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臣
字体: 16 + -

第七十章:三问三答(二)

    这时,突然人群中走出一个中年道士来,五官端正,双眼似乎蒙着一层水蒸气,乍一看略显平常,但细看之下却甚有韵味。

    中年道士上前对徐来打个稽首:“本道吕道一,终南六子里行三,问小友的只是一句话!”

    看着直来直往的此人,徐来微笑道:“真人请讲!”

    “世人都说道法自然,那理解成道效法自然,对吗?”

    徐来大脑飞速运转,看着直视自己的那双眼睛,想从中寻找到哪怕一丝的破绽!但很可惜,对方不给半分机会!

    眼看周围的气氛越加凝重,徐来不好在拖延,咬紧牙关,故作轻松的说道:“不对!”

    吕道收回目光,同时也收回脚步,竟然撤了回去!

    没有再问。

    徐来略有些发懵,这什么情况,蒙对了?说是一个问题就是一个问题,都不带问第二句的,这道人倒是光棍,不,是洒脱的异常啊!同时心里也是庆幸不已!

    掌教许笙阳看了看众人,再次上前。

    “已经两问了!都说事不过三,要是还有想问的,可就只有一个机会了!”

    这时几人当中唯一道姑打扮的女子走上前来,看相貌甚是清秀,也就二十多。

    道姑向徐来打个稽首,说道:“我叫广清隐,是众人当中最小的,当然,你如果入了终南,你就是最小的了。”

    “闲话少叙,我想问的是你对命运两字的“运”有何理解,感悟!”

    徐来看着眼前的年轻道姑,颇为头疼,这个问题可不比前两个,一个自己是真懂,一个是蒙的真准。

    这感悟一说,可大可小,要是说的偏了,说的驴头不对马嘴,那可真是想圆都圆不回来!

    徐来略做沉吟,慢慢踱步,待走到近处一树荫底下时,看到树下的落叶,渐渐话到心头。

    终南山多丹青树,也称华盖树,树高不知多少丈,徐来弯腰捡起掉落的一丹青树叶。

    走回众人身前,笑道:“一片叶子,如果它从生到死只有阳光,那它的一生必将毫无波澜。”

    “可现实是它在这天地大环境里,风雨虫兽人等等,无尽的动态因素所编织的这个大网里面,是时刻被动着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影响,所以无论它再怎么努力生长,也必然是波折不断!”

    “叶子有长的好的,有长的不好的,其实很多时候,并不因为它长在哪,而是外界的环境影响更为重要。”

    “天地万物皆在相互作用,各有各的运,人也一样,人的运势路线必定起起伏伏!”

    “这就是小子我的一点点感悟,以叶代运,如果有说的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地方还望见谅!”

    此时站在对面的广清隐面若惊鸿,看着眼前恭敬的少年,还怎么把其和适才侃侃而谈之人联系到一起?

    这一番说辞,倒真是深合道家的真谛,哪怕即使从小修道的自己也说不出这番感悟来。

    暗暗称奇之际,看着对面这眼看要成为自己小师弟的少年,眼神炙热。

    “好!好!说的好。师姐我佩服万分。”

    “掌教师兄,这个小师弟我认了。”

    许笙阳哈哈大笑,说实话,没有今天这三问,许笙阳也早已认下,更何况这三问答的真是一丝水分都没有,尤其是最后那“运”之感悟,实乃天人也!

    掌教许笙阳手拂长须,看了看自己这几位师弟道:“那好,那就说定了!”

    “今日师兄我就代师收徒,因为小友是西北王嫡孙,故而一切从简,只要小友有一颗承负,求真之心即可!”

    “对了,你看!我不能再称为小友了,该叫一声师弟才可!”

    徐来看着笑意正浓的许笙阳,赶紧躬身一礼

    “师弟徐来拜见各位师兄师姐!”

    “恩!来来!刚才的三人姓甚名谁你都知道了,那昨日带你上山的是你二师兄齐本守,那不曾发言的是你四师兄李清志。”

    “怎么还缩在那里,不出来问候一声吗!”

    徐来看到老道士声音所指之人,正是不曾出来考问自己的年轻道士李清志。不由的仔细瞧将过去。

    只见那人体型欣长,面容消瘦,犹如刀削的脸庞透漏出丝丝寒意,一走出人群,就似一把未出鞘的利剑一般,光彩夺目。

    年轻道士走到跟前,看着徐来道:“我感觉到你身上有剑的影子。你曾学剑?”

    徐来一愣,随即隐约猜到这想必是一名为剑痴迷之人。

    “四师兄所料不差,曾经是习剑,不过现在想练练刀!”

    似乎对徐来的始乱终弃,颇有不瞒,李清志嘴角冷哼一声,转身走开,伫立在旁,冷眼旁观!

    徐来知道一名痴迷剑的人,对自己那句话指定不喜,但也没法解释什么。

    正暗自苦闷之际,掌教许笙阳走到近前,拍了拍徐来的肩膀说道:“你四师兄就是这脾气,不过面冷心热,专与剑道的就是这样!”

    “好了!今日事已毕,你们各自散去吧!我还有些话与你们小师弟说说!”

    众人皆微笑离开当然四师兄李清志除外,像有人欠他几百两银子一般。

    徐来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摇头苦笑。

    掌教许笙阳来到近前,像是看一块宝玉一般上下打量,直到徐来有些发毛之际。

    老道士才呵呵一笑:“怎么前些日没发现你还有这般天赋!看来天佑我终南啊!”

    “昨日我与你所讲关于《玉皇经》之事,你众位师兄不知,省的无端多了其他是非,今日我就传你《太玄感应篇》第一章,你且修炼看看是否有助于你疗伤!”

    “你日后就在此坐忘峰修炼吧,观日月,品云海,想必能对你有些用处!”

    你且附耳过来!

    “我们道家讲的是口口相传,不留文字,此乃真经,你要知道!”

    徐来听老道士如此说,赶紧屈身上前,摒除心中杂念,听的《太玄感应篇》第一章。

    眉目紧皱,哪怕有晦涩之处,也只用心记下,待到日后自行领悟!

    待到大半个时辰过后,徐来额头已现汗渍,显是心神消耗颇多,老道士才堪堪讲完!

    临走时,看徐来显然沉浸其中,不由的面露笑意!

    低声说道:“你且好生在此,山下随你来之人,我定会嘱咐一番,等日后你空歇之时你再自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