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359,痛苦抉择

    数日后,再次召开了铁血会常委会,专题讨论日本密使小村寿太郎带来的合作方案。涂远山详细介绍了义勇公和小村寿太郎的会晤情况和日方提出的合作条件。

    在涂远山发言结束后,李旭扫视了众人一眼,慢慢说道:“诸君,主要情况就是这样,现在请各位谈谈吧---在这里本帅强调一点,是否和日人合作是攸关国家民族的大事,绝不能掉以轻心---同志们,不得不慎啊!”

    众人纷纷点头,都是义勇军的最高领导层一员,每个人都明白事关国家民族,绝对不能马虎!偌大的会议室里一时静悄悄的,除了王闿运远在京城没有参加会议,其余十名常委都在深思熟虑,仔细思考着。

    匡济民是义勇军公认的首长,按照约定俗成的发言秩序,他该首先表态。匡济民沉思了一会儿,开口沉声说道:“大帅,各位常委,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是有清两百余年来中华志士的愿望和目标,不论是明末抗清还是反清复明,都是志在维护中华正朔!义勇军主张护国安民,但这国绝不是单纯的大清国---更是中华之国!”

    匡济民说得有点激动,喝了口水,继续说道:“大帅,属下以为日方支持我们虽是好事但以东北、朝鲜为交换甚为不妥!朝鲜历来为中华藩属,东北虽是满人地盘但既为清国属地即是中华之地---断不能弃之不顾!”

    赵向东沉吟道:“济民同志言之有理!但是属下以为日方之所以与我合作无非是担心义勇军将来介入清日战争,一旦双方合作,义勇军就可以在战争爆发之时置身事外---让日本人和淮军打个你死我活,此乃驱虎吞狼之计,未尝不可也!”

    钱五点点头,借口道:“老赵说得对!咱们义勇军虽然兵强马壮但也犯不着为了满清去和日本人拼死拼活,不如借刀杀人让日本人替咱们干掉淮军!大帅不忍同胞相残,正好让日本人干黑活…等到差不多了,咱们再出面收拾残局---没有了淮军这个朝廷最后的军事力量,天下还不是咱们义勇军的嘛!”

    沈思德皱眉说道:“可是日本人怎么办?驱虎吞狼也好,借刀杀人也罢,可日本人既然来了再想请他们走可就难了---除非收拾残局的时候连日本人一块儿收拾了!否则,与日方合作难免有引狼入室之危啊!”

    范横溪嗯了一声,也开口说道:“各位大人,以义勇军现在的力量单打独斗恢复中华也不是问题---只是这容易激化国内矛盾让洋人有可趁之机!假手外人除掉淮系这股阻碍我们前进的政治势力倒是可以避免国内危机。但是正如老沈所言请神容易送神难---我们不能忘了历史上那些开门揖盗的教训!大帅,属下以为和日方合作可以但必须谈好条件,绝不能同意他

    们占据朝鲜更不能割让东北!”

    涂远山想了想,说道:“日方之所以支持我们称帝开国就是以交换朝鲜、东北为代价,如果拒绝了日方条件,恐怕他们也就不会支持我们称帝开国了!虽然日本不过蕞尔小国,但是从外交上讲,如果我们称帝开国能得到外界的支持和承认,也是一件极为有利的事情!”

    陈长风点上一根雪茄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说道:“鄙人想提醒各位常委,日本人有何力量支持我们称帝开国呢?一隅蛮夷拿什么来支持义勇军恢复中华呢?大帅,属下以为日方不过是口惠而实不至,他们真正的目的不过是害怕义勇军和淮军联手对付他们!”众人纷纷点头。

    王孝祖是义勇军的“大账房”,考虑问题从来都是从财政角度出发。他听了大家的发言后,也缓缓说道:“诸君,打仗全靠财力支撑!如果清日战争爆发,义勇军参战,那么对我们的财政势必压力极大---虽然东北、朝鲜远离江南,但万一战火波及南方,势必严重影响江南的经济发展啊!如果我们坐山观虎斗,江南的经济就可以免遭战火的影响---江南的繁荣来之不易,不能不慎重啊!”

    方世平是最后一个发言的,虽然他没有担任义勇军任何官职却是最早追随义勇公的心腹之一,也是义勇军在工商界的代表,更是义勇军的主要财源,地位超然而举足轻重!他发了一圈烟,然后不慌不忙地说道:“各位常委,鄙人从工商角度谈点看法。称帝开国可以彻底摆脱满清朝廷的掣肘而对我们发展经济极为有利!目前南方市场已经趋于饱和而广大的北方市场却是死气沉沉,工商界都迫切希望大帅和义勇军能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增长点!然而资本又是对战争最为敏感的东西,一旦商人们感到战争的危险就会不顾一切地远离战争的阴影---首当其冲就是资本的大量外逃,而这对经济的打击相当沉重!所以,诸君,如果能避免战火波及江南当然是上佳之选---否则也要尽量减少战争对经济的影响和损害!”

    常委们都发言完毕,大家都望向正在会议室踱步的义勇公,等待大帅最后的决断。李旭不紧不慢地走着,似乎还沉浸在思考之中,静悄悄的会议室里人们都在安静地等待着,等待着最高领袖的决定!

    李旭很欣慰常委们的发言,更高兴这个政治团队的成熟---虽然意见各不相同,但每个人都是认真的思考了并站在义勇军的利益上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各自的看法---这说明大家都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

    李旭一直认为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同心同德!在有关国家民族的大是大非面前,铁血会中央常委会这个团队证明了是一个合格的核心集体!

    李

    旭停下脚步,望着众人,沉声说道:“听了同志们的发言,本帅深感欣慰!大家的意见都很中肯,也及时提醒了本帅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比如经济方面可能会受到的影响!”他慢慢走回座位,拿起桌上的雪茄烟,匡济民帮他划着了火柴,李旭轻轻在匡济民的手上拍了拍。

    李旭吸了口烟,然后说道:“日方所提条件充分暴露了他们的狼子野心!正如你们所担心的那样,他们吃进嘴里的还会主动吐出来吗?东北和直隶平原、山东半岛近在咫尺,一旦外族控有随时可以象当年满人一样叩关中原,所以绝不能割让东北!至于朝鲜向来是我中华藩属,也是东北的屏障,如果任由他人占据,东北难保!”

    他停了一下,抽了口烟,继续说道:“可是同志们不要忘了,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呢?不是维护满清朝廷的安危,也不是到处抢地盘,更不是急于称帝开国---假如我们要称帝开国还需要小日本的支持吗?笑话!”

    李旭弹了弹烟灰,清楚地记得历史上义和团运动带给国家民族的灾难---如果说北方极端的贫困和愚昧是“庚子拳乱”的温床,那么慈禧太后膨胀的权欲无疑就是这场导致国家沦为半殖民地的灾难的罪魁祸首!

    李旭必须抢在灾难来临前阻止灾难的爆发---如果义勇军不想用战争消灭维护朝廷的淮军来获得大清国的统治权,那么就只能借助外界的力量消灭淮军从而让一枝独秀的义勇军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而“和平”地从朝廷手里接管大权!

    李旭深吸了一口气,淡淡说道:“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用一种和平的方式接管大清国!而淮军及其派系是义勇军前进的绊脚石---就让他们在战争中消失吧!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日方会不会因为担心义勇军参战而不敢轻举妄动---但为了早日达成义勇军的目标,我们有必要打消日本人的顾虑---一纸密约将可以让日本人放心大胆地进攻淮军!”

    李旭苦笑了一下,克制着心情,说道:“政治是有底线的!当国战来临我们却袖手旁观---十几万淮军将士会怎样看待我们呢?他们的家属和士绅百姓会怎样看待义勇军呢?这个政治污点也许需要我们将来付出更大的代价来洗刷---当然,本帅要承担主要责任!”

    会议室里静悄悄的,每个人都在咀嚼着义勇公话语中的苦涩---谁都明白义勇公狠心做出的这个借刀杀人的决定在政治上意味着什么!

    良久,匡济民哽咽着嗓子,说道:“大帅!属下理解大帅的苦心…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长痛不如短痛啊!”众人一起点头。

    李旭点点头,坚定地说道:“为了国家,每个人都必须做出牺牲---不论是淮军还是义勇军!远山,你负责

    和日本人谈判,签订一份三年密约,我们就一个条件---如果日军滥杀无辜,密约无效!”

    光绪十八年秋,涂远山代表义勇军和日本签订了《江宁密约》。李旭拒绝了日方称帝开国的条件---他不想让自己背上更多的历史骂名!但以义勇军三年不参战为条件换取了三千万日元无偿援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