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臣
字体: 16 + -

第二十三章:出场无敌御剑术

    赵公权不理会老人的笑声,转身坐下,看向徐来,说道:“不知公子是否懂棋道?咱俩执子下一局如何?”

    徐来看着向自己邀棋的赵公权,面露愧色的回道:“到是让先生见笑了,晚辈不曾会此黑白之道,懂的的也仅是田野之间的“象棋”而已。”

    这话到不是谦让,今生前世徐来对黑白子的围棋确实是连外门汉都不如,让他下此棋丢人都算是轻的,但要说象棋的水平却是大大的拿的出手。因此才有此一说。

    “哦?何为象棋?”赵公权不禁的好奇问道。

    本来也是一时兴起,随性的邀约一盘,想从黑白十九道间判断此子心性如何,但没曾想对方如此光棍的承认不会,到是比那臭棋篓子徐策光棍的多了。

    要知道赵公权的棋力,和其人一般。善于从小处着手,处处闲手之中带有深意,当到中盘之际,闲手皆发力,那时在想破之以泥潭深陷,人力不可为。因此在大奉境内,号称棋道无双。

    能与之执手一局者屈指可数。这近水楼台先得月,长居在这西北王府到是每每让徐策这个臭棋篓子拉着下棋,可谓是崩溃至极。

    这一听还有自己不知道的一种“象棋”顿时好奇心顿起,想必即使不知道规则,也断然不会差到哪去。

    听到赵公权的询问,徐来知道这“象棋”在此世间根本没有,顿时也兴起了起来。“既然没有,今日后就有了不是。”

    “这棋本是我与瞎子叔所创,闲暇时做消遣所用,这棋子与棋盘到是没有,需要现做。若先生不急,可稍等片刻。”

    听闻此话,不禁赵公权有些好奇,连在一旁抚须观看的徐策也凑了过来,“哦,那就快快做,你这么一说也把老头子我的好奇心勾起来了,我到要看看号称棋道无双的公权能否保的住颜面。”

    待的徐来嘱咐了一些所需之物,徐策随即便吩咐屋外的下人去准备,片刻后下人拿起诸多物件入内,徐来就开始绘画棋盘。

    看着横竖勾勒棋盘后,徐来又拿出小刀快速的在木头上雕刻起字来。两人在旁不禁暗暗称奇。

    片刻后,在徐来手起刀落之际,一个个棋子被制作而成。

    随后徐来又说明了“象棋”的走法规则,看着频频点头,跃跃欲试的棋道无双赵公权,徐来率先摆起了当头炮。

    略一思索,赵公权直接上马。

    看着眼熟的棋路,徐来不禁一笑,心中暗道:“确实是棋道无双啊,这刚讲的规则就如此娴熟,看来只好拿出本领来了。”

    “啪。啪。啪。”

    一阵阵快速落子声传来,在旁观棋的徐策早已紧张万分了。虽然自己从不承认自己是个“臭棋篓子,”但观棋不语真君子这事徐策还是学的来的。

    不过这刚听闻的“象棋”却貌似杀意慎重啊,虽然刚才听闻规则不解其中韵味,但此时棋局刚起。其针锋相对,拼杀之意观者都为之侧目。徐策不禁的暗自感叹:这“象棋”到貌似比那黑白十九道来的更对自己胃口一些。

    看着先是快速落子,到缓慢落子,到最后需的沉思片刻才能落子的赵公权,徐策不禁的笑不做声。

    “原来公权也有今日?看来这象棋棋力也不外如此吗,有空闲时我也得练习练习,好能找回这几十年丢掉的场子。”

    就在徐策在旁煽风点火的时候,其不知与之对弈徐来却没有那般轻松。额头早已冒汗,如坐针毡一般等着对面人落子。

    “看来还是小窥眼前的赵先生了,这个世道的棋道无双果然依旧无双。”

    看着接下来的那个“马”的落子处,徐来双手一摊,洒脱的说道“不用在下了,晚辈输了!先生果然高明至极。”

    看着推手认输的徐来,徐策不禁诧异,怎么会输的,这棋不应该是你占优势吗?

    徐来听到身旁的爷爷如此说,不禁的感到眼前赵先生那句“臭棋篓子”说的到是不假。

    “公子,不得不说我也是侥幸,此棋真乃另辟蹊径,创立之人乃是大才也,我之棋道与之相比微不足惜。公子如学围棋十九道想必也可登堂入室,有所建树才对。”

    额头也已经有了丝许汗意的赵公权,此话到是不假。这“象棋”与围棋十九道相比,虽然规则简单许多,但从开始就必须杀伐,杀至最后才能得胜,虽也必有算计,但其杀气之足乃是少见,即使对面少年推手认输,也只是仰仗自己多算了一手而已。

    看着赵公权如此之说,徐来更是愧不自己。

    毕竟把这“象棋”创办的功劳归为己用确实有些愧疚的,好在还有瞎子叔帮着承担一部分。

    但更愧疚的却是竟然费尽心力,依旧没有赢得一名初学之人。

    “先生折煞晚辈了。”

    看着互相推让的两人,在一旁已经手瘾难耐的徐策紧忙说道:“你俩就别谦虚了,来!来!谁和我下一盘这什么“象棋”。”

    两人默不作声,微笑不止。

    “怎么没人上前?”

    不理会西北王的“愤怒,”赵公权低声说道:“公子,今日在燃月楼所做之事我已知晓,那赵勒世子明日就会来到府上一叙,不知公子有何感想?”

    “什么?这事都知道?”徐来惊讶的问道。

    “这有何难?在西北没有王爷不知的事情,或者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会永远瞒得住的。”

    “不知为何会来府上一叙,是知道是我所为?还是有其他事情?”

    “他不知是公子所为,来府上拜见是他此次西北行的职责所在!”

    “职责?什么职责。”

    赵公权神色一凛,沉默片刻说道:“前年,当朝宰相王自玄一纸荐书入的昭和宫,龙颜大悦。“推恩令”开始实行。”

    “何为推恩令?”徐来不解问道。

    “细说比较繁琐,不过有一句记得就好,凡是王侯封地,庶子,次子皆可分之。”

    徐来不由的眉头紧皱,沉默无语。

    “公子有何感想?”赵公权接着问道,甚至是身边的徐策也目光转向徐来,想听听这嫡孙有何见解。

    “封地大化小,小化无,削藩而已。那广陵王让其世子前来,想罢是想探爷爷口风,看看爷爷是何意的意思吧?怎么广陵王目前处境很是困难?”

    听到徐来此言,徐策与赵公权两人不禁相视而笑。

    “好了,知道你有此一问就已足以,爷爷会处理的。”徐策在旁插言道。

    “对了估计最近几日会有圣旨到,赦封你当镇西大将军。十五岁的大将军,前不见古人啊。你知道便好,无须挂怀,在爷爷眼里这个还不值一提。还有一事,当日你见到的那背酒葫芦的老人,确切的说是爷爷的小舅子。他想看看你用剑。虽不知现在他尚在何处,估计是在哪个酒馆烂醉呢,等他回府之时你在于他交谈即可。没事就早点回去休息吧。”

    “孙儿知道了。”

    “对了,别的不说,你那便宜舅爷的御剑术能偷学来最好,切记。”

    徐来再次躬身说道:“孙儿谨记在心。”

    看着徐来消失的背影,一旁的赵公权不解的问道:“为何有此一句?”

    徐策哈哈大笑道:“这些年,老子看过的高手无数,但论出场出风头当属“疯剑”举世无敌。”

    “别的不说,我这孙儿学来后配上他这幅俊俏模样,他爷爷我做梦都能笑醒。”

    赵公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