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玄霸
字体: 16 + -

第八十三章 伊吾城

    玉门关,唐军大营。

    李霸端坐在帅案后面,老帅刘弘基侧坐相陪,众将分列两旁,但帐内的气氛有些凝重。

    这时,吕兆走进来,脸色不善的看了一眼刘弘基,抱拳行礼:“王爷,段家兄弟跑了!”

    “嗯。”

    李霸面无表情的点点头,偏头问刘弘基:“刘老将军,你刚才找种种借口阻止本王进关,就是为了拖延时间吧?”

    “是!”

    刘弘基毫不隐晦,脸色都没有任何变化,“王爷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李霸早就听说刘弘基是个杠头,现在一看还真是,他沉着脸问道:“真以为本王不敢杀你?”

    “末将深知王爷虎威之下无活口,但我欠了段氏一份人情,不得不如此!”

    刘弘基依旧坦然自若,没有任何畏惧之色。

    “你个老东西还真是个硬骨头!”

    李霸哈哈大笑。

    刘弘基一脸愕然,“王爷不怪罪我?”

    他以为按照李霸的尿性不杀了他也得打一顿军棍,革去官职。

    其他将官也是一愣,尤其刘弘基手下的张世贵等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刚才还琢磨,一旦李霸处置刘老帅,该怎么求情,看来李霸也不是传说的那么冷酷无情啊!

    “本王得谢谢你把他们放了呢!”

    李霸笑呵呵的说,“段家哥俩能去的地方无非是南诏国和西域,他去西域,说明段家早就和西域有勾结,本王杀他们合情合理。”

    “如果去了南诏国,更好!收留我大唐的钦犯,是何居心?本王即刻让李靖发兵,平了南召!”

    刘弘基:“。。。。。。。”

    怎么便宜都让他占了?

    诸将有些同情老帅了,本想救段家哥俩一命,结果把他们推进了粪坑里,叛国可是要遗臭万年的!

    “好了,段家的事到此结束,本王要赶赴伊吾城救援,陇西就交给刘老将军代为驻守了!回头,还有一批犯人要经过此地去西域,诸多事情还要请你多关照!”

    “遵命!”

    刘弘基知道李霸说的是那十万要送到西域开疆拓土的叛军俘虏。

    “对了,过些日子,还会有一批流放的罪犯来军前,刘帅可随意安置!他们是来服刑的,不是来看风景的,本王希望你不要徇私!”

    李霸的语气忽然变的凌厉起来,“内卫的人会随时盯着,若发现点什么,你的家属也发配到边塞!”

    “遵命!”

    刘弘基后背发凉,他知道李霸说到做到,因此,不敢再托大,起身恭敬地施了一礼,他又不是傻子,那些犯人都是门阀中人,自己犯不着蹚浑水!

    “王爷,此去伊吾城有500多里,其中大都是沙漠,道路难行,末将准备了一些清水和干粮以及草料,请您带上吧!”

    张世贵很狗腿儿的说道。

    “好!”

    李霸没有拒绝,沙漠行军他没经验,这些事情都交给了谢茂和侯君集。

    “王爷,还有件事您要注意,前几天,西突厥派驻高昌的吐屯阿史那摩多死在了陇西城外,所以,高昌才派了大将莱召斯带人去报复,结果被吕将军杀死了,因此,他们才花钱赎人头。”

    刘弘基满脸忧虑的说道,“这个阿史那摩多身份特殊,他是西突厥可汗统叶护的第九个儿子,他母亲是吐谷浑的银华公主,您去了伊吾城,要防备吐谷浑会和突厥联军!”

    “嗯。”

    李霸这才明白,小小的陇西为何吸引了大批胡人,原来自己的人把统叶护的儿子给宰了!

    武德九年十月十六,李霸率领先头部队西出玉门关,踏上了西域的荒漠。

    。。。。。。。。。

    残阳如血,暮色开始吞噬沙漠那枯黄的色彩,晚霞依旧绚丽,映红了半边天,也映红了伊吾内城那满目疮痍、被鲜血染红了的城墙。

    伊吾郡城建于大业四年,分为内城和外城,那时候隋炀帝雄心勃勃,筑了此城,除了驻有最精锐的军队,还有大量的罪犯被迁移至此。

    最兴盛的时候,伊吾城人口超过20万,随着扩建,面积比最初大了一倍。

    这里聚集着无数来自中原的商贾,西域几十个国家的使者和商人带着特产来交换丝绸,盐铁,稻米等物资,那时候大隋的铜钱是西域诸国都认可的货币。

    随着中原内乱,西域诸国开始蠢蠢欲动,都盯上了这块水源充足的肥沃之地。

    十几年过去,郡城下属的县城早已经被西域各国断断续续的占据,而由四个镇子组成的外城不久前也陷落了,只有内城还在苦苦坚守。

    经过西域诸国联军的连续围攻,伊吾内城的将士损失很大,能战斗的不超过2000人,百姓已不足3万。

    虽然城外黑压压的胡人军队像戈壁的荒漠一样令人绝望,但这些幸存下来的汉家儿女依然在奋力抵抗。

    他们骨子里流淌着炎黄先贤的血脉,有着宁死不屈的精神,怎么可能向蛮夷投降?

    破烂不堪的城墙上,巡逻的将士们警惕的望着城外,丝毫不敢懈怠。

    城门正上方的箭楼屋顶,数面大旗迎风招展,即便已经被箭矢射的千疮百孔,却依然傲立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讲述过往,那一场场残酷的战斗。

    城头的将士有的已经白发苍苍,却身躯如松,目光凌厉,威风依旧。

    有的只有十五六岁,个头还不如手中的长枪高,盔甲顶在身上松松垮垮,但战意盎然,略显幼稚的面孔带着无比刚毅的神情。

    因为他们深知,这座城墙后面,有自己的妻儿,有年迈的父母,有可爱的弟弟妹妹,他们必须挺起胸膛面对胡人的刀枪!

    这片汉家的土地,也绝不容许蛮夷的铁蹄踏入半步!

    城外的多国联军大概有四万多,来自龟兹,高昌,于阗等势力强劲的大国,这些国家都曾经臣服于强大的隋朝。

    可当隋朝土崩瓦解的时候,他们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饿狼一样,毫不犹豫的扑上来,完全忘记了汉族百姓带给他们的先进的耕种技术和各种手工技艺。

    就像李霸说的,这些人骨子里都烙印着强盗的基因,对付他们,仁慈和道德是行不通的,只有钢刀和皮鞭才能让他们安分守己!

    将士们心里清楚,他们支撑不了多久了,城内的百姓也清楚,城破是早晚的事。

    但,他们还有一份希望!

    辛元凯将军去了中原求救,如果能见到大唐的皇帝陛下,也许能带来援兵,如果那位皇上还惦记着这片土地,还没忘记这些汉族子民的话!

    尽管这希望就像暗夜中微弱的星光,为了这一丝希望,他们也愿意坚持到最后!

    即便看不到天朝大军马踏西域的那一天,他们也不会后悔!

    毕竟,辛元凯将军能活着,只要他活着,这些畜生们将日夜不得安宁,就会时刻担心着中原儿郎的钢刀会落到自己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