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枭炼爱
字体: 16 + -

卷一烟场打工_第46章 大爆炸



李学明的工场依旧开工着,镇里的假烟在暗处生产着。做烟虽然有风险,但大家为了利益,不惜一切代价,想法设法生产,而且还吸引更多的人想往这个坑里面跳。人都是有这样的想法,只要有一人赚到钱,至少有十人在跟风。

在新任镇长的带领下,这阶段,打假风风火火,严厉有加。镇里相继出现做烟老板的货半路被缴收或者仓库被查等事件。有的一次损失达好几十万,如果是实力不大的老板,很可能因此倾家荡产。

一天,李强等人在工场生产时,突然听到远处哪个地方响起“轰”的一声,大家纷纷出到外面查看,互相询问着是怎么回事。但谁都不知道。李强开玩笑说是不是原子弹爆炸啊。王明亮也开玩笑说很可能是炸日本鬼子的啊。过了一会,大家也没有多在意,又回到原位干活。

到了晚上的时候,李强回到了村子,才听到别人说是镇长的家被炸了,一幢三层的楼房在爆炸后坍塌,据说爆炸时砖块、玻璃飞到几十米远的公路,而且当时镇长的老婆正在午睡,被炸成重伤,送往县医院。好在镇长上班,不在家,逃过一劫。县里的消防车都来了。

发生这种事件,大家立即就跟假烟联系在一起,心想肯定是镇长得罪了哪个做烟人,因此遭到报复。

村里的人聚在一块时,纷纷讨论该事件。有人说镇长那么威风干吗呢,到头来吃亏的是自己;有人说报复人也够大胆,还搞那么大的威力。同时,大家又在猜疑谁是凶手,但没有准确的说法。有人问李学明,是不是协会策划这次行动,李学明坚决说不是协会干的,协会前几月就解散了,几个月来都是各行其道,他也不懂是谁干的。

当天傍晚,有人从公路上回来,向大家说他看到好多好多的警车在公路驶过,他数了数,前后足有20多辆,这可是镇里少有的。看来上级已经知道了该事件,而且给予高度重视,现在来镇调查了。

李学明也知道了这么多警车来到镇里的消息,他立即通知大家明天不上班了,暂时歇息。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李学明还叫李强、黄深富、王明亮等人去山里工场收拾整理,于是,李学明亲自带

着几个人,拿着手电筒,在夜色中走着羊肠小道,一直来到山里的工场。到了那,李强等人立即开工,把屋内的烟全部搬到洞里,弄完后把洞口封了,还放上草木等遮掩起来。具体开工时期,要看时局变化。

第二天李强和王明亮一起去发生爆炸的地方看热闹。此时,爆炸楼房附近一带已经被封锁,外面的路上停满了警车和消防车,不少警车和消防官员在现场忙碌着。周围则有大批群众围观,有的在议论着什么。李强看到,路上还残留着已经破碎了的玻璃碎片。发生爆炸的楼是单独的一幢,但房屋已经不复存在了,只能从堆积在地上七零八落的废砖断壁中寻得踪迹。被炸房屋的边缘呈不规则的断口,如同被巨兽吞噬了似的。参差不齐的砖头、残缺的瓦砾在告诉人们,这里发生过非常严重的爆炸。就连十几米远的附近房子也受到损坏,瓦片零落,搭置瓦片的小木板**出来。

“哇靠,真是够狠。”李强对王明亮说。

“是啊,太厉害了,比我们狠多了,也不知道谁干的。”王明亮回道。

“嘘,小声点,别提我们,警察还在呢。”

回来后,李强又从李学明那看到了《玉安日报》关于此次事件的报道,而且是头版头条,题目是《建安镇长住宅晴天遭炸,疑为制假分子报复所为》,文章详细描写了爆炸的现场情况,报道了镇长开展严厉打假的行动以及镇上气焰嚣张的制假行为,警方初步断定为制假分子报复所为。

大家在看电视的时候,也看到省市电视台都在播该新闻。

在接下来的时间,全镇打假更加严厉了,打假人员还开出巨额的举报奖金,凡举报仓库者奖励5000元,举报制假窝点奖励2万元。还挂横幅、贴海报宣传。

而且更让人意料不到的是,市里派来了防暴特警队,直接驻扎在镇里,从镇里回来的人说他们一个个荷枪实弹的,好不威严。李强出于好奇,也去看看,只见在镇政府附近一块草地上,搭着几个帐篷,草地上有十余个防暴警车在活动着,他们头戴钢盔,身穿迷彩服,手拿钢枪,脚穿高帮皮鞋,据说是“防刺靴”,鞋底设有特殊的防护装置,即便

踩到竹签也扎不透。李强对那枪很感兴趣,据别人说那是狙击步枪,瞄得很准,射程好几百米,李强心想自己能摸摸就好了。

因为有了防暴警察在半路设卡,所以需要通过镇上公路运货的老板们基本上歇息了。而且打假人员还经常到村子搜查,发现存货则没收,还把相关人员带走。同时,也有人胆敢举报,打假人员按照举报地点,赶到山里来抓,出现了几例山里烟场被查收的现象。

基于这种情况,李强心有点郁闷。而云莲则更加不安,从市里回来才不久,就碰上了这种时局,真是倒霉透了,加上她母亲经常念叨着好机会白白丧失,她心里更不是滋味。李强看出了云莲的心思,一直安慰她,说过阵子肯定就不会那么严了,那些警察不可能长期驻扎,过几天肯定离去,没事的。云莲说:“为了你,我真是受了不少委屈。”李强说:“我知道委屈你了,所以啊,我会会好好珍惜的,就更加爱护你啦。来,笑一个。”云莲还真哧地笑了出来。真是又爱又气。

由于许多做烟的人供不出货,一段时间,烟的供货价格飙升,尤其是高档烟,利润更加可观,如一件中华烟,可以比以前多赚500元。

在金钱的驱使下,李学明决定冒冒险。他觉得自己的工场比其他工场有明显的优势,最突出的要算运输时不必经过镇上的公路,而是直接通往其他镇的公路,这样可以绕开打假队伍的搜查。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应该比较安全。于是他决定开工。

李学明叫了大家去工场,去的时候,都是天蒙蒙亮就出发了,而且还带着农具,装作是干活的样子。大家到了后整理下工场,便开工了。到晚上时,到了天黑才回来,以免被人发现。

而在下班后,每天会留一人或两人看守。但要求晚上不能老开灯,没必要的时候则把灯关了,或者以手电筒代替。

就在这样的措施下,李学明的工场一直生产着,李学明因此大赚一笔。当然工人们有了活干,心情比没活时好多了。尤其是李强和云莲,有了活,情绪也好多了。

题外话:亲爱的读者们,请收藏,您的收藏和投票就是我前进的动力,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