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有男初长成
字体: 16 + -

第十九章 布局

    “啸之,来!给阿姊笑一个!”马车里,禾儿小丫头捏着小童的脸蛋使劲蹂躏,小童则噘着嘴默默地抹着眼泪。

    韦祖思对刘义真不感兴趣,王修今日注定是空欢喜一场。

    不过这早在刘义真意料之中,永嘉之乱以来,世家大族该南渡的南渡,该出士的出士,剩下来的不过是蛰伏养望,待时而起。

    君不见,江左诸将屡出江南,北伐中原,如果他们真的一心向晋,早就归附南下了。

    韦祖思之流不过与王景略一般,伺机择“明主”而侍罢了。

    他对辅佐刘义真没兴趣,刘义真对这种人也是敬而远之,但看着懵懵懂懂、单纯可爱的啸之,刘义真就起了怜悯之心,不希望将来他受韦祖思牵连,想直接带在身边。

    不过刘义真故意耍了个小心眼,假装无意间流露出对瑞兽的觊觎之心,让韦祖思暗生警惕,临别之时提出要将啸之带走,他断定韦祖思不敢得罪自己。

    果然,韦祖思好像松了口气似的,顺水推舟般的将小门童赠与刘义真。

    不过刘义真一路上都觉得韦祖思当时的眼光十分复杂。

    厌恶?

    惊奇?

    还有兴奋?

    !!!

    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长史,东南抄报到了。”王修和刘义真刚回府,下人就将南方传来的消息和公文一并奉上。

    王修如今对这些消息很重视,从里面可以判断太尉下一步的计划。

    刘义真进堂入座,王修就将抄报简要的给他读了一遍。

    首先是朝廷大赦,这是意料之中的事,而且年前就有消息传出,算是旧闻,其他的内外诸讯刘义真和王修都不感兴趣,简略带过,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老刘的后续动作。

    其一,以刘义隆为都督荆、益、宁、雍、梁、秦六州诸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以南郡太守到彦之为南蛮校尉,张邵为司马、领南郡相,冠军功曹王昙首为长史,北徐州从事王华为西中郎主簿,沈林子为西中郎参军。

    其二,以南郡公刘义庆为豫州刺史。

    最后,老刘自解司州刺史之职,领徐、冀二州刺史。

    司州的前身是司隶校尉府,跟京畿三辅一样,司隶校尉府掌管东都洛阳周边诸事,老刘提议迁都洛阳不成,如今解司州换领徐、冀不过是为了避讳。

    豫州刺史刘义庆,刘道怜的儿子,刘义真的堂兄,不用说,自己人。

    最重要的也是老刘最不放心的地方就是荆州。荆州盘踞长江中上游,以前庾、桓、谢等诸家轮流掌控,是建康的水路屏障。

    刘道怜北上,荆州刺史空缺,老刘本想让长子也就是刘义真的大哥刘义符镇守荆州,但中谘议张邵谏曰:“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处外。”所以跟刘义真同龄的刘义隆就又被派外镇守。

    刘义隆以荆州刺史、西中郎将都督六州军事;王昙首是荆州长史,位同王修;张邵是西中郎将司马,位同王镇恶;到彦之为南蛮校尉,南蛮校尉又称护南蛮校尉,跟刘义真领的护西戎校尉并称戎蛮校尉,两校尉府分护荆州和关中异族事务,统典异族诸军,从法理上讲,刘义真的西戎校尉能管辖至西域诸异族——如果晋军能征伐到那里的话。

    冀州、兖州、徐州、豫州、司州、荆州加上关中,在这一系列的操控之下,晋域北方,尽皆落入老刘之手,居高临下,虎视眈眈。

    不过朝廷现在亦无人敢反对,除了老刘势大之外,诸州皆是四战之地,朝中能战者,从桓玄到刘毅,都一一败在老刘手下。

    王修面色沉重,太尉如此这般,真真是司马昭之心,他是太尉心腹,然而首先他还是晋臣。

    其次,关中是其故乡,他生于斯长于斯,太尉将二公子交到自己手里的时候,他真的是踌躇满志想建功立业有一番作为的,可如今太尉选择了南归,关中僻远,自然是暂时可以放弃的。

    别说王修,刘义真也能看出来老刘这番布置,是摆明了先南而后北了。

    “王长史,咱们是不是也该着手准备了?”刘义真提醒王修,虽然现在还不是时候。

    但这件事必须得先跟王修通气,没有王修的支持,刘义真是指挥不动关中诸官、将的。

    “准备什么?”王修“腾”的一下站了起来,面色狰狞,不过看了看刘义真又舒缓了下来。

    果然是父子连心啊,王修心里苦笑。

    “长史,王康已经南归,关中诸将离心离德无人可用,伪夏兵锋正盛,待赫连勃勃亲至,关心守的住还好。”刘义真说的是王镇恶的弟弟王康,沈田子押送彭城受审,王家诸兄弟商议之后让王康南下,抢在沈田子之前面见太尉告状。

    刘义真知道王修的信念,有点于心不忍,但王镇恶重伤,王氏诸将已然离心离德。沈田子呢?他留下的人就没什么怨念?

    “若是守不住,数十万百姓尽陷胡虏!”

    “长史也是南归之人,想必知道其中艰辛!”

    刘义真知道王修的信念,有点于心不忍,但仍然一字一句的说道。

    王修当然知道,北民南下,皆是流民结帅,互为助力,路上若是负伤、生病无人相助的话,只能是原地等死。就算无病无灾,若是碰到小股流寇还好,若是碰到胡虏大军,真真是死无葬身之地。

    当年冉闵魏昌之败,冉魏以传国玉玺为押,求得晋军援助,结果接应的晋将踟蹰失机,二十万南逃官民无一幸免。

    二十余万呐!

    惨绝人寰!

    王修一阵心乱,自己真的担当得起数十万百姓的性命么?

    “但是……”王修看了眼刘义真,躁怒的话没说出来,他知道不应该迁怒刘义真。

    刘义真知道王修的习惯,思考问题时习惯转来转去,就一直盯着他不出声。

    “天水、陇西、南安,扶风、青泥、潼关……”一个个地名从王修嘴里蹦出来。

    “不妥,不妥!”王修自言自语又摇头,似陷入癫狂之中。

    刘义真懂他的意思,关中之地何其大也,关中之民何其多也,如此大动干戈,引发的后果不可估量。

    “此事还得从长计议!”王修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