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68,建立学校

    李旭在温汤军事会议上指出由于旭营目前控制的地盘比较大,赣西赣中赣东连城一片,近乎占了江西一半。如此一来,旭营的编制也要加以变化以适应新的情况,保证旭营地盘的安全,同时也要面对新的战斗要求!

    李旭宣布旭营编制营升团,新的编制如下:连排编制不变,每营三个连,营部五十人,包括营长、副营长、军法官和财物、后勤、人事等军官军士,传令班、勤务班、炊事班等,全营满编三百五十人。每团三个营,团直属部队有侦察连、辎重连、枪炮连、警通连,团部五十人包括团长、副团长、军法官及作训科、政治科、后勤科、装备科等,全团满编一千五百余人。旭营编组四个野战团,合计六千多人马。

    旭营中军直属部队如下:炮团目前辖一个重炮连,六门十二磅炮,满编一百五十人。一个轻炮连,十门六磅炮,满编二百人。教导队五百人。运输营三百人。宪兵营改编为宪兵总队,满编一千人,辖三个大队和总队部。中军警卫营三百人。工兵营三百人。医疗队一百人。旭营总计官兵九千人。

    撤编侦察营,分编入各团。宪兵总队负责旭营控制区的军事纠察和维持治安,见官大一级,有权纠察所有军人!重炮连和轻炮连的作战指挥及训练由弗兰克负责。教导队负责新式武器的换装训练、战术试验、条令试行等。各团枪炮连目前装备抬枪和劈山炮作为近距离战术支援火力,其中劈山炮五门,抬枪三十支。目前各团三个营分别为二个刀枪营,装备大刀长矛;一个火枪营,装备旭式步枪和德莱赛步枪。待修械所生产质量稳定,产量能够满足部队需要后再全部换装。

    明确旭营各部编制和装备后,李旭重新任命了各部主官和部队驻防地。具体如下:

    旭营副司令赵向东,上校,驻节抚州,指挥一团、四团;钱五,旭营总军法官,上校。

    一团,牛大勇团长,中校;彭汉年副团长,少校;陈子长团军法官,少校。驻防抚州。

    二团,孙三官团长,中校;韩九万副团长,少校;罗大海团军法官,少校。驻吉安。

    三团,余老三团长,中校;何先强副团长,少校;粟大刚团军法官,少校。驻袁州。

    四团,吕亮团长,中校;黄玉金副团长,少校;刘铁全团军法官,少校。驻建昌。

    宪兵总队,徐棒子总队长,中校;肖强副总队长,少校;丁海东总队军法官,少校。一大队驻袁州;二大队驻抚州;三大队驻吉安。

    教导队,张五伢队长,中校;肖铁娃副队长,少校;林汉军法官,少校。

    炮团,马彪团长,中校;王三娃团军法官,少校;指挥兼教官弗兰克,中校。重炮连,唐有财连长,少校;罗友金副连长,少校;张大壮军法官,少

    校。轻炮连,林大德连长,少校;朱刚副连长,少校;韩奎军法官,少校。

    运输营,吴小山营长,少校;何贵副营长,上尉;郑大眼军法官,少校。

    警卫营,聂大彪营长,中校。马胜才副营长,少校;

    工兵营,赵向东兼营长;韦大光副营长,上尉;张大福营军法官,上尉。

    新兵队,王铁蛋队长,训练处副处长,少校。

    李旭同时宣布了旭营各处的主官任命:

    参谋处,吕明处长,中校。

    情报处,陈长风处长;李能通副处长。

    训练处,牛大勇兼处长,中校;王铁蛋副处长,主持工作,少校。

    装备处,孙三官兼处长,中校;李禄副处长,少校。

    财务处,王孝祖处长,中校。

    军法处,钱五兼处长,上校。

    秘书处,杨玉河处长,罗文才副处长。

    政治处,沈思德处长。

    后勤处,周老实处长,中校。

    卫生处,格兰斯坦处长,文颐风副处长,少校。

    考虑到目前旭营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部队已经陆续出现了一批伤员,这些都是无法再适应战斗的退伍人员。李旭决定加强地方控制,特别是遇刺一事也提醒了他有必要加强治安管理。他决定将这批因伤退伍官兵组建治安队,专门负责地方治安和协助官府、宪兵保安工作。任命杨三为治安队长,建立密布市镇乡村的治安网。李旭说部队要逐步从地方治安工作中脱离出来,集中精力专门负责打仗!目前治安队有七八百人退伍兵,准备以这些人为骨干再招募一批队员,争取达到三千人的规模。

    人马多了,干部问题再次凸显。部队的核心就是各级军官,骨干就是富有经验的士官。目前旭营新兵较多,又准备换装新式武器,培养军官管理指挥部队,加强部队战斗力是重大问题。为此,李旭决定建立旭营军官学校,强化军官培养!同时,旭营地盘扩大,急需大批管理干部加强对地方行政的领导和管理。李旭决定建立旭营行政干部学校。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特别是推进工业建设和完善工业配套体系,发展民族科技实力,李旭还决定建立旭营技术学校。

    旭营军官学校设立在袁州一个叫黄土岗的地方,又称黄土军校!主要培养士官和中低级军官,学生来源为部队立功士兵和面向社会招考。同时对部队现役中低级军官轮训,不定期开设高级军官进修班。

    旭营干部学校则设立在袁州五溪村,人们就简称五溪干校。干校对外招生,对内轮训。李旭特别重视这两所学校的政治思想培训,强调思想品德教育。他亲自兼任两校校长,钱五出任军校副校长,铁血会组织部长沈思德出任干校副校长。

    技术学校设立在工矿企业较多的萍乡,李旭觉得学校主要面向社会,要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以便更好

    地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虽然是旭营出资但要尽量避免军事化,于是亲自题写校名南方技术学校,这名字高端大气上档次---简称南技校!李旭为名誉校长,涂远山兼校长,史国良为副校长。

    三所学校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建,八月中旬基本筹建完毕。筹建期间,李旭多次亲临指导,题写军校门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休入此门”横批“勇敢者来”!

    题写干校门联“大业尚未成功,诸君仍须努力”横批“报国者来”!

    题写技校门联“一颗红心学技术,二种准备报国家”横批“好学者来”!

    三所学校的学生全部免费教育。李旭要求一定要创造最好的条件使学生们能专心学习,规定财务处对教育经费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八月的一天,李旭专门召集三校师生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邀请了旭营领导、官府大员、各界名流等上百人莅临,盛大的场面轰动一时。三校教师员工和首批学生近千人汇聚黄土军校大礼堂,人人服装整齐,个个精神饱满,大伙儿都怀着激动的心情聆听他们心目中最崇拜的人在主席台上的讲话。

    李旭情绪高昂,站在主席台上大声宣讲,不时挥动着手臂加强手势的力度。他强调了创办学校的紧迫性、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了办学方针和原则,要求莘莘学子专心致志,报国安民!他强调今后的工作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部队建设正规化,行政管理专业化,生产发展标准化!军官必须是军校毕业;干部必须是干校毕业;工程师必须是技校毕业。

    最后李旭饱含深情地说道:“诸君,泱泱天朝上下纵横数千里,这片辽阔的土地生活着汉满蒙藏回及其他各族人民,都是华夏子民,同属中华民族!这片国土和生活其上的各族人民就是我们的国家!就是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之保卫的天朝!为了国家民族不受欺辱,我李旭愿与诸君共同努力奋斗!同学们,你们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正是风华正茂。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但终究是你们的---为了美好的新世界,诸君,努力!”

    李旭重重的一个手势,结束了慷慨激昂的演讲,台上台下暴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每个人都被李旭的演讲激动得血脉贲张!那些年轻的学生们更是热泪盈眶,皆以报国励志!

    史载,李旭在三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率先在天朝提出了近代国家民族之理念,其深远影响为时人始料不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