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334,战争计划

    光绪十四年秋在义勇军历史上留下印迹的大事除了铁血会加强思想建设的活动外,在遥远的西藏发生的一件事情也将义勇公的目光吸引到了雪域高原。年初英国人借口哲孟雄问题,悍然出兵二千多人,向西藏地方军队发动进攻。正月初,英军攻毁隆吐山藏兵营房。藏兵英勇抗击后,转移到亚东山谷。四月间,藏兵突袭英军营地,终因寡不敌众,隆吐山、亚东、朗热等要隘相继失守。

    消息传到江宁,南方各大报纸只是报道了一下就再无声息了---对于这个年代的大清国人来说,西藏实在是一个太遥远的地方了,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位置!

    但是李旭却很清楚西藏的重要性,如果没有那片雪域高原的天然阻隔,天朝的西南腹地就将洞开而不可能成为安全的大后方---这令任何一个战略家都明白西藏对天朝而言实在是必不可少,为此后世的共和国不惜和印度干了一架!

    现在英国人突然在西藏方向出手,其意何为?很显然,英国人绝不是为了在喜马拉雅山脚下建立一个便于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大本营基地,他们贪婪的蓝眼睛已经越过了布达拉宫的屋顶觊觎横断山脉的另一边那富饶的天府之国---狡猾的英国人认为控制了西藏就可以居高临下俯瞰大清国广大的西南西北内地从而可以瞅冷子在天朝的背后打一击闷棍!

    但是李旭一眼就看穿了英国人的企图,他早就防着这一手呢---后世的历史教训告诉他英国人及其继任者印度人始终没有放弃吞并西藏的野心!虽然眼下义勇军对西藏还遥不可及,但必须早作部署。于是李旭上书朝廷,鉴于英人入侵西藏威胁西南腹地安全,义勇军愿出兵驻防川藏地区以防不测。

    时任四川总督刘秉章正忙于应对省内教案频发,边民作乱等事,手里苦无兵力。见义勇公愿意派兵入川协防西康等川藏地区,顿时大喜,心想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啊,有义勇军这等强援前来助阵,川省定矣!遂也连忙上书朝廷请求派义勇军入川绥靖地方。

    慈禧太后和军机处、总理衙门诸大臣商议,认为西藏山高地远的苦寒之地不宜大动刀兵,而且英国人向来是大清国的煞星,还是“宜抚”为主吧!

    不过也得防着和谈不成打起来。眼下大清国能打的军队也就是靠谱的义勇军和不太靠谱的淮军了---李鸿章自然不愿意自己的军队远离北方老巢前往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四川,既然义勇军主动请缨,那就去吧!

    于是朝廷索性下旨将云贵川三省军务一并交与抚远大将军管理---义勇公不是能耐吗?得嘞,您老受累,整个大西南都交给您嘞,也给朝廷省钱不是---这年头谁爱多管闲事谁

    倒霉。再说了义勇公忙得四脚朝天,哪还有闲情逸致和朝廷整事呢?一举两得落得朝廷太平!

    李旭接到上谕也是心里乐开了花,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将义勇军派进云贵川了---义勇军的势力范围又补齐了一块重要的拼盘!现在大清国的南方、大西南和大西北都落入了义勇军的手里,就差直隶、东北和蒙古等北方地区了!

    站在巨大的全国地图前,眼见义勇军从南面、西面对满清京师隐然形成了包抄之势,李旭满心欢喜,大有军队在手天下我有的感觉!他转过身来对汇聚在总参宽敞的作战室里的一众将校军官们笑道:“各位,咱们进驻云贵川也就意味着从南方到西北这一大片区域都是义勇军的地盘了,形势大好啊!”

    赵向东也笑道:“大帅,就差京师了!什么时候可以进驻京师直隶啊?”

    “呵呵,不急!等到李少荃的淮军完蛋了,朝廷也就只好乖乖地让义勇军进京了!”李旭微笑着,扭头对从南宁赶来开会的傅忠信说道:“忠信,云贵川交给西南军区负责。山地一师进驻川藏交界处练兵,为日后进兵西藏做好准备。九师驻川省,十五师驻贵州,黑旗军驻云南。另派宪兵部队进驻云贵川,统由西南军区指挥。”傅忠信立正受命。

    李旭收起笑容,对众人严肃说道:“诸君,洋夷亡我之心不死,义勇军要时刻做好战斗准备,切不可掉以轻心!现在还远不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时候,各位要时刻警惕战争的到来!”

    众人齐刷刷立正大吼“谨遵大帅训令!”

    李旭点点头,沉声说道:“本帅今日召集大家开会,就是要和你们研讨未来可能爆发的战争!本帅预计五年后又将迎来一场恶战---事关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战!而且下一场战争的对手将是我们的东瀛邻居---日本!”他扫了众人一眼,继续说道:“本帅出个题目请诸君深思,如果五年后战争如期爆发,战争形式如何?预期态势如何?日军的战略目标是什么?可能的决战地点在哪里?我军如何应对?等等。”

    大厅里鸦雀无声,义勇公的话令众人陷入了沉思。追随义勇公数十年的将军们对大帅所言五年后爆发战争的“预言”深信不疑---历史已经证明了大帅言无不中!

    赵向东望着巨大的战略沙盘,沉吟地说道:“大帅,清日隔海相望,一旦开战必然是海陆大战!没有制海权,陆战必不可为---末将以为海战是关键!”

    钱五说道:“末将以为日本蕞尔小国不耐久战,敌必寻求速战速决!而且为防我大清备战,敌人可能突然袭击以获取战果最大化!”

    孙三官也道:“钱老总说得对!日本海军实力不及大清,要想打

    败我军肯定会偷袭!大帅,末将判断敌人为夺取制海权当首先与我水师决战以保陆战补给无虞。”

    总长吕明盯着沙盘,沉吟道:“日本国小力弱,其战略目标未必敢狮子大开口,当与其国力相匹配---历史上其多次以侵占朝鲜以获得大陆跳板为首要,末将以为这次其仍然会以此为目的!”

    牛大勇问道:“总长,小日本会将决战地点选在朝鲜吗?那可是咱们鞭长莫及的地方!”

    吕明摇摇头,说道:“不一定!倭寇想夺取朝鲜却不一定会在此决战---如果我是倭寇,作战目标是打败清军以保证大清放弃对其夺占朝鲜的干涉!那么哪里可以和清军决战呢?朝鲜多山,易守难攻,不是决战的上选之地。东北乃龙兴之地又兼地域开阔,便于军队迂回攻击和快速推进,只要威胁盛京就能迫使清军主力陷入决战态势!”众人点头。

    李秀成想了想,开口说道:“大帅,各位将军,假使日军能在东北决战击败清军但只要大清不降坚定战斗为援军抵达东北争取时间。一旦我义勇军抵达,倭寇必不能抗---所以,日军的企图是要迫使大清投降而非仅仅大量消灭清军!那么如何才能迫使朝廷畏战投降呢?末将以为直逼京师方能达成这一战略目标!”

    众人皆惊,都认为李秀成的假设不无道理---李秀成是义勇军公认的战略家,其战略策划能力在义勇军中首屈一指,他的看法不得不令人三思。

    张五伢皱眉道:“果如李院长所言,倭寇偷袭驻防朝鲜的清军得手后必会以主力趁胜攻击东北以保证朝鲜的战果,同时另以一路奇兵直接攻击天津以图京师---这意味着在直隶平原还有一次会战!”

    周怀安点头道:“那么敌人海军就必须确保对渤海湾的制海权以保证敌陆军顺利登陆天津卫。如果这样的话,倭寇必须首先攻占旅顺和威海以获得进出黄海、渤海的通道!”

    副总长曹绍金说道:“如果倭寇准备在直隶平原会战我军,于我而言倒未必是坏事---咱们就在京城外干掉这路日军,先杀杀鬼子的气焰再去东北全歼日军主力!”

    韩九万忽然瞪眼道:“各位将军想多了吧?南洋水师难道会放倭寇在天津登陆吗?早把小鬼子干翻在黄海水底了!”

    众人都是一愣,忽然一起大笑。是啊,怎么可能轻易让倭寇随便在天津登陆呢!难道北洋、南洋水师都是吃素的?遂七嘴八舌地说---最大的可能就是让小鬼子在东北和咱决战,只要一周时间,义勇军先头部队即可抵达东北,一个月内主力部队即可全部抵达战场。

    李旭却没有笑,冷静地摆摆手让众人安静下来,然后说道:“各位,清日一战前期恐怕

    朝廷未必会让义勇军介入!北洋水师业已初成,李鸿章岂会让功于我?万一日军偷袭而北洋水师遭到重创以致黄海洞开---很有可能就会出现秀成院长所言之局面!”

    他看了一眼众人,说道:“不论出现何种局面,义勇军都要为参战做好准备。本帅命令---总参即日开始筹划未来清日战争计划,想定各种预案,准备各种条件下的应对方案。即日起测绘东北及朝鲜等地作战地图,务求秘密稳妥。军情总局要重点侦察收集日军情报和淮军的备战情况,以备战争需要。明年开始,陆海军每年实施一次年度较大规模军事演习,提高部队战备水平。”

    李旭深深吸了一口气,命令道:“此项战争计划列为绝密,代号台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