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126,僧王中计

    古老的黄河平静地流淌,韦大宝不敢相信这条现在平缓的河流一旦暴怒起来那可怕的模样。跟着捻军东奔西杀,二个多月兜转数千里,他在精疲力竭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这帮捻匪的确能跑,不愧是流寇!他甚至有点担心将来义勇军能不能跑得过这帮属兔子的家伙---义勇军没有快速机动的骑兵部队,不象捻匪有大批的骑兵马队---而纵横数千里没有战马是难以想象的!

    韦大宝来见卫王李允,李允带着他一起赶到赖文光的大帐中议事。赖文光高兴地告诉众人,先前隐蔽在此避难的各地捻军失散人员已经纷纷参军,使目前捻军战兵人数众达数万!然后,赖文光说现在僧格林沁的大军已经被咱们拖累的差不多了,是到了该收网的时候了!当即下令捻军各旗人马驰抵菏泽西北高楼寨地区,等待僧格林沁大军,然后一网打尽!

    此时的僧王部队已被捻军拖得极度疲惫,僧格林沁本人也因数十天不离马鞍,疲劳得连马缰都拿不住,可怜的老家伙只得用布带拴在肩上驭马。此时他已经接到了探马消息,捻匪主力就在前方曹州府治菏泽不远的地方休整。僧格林沁对众将恶狠狠地说这帮流寇也跑不动了!咱们再加把劲,追上捻匪,就地全歼!

    同治四年五月中旬,僧格林沁率领三万步骑大军追至高楼寨之南的解元集地区。赖文光、张宗禹得知消息,遂令骑兵最多的红边蓝旗首领任化邦派出少数部队迎战,诱使僧军向高楼寨地区深入。任化邦命手下得力大将、小旗主方大河率领部众一千多骑兵出战诱敌。方大河是直隶人氏,原是马贩子,常年奔走塞外贩马,谙熟骑术。年方二十五岁,身材高大魁梧,古铜色的皮肤,膀大腰圆。四方脸大眼睛,蒜鼻口阔,活像三国里的猛张飞!

    捻匪乱起,官府强行征收了他的马匹还打死了其父兄。方大河一怒之下,带着十几个伙计族人参加了捻军。和捻军其他首领多是宗族团伙不同,方大河是个外来户,全凭自己的英勇奋战才能在捻军中立足。特别是他训练骑兵马队很有一套,兼之作战勇猛,往往身先士卒,故深得任化邦信赖并委以旗主重任。

    方大河率部沿着官道前进,很快撞上僧格林沁的先头部队。双方一场混战,捻军佯装不敌,回马撤兵。僧格林沁急令部队疾行追杀,一步步迈进了捻军的伏击圈。

    午后,僧格林沁大军进至高楼寨,正准备安营扎寨埋锅造饭。忽听号炮不断,埋伏在高楼寨以北村庄、河堰、柳林中的捻军一齐出击,各色旗幡招展,人欢马炸,乌压压的人群潮水般涌来。僧格林沁见状,急令分兵三路迎敌---翼长诺林丕勒、副都统托伦布等率左翼马队,总兵陈国瑞、何建鳌各领本部步队为

    西路;副都统成保、乌尔图那逊等领右翼马队,总兵郭宝昌率本部步队为东路;副都统常星阿、温德勒克西等各领马队为中路。

    捻军主帅赖文光、张宗禹、任化邦等人也是率部分三路进攻。西路由张宗禹率领黄旗大小旗主各部攻击,鏖战一个时辰左右。清军马队凶悍,特别是陈国瑞的洋枪兵火枪犀利,捻军一时难以得手,攻势受阻而且在清军反击下不得不稍却。

    中路捻军由任化邦、李允等人率领的蓝旗各部进攻常星阿部。韦大宝带着所部千余骑兵跟着李允的大旗冲锋,远远地看见方大河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挥舞着丈八蛇矛,吼声如雷,火红的披风高高飘扬,挡者披靡…韦大宝暗叹真是一员虎将!

    眼见敌我双方骑兵对冲逼近,韦大宝向前挺直长矛,大吼冲啊!他紧盯迎面冲来的一名敌人,那是一个蒙古骑兵,披着白色棉甲,一张典型的蒙古脸上是惊慌的表情。韦大宝感到自己的长矛锋利地破开了敌人的棉甲,他甚至听到了矛尖刺穿身体的声音---即使在万马奔腾的纷乱战场也似乎难以掩盖那锋利的矛尖刺进柔软肉体时的冷酷声音---噗…

    韦大宝及时地放开了长矛,顺手拔出马刀。在两马交错的瞬间,韦大宝瞟见那蒙古骑兵正在失去生命活力的脸上一片蜡黄,鲜血正不停地从他的嘴里涌出,他的眼神毫无光彩而变得晦暗!电光石火间,韦大宝的眼前扬起一片刀光---另一名凶悍的蒙古骑兵高高举起了马刀直冲韦大宝,韦大宝甚至来不及举起手中的刀…

    千钧一发之际,紧跟在韦大宝身旁的胡来的长矛脱手飞出,将那名蒙古骑兵前胸洞穿,惊天动地的惨叫声中,韦大宝向胡来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胡来现在也是韦大宝手下的一个小头目了,管着百余士卒。韦大宝总觉得一贯神情索然的胡来不是一个乡下挑夫那么简单,他战斗时灵活而诡异的身手以及危急时刻表现出来的敏锐嗅觉都不应该是一个挑夫的本能---韦大宝断定胡来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中路的战斗很快就见了分晓,一次简单的骑兵对冲,强弩之末的清军大败。任化邦见西路攻势危急便率部支援西路捻军向敌人发起反击,两下合力将西路清军击败。与此同时,东路捻军由赖文光统帅红旗、黑旗各部也已将当面阻击敌军击溃。

    在后督队的僧格林沁气得暴跳如雷,只得无奈地率残部退入高楼寨南面的一个荒圩。赖文光、张宗禹、任化邦等人指挥捻军乘胜追击,将该圩团团包围,并在圩外挖掘长壕,防止敌人突围。韦大宝站在壕沟边上注视着不远处荒圩里惨淡的灯火,心头欣喜若狂,那头义勇伯看中的老虎已经被关进了笼子,猎虎行动即将大功告成!

    僧格林

    沁在荒圩里火冒三丈---他气自己阴沟里翻船竟然上了泥腿子的当!当然他不会做深刻的自我批评,那让他这个堂堂的蒙古王爷的脸往哪放啊---只能痛骂诸将懈怠战事以致坐困荒野!他表示要死守荒圩,和捻匪鱼死网破!

    山海关副都统成保苦劝僧格林沁突围以图再战!记名总兵陈国瑞慷慨激昂愿保僧格林沁突出重围转危为安!众将的苦劝让僧格林沁的面子得到了保全,其实他也不想死在这个鸟不拉屎的荒郊野地!

    当夜三更,僧格林沁决定率少数随从冒死突围。临行前他告诉留守的诸将,一定要坚持到底,他很快就会率领大军来救,重整旗鼓!诸将唯唯诺诺,个个发誓死守荒圩,拖住捻匪以确保王爷顺利转进---却人人心里嘀咕,天知道你还来不来!

    僧格林沁命陈国瑞所部五百洋枪兵头前开路,偃旗息鼓摸到壕沟边,然后猛烈开火攻击,众人趁机填塞壕沟突围。捻军临时挖掘的壕沟不大也不深,加上清军火力凶猛,防守壕沟的捻军很快就溃散了。僧格林沁等人急忙冲过壕沟,向西北方向狂奔。那些原本发誓坚守的清军诸将一见僧格林沁已经逃出去了,立时也从壕沟的缺口跟着就跑了---谁会那么傻真的死守啊,不就是让王爷开心一下嘛!

    僧格林沁一行千余人跑到一处叫吴家店的地方,众人见没有捻匪追来,不禁都长出了一口气,以为就此逃出生天了!不料还没缓过气来,前面树林里一声炮响,杀出无数捻军将士。原来赖文光、张宗禹等人为防备僧格林沁突围,除留一部围困荒圩外,还在周围埋伏了大队人马。在此埋伏的正是任化邦、李允的蓝旗兵马,见僧格林沁果然突围逃到此地,遂伏兵四起,拦住去路。黑暗中杀声震天,一波一波的乱箭蝗虫般飞向清军队伍…

    惊慌失措的清军士气低落很快就被捻军杀散了四下奔逃,僧格林沁长叹一声,由亲随保护往麦地里逃去,还没走几步,胯下坐骑便被乱箭射中。慌乱中,僧格林沁也和亲随们逃散了,一个人孤零零地跑进了麦地。

    黎明时分,捻军清扫战场却没有发现僧格林沁的踪影。任化邦急令搜查附近麦地。韦大宝领着部下在麦地里搜寻,很快发现了倒伏的麦苗,他独自一路追踪,不多久就看见一身战袍的一员清将蹲在麦地里,头上顶戴是三眼花翎。他悄无声息地靠近对方,那人也发现了韦大宝,慌忙提起手中宝剑。韦大宝连忙轻声道:“义勇伯命小人向王爷问好!”

    僧格林沁又惊又喜,刚想说话,忽然心口一凉,却见一支长矛已经刺进了自己的身体。他愕然地望着来人,只见韦大宝阴测测地说道:“义勇伯爵爷不希望王爷看见今天的日出!”

    僧格林沁的身体软

    软地倒在地上,他的脑海里闪过李旭那张人畜无害的笑脸…

    韦大宝杀了僧格林沁,转身见自己的部下一个叫张皮绠的小兵跟来了,便将僧格林沁的三眼花翎帽子丢给他,笑道你去报功吧…韦大宝可不想让自己引人注目,那是情报工作的大忌!

    全歼满蒙骑兵七千余人,打死了僧格林沁,捻军上下兴高采烈。赖文光等人召开庆功大会,在高楼寨的土台子上,捻军大小头领纷纷上台报功,一个捻军的师爷忙着记录。韦大宝和胡来也来参加庆功大会,胡来还是那副别人欠了他几吊钱没还的死样子。当胡来抬眼看见正在赖文光身边记功的师爷时,浑身一震---张德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