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有男初长成
字体: 16 + -

第二十六章 存失之辩

    “泰:小往大来,吉,亨。”

    崔邵的颂读抑扬顿挫、琅琅沉稳,刘义真坐在柳荫下听讲,初秋的风轻抚着柳枝,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木香。

    文先生已经南下,所以崔邵接过教鞭继续教导刘义真,今日本在是在西府内堂授课,不过刘义真嫌烦闷,便换到了前院来。

    “仲毅,还是你这里清净!”院外王修推门入,听口气说不出的郁闷。

    仲毅,是崔邵的字。

    “怎么,长史有何难事?”崔邵放下线装的《周易》,笑着问到。

    “唉!”王修长叹一口气,“还是那些村老乡德,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流言,近日里是连连登门,络绎不绝,修是烦不胜烦!”说着王修摇摇头,简直是无妄之灾。

    “哈哈……”崔邵大笑,“长史可要好生安抚,村老乡德俱是当地德高望重之人,朝廷大军驻扎关中,免不得乡民支持。”

    “是啊!”王修苦笑,“这些人年事已高,打骂不得,不得已只好到仲毅这里避难来了!”

    “不过说来也怪,关中各郡,均有流言相传,怕是伪夏的奸计。”王修摇摇头。

    “王长史,此事须得慎重,关中军士数万,稍有不慎,后果难以估量!”崔邵正色道。

    “风雨欲来啊!”王修早就察觉了事态的严重,“百姓畏惧勃勃不假,只是这流言来的突然,似是有人在背后谋划。”

    刘义真在一旁撇了撇嘴,抬头看了看不露声色的崔邵,心里暗笑。

    这应该是崔邵和刘乞、刘仲三人的“杰作”,想不到动作这么快。

    “王长史,此事还是要早做打算!”刘义真寻着空隙说到。

    早做打算!

    王修感觉身上的压力太大了,这话二公子已经不止一次跟自己说过了。

    当初觉得宋公历经数年方平定关中,应当不会轻易舍弃,所以自己抱着侥幸心理一直拖着等待变故,可如今事态已经朝着自己最不希望的方向发展了。

    “沈敬光端的可恶!”王修锤了下书桌发泄心中郁闷之气。

    “王长史,事已至此,现如今已不是追究谁的过失的时候了!”崔邵感慨,如果没有沈、王横门之事,由王镇恶坐镇关中,时局怕是没有现在这么两难。

    “哎!”刘义真假意叹息,吸引两人注意,“想当初大人西征,关中百姓多有扶助,今弃百姓于赫连勃勃那凶残之人,真乃众将之过也!”

    “二公子心有此念,是百姓之福!”崔邵看了看刘义真,小小的拍了个马屁,转头又对王修说到,“王长史,你我均是关中之人,胡虏凶暴,皆心知肚明,还当如二公子所言,要早做打算!”

    “不然!”崔邵拱手向南。

    “你我皆有负朝廷!有负宋公!有负天下百姓!”铿锵有声的言语让崔邵其人看着都高大起来。

    “可是……”王修迟疑了,在冠军将军毛修之入关之前,他一人独木难支,也曾有过其他想法,不然也不会答应刘义真将一些人、物资提前南运。

    现如今毛修之已然入关,正在大力整顿防务,这个时候轻言撤离,怕是难堵众将悠悠之口。

    “毛将军是守成之良将不假,可如今二公子尚在此处,万一有何不测……”崔邵知道王修在想什么,便搬出了刘义真。

    “你我二人为国效命本是应该,可事到临头,不可不顾二公子的安危。”崔邵继续给王修施压。

    “二公子放心。”王修这时候转向刘义真,“修自入关中以来,,无日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若真到危急时刻,拼得这条老命,也要护得二公子的周全。”

    “王长史,大人不在,义真自当肩负其责。”刘义真也正色回复,“义真乃大人之子,可关中百姓亦皆有父母妻子,义真若殒于关中,大人还有阿兄及诸弟,可关中百姓若陷于胡虏,怕真的是生灵涂炭了!”

    刘义真这番话并非只是王修增加压力,也的确是他这么多天来所想。

    “二公子!”王修说着说着就要掉眼泪,“是修无能,不能替宋公分忧!”

    “王长史言重了!”崔邵眼见要往抒愤的方向偏转,赶紧把他往回拉,“现事态还未至崩坏之时,如今刚入秋,勃勃若要南下,还得等到秋高马肥之日,我军还有数月时间来做应对。”

    “崔先生所言不虚!”刘义真也赶紧安慰王修,想不到王修的压力这么大,一番谈论之下几近崩溃。

    “王长史,所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刘义真搬出了著名的伟人的话来劝解他,“关中之地若失,还有夺回的机会,关中百姓若失,那此后关中后裔怕是对朝廷难有归属。”

    “二公子所言甚善!”崔邵眼睛一亮,想不到二公子能说出这般话来。

    “修岂是迂腐之人!”王修似有意动,伸手擦了擦眼角,“只是宋公临别之际,将关中托付诸将,如今沈、王二人俱不在关中,修甚恐有负太尉!”

    “长史!”崔邵拱手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宋公临行,已与勃勃约为兄弟,但勃勃无信无义,毁约南侵,宋公已然知晓。”

    “现如今关中兵将不足,就是宋公亲临,亦要另做部署!”崔邵面向南方表示敬意。

    “兵马未动,粮草充裕,轻言南迁,怕宋公难以答应!”王修还是摇头拒绝。

    “王长史所言极是!”崔邵笑着看了看刘义真,对他眨眨眼,示意大功将成。

    “勃勃凶名在在,可宋公连年征战,威名亦是赫赫,朝廷大军,若是悄然撤走,朝堂之上的非议怕是宋公也招架不住!”崔邵肃然道。

    “为今之计,长史可将关中诸事,并向宋公禀报,待宋公定计!”不等王修说话,崔邵直接将自己的建议说了出来。

    “仲毅的意思是?”王修思索了片刻,便心中了然。

    这是要向宋公诉苦、求援!

    现在雍州、司州、冀州、青州一线压力颇大,宋公对关中的安排恐怕早有谋划,待自己的表书上陈,宋公自然明白关中的艰难。

    “王长史,你是谋士,该出谋划策的时候自然要分忧解难,而行军作战,自有关中众将士,但关中大局,现如今只能由宋公定案了!”崔邵向南而揖,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