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104,临川才子

    一月底,贺红玉择个黄道吉日,李旭迎娶柳氏姐妹为平妻。这一日巡抚衙门张灯结彩,热闹非凡。省内外各界人士纷纷前来贺喜---手握兵权又镇抚一方的封疆大吏娶小老婆,谁敢不给面子?不要说跟李旭关系密切的人士必到贺喜,那些正愁找不到门路攀上李旭一条大腿的人更是趋之若鹜,以致李府的请柬在黑市上高达一千两一张还有价无市!

    虽然李旭很想低调办事---自己娶媳妇是给自己用的又不是给人看的,整那么大场面干嘛!想归想,但是场面上还得过得去不是?光义勇军系统的老部下老同事就好几百,总不能冷了大伙儿的心吧?另外官场上的朋友还有各界朋友都不能不招待啊!无奈,巡抚衙门只好大宴一天,连衙门里操场上都摆满了酒宴,南昌城里最好的酒楼停业一天专门负责巡抚衙门的酒席.

    折腾了一天,总算完事了。李旭头昏脑涨,心说这哪是娶媳妇啊,分明是要人命啊,这辈子打死也不结婚了!他趁人不注意,蹲在黑乎乎的屋角花坛边大吐特吐,将晚宴的酒水全部吐了个干干净净,这才脑袋瓜慢慢清醒,一步三晃地朝洞房走去。

    新婚洞房里规规矩矩坐着两个新娘子,还有贺红玉挺着个肚子在和新娘子说话,小李盛好奇地一会儿摸摸新娘子的衣服,一会儿又去挑新娘子的头盖,小家伙没个停。李旭进了屋,端起桌上的茶杯一口气喝干还囔着渴。贺红玉埋怨道老爷喝那么多酒干啥!说着命人准备醒酒汤。

    夜深人静,贺红玉带着孩子回去休息了,李旭把丫鬟婆子都赶走了,嘿嘿笑着给柳氏姐妹揭了盖头。小双见李旭不怀好意地笑容,娇羞道:“老爷笑得好可怕呀!”

    李旭笑道:“老爷我好不容易来一趟,该得享享艳福啊!”

    大双奇道:“老爷,什么叫好不容易来一趟啊?老爷不一直在家里吗?”

    李旭见大双一双大眼睛黑溜溜的,轻轻一刮她挺直秀气的鼻子,笑道:“老爷我上辈子就守着一个肥婆娘过日子,这辈子总算有三个大美女陪我了,岂能辜负良辰美景耶?”说完,噗地一下吹灭了蜡烛,一室皆春…

    李旭毫不犹豫地给自己放了三天大假,新婚燕尔,自然要先想享受无边艳福!婚后第四天,李旭才正式坐堂办公。上班第一天,处理完积压的公务后,罗文才报告宣传部长范横溪求见。

    随范横溪走进办公室的还有一人,范横溪向李旭介绍这位是属下同窗好友,抚州临川举人顾千里先生!顾千里上前施礼,口称学生拜见抚台大人!

    李旭很高兴,热情地招呼两人在沙发上就坐---沙发是卢长富的徽商会新近从上海洋人那里引进的时髦家什,自己开办家具厂生产,专销洋人和有钱大户人家,价格不菲

    ,也送了一套给李旭。李旭很满意,他早嫌太师椅硬邦邦的硌人!李旭还告诉卢长富怎么生产席梦思床垫,那玩意比木板床舒服…卢长富听了李旭介绍,立马明白了这席梦思的妙处,连忙组织人试制。

    范横溪和顾千里在三人长沙发上落座,两人都还不太习惯沙发的柔软,身体有点僵硬。面前的长条茶几上有秘书送上茶水,李旭坐在两人对面的单人大沙发里,身子十分舒服地随意而坐,紧靠沙发摆着小茶几。

    李旭笑道:“顾先生,虽然本抚与先生初次见面却早已久仰大名了,呵呵…先生在旭报上的文章本抚拜读久矣,十分钦佩先生的才华与见识---只是缘铿一面,今日才得相识,可谓相见恨晚也!”

    范横溪和顾千里都笑了,范横溪道:“大人有所不知,属下早就请千里兄出山。只是千里兄家事缠身,一直不得空闲。直到最近才料理完家事,昨日方从袁州赶至省城,属下便请千里兄来拜见大人。”

    顾千里也急忙说道:“学生久仰大人威名,居家期间也曾感受了大人的施政,对大人所作所为非常佩服!今日拜见大人,实乃三生有幸!”

    “呵呵,先生在本抚这里无需客套!久闻先生乃临川才子之首,本抚希望先生能出来为国为民做点事情,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大人有命,学生岂敢推辞!此番拜谒大人,学生也有想法还望大人指正。”

    “哦?先生不妨直言,本抚洗耳恭听。先生但有所言,无不欣纳!”

    顾千里和范横溪对视一眼,范横溪鼓励他有啥说啥,大人喜欢直言不讳。顾千里于是拱手对李旭说道:“大人在江西这几年所做事情最让学生钦佩的乃是办报一事!得民意争民心,此乃旭报之功也!古往今来,学生以为争取民心无人能出大人之右,此皆大人慧眼独具!如大人不弃,学生愿在报纸宣传方面效力!”

    “呵呵,先生愿助本抚一臂之力真是求之不得!不过,本抚各方面急需人才,为何先生独独愿意宣传工作呢?如果先生愿意,巡抚衙门和义勇军都需要先生出力啊!”

    “大人,学生为大人效力并非为了做官谋职!若为求官,早几年学生就已经是后补知府了!学生愿意效力大人,不图别的,就为了大人为国为民!学生以为,能救国以自强,能救民出水火者非大人不做第二人想!”

    “哦?呵呵,先生何以如此肯定?岂非对本抚青眼高看耶?”

    “请大人恕学生狂悖!学生以为国家自新图强非当今朝廷所能为也!护国安民非当今诸臣所能为也!纵使曾、左之流亦不能也,何况满人庸碌之辈岂能救我中华!”顾千里目光炯炯,慷慨呈词。

    李旭心中一动,凝视顾千里说道:“先生之言撼人心魄!本抚以为曾、左不失

    当今汉人英豪,即是恭王、僧王也是满蒙人杰,难道先生不以为然吗?”

    “诚如大人所言,上述诸人确是一时豪杰!但是,学生以为他们只是保朝廷而不是保国家,更不是扶保我亿万百姓!”顾千里情绪高昂,大声说道:“他们皆为一己之私或一己之利报效国家!试问曾左之流不为千秋功名会挺身而出吗?恭王僧王不为满蒙朝廷会尽心尽力吗?他们救的不是国家---他们救的只是他们自己!”

    李旭心里一阵激动,谁说古人不能一针见血地看透本质?他按捺住内心的激动,故作平静道:“且不说先生之言只是揣测,再说为名求利也是人之常情嘛!只要他们能够做护国安民之事,总算是为国为民嘛---先生以为呢?”

    “大人,方今国家就如一条四处漏水的破船而前方更是礁石林立!曾左之流不过拼命舀水堵漏而朝廷如同舵手却依旧将船驶向礁石!大人试想这条船还有救吗?在船上的百姓还有救吗?”顾千里不无悲愤!

    “以先生之意又该如何?本抚以为先生不能光出问题不想办法啊!”

    “学生的办法就是唤醒百姓一起舀水堵漏而且要有能者掌舵以保证船只不会触礁!”

    “如何唤醒百姓?”李旭暗暗点头却又继续试探。

    “如大人一样办报宣传,唤醒民众万众一心!”

    “何人可以掌舵?”

    “非大人莫属---因为大人现在所为就是为将来准备!”

    “哈哈哈!先生快人快语,李旭受教了!”李旭哈哈大笑,然后正色道:“千里兄深知我心,李旭必不负千里兄期望!先生有心报业救国,有何打算?”

    “旭报已有横溪主持,学生当另办一报和旭报遥相呼应,扩大宣传,影响更多的民众!”

    李旭起身,来回踱步,然后停下说道:“先生所言有道理,只是先生之报在表面上不能与旭报和义勇军有任何容易引起外界误会的关系---要办一份独立的报纸以确保报纸的公正性!明白吗?”

    顾千里想了想,点头说道:“明白,大人所言极是!”

    “先生打算在何地办报?报名叫什么?何时开办?需要本抚提供什么帮助?”

    “在下想去京师办报,取名《新报》,争取半年内开办,开始每周发行一次,以后再酌情而定。无须大人帮助,在下已决心变卖家产办报,也算为护国安民做点贡献吧!”

    “先生决心令本抚佩服!但是本抚觉得先生应该在上海办报,京师太过保守且朝廷控制严厉!不如到上海去,那里风气开放且已经有多家洋人办的报纸。如果先生在上海办报不仅较方便而且也能代表国人和洋报一比高低嘛!至于其他先生自可做主,只是开办费用不能让先生变卖家产而为,本抚愿意出钱资助。”

    顾千里起身施礼:“一切听从大人吩咐!在下今后会和横溪保持联系,配合大人的护国安民大计。”

    李旭很高兴,吩咐范横溪负责和顾千里配合,全权处理旭报和新报的协调事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