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201,台南对峙

    初夏的紫禁城沐浴在火辣辣的阳光里,万里无云,微风不在。人到中年的慈禧近来心情很不愉快。同治帝自大婚后就和她这个亲妈闹别扭,对她中意的皇贵妃富察氏百般刁难,日渐冷落。富察氏整日以泪洗面,在慈禧跟前哭哭啼啼,弄得慈禧太后也是心火上升---唉,儿大不由娘,真是气死老娘了!

    家事心烦,忽然又接到闽浙总督急报倭寇犯台,真是家事国事诸般纷扰,让慈禧太后更加烦闷。她阅览了匡济民的奏章后,命军机处商议对策。恍惚中她竟然想不起来日本在什么地方!

    日军侵台的消息很快就遍传京师内外,朝廷还没个头绪,江南四大报已经登出了头版头条,顿时天下皆知,群情鼎沸。社会各界纷纷要求朝廷保障台湾权益,一些清流更是热血沸腾,声言大清国当对日开战!

    领班军机大臣奕?在朝房中将一份新报扔到桌上,长叹一声,对文祥等人说道:“看看这报上说的,什么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分明是鼓动开战!”

    边上沈桂芬也放下手里的旭报,摘下眼镜叹息一声---这报上所言“先烈血战平台所得之地岂能我辈断送,祖宗之地断不可寸土丢失!”---分明是李续之所言!

    李鸿藻闭目养神半响,忽然说道:“看来义勇侯已经表态了,朝廷如何处置?还望各位拿出个章程也好回禀太后、皇上。”

    众人点头,可是心里都没谱,遂一起望着奕?。奕?不慌不忙点上雪茄,慢慢踱步两圈,然后说道:“请旨问问李鸿章吧,他熟悉洋务,事关重大啊!”

    众人遂一起点头,心说是打是和连恭王爷也不敢轻下结论啊。

    不料奕?话锋一转,又说道:“既然倭寇来了,朝廷也不能示之以弱!生番虽然不服王化,但台湾归属中华确是无疑。本王意见可着福建巡抚沈宝帧督兵台湾以防倭寇深入。各位以为如何?”

    众人又是一番点头,都说恭王爷老成谋国,御敌在先,再谈和战,妙计也!

    直隶总督李鸿章接到朝廷上谕,心想犯台日军不过区区数千,如果真要一战肯定不够义勇军塞牙缝的!但是不能打呀,胜了更添李续之的威望!还是得和,和则有利自己,毕竟朝廷负责和洋人打交道的是直隶总督而不是两江总督嘛。

    于是李鸿章连夜上奏朝廷,谓当下与日开战不利之处:一,西北未靖而东南火起,朝廷难免腹背受敌;二,台湾生番滋事在先而为生番开战,实属无谓;三,列强态度未明,若贸然对日开战则有予人渔翁之机。强烈要求朝廷防战促和,和为上!

    慈禧接到李鸿章的奏报后,觉得李鸿章所言甚是。遂下旨命沈宝帧巡视台湾,防备日军进攻并且命令义勇军不得妄开战事以免惹来更大的麻烦!

    同时命奕?的总理衙门照会日本政府,质疑日军犯台之事。

    六月中旬,沈宝帧到达台湾,随行的还有义勇军各军校的学员千余人及金陵陆院将校班的数十名中高级军官---李旭觉得让这帮领兵大将们去台湾实地考察有好处,遂令赵向东亲自带队前往台湾。

    众人随赵向东分乘数艘大船赶赴台湾,其中学员队中有两个小兵,身材高大结实的是李盛,另一个是和李盛同年的同班同学陈卫国---原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的儿子,一直由寡母抚养长大并得到了李旭的亲切关怀。他中等身材,结实健壮,浓眉大眼,颇有乃父英姿。

    李盛和陈卫国都是刚进南昌步校的学员,李旭特意让赵向东带两人战场见习,但是没几个人知道李盛和陈卫国的身份---李旭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应该特殊照顾,而应该象普通人一样接受正常的培训---当然他知道这有点自欺欺人,起码赵向东、伊赤心等人知道李盛的身份,也会不动声色地给予适当的关照---这个年代,少主的安危可是关系到整个势力集团的利益,没有人敢掉以轻心!

    李盛和陈卫国十分高兴远离父母亲眼目睹真实的战斗场面,少年人总是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李盛却没有想到他的父母因为他来台湾而爆发了一场难得的争吵。贺红玉听说李旭把长子送到了台湾前线,顿时柳眉倒竖,杏眼圆睁,在内宅和李旭大吵起来。

    “你个死老头子,怎舍得把儿子送上战场那等危险地方!”贺红玉尖锐的声音如同划破天空的闪电。

    “这有什么,难道李旭的儿子就不能上战场了!”李旭低沉的声音依然不失威严,还咳嗽了一声,吓得门外偷听的丫鬟婆子们哆嗦了一下。

    “儿子是我的!你怎可不和我商量一下!”

    “笑话!儿子是你一个人的吗?我这个父亲就不能决定吗?岂有此理!”

    “你才岂有此理!”咣当一声,上好的景德镇茶碗碎了一个。

    “你、你…这是干吗嘛!有话好好说嘛…”

    “你把儿子送回来就跟你好好说话!否则…否则老娘跟你没完!”咣当一声,又一个茶壶没了。

    李旭转身出了房门,痛心疾首状,连连说道气死本部堂了!真是岂有此理!说着往院门走去,一边嘟哝真是泼妇本色,子曰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信矣!

    冷不丁身后又飞出一个茶碗在李旭脚边摔的粉碎,把李旭吓了一跳。紧跟着贺红玉高亢的声音传来---挨千刀的你说谁泼妇!顿时将李旭惊得菊花一紧落荒而逃。

    院门外的亲随侍从从没见过总督夫人如此大发脾气,也从没想到义勇侯如此惧内,无不掩口低笑。伊赤心冷冽的眼神一扫,众人无不凛然,连忙都木然面孔---什么都没听见,什么也没看见!

    李

    旭郁闷的时候,千里之外的台湾也有一个人挺郁闷的,就是谢文财。本来他盼着大帅给他派些援兵来,最好是把重炮派来。没想到人来了不少,重炮一门没有!而来的那些人都是军校的学员兵,还有个个身份不凡的将校班的进修生们---谢文财在台湾人五人六一个,可是在这些将校班的进修生面前顿时矮了半截,甭说赵向东、牛大勇几个肩头金星闪闪的将军了,就是其他那些大校上校哪个资历也不比他谢文财差!谢文财纳闷大帅把这些人派来干嘛呀?啥叫战场观摩啊?这不添乱嘛!

    赵向东见谢文财嘟着个嘴,不明白他们这些军校学员突然到台南前线的目的,遂笑道:“老谢,大帅夸你干的不错,让我们来向你学习来了!”

    牛大勇也笑道:“老谢,你行啊!全军上上下下几十号将校来你的地盘取经,头一回啊!你可得当好主人啊,哈哈…”

    谢文财忙笑道:“赵老总、牛司令,你们别拿我开心了!末将能有什么经验啊,还不就是听大帅指挥打仗呗。”

    赵向东哈哈一笑,说道:“老谢,你客气了!大帅说了,六师是第一个跟日本人开仗的部队,要好好总结一下和倭寇的战斗情况,将来说不定还要跟倭寇再干一仗!老谢,明白了吧?”

    谢文财一拍脑袋,原来大帅看重六师和倭寇的战斗经验,为将来准备再战啊!

    赵向东遂让谢文财汇报一下和倭寇作战的经验和对日军的战斗了解。谢文财就和王德胜一起向众人报告了六师总结的经验,认为日军虽然暴露出装备落后,战斗素养还停留在较为低级的火枪时代,面对猛烈的火力打击容易造成部队失控等缺点。但不可否认日军战斗意志和个人勇敢还是值得肯定,特别是日军官兵吃苦耐劳,讲求单兵战斗能力。假以时日改善装备,将来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对手。

    牛大勇问六师情况如何?谢文财报告六师目前已经将日军阻击在龟山一带,因为装备差距,敌人只能凭险据守。而六师没有重炮也难以攻击敌人的堡垒,双方目前处于对峙状态。目前六师基本没有伤亡,除了一个侦察连长在追击敌人溃逃时被打断了左臂,其余都是轻伤。谢文财还乘机提出是不是派几门重炮来支援一下?只要有重炮轰击,六师完全可以消灭盘踞龟山的倭寇。

    沈宝帧摇摇头,说道:“谢大人,朝廷已经命令停止进攻,只要不让倭寇深入台湾腹地即可---唉,朝廷是希望化干戈为玉帛啊!”

    聂大彪一拍大腿,恨恨道:“跟这帮不请自来的小鬼子客气什么,直接干掉他们就是!”

    张五伢笑道:“老聂,大帅不是常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吗?战争只是为政治服务,最终还是政治决定战争能否继续!”

    彭汉年嘟哝了一

    句---跟绕口令似的!照我说,不如打完了再谈,军事斗争也是为政治更好解决问题提供保证嘛!

    众人纷纷议论,七嘴八舌发表各自的意见看法。沈宝帧在旁听着一众军官们的议论,心中感慨这义勇军真是与众不同的军队!看看这些军官们,个个能说会道,什么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名词张口就来,比以前那些只知道杀人放火的丘八们强太多了---一支有文化有头脑的军队是可怕的军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