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222,新的观念

    和欧美各国达成了投资经商协议后,李旭知道来自外国的资本将迅速涌向大清国。和以前那些个别外国资本进入东南五省不同,这次是东南五省官府和外国政府之间的协议,具有相当的正式法律效应。也意味着大批的海外资本将得到中外政府的保护和鼓励,也势必带来更多的海外影响,对古老的大清国更具冲击力,必将深刻地影响和改变国人的观念和习惯!

    如何适应这种巨大的资本影响和观念冲击使之更好的帮助保守的国人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而迎接世界经济浪潮并在经济大潮中搏击风浪便成了李旭的当务之急!

    光绪二年末,也就在义勇军政务院和欧美各国达成经济协议不久,李旭公开在旭报、新报和商报上同时发表了署名文章,公开为即将到来的经济浪潮造势。

    在文章中他毫不客气地指出我们的国家面临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要想迎头赶上世界的发展潮流,必须勇往直前!

    李旭同时在文章中警告那些害怕洋人洋商进入大清国的保守势力,不要妄想阻挡历史前进的脚步,不要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而置国家民族于不顾,否则必将被历史的车轮辗得粉身碎骨!

    李旭在这篇载入史册的文章中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改革开放的观念---他已经厌烦了历史上那些自新图强的陈词滥调,认为必须要更加鲜明地提出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明确未来的纲领性理念。

    他在文章中指出改革必须触及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开放必须是市场开放、思想开放、观念开放!鼓吹在朝廷法制允许下全面进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除旧布新---现阶段李旭不能不给朝廷面子,虽然他也知道满清朝廷已经拿东南五省没有办法了,但在没有撕破脸的情况下,必要的脸面也是政治的需要!

    李旭的文章石破天惊,迅速通过报刊传遍全国。不仅义勇军组织大规模的宣传学习,让义勇军系统的各级官员充分理解领会义勇侯的指示精神,就是全国各地开明的朝廷官员和士绅们也倍感义勇侯的政治经济主张是国家民族的希望指南!

    东南五省的士绅老百姓们虽然有部分人有点担心洋商大举进入会影响国内经济,但他们也都相信义勇侯有办法对付洋鬼子们,特别是那个依法经商的原则使人们普遍放下心来---既然是依法当然就是依照大清国的法啊,更得依照义勇军的法规法律!

    随着大批洋资的进入,中外贸易迅速扩大,满清朝廷的外贸控制制度日益不堪重压。李旭早就对朝廷保守的经济政策不满,有意借着中外势力逼迫朝廷改变各种保守的经济政策和制度。

    很快东南五省的封疆大吏们在李旭的授意下纷纷上书朝廷,强烈要求朝廷改变贸易控制政策。各

    地商会也纷纷在京师活动,游说那些京官大佬们要顺应时势,及时变更朝廷政策,否则巨额利润将被洋人独吞---言下之意,你们这帮京官大佬也休想得到商会的孝敬了!

    以海关税务司赫德为首的一批洋商代表也纷纷向清廷进言,劝朝廷修改以前对中外贸易的严格控制政策,适应新的自由市场形势。

    内外交困下,两宫太后和军机处大佬们在还没完全明白什么叫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出于息事宁人的传统意识,同意了东南五省试行新的地方性经济政策。

    李旭接到朝廷批准东南五省自行试行经济政策的明发旨意后,心满意足地笑了。他仿佛看见了眼前一个巨大体量的统一市场金光闪闪,政务院早就在李旭的指示下开始了新经济政策的研究,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地实行了。而且这套由李旭亲自指导借鉴了后世改革开放政策精华的组合型政策的出台,势必极大地加快国内市场的统一!

    伴随洋资进入的另一个情况就是大量的外来技术和管理意识,同时对国人的技术知识和熟练的工人数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东南各地立刻纷纷建立了大批的培训机构,各种技校和职业学校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大批男性青少年进入各种培训机构学校,还有大批的女孩子也开始进入各类学校学习---传统的东方社会意识和男女风气受西方文明影响,也迫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压力而不得不适应新的社会要求。

    东南五省的热闹不仅吸引了大清国各地的眼球,也同样吸引了紫禁城里最高统治者的眼球。满清权贵们虽然还不明白义勇侯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举措到底意味着什么和能带来怎样的变化,而且在权贵们中间也对义勇侯那些行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点大家却是不约而同地认为义勇侯所作所为与众不同,势必影响大清国的方方面面!

    作为大清国实际最高统治者的慈禧自然也是看在眼里,心里不停地琢磨,然而她的那点见识却是无法完全明白李旭的意图。她只是感到李旭这个人越来越不可捉摸,以致她很想派人深入义勇侯的身边去了解和掌握---没有哪个统治者放心自己捉摸不透的权臣!

    慈禧想来想去却感到没有谁让自己放心派往江宁就近监视李旭,她知道那些满汉大员就没有几个人是义勇侯的对手!不是被李旭压得死死的抬不起头就是被李旭威逼利诱拉拢过去了---谁不害怕枪杆子呢?谁又不喜欢钞票子呢?至于从义勇军内部挖人的想法就更是扯淡了---那些能接近李旭的义勇军高官哪个不是义勇侯的心腹啊!

    慈禧不得不召来几个当朝的小叔子们商量派谁去江宁就近监控义勇侯---当然名义上得是朝廷光明正大的差事。奕?、奕環等人都

    是大眼瞪小眼,心说这个掌权的皇嫂怎么突然想出了这一招?义勇侯不是刚在新君人选一事上支持了两宫太后吗?哦,这就要过河拆桥了?难怪有最毒妇人心一说啊!

    奕?没吱声,心想自己是慈禧的对头,还是别惹这种费力不讨好的破事吧,慈禧和李旭都不是善茬!遂目视奕環。

    奕環心里一跳,磨磨唧唧地说如果以朝廷名义派出钦差,只怕义勇军上下欺瞒严实,别说监控了,可能人头都保不住---马新贻前车之签呐!

    众人纷纷点头,大家心里都明白当年马新贻之死那湘军是脱不了干系的,而义勇军和湘军比较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帮子骄兵悍将杀个把大臣算个鸟事!就光义勇侯这尊大佛蹲在江宁,随便找个由头来个先斩后奏,朝廷又能怎样?康熙朝的平西王也没本朝的义勇侯牛逼!

    慈禧听了众人叫苦,默然无语。是啊,去监视李旭这个差事太危险了,朝中谁敢去?而且听说义勇军上下严密,外人休想探得消息,怎么办呢?慈禧愁眉苦脸,一时间暖阁内寂静无声。

    忽然站在慈禧身边侍候的容馨格格发声了---自从驸马死后,容馨就经常出入两宫太后身边,唠嗑伴驾。而且她对朝政时局颇感兴趣,慈禧也就经常带在身边随驾听政,平常聊天也多议论时局。容馨每每有独到见解,令慈禧深感欢心。

    容馨说既然朝中无人承担重任,容馨虽一介女流也愿为国家效力!请太后允准,容馨愿赴江宁勘察情形,为朝廷决策提供佐证!

    众人都是愕然。奕?率先反对---开玩笑,如此重任怎么能让一个女孩子去做?万一李旭知道内情岂不断送了大格格的性命?况且哪有皇家长公主抛头露面当差的?不行不行!

    但容馨似乎铁了心要去江宁,伶牙俐齿地反驳奕?说国家大事孰分男女?况女流不容易招人眼目反倒容易观察江宁情形,而且义勇侯再怎么狂悖也不至于对公主不敬吧?难道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一席话说得奕?哑口无言。

    奕環见状,倒是觉得容馨是个合适人选。一来她是长公主自然对朝廷忠心不二;二来她旅居江宁,身份贵重又非朝廷命官,想必义勇侯不会提防!只是用啥名目去江宁呢?长公主离京可不是小事。

    容馨想了想,笑道:“本格格听说义勇侯在江宁办了金陵大学,咱就以游学为名去江宁。也顺便学点西洋东西,看看到底有没有利于我大清的用处!东南兴盛,其繁华如何总得亲眼所见才是,没的让奴才们蒙了!”

    众人都是哑然,心说容馨这丫头倒是皇家巾帼,眼光胆气犹在须眉之上,可惜是个女娃儿啊!

    慈禧也喜容馨的胆色,想了想遂同意容馨远赴江宁替朝廷监视义勇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