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讨逆
字体: 16 + -

第二百一十七章 再败吐蕃

    鄯州的西北面是著名的大草原,杨铣在那里有军镇神威军和应龙城,完成了步步蚕食的目标。

    吐蕃在石堡城一带被击退后,转而进攻这两处地方,并且将其包围了大概一个月左右。因听说杨铣已经返回陇右,担心被袭击撤围而退。

    吐蕃与大唐的第二争夺焦点,在于赤岭以西的宛秀城。吐蕃分兵攻打,夺取了赤岭以西的百谷城和宛秀城。

    廊州以西的积石军,奉命屯于边境据险而守,使吐蕃军暂时无法突破积石军进犯廊州。

    这样一来就给杨铣的救援方向提供了难点,是去支援鄯州以西的神威军,击溃屯于西海的吐蕃军。还是支援廊州的积石军,击垮占据宛秀城的吐蕃军。

    “先生以为支援何处合适?”

    杨铣心中虽然有了主意,还是想询问一下李泌的意见。

    李泌思索片刻后,回道:“依我之见,不如出兵救援廊州为上。廊州多是山地为主,虎蹲炮可以得到合理的运用。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杨铣也是这样想的,笑道:“先生与我所见相同,就这样做。”

    次日升帐议事,杨铣命李晟率一部分兵马,佯做支援神威军的态势,屯于安人军的附近,迷惑吐蕃。杨铣自领大军,以李泌为行军军师,出兵廊州。

    令箭一出,战争机器迅速开动。

    一支庞大的军队在鄯州城附近集结后,朝着东南方的廊州进发。最前方旌旗招展,中间是步卒,后面是粮草辎重,两侧骑兵游弋,队伍严整。

    杨铣行进在中军,身后是帅旗和代表大唐讨伐异族的三辰旗。李泌一身圆领袍、仆固敏一身红袍金甲,两人骑着马分别在杨铣的两侧。

    “先生以为吐蕃会不会趁机偷袭我军呢?”杨铣看四周地势凶险,心里隐隐有些担心。

    李泌笑道:“若是吐蕃真有心偷袭,就不会放弃对应龙城和神威军的包围而去。此刻,吐蕃军应该还在宛秀城休整。”

    自从杨铣把情报网交给李泌打理,很多事情李泌都是了如指掌。

    “我不担心吐蕃军偷袭,倒是怀疑吐蕃为何突然进攻大唐。”

    吐蕃自从杨铣出镇陇右河西节度使后,便不敢轻易进犯大唐。这次突然来进攻,令仆固敏很是怀疑。

    “或许吐蕃军和河西某些将领有所勾结,用的是声东击西之计。”李泌指的是杨铣去年杀的数十个贪污的守将,导致河西众将心不自安。

    杨铣冷笑道:“如果真是如此,我反而要佩服河西诸将的勇气。”

    大军很快抵达积石军镇,见到了军使。并从军使的口中,得知了吐蕃的一些基本情况。

    原来吐蕃内部出现了主战派和主和派,主战派主张串联南诏、羌族、党项族和吐谷浑部落等,进逼

    大唐。

    这次是主战派暂时占了上风,才对大唐用兵。

    杨铣早就有情报知道此事,只是从军使口中确认一件事。知道对面的统帅乃是当年达松的王子的儿子,牟青。

    达松之死,使得牟青对大唐耿耿于怀。

    杨铣抵达积石军镇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部署军队,而是派遣使者到牟青的军营议和。

    在议和的同时,杨铣故意隐藏一部分兵马在积石军镇内,其余兵马反客为主出廊州,屯于赤岭以南,黄河以北的地方。

    那里地势略微平坦,中间有一块高地凸起。杨铣刻意不屯兵高地,反而摆开阵势,一部分沿着黄河河畔驻军,一部分则驻守在右侧的山地。杨铣自领中军屯于高地以东的地方,以为诱敌。

    杨铣的使者抵达吐蕃的兵营,向牟青转达了杨铣议和的好意。

    牟青怒道:“杨铣是我的杀父仇人,绝不可能议和。尔等速回,他日定要血战见分晓。”将使者赶出兵营。

    杨铣闻知此事,又派使者告诉牟青,“当年达松是死于王忠嗣之手,不是死在杨铣的手中,请牟青王子恩怨分明,分清楚国事和私事的区别。”

    牟青再次把杨铣的使者赶了出来。

    至此,大战一触即发。

    次日平明,大地之间响起了激烈的战鼓。牟青率领吐蕃军结阵率先夺取唐军中军前的高地,然后居高临下,朝着唐军进攻。

    杨铣亲自指挥中军,抵抗吐蕃的进攻。

    “杀!”

    “攻!”

    吐蕃中军与大唐中军线路相逢,军阵互相冲击。威势凶猛,互不相让。与此同时,唐军的两翼也交锋。

    唐军的右翼较弱,开始略微后退。吐蕃军左翼步步紧逼,试图冲垮唐军的右翼,进而包围唐军的中军。

    “传我命令,命崔旰率军攻打吐蕃军的左翼。”杨铣对传令兵喝令道。

    传令兵飞速前往埋伏在积石军附近的崔旰传令,崔旰得令之后,率军朝着吐蕃军的左翼突击。

    吐蕃军还想包抄大唐中军,没想到自己反而被唐军包围。

    牟青不得已分兵援助自己的左翼,减弱了正面的进攻力量。

    “元帅,吐蕃军分兵去救自己的左翼啦。”仆固敏观察出这个优势,立刻向杨铣汇报。

    杨铣马鞭一拍桌案,“传我令中军全力突击,夺占高地。”

    唐军开始朝着高地猛攻,一口气就冲上了高地。杨铣在高地布置虎蹲炮,居高临下对着吐蕃军一顿猛轰。

    吐蕃军直接被压得抬不起头,牟青只得率军退走。

    杨铣命令大军追击,一口气夺回宛秀城和百谷城。接着沿着黄河继续西进,直到抵达树墩城,才停止追击。

    按照以往的套路,杨铣将擒住的吐蕃大贵族全部处死,将奴

    隶放回吐蕃。

    “报元帅,河西节度使府传来噩耗,有将领谋反袭杀了正在视察防务的节度留后杨休明。马燧将军正在率军平叛,特派使者告急。”

    杨铣从传令兵处,听到这个消息,终于明白河西的意义。

    原来不是为了对付杨铣,而是在杨铣追击的时候,牺牲他们这些棋子牵制杨铣追击的步伐。

    这倒是符合吐蕃一贯的风格。

    吐蕃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态,只认为高原一带是它的固有领地。其余的领土都是掠夺的对象,包括盟国。

    比如南诏,吐蕃一口一个兄弟,然后在南诏设置哨卡,征收赋税。甚至干涉南诏的内政,完全不当兄弟看待。

    “传我军令,大军回撤。”杨铣没料到河西的动乱如此厉害,居然到了袭杀节度留后的程度。只得率军撤退,同时传令朔方军入凉州参与平叛。

    杨铣是在四月返回鄯州城,五月得到了河西之乱被平定的消息。马燧将乱兵将领全部斩首,事件这才得到平息。

    杨铣以马燧平叛有功,上奏朝廷举荐马燧为河西节度留后,出镇凉州城。

    这个时候,吐蕃再次向唐请求会盟。

    风水轮流转,这次是主和派占了上风。

    代宗同意,派鱼朝恩前往和吐蕃使者会盟。

    杨铣真是佩服两国的君主唐代宗和赤松赞普,都是那种放得下的人。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表面舅甥。

    吐蕃军的骄横气焰,被杨铣狠狠的打击。然而令杨铣跌破眼镜的事情是被杨铣杀死的吐蕃大贵族名号,居然还是存在。仔细打听才知道,居然有一种叫迎女婿的办法,保证封号不会消亡。

    六月,杨铣携李泌和两位夫人,回长安述职。

    刚到长安就听到一件逸事,说是代宗的升平公主居然被自己的丈夫、郭子仪的儿子郭暧给打了。

    长安城里坊间都在盛传代宗当时说的话:“不痴不聋,不作家翁。”作为和解之言,不再追究郭暧的罪责。

    郭暧的醉话,十分重要。他当时是这样说的:“你依仗你父亲是天子吗?我父亲只是不愿做皇帝而已!”

    郭子仪吓得半死,虽然代宗不追究此事,还是狠狠的责打了郭暧五十军棍。

    历史可没有电视那么脉脉温情,代宗表面笑呵呵,其实是忌惮郭子仪在朔方军的势力。

    杨铣虽然执掌朔方军,毕竟没有郭子仪的时间长。而且杨铣天生的大贵族属性,也导致朔方军诸将没有像亲近郭子仪一样,那么亲近杨铣。

    代宗做了一件事,为原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升职加薪,入朝任职。至于河东节度使的职位,交给了刚回长安的杨铣。

    杨铣立刻推辞,代宗不许。

    就这样杨铣奇迹般的继王忠嗣之后,成为名副其实的

    四镇节度使。代宗还去掉镇宁郡王的封号,改封杨铣为镇宁王,食邑两千户。

    这样做得目的,不言而喻。

    杨铣在接到敕书后,遂拿出拜帖,登门造访郭子仪。

    “镇宁王。”

    “汾阳王。”

    郭子仪敞开大门迎接杨铣,双方见礼之后,同时从正门进入前厅。郭子仪的儿子们陆续向杨铣行礼,杨铣一一回礼。

    杨铣扫视郭子仪诸子,只有他的长子郭曜一个人穿着朴素,其余诸子都是雍容华贵。

    郭子仪看出杨铣眼中对郭曜的欣赏,遂介绍道:“犬子郭曜,老夫一直出兵在外,家中之事全交给他打理。”

    郭曜出列向杨铣行礼,杨铣起身还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