林那么密集,这里也有起伏的小山、丘陵,有附近寨民们开垦的农田,还有几条丛林小道。如果从日军从驻地过江迂回穿行至美拉牙镇,中途要跨过2条拉让江的小支流,分别是顿甘河、阿莫河,当地寨民在这两条河上都建有拱形高脚木桥。

    就在日军抵达美拉牙的当晚,自卫旅第一、二、四营从扎营的谷地夤夜出动,移驻于顿甘河北面卡库斯寨子的附近,工兵连早已在这里探好地形,并连夜挖好了几处简易的防御工事,自卫旅3个营呈品字形驻扎,布下了一个口袋阵,口袋阵弧形的焦点便是顿甘河上的那座木拱桥。

    自卫旅的士兵每人都带有一件加厚的塑料雨衣,雨衣在下雨时可以穿在身上御雨,伏地作战时可以垫在身下防潮,是热带丛林作战的一件重要的辅助利器。

    陈树华的指挥部就设在卡库斯寨子外面,并派兵把守住寨子的大门,不让寨民们进出,以免有日军奸细去给日军报信。

    万事俱备,只待日军前来送死。

    14日早晨5点多钟,东方的天空刚刚发红,2个大队的日军便在一片沉默中有序地吃完早饭,备好干粮、整理好武器,除了在营地内留下一个小队驻守,其余的日军全部由轮船转运至西岸,钻入了丛林。

    早晨的丛林内雾气氤氲,能见度只有30米左右。

    日军千

    田大队在丛林里依靠指南针和侦察机拍摄的地图开路,吉野大队和辎重部队紧随其后。

    此刻空气湿度非常之大,日军进入丛林不久,钢盔上便凝结出密集的露珠,稍一晃动头盔,便有水滴从盔沿滴下,甚至他们肩上步枪钢铁部件上也有露珠凝结,顺着枪管流至枪柄处,木质枪柄握在手里都有些滑溜。

    8点左右,在前面开路的千田大队抵达顿甘河,从顿甘河南岸往北望去,雾蒙蒙一片,只看得见数十米外影影绰绰的树林。

    千田倪次郎举起望远镜刚朝前方看了一眼,便放下了,遇到这种浓雾,望远镜同样不起作用。

    “幸村上尉,你滴,带领一个中队先过桥,地图上标注前边一里外有一个土著寨子,去把那个寨子先给我拿下。”

    “哈依。”

    幸村上尉率领他的中队小心地从吱吱嘎嘎的木桥上走过,等到全中队180多人通过木桥后,浓雾之中骤然响起一片枪声。

    “八嘎,丛林里有埋伏。”幸村惊呼道。

    幸存中队迅速散开队形,各自依托身边的树木向传来枪声的方向进行还击。

    子弹在浓雾中嗖嗖嗖地飞行,声音格外悦耳。

    战斗大约进行了3分多钟,枪声正在往远处移动。

    河对岸的千田倪次郎露出笑容,对自己身旁的相田副官说道,“哟西,这是支那人为了迷惑我们,布下的疑兵,听枪声,敌人在对岸顶多只布置了一个连队。”

    相田副官皱着眉说道,“会不会是支那人在引我们上钩,我们是否等吉野大队跟上来之后再一起过河?”

    “不用,支那人没有胆量和我们展开阵地战,他们一向喜欢用计,妄想用一支小部队阻止我们的行动,真是异想天开,在实力面前,一切计谋都是虚幻,我命令,三个中队全体过河。”

    千田大队除了诗巫的防守部队,来了4个中队,幸村中队已经过河了,顿甘河南岸还有3个中队,仅600人。

    在顿甘河北岸,由矛五率领的第一营1连突然向幸村中队发起进攻,目的是为了吸引幸村中队的注意,防止幸村中队发现自卫旅在北岸埋伏的大部队。

    第一营1连且战且退,给了幸村中队追击的机会,队伍从埋伏的第一营和地二营阵地之间穿插而过。

    这个针对日军先头部队打草惊蛇的计策是在昨天夜里就预演过的。

    远在一里外的日军总指挥岩桥学中佐和吉野大队,因为要护卫辎重部队行动,行军速度有些缓慢,他们此刻也听到了从远处传来的枪声。

    “从枪声密度来看,应该是小股的袭扰部队,他们的目的是想让我们改变行动方向,或者和我们在丛林里捉迷藏,打运动战。”岩桥学向吉野立德说道。

    “建康自卫旅招募的土著士兵,丛林适应能力强,他们光着屁股也能在丛林里活下去,建康支那人想发挥出土著士兵丛林作战的主场优势,和我们在丛林里打游击,可是我们会让他们牵着鼻子走吗?显然不会,我们来一招黑虎掏心,直插美拉牙,看他们如何应对。”吉野立德揶揄道。

    岩桥学自信地说道,“我敢断定,支那人在拉让江左右两岸都布置了小股袭扰部队,或许他们想用这种方式,引起我们的怀疑,让我们改变行动计划,改为用船队从z字江段强行通过,他们好在江上给我们来个一锅端。”

    “用支那人的话说,叫请君入瓮。”

    “哟西,可惜这些计策对我们都不管用,通知部队加速前进。”

    顿甘河北岸,千田大队已经全部通过了河上的木拱桥,正准备追随着幸村中队的枪声前进。

    雾气朦胧中,距离木拱桥400米外的建康自卫旅一营2个连和二营、四营,已经作好了战斗准备。

    一营分出了2个连配合矛五率领的1连,夹击被1连吸引出包围圈的日军中队,由一营剩余的2个连和二营、四营,总计1500多人,一齐向度过顿甘河的千田大队发起攻击。

    目前自卫旅的2英寸迫击炮已经配备到排,每个排都配属一个6门迫击炮的炮班,一个连24门,一个5连制的营共有120门迫击炮。

    配备如此多的迫击炮,是黄延义的主张,他本着大炮不够、小炮来凑的想法,尽量让自卫旅在近战火力上占据优势。

    通过远处顿甘河边日军行动的声音,一营长李雁来估计日军前锋已经全部渡过了顿甘河。

    李雁来看了看手表,正好8时30分,他给身边的信号兵下令,“开始吧。”

    三颗红色信号弹呈抛物线升上了天空。

    已经作好准备的288门迫击炮,一齐向昨晚瞄好的固定地点发射出炮弹。

    2英寸迫击炮每枚炮弹重1公斤左右,有效射程为460米,炮弹杀伤半径大于10米。

    280多枚迫击炮在前后几秒钟内一起发射,炮弹尖啸着从空中飞过。

    “敌人的炮击,卧倒。”千田大队里有经验的中队长和小队长在听到迫击炮弹的声音后,厉声呼喊着。

    嗵,嗵,轰,轰——

    280多枚迫击炮弹在方圆不到一里的林地里连续爆炸,一时间,树林内泥土四溅、枝叶横飞,这里的雾霭瞬间被炸成雨雾,能见度顿时提高了许多。

    第一轮射出的迫击炮弹,有的落在林地里,有的撞在树杈上直接炸响,有的是几枚炮弹挤在一起爆炸,千田大队刚刚渡过顿甘河的3个中队600余人,有近半数被炮弹覆盖到,一时间惨叫声、哀嚎声、嘶喊声混

    成一片,有的胳膊被炮弹炸飞了,有的腿被炸断了,有的当场横死。

    还没等日军做出还击、或是撤退的决定,第二轮的炮弹又呼啸着飞了过来。

    “八嘎,快撤。”

    已经有日军不待接到命令,主动地后撤了。

    大队长千田倪次郎在第一轮迫击炮中受了一点小伤,在相田副官的帮助下,仓皇地回头朝顿甘河上的木拱桥跑去。

    边跑边喊着撤退。

    他们刚跑出几步,第二轮炮弹又落了下来。

    相田副官直接把千田按倒在地,“千田中佐,我们中埋伏了,敌人的伏兵数量很多,看来我们的行动方案泄密了。”

    “八嘎,是谁泄露的。”

    “千田中佐,现在不是讨论是谁泄密的时候,我们必须尽快跑过木拱桥,不然我们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

    “可是北岸的4个中队士兵怎么办?”

    “我们快点过河通知吉野大队,请求他们支援。”

    “哟西。”

    在自卫旅的包围圈外,正在追击矛五一营1连的幸村中队,忽然听到后面传来一连串迫击炮弹的啸叫与爆炸声,幸村上尉的脑门上顿时流下了冷汗,这是怎么回事?自己刚从那边过来,那里怎么会有埋伏?

    幸村果断地大声呼叫,“全队停止追击,马上回头,去攻打支那人在丛林里的伏兵。”

    可是,从一营分出的2连和3连已经运动到幸村中队退路上,8个炮班架好了迫击炮,堵住了幸村中队的退路。

    嗵、嗵、嗵,2个连48门迫击炮射出的炮弹落在幸村中队周围,路边寨民种的芭蕉树、西米棕榈树被炸倒了一大片。

    “卧倒。”幸村焦急地呼喊。

    看到幸村中队掉头了,矛五率领的一营1连,马上杀了个回马枪,向幸村中队夹击过来。

    此时,岩桥学和吉野大队距离河边只有300多米远,他们已经能感受到雾霭中炮弹爆炸所掀起的气浪。

    “支那人在前面布置有大量伏兵,他们是怎么知道我们要从这里进攻美拉牙镇的?”岩桥学的嘴张成o字形,满脸的不解。

    “支那人的迫击炮太密集了,应该有300门左右,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迫击炮?又有多少军队?”吉野中尉也是一头雾水。

    “现在不是考虑这些的时候,命令大队加速前进,我们的掷弹兵和机枪手马上赶到河边,向支那人的迫击炮阵地发起攻击,以减轻千田大队的压力。”

    “哈依。”

    建康自卫旅第四营部署于顿甘河北岸的西部,第四营还有另外一项任务,就是在敌人过河一部分后,炸掉木拱桥。

    自卫旅自然不知道敌人会分成两个大队行动,最初的作战计划其实很简单,就是中国最古老的战术——“半

    渡而击”。在敌人的队伍通过一半时,炸毁木拱桥,使得敌人被顿甘河分成南北两半。

    第四营的15门迫击炮按照早先测好的方位和距离,对着木拱桥连续发射了5轮炮弹,因为雾太大,也看不清远处的木桥是否被炸毁了。

    千田倪次郎侥幸逃过了几轮迫击炮弹的轰炸,刚跑到顿甘河边,却看见了一座东倒西歪的断桥,木拱桥被四营的迫击炮炸断了。

    顿甘河只有10多米宽,水流也不急。

    在身后传来的爆炸声以及密集的枪声中,千田倪次郎有些哆嗦地问副官相田,“相田君,你说河里会有鳄鱼吗?”

    “或许有吧,不过我们手里有枪,不用惧怕只有一张大嘴的鳄鱼。”

    跟随在千田身后的还有好上百的日军士兵,他们看到木桥被炸毁后,自觉地在河岸边呈弧形布下一个防御阵地,开始用96式机枪朝丛林里迫击炮阵地方向射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