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203,李旭企图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份,清日签订北京专约的消息已经遍传海内,舆论一片鼎沸。十数日后朝廷邸报送到了李旭的案头,他粗粗地浏览了一下,内有奕?奏折曰“日本两使臣已悻悻然作登车之计。威妥玛来臣衙门,初示关切,继为恫喝之词,并谓日本所欲二百万两,数并不多,非此不能了局。……臣等权衡利害重轻,揣其情势迫切,若不稍予转机,不独日本铤而走险,事在意中,在我武备未有把握,随在堪虞,且令威妥玛无颜而去,转足坚彼之援,益我之敌。遂告以中国既允抚恤,只能实办抚恤,即使加优,数不能逾十万两。……再允将该国在番社所有修道造房等件,留为中国之用,给银四十万两,总共不得逾五十万两之数,愿否听之。威妥玛旋至该使臣寓所,议论许久,复称抚恤等费数目,日本使臣业经应允。嗣经议立结案办法三条,另立付银凭单一纸。……今则明知彼之理曲,而苦于我之备虚,……不能不姑示羁縻”。

    李旭啪地一声将邸报丢到了桌案上,脸色阴沉得吓人,小会议室内铁血会的常委及统帅部军官们都不禁心中一寒!李旭虽然早已料到了这个结果,可是当结果果然不出所料时,他依然感到愤怒和悲哀---堂堂上邦天朝竟然要花钱买平安,真是奇耻大辱---可恨那帮满清权贵还沾沾自喜以为弘扬了大国风度!

    毕竟是起居八座的封疆大吏,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将李旭修炼出了相当的自制力。他强压一股怒气,淡淡地问陈长风---情报局了解大久保利通、西乡丛道之流的情况吗?

    陈长风恭谨回答---自倭寇入侵台湾,情报局已经收集了部分日本的情况。他随后简要地介绍了两个日本人的生平情况,让众人都有所了解。

    李旭点点头,指示从现在开始,情报局要在日本设站,全面开展对日情报工作,从战略和战术两个方面收集分析日本的情报,军情总局也要将日本作为重点跟踪对象之一---二十年后将是对日作战的关键!

    李旭接着命令---中日之战不仅是两国生死存亡的国战,更是义勇军生死攸关的决战---总参必须开始拟定对日作战计划,每年进行推演,根据变化完善直至作战方案完全成熟!吕明起身立正受命。

    李旭又注视着赵向东,说道:“向东兄,对日作战不可大意,你要亲自把关,督促备战!”赵向东起身立正。

    李旭目光扫过在座高级官员,继续淡淡地说道:“诸君,朝廷兖兖诸公以五十万两白银买下了太后万寿节的平安,真是公忠体国啊!可叹我大清民脂民膏就这样被奕?、李鸿章之流轻易送与他人,真是岂有此理!”

    这是李旭第一次在众人面前公开斥责朝廷重臣大员,匡济民等

    人都是心中一愣,不禁默默思索起来---义勇侯这是怎么了?突然指责恭王爷、李中堂两位权臣,为什么?

    倒是一班义勇军的高级军官们激动起来,张五伢大声说道:“大帅,我等血战天下,护国安民,岂能坐视奸臣祸害国家?”

    “对,五伢说得对!大帅,咱们义勇军不能不管!”牛大勇一拍大腿,粗声大气地吼道:“大帅,下命令吧!咱们进京清君侧,宰了那几个奸臣卖国贼!”

    “对,进京勤王,清君侧,杀奸臣,护国安民!”众将一片支持牛大勇的提议。匡济民等人又惊又喜---怎么这帮大老粗还知道清君侧这么高雅的造反名词!

    总长吕明作为将军级别的高官率先表态,他向李旭立正报告:“大帅,只要一声令下,一个月内我军便可完成十万大军的动员;三个月内可征召二十万大军齐装满员…请大帅下令!”

    李旭的目光扫向赵向东、钱五俩人,赵向东沉声道:“大帅,末将一切惟大帅将令!”钱五也连连点头。

    李秀成、韦俊等人本就是造反出身的人物,在义勇军这么多年也早明白义勇军暗中乃是和朝廷不同路的另类!此时见义勇军高级将领们纷纷撕去了朝廷命官的面目,也是喜出望外!忽见李旭目光扫来,李秀成连忙起身说道:“大帅,东南五省掌握天下钱粮赋税,我军悍勇善战,一战可成!”

    李旭没有说话,探寻的目光望向匡济民、涂远山等文官。匡济民是义勇军系统的二号人物,起身沉稳地说道:“大帅,属下惟令是从!只是如何行动需要周密策划才是!”

    涂远山等文官纷纷点头,他们对于朝廷早就心灰意冷,而且和军队关系密切,自然支持军队的主张。

    李旭依然没有说话,目光又移向了方世平。方世平起身说道:“大帅,东南五省商绅铁心追随大帅,只要大帅一声令下,要钱有钱,要粮有粮---各地粮仓金库随时支用!”

    孙三官急道:“大帅,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咱们一边,干吧!末将愿意亲率海军陆战队登陆天津,直捣京师,一个月内保证拿下京城!”众人纷纷摩拳擦掌,请命出兵。

    李旭冷冷一笑,啪的一拍桌子,声色俱厉地喝道---放肆!难道造反那么简单好玩?真是头脑发热拍屁股想事!东南承平未久,西北尚有外敌!国家元气未复,百姓生活尚处水深火热之中!尔等却要此时再添动乱,岂是护国安民之道哉!

    众人被李旭一喝,顿时蔫了,这才明白大帅不想造反!大帅不想造反,谁都没辙。不过匡济民、涂远山等几个高级幕僚却听出了李旭话里有话。沈思德心想大帅并非不想反清,只是还不到时候啊!

    李旭见众人被自己骂得不敢抬头,舒缓了一下口气,起身踱步两圈,然后淡

    然说道:“今日之事至为机密,严禁外泄!诸君拳拳报国之心,本部堂岂能不知!然国事纷乱,断不可再添乱局…各位回去后当认真反省!”

    会议散后,李旭步出烟雾缭绕的会议室,往小花园慢慢走去,忽然对身后随侍的伊赤心问道:“赤心,你在日本的同门师兄弟还有联系吗?”

    伊赤心低声道:“回大帅,偶尔还有书信往来。”

    李旭点点头,不紧不慢地走着,似乎漫无目的。走了几步,李旭没有吭声,伊赤心也不说话,只是默默地跟着。忽然李旭仿佛自言自语地说道:“日本旧称扶桑,蕞尔小国却野心勃勃,是为大敌也!不可不防,宜早作准备啊!”说着,李旭慢慢朝前走去,目不斜视。跟在身后的伊赤心停下脚步,冲李旭的背影低头鞠躬---显然他明白了主人的意思!

    江宁玄武湖畔的一处掩映于树荫之间的深宅大院,表面看似乎是一户大户人家,不过门前站岗的宪兵表明此处显然是义勇军的政府部门---这里便是令某些人闻风丧胆的情报局。

    陈长风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苍白消瘦的脸上没有丝毫表情,让人无法揣测他的喜怒哀乐。他将手里的雪茄放进了漂亮的景泰蓝烟缸,目光注视着站在面前的情报局海外副局长和东亚处长两人身上,声音平淡地说道:“大帅认为日本未来将是我国我军的最大敌手,命令情报局从现在开始就要严密监视日本的一举一动…你们说,怎么办?”

    负责海外事务的副局长姓齐,原是驻北美站的负责人,也是跟随陈长风多年的老部下了。齐副局长想了想,说道:“大人,卑职以为现在开始布点当以日人为主,培养、潜伏、布子以收长效!”

    东亚处长也说道:“大人,卑职以为可派精干人员潜入日本,长期潜伏深藏,待机启用!”

    陈长风点点头,慢慢起身踱步,转了两圈,然后说道:“你们去找一个合适的日本人作为收集战略情报的执行者,记住这个人必须要深入日本政坛高层,要起到最大的作用。嗯,代号樱花!单线联系,由总部直接负责,老齐管理。另外东亚处负责再建立一个日本站,选派精干力量,专门负责常态情报工作。”

    陈长风说着,又掏出了一根雪茄,齐副局长连忙上前点火。陈长风吸了一口烟,继续说道:“不仅我们要关注日本,其他部门也会盯上日本---本局希望情报局的工作不得落后他人!”

    东亚处长犹豫了一下,然后小声说道:“听说安全局尹副局长和日本关系密切…”

    陈长风扫了那处长一眼,目光冷嗖嗖的吓的那处长赶紧闭嘴,深悔自己多嘴!陈长风冷冰冰地说道:“尹副局长是大帅的卫士长!难道还有怀疑吗?下去,做好自己的事!”

    几天后,

    一封快信寄到了日本的大阪,在一处不起眼的房子里,一名年近五旬的健壮汉子正在阅读这封来自大清国江宁的信函。许久才慢慢放下手中的信纸,目光望向庭院,那里有一名年幼的红衣少女正在练功。汉子喃喃自语---师傅,一夜流终于有救了!振兴门派指日可待!

    他兴奋地将榻榻米上的倭刀抓起,身形站起,拔刀蓄势,猛地嘿了一声,刀锋破空将信函在刀影中绞得粉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