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帝春秋
字体: 16 + -

第七十四章、留守人选

    自刘表送来5000石粮草,如今洛阳城中已经有10000石粮草储备。这是什么概念?举个例子来说,这个时代一石粮米相当于后世时的120斤,10000石粮草就相当于1200000斤粮草!

    这个时代的人一天只吃两顿饭,因此粮食消耗也比后世少了许多。再加上如今城中算上老弱也不过近7000人,按一人一天消耗2斤计算,城中一天消耗不过14000斤,一万石粮草也足够支撑三月个有余。

    虽然如今城外流民人数不断增加,但随着日后剿匪所得以及其他诸侯朝奉,想必粮草问题不会再成为制约洛阳城发展的主要因素。

    刘协作为战略决策者,却时刻不能放松警惕,处处都要考虑到。以前他是为自己而活,现在身上却肩负着近万人的性命前途,这种压力有时甚至让其夜不能寐。

    有时刘协倒想回到以前是一名小人物的日子,但历史从来都是戏剧性的,每个人在生命开始时就注定要去完成自己在这段历史进程中的特殊使命,根本无法拒绝。

    他成了王座上的掌权者,出生在帝王家,要么灭亡别人,要么成为别人向上攀登的垫脚石,这一点从来到这个时代就已经注定。

    杨安殿内。

    刘协把玩着手上的一枚五铢,面无表情地听着身前的官员禀告近日来洛阳城附近水渠修复情况。

    半晌后目光落在有些诚惶诚恐地官员身上,最后缓缓点头。

    “不错,这些天你们辛苦了,竟已经修复了大小沟渠数十条,这样一来不久便会又有数千亩良田能够耕种。”

    得到皇帝的肯定,汇报的人脸上露出喜色,又接连说了些关于水利设施建设方面的消息,最后恭敬退了下去。

    一旁的孔蛟见状,有些不解地问:“陛下似乎有心事?”

    刘协沉吟一会儿,放下手中的五铢,起身向殿外走去,一行人急忙跟上,在其身后亦步亦趋。

    走了一会儿,他忽然问:

    “如今马上要向西征讨李傕郭汜,洛阳城中该留谁坐镇?”

    “这……”

    众人一愣,却没人接话。

    这实在是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洛阳城作为朝廷的根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陛下此次既然决定御驾亲征,留下坐镇的必然是心腹大臣。

    他们的回答若是符合陛下心意还好,可若是揣测不到圣意,恐怕不光陛下会不高兴,还会得罪其它大臣。

    刘协有些诧异,停下身形回头看了看身旁跟随的这些人,见其全都三缄其口,不由心中微怒。

    但他还是面色平静地看着众人,目光扫过每人身上时,这些平日里说起话来全部滔滔不绝地人全都像没长嘴巴一样,目光躲闪。

    “好好!”刘协怒极反笑,指着孔蛟说:“你来说说,该怎么安排此次洛阳事宜?”

    孔蛟眉头紧锁,半晌后才拱了拱手,粗声道:“陛下,末将建议留下伏完大人坐镇洛阳城,暂理政务。”

    其他人闻言皆是点头,心中暗自佩服孔蛟的回答。

    伏完乃是当今国丈,前不久又受封三公之职,显然是受到陛下宠信,如今让其留下估计也是陛下心中所想。

    面对众人的各色目光,孔蛟心中也是苦笑,他何尝不想当个低调的人。

    可谁让皇帝指明让自己发言,心念电转下也只好回答个最稳妥的人选,

    刘协听了他的话没有立即变态,只是点了点头,又看向韩韬问:“韩韬你有何看法?”

    韩韬似乎早就预见皇帝会问其意见,只见其轻笑一声道:“司徒、司空伏完大人德高望重,坐镇洛阳自然没问题。不过鉴于其身份特熟,若是陛下只让其一人独揽朝政,恐怕会引来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