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王侯
字体: 16 + -

第四十五章:炮击

    第四十五章:炮击

    在了解敌我火力配置后,秦瑜决定以步兵掩护炮兵向前推进,直到舰炮能够打到城墙为止。

    对方的主心骨是那五百马匪,至于那些流民,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把马匪击溃了,流民自然也就跟着溃散了。

    秦瑜的想法是用大炮轰击永宁监城的城墙,以此轰垮马匪的士气。

    在他眼中,马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足为虑。

    老子曾经带着一群新兵蛋子都把两百多名凶残的倭寇给打垮了,还会怕你五百马贼?

    凭借从西班牙人那里弄来的十二门舰炮,加上之前他便宜老爹送的三门虎蹲炮,秦瑜顺势成立了一个炮兵百户队。

    他的编制是一个小旗操控一门舰炮,三个人操控一门虎蹲炮。

    现在秦瑜麾下总共有四个百户队,这四个百户队都是不同的兵种。

    这四个百户队是火铳百户队、骑兵百户队、长矛百户队、火炮百户队。

    每个百户队满编一百七十三人,下辖三个总旗队,十五个小旗队。

    秦瑜迅速集合队伍,排列好阵型,徐徐向前推进。

    “贼势汹汹,秦千户不可轻敌。”蒋楠劝秦瑜道。

    秦瑜对蒋楠的劝告不以为意,蒋楠刚才带的是屯军,屯军的战斗力堪忧,被马匪打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秦瑜并不意外。

    “蒋知州多虑了,永宁城内的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秦瑜自信满满。

    “还是小心些为妙。”秦舒元提醒秦瑜,“马飞能纵横辽东十余载,成为辽东最大的马匪匪帮,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秦瑜并没有放在心上,纵横辽东十余载又如何,还不是一股小股马贼?

    如果辽东没有曼殊人起事,以辽东地区的兵力早就剿灭了马飞这一股马匪。马飞能够活到今天,还是要感谢曼殊人。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长矛兵,长矛兵身后跟着的是火枪兵,队伍最后的是炮兵。

    骑兵则是负责两翼的安全,防止两翼被马匪包抄袭击。

    考虑到秦瑜的骑兵力量不足,秦舒元派了一个百户队的骑兵支援秦瑜,和秦瑜的骑兵百户队负责保护两翼的安全。

    秦瑜的队伍走的非常整齐,走在广阔的雪原上不失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马飞站在永宁监城的城头,望着这支步履整齐的,军容严整的队伍。心中充满忧虑,走路都能够走的这么整齐,走的这么精神的队伍,一定是周军的精锐!

    马飞命令城外的马匪撤回城内,不要和这伙官军交战。

    在距离永宁监城城墙还有四百米距离的时候,秦瑜吹响哨子示意队伍停下。

    秦瑜的士兵穿的是黑色鸳鸯战袄,黑色鸳鸯战袄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中显得分外耀眼。

    大周对边军和屯军的制服有着明确的要求规定,大周军律规定大周边军和屯军一律身穿红色的鸳鸯战袄。

    但是对于五大世家的家兵,大周没有做太严格的要求。只要形制上是鸳鸯战袄就可以,服色可以自行选择。

    秦家选择黑色作为战袍的服色,秦瑜的士兵自然也就跟秦家一样穿黑色的鸳鸯战袄。

    不过秦瑜的士兵会在右臂上帮一条红色的布带,让士兵们区分左右。

    当世之人识字率很低,秦瑜的士兵也不例外,大部分都是目不识丁,左右不分的文盲。

    红色布条的作用不是为了装饰,让服饰看上去更加美观。而是为了让这些士兵在听到:向右转,向左转,向右看齐,

    这类带左右的命令时,能够正确地区分左右,正确地执行命令。

    秦瑜伸展开手中的单筒望远镜,将视野锁定在,永宁监城城头。

    为首的一名马匪身披曼殊人的铁甲,对秦瑜这个方向指指点点。此人便是辽东第一马匪马飞。

    “炮手准备!”秦瑜喊道。

    炮手们架好炮直挺挺地站在原地,等待秦瑜的命令。

    当世炮兵是稀缺兵种,秦瑜的这个炮兵百户队,虽说编制人员达到了一百七十三人。

    但真正有经验打过(炮)的炮手只有每个小旗的旗正,以及六个总旗、副总旗和百户、副百户。

    就是这些人还是秦瑜求爷爷告奶奶从他这个便宜老爹和方起那里求来的。

    “一发装填!”

    秦瑜喝道。

    炮手们按照平日训练的步骤给舰炮装填弹药。

    随着装填手们一个个退到后面,报告装填完毕之后,手执火把等待秦瑜下令开炮。

    “放!”

    随着秦瑜一声令下,炮手们的动作整齐划一,点燃了舰炮的引线。

    轰!

    轰轰轰!

    随着一阵巨响,十二颗实心炮弹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砸在城楼附近。

    第一次炮击的效果并不明显,只有两颗炮弹落在城楼上。

    其中一颗炮弹,不偏不倚,正好砸在望楼的飞檐。望楼的飞檐瞬间失去一角。

    虽说炮击的效果不明显,但还是达到了震慑敌军的效果。

    城头上的马匪,尤其是那些被马匪裹挟流民,抱着脑袋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

    “他娘的,红夷的炮就是准!”

    炮兵百户张二标忍不住感叹。以前他打的是大周自制的火炮,精度和红夷的大炮一比较,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此时打完第一发炮弹的炮兵们正在清理炮膛的残渣,为第二发炮弹的装填作准备。

    “张二标。”秦瑜叫来张二标,“都说你是复州第一神炮手,今天我要瞧瞧你的本事,看你当不当得起复州第一神炮手名号!”

    “属下遵命!”张二标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这一次只是试射!只有两枚炮弹命中城楼,我姑且原谅你!第二次,我要你十二颗炮弹要有六颗落在城楼上!”秦瑜给张二标下达了死命令。

    “得嘞!”张二标领命,“要是少一颗炮弹落在城楼,您就拿我的的脑袋凑数!”

    放在往常张二标不敢做出这样的保证,大周由于匠户制度的存在,制造出来的火器,精度往往不尽人意。要是大周的自己造的火炮给力,朝廷也没必要花重金从红夷人手里购置火炮。

    大周出产的火炮,不炸膛就不错了,指望它打的准,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张二标现在使用的不是粗制滥造,质量低劣的大周火炮。而是制造精良的红夷舰炮!

    红夷舰炮在第一阵试射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精度,因此张二标有信心把一半以上的炮弹砸向城楼。

    张二标认真检查并调整好每一门炮的角度,直到所有舰炮的射击角度都满意后,才走到秦瑜面前:“炮兵百户队所有火炮准备完毕!请千户大人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