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枭雄
字体: 16 + -

31,出战江西

    湘勇克复武汉三镇的捷报传到紫禁城,咸丰帝大喜,御览报捷奏章已毕,不禁对左右笑道:“不意曾国藩以书生之身竟然克复名城,诚可嘉勉也!”说罢,提笔就要加封曾国藩为湖北巡抚之职。

    旁边大学士祁隽藻眉头一皱,淡淡言道:“是啊,曾国藩以在籍侍郎之身,不过匹夫耳。振臂一呼,竟然能召集数万之军,此能耐倒也不可小觑啊!”咸丰皇帝一愣,回过味来,慢慢放下御笔,久久不语。

    边上肃顺一看,知道曾国藩的巡抚一职没戏了。不禁瞪了一眼祁隽藻,心道这老东西行啊,一句话就把别人的巡抚说没了!今后倒是要小心此人。

    肃顺启奏道:“皇上,毕竟湘勇剿匪有功,不可寒了将士们的热血,不妨对曾国藩予以嘉勉。那塔其布乃是我满人好汉,臣以为可升其为湖南提督。就是那李旭虽然年轻却也战功卓著,朝廷理应重赏。其余有功将士也应按功封赏,如此可使湘勇将士感激皇上,保持对朝廷的忠心啊!皇上,江西匪乱正盛啊!”咸丰帝听了,一一准奏。

    未几,朝廷旨意到达武昌。李旭因功被授予七品把总。湘勇将士皆有封赏。唯独曾国藩没有升官加爵,令他大失所望却也无可奈何,只能暗自郁闷。曾国藩将李旭所部扩编为亲兵哨,让李旭招兵买马,准备日后出兵。李旭请求回湖南招兵,顺便疗伤。曾国藩答应了,于是李旭率部回长沙,中途拐道通城,秘密取出埋藏的财物,然后大队人马取道岳州。

    这日傍晚,人马来到岳州郊外扎营。忽见杨三陪着贺红玉进营来见李旭,李旭奇怪怎么她来了。原来杨三先回到长沙家中,一说李旭受伤之事,可把女人们急坏了,姑姑说那营中都是一班大老爷们,怎会照料人?便让贺红玉赶赴武昌照料李旭,刚巧在这里碰上。李旭笑曰一点小伤倒让玉姐担心了!

    晚饭后没事,李旭和贺红玉、李禄三人走出营门,在附近溜达。李旭对贺红玉说当年便是在此地遇匪,险些丢了性命。贺红玉好奇,便让他说说经过。于是李旭将当年死里逃生一事娓娓道来,边上李禄不时插话补充,两人一唱一和,将一桩遇匪落难之事说得天花乱坠,惊险曲折,听得贺红玉那张俏脸一会儿红一会儿白,不时瞪圆了眼睛掩着小嘴做惊骇状。说的兴起,李旭指着一片菜地忽道:“玉姐,你还记得那个图书馆吗?”

    “什么?什么图书馆?”贺红玉莫名其妙地看着李旭,又看了看菜地,一脸茫然。

    “哦?哦!…没事没事。”李旭一拍脑袋醒过味来,暗骂自己糊涂,贺红玉怎么可能是后世那个馆长小助理呢!他呵呵干笑着说:“没事,我是说将来这里可以建一座学堂,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读书启蒙…啊,呵呵…”

    “那好啊!将来打跑长毛,相公就在这盖学堂吧。”贺红玉笑道。

    “呵呵,玉姐,我说的那种学堂只怕现在还一时半会盖不了。也许要等到很久很久以后才能盖吧。”李旭忽然怅然若失,他又指了指那片菜地,轻声说道:“也许以后我真的要在那里盖一座图书馆啊!”

    “好啊!那以后咱们就盖相公说的什么图书馆,到时候妾身就去图书馆干活,侍候相公!”贺红玉也小声说道,一脸幸福的样子。

    李旭仿佛被雷劈了一下,神情古怪,情不自禁地想到轮回二字---也许这世界上真的有轮回吧?

    “少爷,啥叫图书馆啊?”李禄忽然问道,一脸好奇。

    “去去去,象个电灯泡一样!跟你说你也不懂。”李旭不耐烦地挥挥手,把李禄赶到边上。

    贺红玉见李禄瘪着嘴,一脸委屈,心中不忍,对李旭小声道:“小禄子还是孩子呢,相公应该善待他啊!”

    “没事,这小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皮着呢!”李旭一拉贺红玉说咱们去那边看看。此时天色微暗,微风轻拂,佳人在旁,正是偷香窃玉一逞手足之欲的大好时刻,李旭早就色心大动,准备在僻静处对贺红玉调戏一番。唉,好久没碰女人了,逮个机会不容易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失机者斩!

    李旭拉着贺红玉没走两步,还在想着前世哄女人的甜言蜜语在这个时代应该咋说呢,就听见李禄的声音:“少爷,电灯泡是什么啊?”

    “唉,是一种能发光的物件,一个洋人老头发明的。”李旭一边走,一边耐着性子回答。小孩子的好奇心应该鼓励!

    “能发光的物件?和蜡烛一样吗?”李禄又问道,紧跟在李旭身后。

    “不一样,比蜡烛亮,但是也能照明看书。”李旭拉着贺红玉紧走几步,想甩开李禄。

    “为什么会比蜡烛亮呢?少爷。”

    “因为那物件不是点火的,是用电的,所以比蜡烛亮。”

    “电是什么?可以象火一样点吗?为什么不能用火点?为什么要用电来点蜡烛?蜡烛怎么点着呢?…”李禄巴拉巴拉一通追问,令李旭头大不已。

    “是啊,相公,妾身对小禄子的问题也很好奇呢,你说说啊!”贺红玉停住脚步,满脸同样的好奇。

    唉,看来今晚是别想偷香窃玉了!这熊孩子谁家的!那来那么多好奇!不知道好奇也会害死人啊!李旭欲哭无泪…

    李旭率部回到长沙,让赵向东等人按照老规矩负责招兵买马诸般事情,自己来到城外田庄。这田庄是以贺家那几亩田地为基础把周围几百亩地买下来建立的,现已有几十户人家,基本上都是李旭部属的家人,人称贺家庄。庄头叫田老五,原本是三湘镖局的镖师,镖局歇业后就让他带着家人来庄上看家护院。这几个月方世平又先后

    在庄上开设作坊,一时间庄子里倒也热闹。

    李旭带着李禄一进贺家庄,就遇见方世平正和田老五在庄中大路旁说话,见李旭来了,都忙上前打千请安。李旭在方世平和田老五的陪同下,巡视了一番庄园,见家家户户安居乐业,作坊里热火朝天地忙活,深感满意,对两人大加赞扬。

    方世平告诉李旭他正在组织人手试制李旭说的那种铅笔,湖南境内就有石墨矿。说着,他让人取来几种试制出来的铅笔给李旭看,长短粗细竹制木制的都有。李旭仔细检查,觉得还是木质材料的较好,让方世平多加试验,笔杆不要太长太粗,以手写方便为好。

    另外,李旭还检查了制药作坊的生产情况,对几种试制出来的救治伤病的药物大加好评,要求方世平尽快生产一些,连同铅笔一起送到部队,自己要试用一下。方世平一口答应。李旭又让李禄将在通城缴获得方家银票还给方世平,方世平捧着手上那几千两银票,唏嘘不已…

    正当李旭在长沙招兵买马的时候,太平军石凤魁、黄再兴等部自武昌撤出后便一路退守田家镇。在天京的太平军二号人物东王杨秀清此时已经得知武昌失守消息,又惊又怒,遂派秦日纲率部前往湖北支援西征太平军。

    太平军诸部会合后,自田家镇至蕲州,沿长江北岸建土城四十里。又从田家镇横跨半壁山江面安设铁锁,并于半壁山上建营垒五座,引水为濠,严密布防。

    十月,曾国藩率湘军大举进攻,攻势甚猛。秦日纲与湘军道员罗泽南、知州李续宾部大战于半壁山,先胜后败---太平军石镇仑、韦以德等数千将士战死,被迫退回。十月中旬,参将杨载福、同知彭玉麟所部湘军水师自江面进攻太平军水师。

    书生领兵的彭玉麟决定首先放炮击沉太平军护索小船,一声令下之后,数炮齐发,炮弹尖厉呼啸着飞向太平军的小船。护索的太平军小船慌忙迎敌,但由于先失战机,且敌人火力强大,所以还没来得及反击,就一一被湘军击沉了…

    随即,彭玉麟令湘军选出的那些敢死队员,驾着二十条快蟹小船向铁索冲去---每条船上都放着一口大锅,锅里盛满油脂,燃上大火,将油脂烧得滚沸…悍不畏死的湘勇们忍受着炙人的高温,将船驶至铁索旁边,将铁索拉到火焰上煅烧。等到烧得差不多时,便用铁钳将铁索夹出来放在预先准备好的铁墩上,几个人手执板斧猛砍一番,将铁索砍断…

    不到两个时辰,数根铁索全被烧熔砍断。杨载福急令船队顺江而下,截断太平军船队的归路。然后再溯江而上,沿途放火,使太平军水师数千船只顿时化为火海…

    箭在飞、火在烧、枪炮齐鸣、杀声震天…双方死伤的人一个个掉进水里,未死的在江

    浪中拼命挣扎,已死的随波逐流…江水已被鲜血染红,半壁山似在低首垂泪,长江水也在呜咽悲号…

    发生在田家镇一带的这场自太平军广西起事以来罕见的恶战以湘军获胜而告终。太平军水师败走武穴,湘军乘胜追杀---水师于江面纵火,陆师在南岸助攻,烧毁太平军船只约三千号…秦日纲、韦俊等残部纷纷溃逃…

    这年秋冬季湘军取得的一连串胜利,几乎消灭了太平军在九江以上长江中的水师。同时为曾国藩率领湘军于1855年初前后挥师江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数万湘勇东征不仅没有了后顾之忧,也有了充分的后勤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