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石油大亨
字体: 16 + -

第六十三章 “Z”舰队

    就在克拉克机场的飞行员前往食堂十几分钟后,吕宋岛中北部伊巴机场的雷达发现了入侵的日军飞机,空防警报处处长亚历山大?坎贝尔上校急忙向克拉克机场发电传和电报,但是没有接通,用电台呼叫也没有人回话,报务员显然同飞行员一起去吃午饭了。焦急的坎贝尔上校花了十几分钟,才与克拉克机场接通了电话,电话里一个低级军官答应“尽快地”向基地司令和作战处军官报告,然而已经来不及了,日本人的飞机已经进入吕宋岛中部领空。

    12时45分左右,日军第一波开路的战斗机飞抵克拉克机场上空,本来已经做好准备,要决死发动强攻的日本零式战斗机飞行员们惊喜地发现,克拉克上空居然出奇的平静,连一架飞机的影子都没有见到,透过云层俯视机场,只见机场跑道上整齐地停满了轰炸机、战斗机。

    第一战斗机飞行队的坂井三郎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眼前的一切让我们难以置信,我们没有遇到预想中向我们发动攻击的大批美军战斗机,相反,当我们俯视机翼下方时,看到的却是一组活靶子——整整齐齐排列在机场跑道上的60架美军轰炸机和战斗机。”

    第一战斗机飞行队是为轰炸机担任护航任务的,坂井三郎和他的僚机驾驶员在克拉克基地上空巡航了足有10分钟,等候一式轰炸机的到来。

    随后赶来的日军轰炸机,毫无阻拦地径直飞向目标。

    此时,克拉克机场正在准备执行预定任务,3架美军摄影侦察机正在跑道上滑行,1名机组人员看到远处的空中出现了几个小黑点,通过对讲机说道,“我们海军的飞机来了。”

    另一名飞行员对空中不停闪烁的银色物体感到奇怪,高声问道:“他们为什么投铝箔?”

    一名刚刚抓起照相机准备拍照的侦察兵高声叫道,“那不是铝箔,是该死的日本佬的飞机。”

    克拉克机场骤然响起空袭警报,地面防空炮开火了,但根本够不着在2。2万英尺高的日本飞机。

    在日军飞机投下第一颗炸弹前,克拉克机场上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架美军战斗机紧急升空迎战,然而为时已晚。

    第一批发动攻击的零式战斗机俯冲着呼啸而过,机关炮喷吐着火舌,轻型炸弹在地上迸出一团团火球。

    坂井三郎后来回忆道:“这次攻击简直是完美无缺,炸弹一连串地从弹舱里弹出去,落向投弹手经过10多分钟仔细研究后的目标,弹着点非常准确,事实上,这次是我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所见的我们飞机最准确的轰炸。整个空军基地仿佛要在隆隆的爆炸声中升上天空,飞机库和其他地面设施的碎块残片被炸得四处纷飞,地面燃起一片火海,熊熊的烈

    焰冲天而起。”

    3架试图起飞的摄影侦察机最终没有能够飞起来,炸弹碎片击穿了它们的后部油箱,引爆了燃油,它们瞬间变成了一颗没有升空的礼花弹。

    整整齐齐停在机库前的战斗机,也相继中弹,其中两架起火,很快通过地上泄露的燃油引燃了它们旁边的战斗机。

    4架美国p—40b战斗机强行飞上空中,只是势单力孤,无法阻挡已经协调得很好的三波日机对克拉克机场的疯狂轰炸。

    日本战斗机紧随轰炸机之后,猛烈俯冲下来扫射着,刚刚在伊巴机场机场肆虐了一番的44架零式战机,也意犹未尽地赶来助兴。

    曳光弹穿透了b—17的油箱,巨大的“空中堡垒”开始一架接着一架地爆炸。

    坂井三郎用机关炮射中了跑道上的两架b—17轰炸机,接着他又捕获了返航前的最后一个猎物,一架正在升空的美军p—40战斗机,他的瞄准器套住了速度还未完全发挥出来的p—40,果断扣动了扳机,子弹呼啸着射向美国飞行员的座舱罩,接着便是轰的一声爆炸。

    坂井三郎后来回忆道,这架美国战斗机像风筝一样摇摆了一下,接着便一头栽向地面。

    第11航空队的飞机在不断轰炸和扫射了近1个小时之后,隆隆地飞走了。这次轰炸行动,第11航空队仅以损毁7架零式战斗机为代价,为以后顺利入侵菲律宾,赢得了所必需的空中优势。

    马尼拉的空军力量遭受到致命打击,只有事前转移到棉兰老岛的17架b—17幸存下来,其他的18架b—17全部被炸成了碎片,53架p—40飞机,3架p—35,25架其他飞机也被炸得支离破碎,一共有80人丧生,150人受伤。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被炸毁的地面设施中竟然还有一套非常先进的雷达系统,它完全可以对这次袭击作出报警,遗憾的是,它尚未安装起来。

    东南亚的战事不只是在菲律宾发生,12月8日,日本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部队开始全面出击。

    上海,日军不顾英美平民抗议,公然开进了公共租界。

    香港,日第23军第45航空团在第10战牛中队掩护下,对启德机场进行了轰炸,与此同时,日军第23军第38师团第一线部队(伊东支队)2个联队(第228、229、230联队)于保安县分兵两路,向深圳—新界边境推进。

    泰国,8日凌晨,日军突然在泰国南部海岸线多处地点登陆,登陆的日军遭遇了泰国军队和警察顽强抵抗。然而抵抗仅仅持续了几个小时,地方官们就收到了来自曼谷的电报:銮披汶?颂堪首相在与其他高级将领商议后,决定放弃抵抗,允许日军借道泰国

    国境。

    12月8日凌晨,一支日本舰队运载大量登陆部队登陆暹罗湾的宋卡,从宋卡往南不远就是马来亚吉打邦,马来亚的战斗即将打响。

    新加坡,英国远东舰队司令部。

    在得知日军登陆宋卡后,英国远东舰队司令、海军上将汤姆?菲利普爵士马上在“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上召开高级军官会议,经过一番讨论,军官们普遍认为海军决不能在这危急存亡之时袖手旁观,决定出动“z”舰队袭击日本位于暹罗湾的运输船只。

    初步制定出的计划是:8日黄昏前“z”舰队驶离新加坡,出港后,先向阿南巴斯群岛以东航行,然后折向北,到达柬埔寨以南150海里处,这里刚好位于西贡机场日本战机作战半径(200海里)以外,10日黎明抵达宋卡附近,奇袭敌人的运输船和护航军舰,最后沿马来亚海岸,以最高航速返回基地。

    个别在场的军官高呼这是一份完美的计划,必将让可恶的日本人知道大英帝国“z”舰队的厉害。

    “z”舰队就是位于新加坡的远东舰队,以“z”字命名。

    1941年8月,英国海军部决定派6艘主力舰和1艘航空母舰到帝国的东方要塞新加坡,加强远东舰队的实力,配合美国位于菲律宾的亚洲舰队遏止日本南下的野心。然而由于欧洲战事的需要,加之海军部对此并不十分热心,这一决定未能付诸实施。随着日本南下态势的日益明显,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远东殖民地对英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坚决要求向远东派出具有威慑力的舰只,他认为不能把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完全交给美国而自己撒手不管。

    在丘吉尔的强烈干预下,海军部接受了丘吉尔的建议,向远东派出了号称“永不沉没”的最新式战舰“威尔士亲王”号和高速战列舰“反击”号,另外还有一艘航空母舰“无畏”号为其护航。

    “威尔士亲王”号是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建造,集当时英国造船技术的精华建造而成。该舰满载排水量为4。45万吨,最大长度为227。1米,最大宽度为31。4米,由帕森斯齿轮式蒸汽轮机驱动,最大功率11万马力,四个螺旋桨推动,最高航速28节。舰体分为23个主水密隔舱,甲板和舰艇的装甲极厚。武器装备为10门14英寸(356毫米)舰炮,最大射程35公里,比日本最大战列舰上的18英寸火炮的射程还远,二级武器为16门双联装qf5。25英寸(133毫米)mki型火炮,最大射程为22公里,最大射高为14935米,全舰装备了32门40毫米口径新式防空机关炮,还配备了80门短程防空火箭,攻击和防守能

    力堪称此时全世界战舰中威力最强,享有“不沉战舰”之美誉。

    “威尔士亲王”号曾在大西洋海战中击毁德国的最新式战列舰“俾斯麦”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享誉世界海军。1941年8月丘吉尔和罗斯福还在该舰进行会晤,并签署了“大西洋宪章”。

    “反击”号战列舰虽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老舰,船体旧了一些,但它曾在1922年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两次进行现代化的更新,使它与最新建造的战列舰没有多大的区别。最大长度为242。1米,比“威尔士亲王”号还长,满载排水为32,099吨,最大速度为31。73节,装备6门15英寸口径大炮,二级武器为17门4英寸火炮,2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搭载4架水上飞机。

    丘吉尔认为,“只要威尔士亲王号在它去远东的路上停泊在开普敦,它出动的消息就会很快传到日本,并从那天起就开始对日本产生威慑作用。”

    11月3日,“无畏”号航母在牙买加海域触礁入坞修理,“威尔士亲王”号只得单独驶向远东,与早已在锡兰等候的“反击”号战列舰会合,继续前往新加坡。

    12月2日,即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前6天,“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驶抵新加坡,“威尔士亲王”号驶抵新加坡的当天,新加坡的电台发了一份特别报道:“现在的新加坡是铜墙铁壁般的要塞,任何国家的舰队都不可能在此地班门弄斧。”

    “z”舰队的确对日本舰队构成了非常大的威胁,在东南亚,日本海军没有足以能够与英国“威尔士亲王”号战舰相抗衡的军舰。日本联合舰队负责南方作战的是近藤信竹中将率领的第2舰队,其主力是第二流的战舰“金刚”和“榛名”,这两艘战舰虽然也拥有14英寸口径的大炮,但其火力远远不如“威尔士亲王”号。

    至于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的南遣舰队更非对手,南遣舰队的航空母舰均抽调到南云的机动舰队参与了偷袭珍珠港,剩下的只有“鸟海”、“熊野”、“铃谷”、“三限”和“最上”5艘重型巡洋舰。

    8日下午,17时35分,汤姆?菲利普上将率领“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以及驱逐舰“伊列克特”号、“特快”号、“吸血鬼”号、“坦尼多斯”号,驶离了新加坡港。

    “z”舰队航先以17节的航速驶向东北,2艘主力战舰列成纵队,相距4链,并在航行中严格保持着无线电静默,避开了日军布设的水雷场和潜艇巡逻线,在静静的夜晚向北方驶去,矛头指向宋卡。

    22时53分,菲利普收到了他的参谋长海军少将亚瑟?帕利泽从新加坡基地拍来一份电

    报:“日本人已经在法属印度支那的南部部署了重型轰炸机,为了防御新加坡,战斗机将不再升空巡航,z舰队将得不到基地战斗机掩护。”

    “z”舰队驶离新加坡基地还不到100海里,它就失去了此次出击赖以致胜的两个基本条件之—,即战斗机的掩护。

    到目前为止的海战史上,只有英国航母袭击意大利塔兰托军港和日本航母偷袭美国的珍珠港,获得了成功。不过,塔兰托和珍珠港都是停泊的静止的战舰,菲利普上将的惯性思维认为,海战还是要靠巨舰大炮,飞机对航行中的、具有强大防空能力的战列舰,构不成太大威胁。

    菲利普上将主动忽略了战舰上军官们的提醒,执意要将这次奇袭继续下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