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128,赴美淘宝

    十月底李旭在南郊青云谱义勇军大校场检阅了即将出征的六旅后,便将陈长风和葛思德请到办公室。根据李旭穿越前的记忆,此时美国内战已经结束了半年,美国政府重新统一了南方,当地正在逐步转入经济大发展时期。但是现在也是美国国内比较混乱的状态,四月份不甘失败的南方人暗杀了时任美国总统林肯。李旭希望趁此时机得到美国的工业技术,特别是军工技术。他知道战争往往是技术发展和创新的催化剂,刚刚经历四年南北大战的美国已经催生了不少领先于这个时代的新技术和新发明,特别是加特林机枪、铁甲船、潜水艇和水雷等新式兵器是李旭梦寐以求的东西,他清楚地知道这些装备大多将是未来几十年的战争关键!义勇军需要这些现在还不成熟但却基础的新技术来作为未来战争的胜利基石,为此需要不惜代价的搞到手!

    李旭开门见山地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陈长风和葛思德,然后对两人笑道:“本抚要派你们回一趟美国,一方面你们要去美国搞回来义勇军需要的各种技术和装备;另一方面你们也离开家人这么多年了,让你们回去探亲访友!呵呵,可别一去不回啊!”

    陈长风和葛思德都笑了,表示坚决完成任务并尽快赶回!

    李旭点点头,对两人继续说道:“你们这次回去要利用各自的社会关系进行工作,可以建立一家公司专门从事军火买卖,处理购买装备、设备以及引进技术和招募人才。而且将来还要利用这家公司向欧洲渗透,为义勇军从英法等发达国家和其他的欧洲国家吸收新技术新发明!同志们,大清国还太落后,许多急需的技术只能从国外引进,这是一个关系到义勇军的发展和国家兴废的大事!”

    葛思德走后,李旭又单独和陈长风长谈。他指出情报局科技情报处要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收集工作,要特别重视新技术新发明的跟踪和引进。要求陈长风这次去美国要建立情报站,负责北美的情报工作。工作重点除了政治、军事方面,特别要注意经济情报的收集,尤其是技术方面的情报---一些花钱也买不到的装备和技术必须由北美情报站负责搞定!

    李旭微笑道:“怎么建北美情报站是你的事,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暴露义勇军!要多吸收当地华人和洋人参加,要以他们当中忠诚之人为主,情报局要隐身幕后。否则,一旦暴露将不利于我们的事业!长风同志,今后情报局的国外设点建站都必须坚持这个原则!”

    陈长风惊叹李旭的深谋远虑,虽然他自己也清楚情报局迟早是要走出国门的---他从情报局的处室设置就能隐约感觉到义勇伯的长远规划。但是他没想到走出国门的这一天来的这么快---国内尚未布

    局完整,触角就已经伸向了海外!

    十一月中旬,在经过必要的准备后,陈长风和葛思德两人秘密取道上海,搭乘美国旗昌洋行的远洋帆船前往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

    经过三个多月的航行,在1866年初春,陈长风和葛思德抵达了旧金山码头。望着阔别多年的旧金山老城,陈长风百感交集!当年他为避罪匆匆离家,独自漂泊江湖,是一个无足轻重的穷小子。现在回来却已经是一股新兴势力崛起的代表,更是一位位高权重判人生死的高官大员!

    葛思德要返回美国东海岸的波士顿老家,这次他把家小也带回来了。两人约定三个月后在波士顿碰头。葛思德踏上美国的土地也是感慨万千,当年是因为对神秘的东方好奇而接受陈长风的邀请远赴大洋彼岸,没想到这一去就深深地卷入了那里的世界。不仅效力于一个他崇拜的伟大人物,更是在那里成家立业!现在他望着眼前的景物,听着各种口音的英语,恍惚中真是到了“外国”!

    送走了葛思德一家,陈长风带着行动处、科情处和随从警卫一行十几人走进了唐人街,住进了陈长风家族开办的华人会馆。陈长风准备在三个月内安排好北美情报站的建立和行动工作。

    哈里森在若干年后出版的《最后的枭雄》一书中对陈长风也有所记述,他写到“陈是一个神秘的人物,低调而不张扬,从不接受采访。我对他的了解基本来自跟随义勇军多年的经历和传闻。在义勇军系统中,陈是一个公认的情报大师,他的无所不能几乎成了情报部门的象征。人们都说他的情报天才源自于他的古老家族的血脉,据说他的祖先就是明朝皇帝的秘密警察---令人恐惧的锦衣卫之一员!”

    十几天后,一家不起眼的货栈悄悄地在旧金山唐人街挂牌开张了。陈长风决定北美情报站的首任站长是一名科情处的副处长,这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身材矮小的广东潮州人,却是情报培训班的一期毕业生。副站长是陈长风从当地物色的一名洪门弟兄,也是跟随陈长风家族闯荡美国多年的弟子,见多识广,精干机智。

    三个月后陈长风带着随从赶到波士顿和葛思德碰头。葛思德提议了一个开公司的人选,一个意大利裔的美国人费里尼先生。葛思德详细介绍了费里尼的情况,此人是推销员出身,干过不少行业,美国内战时还上过战场甚至因为负伤还得到过一枚国会勋章。费里尼现在为葛思德家族工作,如果陈长风认可,可以让费里尼出面办公司。于是,陈长风以投资人的身份会见了费里尼,这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热情风趣,谈吐优雅而精明干练。他表示愿意为东方的伯爵大人效劳,当然价钱要合适!

    陈长风毫不犹豫地拍板同意,新公司

    给费里尼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请费里尼出任总经理,葛思德家族出资百分之三十,葛思德的一个弟弟为董事长。一个月后,一家名为“英特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纽约注册成立。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加特林医生在家中接待了一位自称费里尼的客人。费里尼热情地称赞了加特林发明的新武器,表示他的一个客户想购买一批他发明的那种转管枪。费里尼说道:“亲爱的加特林先生,我的客户是一位东方的大人物,他对您的转管枪非常感兴趣,他的军队需要这种武器!”

    加特林很惊讶,目前他的发明并没有受到美国军队的重视,几乎卖不出去!可是在遥远的大清国竟然有人感兴趣,对方怎么知道的?

    费里尼耸耸肩,说道:“这并不重要,大人物自然有办法知道您的发明,加特林先生。重要的是他们对您的武器感兴趣!而且愿意出高价购买,他们甚至欢迎您去东方办工厂生产,当然如果您愿意!”

    加特林很高兴有人看上了他的新武器,他现在正愁武器卖不出去以致目前财政紧张。于是他当场同意将自己的转管枪卖给费里尼,并且愿意亲自带着武器去东方演示,教会对方怎么使用这些新武器。费里尼很高兴,从怀里掏出一张支票递给加特林,这是二十挺转管枪连同配套设备和弹药的预付款。

    费里尼离开加特林的公寓后,心情愉快。他很高兴自己做成了第一笔买卖,现在他将赶往新泽西州的史蒂文森造船厂,拜访那里的船厂老板,为铁甲船的事情唇枪舌剑。在费里尼的行程计划中,他还要在今后数月内奔赴全国各地寻找陈长风交给他的那张采购的武器清单上的装备---水雷、潜水艇、气球等等。有时候,他也很奇怪那些东方人怎么知道这些几乎闻所未闻的新武器的?而且客户的要求也很奇怪,不仅要买现成的产品还要买专利技术等等。

    就在费里尼和他雇佣的职员们在美国各地忙着采购和寻找各种武器和生产设备之类的东西时,在九月的一个深夜,史蒂文森造船厂的资料室外出现了几个黑影,他们很快就消失在浓密的黑暗中。几个月后,造船厂老板得知资料室丢失了一些资料---都是些关于铁甲船的设计构想、方案和建造规范要求之类的材料。造船厂老板感到纳闷,要那些不成熟的设计构想有什么用?不过是一些设计师的纸上谈兵而已!

    在旧金山码头停泊着一艘专门横跨太平洋往来于中美之间从事运输的远洋大帆船“圣弗朗西斯科”号,大胡子船长站在船舷旁注视着正在络绎上船的人们,他有点奇怪最近有不少美国人纷纷前往东方,而且他们的目的地都是一个叫福州的地方---他们是被人雇佣去那里的工厂工作的,薪水

    之高连船员们都为之心动---这令船长有点担心自己的船员们会不会过几天都跑了!

    随着最后一件运往东方的设备装箱抬进了船舱,船长发出了扬帆起航的指令。在耀眼的阳光下,大帆船缓缓驶出了旧金山湾,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向遥远的东方前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