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93,南下入皖

    李旭在圆明园废墟成军授旗的活动很快被围观的海淀村民散布到民间,迅速传播,闻者日众。一些乡绅学子痛感国耻,听闻李旭的誓言,无不翘手称赞,皆曰虽武夫之勇,不失文人之志矣!又听闻李旭曾率部千里勤王,血战八里桥抗击洋夷进京,掩护皇上安全北狩…种种事迹可歌可泣,哄传乡野。一些社会贤达士绅纷纷前来义勇军驻地,拜会李旭,赠送牌匾“国家柱石”,还有锦旗“御虏抗侮”等等。一时间义勇军营地迎来送往,倒也热闹。

    李旭这段时日整天忙着接待各方士绅贤达也是焦头烂额,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万一被御史参一本结党营私就没意思了,再来个要买人心就更麻烦了!这各路牛鬼蛇神,谁知道会碰上什么事啊…得嘞,咱还是早点撤吧,远离京师这个是非窝!

    李旭正准备通知部队拔营启程,忽报王闿运来见。王闿运和一个年轻人一起走进李旭的大帐,向李旭介绍那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是新近刚升为内阁学士的张之万的堂弟张之洞,久慕李旭大名特来拜会。

    李旭面上微笑,心里却惊讶这位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张之洞啊!别说,还真是一表人才,文质彬彬,就是个子矮了点。但是人家有才啊,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晚清名臣,曾、左、李、张,至此李旭全部见到了。

    张之洞这时还很年轻,连科举还没中,还是学子身份。他面对近来声望大涨的李旭非常仰慕,恭敬施礼,口称学生拜见将军,久仰威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也!

    李旭也忙还礼,说道:“世兄客气了,倒是续之能见到世兄,真乃幸会幸会啊,呵呵!”李旭这是真心话,惊险地穿越了一百多年才见到张之洞这个大名人能不幸会嘛,而且还是活的!

    宾主落座,王闿运笑着说张之洞早就想来拜见李旭了,只是素不相识怕有唐突。今日刚巧他去张之万府上办事,被其堂弟张之洞拖住一定要他引见。

    李旭说世兄见外了,我李旭现在虽然带兵打仗,可当年也是秀才出身,岂能不见同行?呵呵。

    李旭平易近人的态度令张之洞顿生好感,也就少了初次相见的拘泥。双方虽然身份悬殊但都是年轻人,李旭说你我相差一岁,咱们平辈论交,我就叫你香涛,你就叫我续之吧!张之洞大喜,连称高攀!双方很快谈话投机起来。

    张之洞说道:“续之兄少年有为,投笔从戎为国御侮,实是吾辈楷模!弟不才,愿为军中驱使,随兄报国杀敌!”

    “呵呵,贤弟之才岂在营伍?况令兄张大人也不会答应吧!开个玩笑,贤弟勿恼!”李旭笑着,给张之洞满上茶水,然后说道:“报国之路非只沙场征战,当今国难不已,岂是军队不如洋夷乎?愚兄以为国力衰竭导致军疲兵弱

    。若想富国强兵,关键还是技不如人,械不如人,商不如人,工更不如人!贤弟以为然否?”

    李旭现在还不能说得太深,只能挑明面的东西说,否则跟这个时代尚未明了近代化含义的人说什么体制、思想、文化之类的深层次的东西肯定是对牛弹琴!李旭需要耐心和时间来慢慢启迪和潜移默化这个时代的人们。

    张之洞若有所悟,叹声道:“闻兄一言,茅塞顿开!诚然如此,我朝向以奇技淫巧视洋人之技,重士农而鄙工商,每遇洋夷船坚炮利而丢盔弃甲以致国耻大辱!”

    李旭暗喜,心道张之洞毕竟不同凡响,能成就一代名臣确有过人之处,起码看问题一点就透,比那些榆木脑袋冥顽不化强太多了---嗯,孺子可教也!于是笑道:“香涛既已明白,何必执着营伍?愚兄以为贤弟将来事业必不在愚兄之下,出将入相亦不远矣!”

    “诚如兄言,弟必定开工矿、办军械、兴教育以报国家…届时还望兄助弟一臂之力!”张之洞正襟危坐,神态严肃,目光坚定。

    “好,一言为定!于公于私,于国于己,愚兄必定襄助贤弟报国之志!”李旭哈哈大笑,和张之洞击掌约定。王闿运旁观微笑,他也很看好张之洞的未来发展,认为日后可为李旭官场上的同盟。

    送走了王闿运和张之洞,李旭命令各部抓紧准备出发的工作,采办必要的军需物资。随后他又拜见奕?,告之即将启程南下,请兵部核发相关公文。奕?指示此去一路正是匪患猖獗之地,义勇军可酌情剿匪。

    李旭笑道:“王爷放心,取道安徽正有此意!已经传令江西调派人马到安徽亳州会合,届时视皖省匪情再做定夺。”

    奕?也颌首笑道:“如此甚好,本王静候续之捷报!”

    1862年初,李旭参加完朝廷的新年朝会后即申请陛辞。已经加尊号慈禧的叶赫那拉坐在黄幔后面,望着殿门外昂首离去的李旭背影,心头一缕淡淡的惆怅还有说不出的落寞和别扭…冷不丁冲正在龙椅上爬上爬下玩的正欢的小皇帝怒吼一声---皇帝这样子成何体统!吓得幼小的同治帝一哆嗦,咧嘴要哭。

    慈安太后连忙上前哄慰,奇怪地对慈禧说:“妹妹你咋了?好端端地骂孩子干嘛?”慈禧默然无语。

    义勇军近千人马离开了京师,向南方挺进。李旭在出发前连下数道命令给赵向东等人,命令二个团在四月下旬务必赶到亳州会师,携带弹药补给。命令一个团部署江西彭泽准备接应。命令情报处密切关注安徽战局,特别是太平军陈玉成部的动向,随时报告。

    在浙江衢州的赵向东接到李旭的命令,连夜赶回赣州总兵府召开会议。他和诸将商议后命令三团、四团、运输营由吕明率领赶赴皖北亳州会师李旭,孙

    三官率部进驻彭泽。牛大勇不乐意了,钱五说你媳妇准备生孩子了,你就在家多陪陪老婆孩子吧!

    牛大勇不乐意地说:“怎么能因为老婆要生孩子了就不打仗呢?”

    赵向东笑道:“大牛,打仗的机会有的是!这次你就老老实实在家呆着吧,大人说过咱们旭营---不,现在叫义勇军了---护国安民为的就是子孙后代幸福安康!大牛,你当爹了,兄弟们都替你高兴!”

    吕明、孙三官、余老三、吕亮带着部队分别向指定地点出发了,赵向东又返回衢州坐镇。

    情报处办公室内,陈长风和李能通商议安排了派赴安徽的情报侦察工作。李能通笑道:“处长,大人怎么对安徽如此重视?特别要求盯紧陈玉成部,看来是有大行动啊!”

    陈长风微笑着摇摇头,说道:“老李,咱们也别瞎猜了,大人自有打算。对了,你还想不想回部队带兵打仗了?”

    “不了!我觉得干情报工作也挺好,虽然没有战场上厮杀痛快,也没有人前人后耀眼的荣誉!但是,咱们这一行充满了神秘和刺激…照大人说的就是很有成就感,呵呵…我喜欢这种感觉!”

    “是啊,虽然我们不能人前扬名,但是我们的工作极其重要!大人说过,我们每一个情报员都能起到一个团都难以起到的作用,每一个情报员都相当于一个团的作用!我们就是无名的英雄,战斗在隐秘战线的战士---护国安民的功绩有我们无名英雄的卓越贡献!”

    “说的好!”一个声音从门外传来,钱五走了进来。陈长风和李能通都急忙起身迎接。

    钱五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李旭和赵向东,作为总军法官他自然可以出入任何部门。钱五走进陈长风的办公室,笑道:“大人很快就要回来了!毓科、庆善这两个混蛋这两年没少找我们麻烦,我来就是告诉两位把你们收集到的一些情况整理汇总一下,等大人回来肯定能排上用场---到时候要他们好看!”

    陈长风和李能通同时身子一挺,一起大声道:“是!请钱总放心---保证按时完成汇总工作!”

    李旭率部一路南下,不紧不慢地向亳州进发。沿途时不时打打土匪、山贼,顺带着搂草打兔子把一些土豪劣绅也打了---罪名当然是资匪通敌了。这样一路洗地,可把直隶、河南境内的土匪老财害苦了!俘虏不多,缴获不少,运输连的大小车辆日益增多。官兵们也是吃饱喝足,游山逛水一般前行。

    及至四月下旬进抵亳州境内,已然缴获各种物资约合数十万两银子!钱多是好事,李旭很高兴,吩咐部队在亳州城外安营扎寨,等候前来会师的部队。顺便又把亳州的地洗了一遍,当地土匪土豪叫苦不迭,闻其名皆落荒而逃,流落他乡…时人曰,李旭性好鱼肉

    乡绅,然其所鱼肉者皆该鱼肉也!

    两天后,吕明、余老三、吕亮率部赶到亳州,双方会师皆有久别重逢之感。张五伢、肖铁娃更是和余老三、吕亮紧紧拥抱,热泪盈眶…李旭在大帐设宴聚餐,庆祝会师。席间众人问及部队下一步行动,李旭笑道部队下一个地点是蒙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