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332,政治宣传(补发)

    不得不佩服沈思德的组织能力和实干水平,几天后一份完整详细的《关于加强铁血会思想建设提高义勇军凝聚力的报告》就摆在了李旭的案头上。

    看完报告全文,李旭叹为观止---自己的这帮手下真是天才啊!谁说古人不擅政治艺术?沈思德、范横溪和罗文才他们搞出来的这个东西不就是经典的宣传活动嘛---真是无师自通的一帮“天才”啊!

    不过看到书名,李旭又有点心虚---这有点过分了吧?好歹这是人家小胡子的专利啊!范横溪这老家伙怎么会想到这书名?莫非他也穿越来的?还是从德国穿越来的?李旭嘀咕着,拿起笔将书名改成了《钢铁雄心》---算了,还是不“剽窃”小胡子的专利了!

    作为后世的穿越者,李旭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当然明白思想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数百万铁血会员和义勇军官兵的政治领导和思想统一在任何时候都是首要任务!他想了想,决定将该报告提到常委会上讨论。一来这么大的政治动作需要统一领导层的意见。二来这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也要看看大家的态度---万一有人唱反调,哼哼,这个政治活动就是“试金石”!

    在常委会上讨论报告时不出意料的获得了常委们的一致通过。匡济民率先表态,认为相关部门做了一件及时且必要的大事!对加强组织团结,加大组织向心力,提高组织战斗力极具意义!

    赵向东虽然是军人但作为义勇公最早的战友之一,对政治的敏感性不亚于任何文官。他坚决支持加强铁血会的思想建设,这有利于大帅反复强调的---铁血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铁血会!

    涂远山也发言指出目前报纸上热衷宣传西方的东西,宣传口也要加强宣传咱们大帅和义勇军,要让老百姓都知道大帅和义勇军的丰功伟绩,要弘扬主旋律嘛!

    见众人都没有异议,李旭便一锤定音地拍板---要作为铁血会今后数年的工作重头戏,常抓不懈!组织部牵头,宣传部协助,其他部门密切配合!老沈、老范还有文才,你们几个领导要负责抓好这项工作,本帅要看结果!

    光绪十四年秋季,铁血会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宣传活动。沈思德办事雷厉风行,连夜行文各地铁血会省部、分部和大小支部,要求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落实文件精神。同时组织部指定的印刷厂加班加点赶印《领袖语录》和《钢铁雄心》几本小册子---下发铁血会员人手一册,组织学习,谈心得讲体会,深入浅出进行宣讲。

    铁血会组织部要求各地各单位每周二下午都要组织各级干部进行政治思想学习,以开会形式组织讨论,要求人人过关,干部带头---沈思德强调这是政治任务,必须不打折扣

    地坚决执行,落实到位!

    针对不少地区的铁血会组织缺乏得力的师资力量导致宣讲不到位的情况,沈思德还专门在金陵行政学院和各地干校组织宣讲团轮流奔赴各地宣传教育基层铁血会员,务求讲透讲清!

    组织部还专门印刷了一批义勇公的领袖标准像分发各地各部门,要求在办公场所和会议室等地方按标准规格张贴,并在领袖像下发悬挂铁血会旗,以示庄严---不过这年代的印刷水平实在有限,黑白照看上去虽然不失庄严但清晰度有限,李旭看着总觉得别扭---适合追悼会使用!唉,算了,为了政治需要,自己就“牺牲”一回吧!

    宣传部也没闲着,不仅在旭报、新报、商报等义勇军控制和影响的报纸上大事宣扬义勇公及其领导下的义勇军的丰功伟绩,还会同组织部策划大规模的宣传游行。成千上万狂热的战斗队员们高举铁血会旗和领袖像,队伍严整军乐喧天吹吹打打唱歌呼喊招摇过市,吸引了无数百姓的目光。

    范横溪是个宣传天才,他知道宣传就是为政治造势,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就是最好的宣传手段!于是指示文化部组织班子用各种文艺表演形式来宣传义勇军,歌颂义勇公---自乾隆年间徽班进京经过百年的发展,此时业已形成了广为流行的京剧这一国宝级的剧种。这年月大清国的文化活动还非常单一,没有电影电视更甭提卡拉ok了。老百姓的文娱活动就是听说书看大戏,除了京剧这种全国性戏曲外各地也有不少地方性戏曲,甚至不少山歌俚曲。

    于是有关部门根据中央的指示,网罗戏曲人才精心组织,两个月内就首批编写了八个歌功颂德的剧目---智取清屏山、明灯记、红色义勇军等等,在京剧、秦腔、昆曲等戏曲传统坐唱念打技艺上推陈出新,新词新调新花样。

    文化部将剧目送审并请义勇公题词。李旭一看---好家伙,样板戏啊!遂毫不犹豫,提笔刷刷刷写了几个大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自此,八个样板戏流行全国,长年累月的演出了好几年,影响深远---好听好演还好唱,老百姓几乎人人都能哼两句,被史家誉为晚清经典剧目!

    在大搞样板戏的同时,义勇军的宣传部门还陆续推出了一批更加适合街头巷尾向老百姓进行宣传的评书,内容都是义勇军的战斗事迹和英雄人物。范横溪还指示各地宣传部门专门网罗了一批民间说书人在茶馆酒楼、大街小巷、码头广场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大说特说,效果相当不错。

    李旭也曾微服化装前来一探究竟---现在他的标准像在全国各地上报上墙,人人都熟连鬼都认识他了---想要随便换套衣服就微服私访是不可能了,只能化装私访!

    李

    旭来到秦淮河边一家说书茶馆,大厅里人山人海满满当当全是听众。台上一个胖子说书人长袍马褂地正在桌子后面说得吐沫横飞。这回书说的是新出炉的评书《义勇军英雄传》,正说到牛大勇夜夺三寨的故事。

    “...各位,那牛大勇牛爷爷是咱义勇公麾下头号猛将啊,向来是义勇军的先锋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长得是膀大腰圆虎背熊腰,横推八马倒倒掖九牛回---乃是天上巨灵神临凡,活脱脱程咬金再世啊!两个眼睛长得跟灯泡似的---哎,各位看官,见过灯泡吧?牛爷爷那两眼瞪起来就跟明亮牌灯泡似的贼亮贼亮---明亮牌灯泡,又明又亮,经久耐用,亮上一整天只需三分钱!您瞅准喽明亮牌灯泡…”

    观众们正听得过瘾冷不丁冒出了广告,台下顿时嘘声一片。

    瓜娃子的,这说书还带插播广告!李旭心里笑骂,暗想这商品经济算是在江南扎根落户了,广告无处不在啊!不过他对宣传还是感到满意的,沈思德他们想了不少点子来宣传义勇军,值得肯定啊!而且现在又没有后世广播电视之类的媒介,靠着目前这种简单的戏剧评书和报纸传播小半年就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宣传成绩,实属不易啊---嗯,值得表扬!

    在随后的铁血会中央会议上,李旭公开表扬了相关部门的工作,肯定了沈思德他们的成绩,要求相关部门的同志们再接再厉,继续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将政治思想建设向深度广度推进,将五个一工程进行到底!

    义勇公对宣传活动的肯定和对沈思德等人的表彰激发了铁血会各级部门和单位的工作热情,强化政治思想建设和扩大宣传义勇公及义勇军的丰功伟绩也进一步成为这段时期各地铁血会的首要工作---谁不希望做出点成绩得到中央的表扬和义勇公的青睐呢?

    于是各地铁血会的头头脑脑们都在想办法出主意深挖宣传潜力---大家明白强化思想建设是内部的事情,容易引人注目和出成绩的是对外宣传---酒香也怕巷子深,自己能不能有成绩不是光靠埋头苦干,也要抬头看路,更要大声吆喝啊!

    坐镇西安负责大西北铁血会工作的刘世光已经五十多岁了,作为老资格的铁血会高级领导和政治经验丰富的政客官僚,他深知当前铁血会工作是一手抓思想一手抓宣传---两手都要硬!可眼下全国宣传如火如荼,自己要怎么才能另辟蹊径出奇制胜突出一下呢?望着墙上义勇公严肃的画像,忽然灵机一动---别人宣传用京剧评书,咱陕北有民歌啊,如果能用老百姓的歌声唱出老百姓的心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