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282,伊藤博文

    李旭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个自称苍井空的女孩,小心翼翼地问道:“嗯…这个…这是你的艺名吧?”在他的后世记忆中大名鼎鼎的苍老师可是陪伴着他渡过了青春期的“伴侣”啊,想当年多少男孩子面对着苍老师“生灵涂炭”!

    女孩显然没明白李旭的话,呆头呆脑的不知所措。伊赤心连忙答道:“回大帅,此女原名山本彩,为掩人耳目取名苍井空。她是属下小师妹,不仅可以照顾大帅生活起居,也可以贴身护卫大帅安全!”

    李旭哦了一声,心说叫啥不好非得叫苍井空,怪吓人的!遂微笑着摆摆手,说那就留下吧,以后就叫小苍吧!

    李旭说着就要起身,不料腿麻了,一个趔趄差点摔倒。伊赤心大惊,急忙招呼苍井空一起上前搀扶李旭。苍井空一身和服,踩着小碎步麻利地来到李旭身边伸手扶着他起身。

    李旭见她身高不过一米五几,却是力气不小,自己一米七几的个头,一百四五十斤的体重竟然被这女孩子轻飘飘地就扶了起来,完全不用自己费力,不禁啧啧称奇。

    李旭在小苍的扶持下活动一下腿脚,顺便对伊赤心抱怨着这日本式的跪坐方式真是受不了,还是正常坐姿舒服,让他想办法换沙发来…边说边走,胳膊就无意中碰到了苍井空的身上,那胸前硬邦邦的一大堆让他暗暗吃惊---真是人小鬼大啊,这女娃子人没多大,这本钱可不小,起码d罩杯啊…唔,不愧叫苍井空…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飞快地流逝,自三月下旬抵达日本已经过去了小半年,期间李旭也会晤了不少日本朝野各方政治代表人物和各界人士,还参加了明治天皇的招待晚宴。对这位时年三十出头的天皇,李旭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说话拿腔拿调和开始蓄留的那一脸络腮胡---令这位日本最高统治者的外表看上去颇有男人气概,虽然那双小眼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神采飞扬!倒是陪同招待的山县有朋、大山岩、松方正义等人令李旭印象深刻---这都是未来需要较量的对手啊!

    除了官方的应酬,李旭也利用这段时间在日本跑了不少地方,参观和浏览了日本的工矿企业以及景观人文遗址等,对日本的印象开始有了比较鲜明的体会---后世他一直呆在湖南那座长江边上的城市而没有什么出国的机会,对日本的印象也仅限于媒体的介绍和电视画面。

    现在李旭可以不慌不忙地仔细观察了解这个国家了,那些狭窄的街道和小巧的木房以及玲珑的庭院,无一不是表露着这个贫瘠的国家独特的社会面貌,人们总是在尽力利用自然所赋予的一切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资源的匮乏和土地的稀缺使得日人的生活远远不能和广袤大陆上的人们的生活相媲美,他们甚至没法象大陆人们那

    样容易填饱肚子!一切都需要这个岛国的人们自己去想方设法获取---而这也是日本人为什么千百年来渴望大陆的土地的根本原因!

    李旭叹了口气,深深地明白为什么日本人对西进大陆攫取土地如此疯狂以致不屈不挠地发动了数次大规模进攻---唐初的白江口之战、万历年间的朝鲜之战---日本人严重的忧患意识所带来的不安往往驱使他们不惜冒险一搏!这也说明那场十年后的甲午战争是注定不可避免的历史宿命---随着日本国力的发展,他们必将再次把冒险的目光投向西方的大陆,而首当其冲就是朝鲜,然后就是大清国。

    在日本各地转了一圈,李旭对日本殖产兴业的景象印象深刻,此时正是日本大力开拓北海道的时期,政府民间都大力推进北海道的开发。让李旭感慨的是日本举国上下都明确了发展经济壮大国力的目标,朝野同心一力发展,各地大兴土木发展实业。

    相较之下,大清国江南一隅的繁荣却掩盖不了北方的萧条,两国政府眼光高下立判!这不能不令李旭忧虑不已---长此以往,日本必将国力超越大清,江南一地能独立支撑一场残酷的战争吗?

    九月,李旭在日本官员的陪同下来到富士山脚下,在这里会见了刚从德国考察宪政回来的伊藤博文。对于这位在中日两国历史上都留下了深深印迹的名人,李旭也是久仰大名了---后世历史中,伊藤博文不仅给日本带来了西方宪政体制,从而使日本彻底走上了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也同样给大清国带来了一场甲午战争和一个极具侮辱意味的马关条约!可以说伊藤博文带领日本开始了近代西进大陆的脚步,是“光明的明治时代”真正的缔造者。

    就是这么一号历史人物,现在大老远的从东京赶来富士山脚下会见李旭了。李旭目光复杂地注视着迎面而来的那个小矮个子,那人身材瘦小而精干,虽然年纪比李旭还小四五岁但紧贴头皮的短发却白了不少。国字脸,大耳朵,天庭饱满,一双不出意料的小眼睛却格外有神。虽然脸上带着微笑,但那笑意却掩饰不住目光里的倨傲!

    伊藤博文也在打量着李旭,然后在距离几步远就日式鞠躬致礼。李旭也抱拳作揖还以中式礼节,微微而笑,不动声色。两人随后握手寒暄,一番纯西方的礼仪客套。这是一次私人性质的见面,双方都只是区区数人在场。小小的庭院中摆开茶具,小苍煮茶伺候,李旭和伊藤博文相对而坐,伊赤心一旁充当翻译,其余秘书随从随意而坐。

    两人谈论了一阵李旭对日本的观感和发展经济方面的心得后,李旭微笑说道:“听闻阁下在德国考察宪政一年有余,必有体会,愿闻高见。”

    伊藤博文也微笑道:“侯

    爵阁下过奖了!宪政乃西洋文明的代表之一,却有进步之妙。德国宪政也有独到之处,鄙人以为其切合日本实际,或可借鉴一二。鄙人以为日清两国如想开化自强,必走宪政之路…阁下以为然否?”

    “宪政乃国体之本,是为民众参与国事之体制,也是国家脱胎换骨之法!只是当下阻扰不小,尤以敝国为甚!贵国或可一试,以为敝国榜样也!”

    “呵呵,自中原陆沉,夷狄入主,日本史家多言崖山之后无华夏矣!阁下适才所言贵国宪政难为,莫非就是此意?”伊藤博文笑里藏刀。

    “分享权力总是令人痛苦的事情!何况我华夏地广人多,族群复杂,岂能简单施为?凡事不可一蹴而就,当顺势而为。神州虽然陆沉已久,然华夏薪火不灭,复兴之期可待也!”

    “阁下言之有理!若我们愿意帮助恢复中华正统,阁下以为可否?”伊藤博文忽然开门见山,目光炯炯地看着李旭。

    李旭也看着伊藤博文,心说这家伙终于丢出了一枚重磅炸弹啊!这是试探我啊,看看我对满清政府的态度…哼哼,能告诉日本人吗?万一被这家伙卖了呢?

    李旭缓缓起身,在庭院中走了几步,抬眼远眺富士山。院子里静悄悄的,众人的目光都望向李旭,伊藤博文也一言不发,静静地等待着。

    自从来到这个时代,随着对时代现状越来越多的认识和对历史不断加重的责任,李旭改变历史走向的心愿就愈发的强烈。但是他知道这种对历史的改变需要一个契机,需要风云际会的爆发点---当年太平天国覆灭之际本是他认为动手的机会,可是老师曾国藩却苦口婆心指出了不合时宜的社会现实,劝阻了他的反清念头!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一直在寻找历史的机会,但是却始终没有发现。他认为即将到来的中法战争也不是可以利用的时机,毕竟这场战争的规模和影响还不足以动摇满清的统治根基,也不足以给他眼下最大的政治对手带来致命的打击。

    那么借助外人的力量吗?比如刚才伊藤博文抛出的帮助建议?不能不说这是个有极大诱惑力的建议,而且在后世的历史上也有过借助日本或其他外国力量帮助革命的例子。

    然而李旭也清楚地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别人的帮助总是需要回报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何况日本人又能给他什么帮助呢?当大清国的内部没有足以破坏统治基础的事件出现时,他需要的无非就是一个外来的力量去动摇或者摧毁满清的统治---这往往就是一场打击力度足够的战争---而他清楚地知道十年后日本人就会不请自来发动这场足以动摇满清统治基础的战争!

    李旭忽然明白了伊藤博文真正的心思---日本人需要一个四分五裂的

    大清国,他们不希望在未来的战争中去面对一个团结的大清国---或者说,日本人希望他们将来要面对的战争对手只是大清国的一部分或者就是那个名义上的朝廷及其追随者!

    李旭微笑着转身望着伊藤博文,淡淡地说道:“伊藤博文阁下,我国有句俗话---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