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讨逆
字体: 16 + -

第二百零八章 单骑退回纥

    有人认为杨铣对崔旰的处理过于宽松,仅仅是免职,居然还能留在杨铣的帐下听用。

    当年乱兵犯上作乱,弑杀节度使。郭子仪和辛云京的做法都是诛杀其首,胁从者都从重处罚。

    此一时彼一时,杨铣不能杀崔旰,也是因为时局的变化。以李正己等一批藩镇的崛起,使得杨铣在处理武将方面,不得不十分慎重。

    郭英乂有重大的罪责在前,崔旰才会起事,表面上也说得过去。杨铣也不是全无准备,首先是架空了崔旰。其次是对杨子琳等将都采取明升暗降的办法,防止其趁机做大。

    至于对崔旰的许诺,等以后再看吧。

    陇右、河西和朔方三镇在杨铣的治理下,流民等各项问题都得到解决。财政得到缓解的情况下,开始开拓境内的治水,治安和鼓励农商。一切都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慢慢的发展。

    此刻,朝局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大宦官鱼朝恩和宰相元载互相掣肘制衡。代宗从中斡旋调解,维持着朝局的平静。

    鱼朝恩和杨铣的关系不睦,这是有目共睹之事。元载和杨铣的关系要好,却是在他人的意料之外。

    杨昭回长安之后,遵从父亲杨铣的意思,给选择自己的府邸,出去单过。但都觉得不合适,就是元载帮助之下,让杨昭挑中适合的新府邸。

    “我家主人特别叮嘱小人,务必将此事告知郡王。请郡王放心,我家主人绝对没有用任何手段为令郎获得这所住宅。”

    元载府上的下人携亲笔书信,来见杨铣,并且毕恭毕敬的转达元载的话。

    “你回去之后,代我谢右相的大力帮助。等我有空回长安,当面向右相表达感谢。”

    杨铣当着元载仆人的面写就一封信,并交给元载的仆人。

    “除此之外,郡王还有什么话要小人转达?”仆人恭敬的问道。

    杨铣沉声道:“只有一句话,做事不要太过头,否则物极必反。”

    仆人不解杨铣话里所指的意思,但识趣的选择告退。

    元载很有能力,唯独的缺点是太贪权。自元载成为宰相,便排挤同为宰相的裴遵庆。代宗为了平衡鱼朝恩的势力,对元载的做法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过多的苛责。

    杨铣却知道这背后的缘故,因此对元载的仆人叮嘱这几句,并且邀请他转达给元载。

    元载仆人一走,仆固敏出来问道:“二郎一向忌讳和朝中大臣过往甚密,以免落人话柄。为何对元载如此好,还叮嘱这种意味深长的话。”

    “元载的夫人王氏,是我的老上司王公忠嗣之女。看在王忠嗣的面上,我对元载多少有所提醒。”杨铣心怀惆怅起身道,“只是不知道我这番苦心,元载能否解其中之意。”

    “人

    各有造化,恐怕元载未必能了解。”仆固敏道。

    “那就怪不得我了,只能怪他自己太差。”杨铣叹息一声。

    元载从仆人口中知道杨铣的叮嘱,不解其意,于是询问其妻王韫秀。

    “郡王是在劝郎不要执着于权力,正所谓物极则反,若郎一直执着于权力的斗争,必定因此失败。”王韫秀分析道。

    “莫非郡王反对我和鱼朝恩之间争权?”元载更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郡王甚至是和鱼朝恩是一党。”

    王韫秀被丈夫的脑洞所折服,进言道:“元郎这是在瞎猜,根本就没有这回事。郡王一直是听命于陛下,岂会掺和你们的争权。”

    元载认为妻子的话有道理,不往那方面去想。

    “如果我能够深交杨昭,会不会能够趁机拉拢郡王呢?”元载嘟囔道。

    王韫秀一听,眼睛瞪得贼大,阻止道:“不可。郡王出名的六亲不认,要是你刻意拉拢杨昭下水。一旦被郡王知道,别说拉拢郡王会泡汤,还会引起郡王的敌对。”

    看元载还有这个念头,王韫秀进一步劝道:“现在是宁可少盟友,也不可以竖敌人。郡王是看在我父亲的份上,才会对元郎多有叮嘱。千万别破坏这种默契,对元郎是百害而无一利。”

    元载这才真正的打消了念头。

    人总是如此,没有的时候不想,一旦有了,便开始贪多。以至于失去了自己的本心,而这正是走向毁灭的开始。

    贪心的回纥人,就是典型的这类人。本来他们有功于大唐,大唐也给予大量的赏赐。但回纥人似乎看出大唐的衰弱,他们不敢入侵朔方河西之地,就调转锋芒频频入侵河东、幽州等地。

    河东节度使辛云京大力抵抗,迫使回纥放弃了进攻河东的想法。

    朱希彩为了保住实力,只是严守重镇,对回纥劫掠其他地方是不闻不问。回纥越加嚣张,大有鲸吞河北之意。

    代宗拟定以杨铣为副元帅,出兵进攻回纥,惩戒回纥这种行为。

    郭子仪表示反对:“镇宁郡王在西面,正积蓄力量对付吐蕃、吐谷浑、羌族和党项等族,不可轻易出动。”

    “如果朔方军不出,谁能抵御吐蕃的进攻呢?”代宗反问道。

    “微臣不才,愿意前往回纥军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回纥退兵。”郭子仪道。

    代宗霍然起身,惊道:“老元帅亲自出马,万一有所闪失,朕如何能担当得起。”

    郭子仪顿首再拜,道:“为了给大唐提供宝贵的休养的时间,老臣就是舍掉一条命又何妨。”

    代宗长叹息一声,再次谢郭子仪的忠义。

    郭子仪自长安出发,一直向北而行,来到河东。辛云京立刻出迎,见郭子仪只身闯回纥军营,大感惊讶。

    “汾阳王不可单骑往回纥,如果汾阳王执意前往,也让末将派数百骑护送汾阳王。”辛云京建议道。

    郭子仪轻松的笑道:“无妨。我只带数骑去见回纥的主帅,必使回纥兵马乖乖的撤退。”

    辛云京完全不相信。

    郭子仪亲率数骑,来到回纥的大营外。对里面呼道:“本帅郭子仪,回纥军中可有人答话。”

    早有人说郭子仪来了,回纥的主帅药葛罗开始不相信,当听到郭子仪的声音才相信。忙出营相迎:“果然是郭老令公来了。”

    回纥兵马都张弓搭箭,对准了郭子仪。

    郭子仪从容镇定的解去身上的甲胄,挥鞭拍马上前。

    药葛罗立刻命士兵放下弓箭,自己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道:“不想郭老令公竟然亲自来了,小将来晚,请见谅。”

    郭子仪利落的翻身下马,回礼道:“既然你我见面,我有些话想对你说,只是这里似乎不合适。”

    药葛罗连忙邀请郭子仪入内,来到回纥的中军营帐。

    郭子仪瞅见步步紧随的回纥将领,哈哈大笑。

    入帐内后,分宾主之礼入座。

    郭子仪开门见山的问道:“足下此来是取富贵?还是取河北乎?”

    “这……我大汗见回纥境内草料不足,故特来天朝取粮草。”药葛罗也算是说的够赤裸裸。

    这种赤裸的背后,也隐藏着回纥对大唐的不屑。

    郭子仪听了,大笑道:“我怕回纥有命来,无命回。”

    回纥诸将按住刀柄,瞪着郭子仪。

    郭子仪视若不见。

    药葛罗喝退诸将,又向郭子仪道:“郭老令公何出此言?”

    “大唐和吐蕃已经于二月签订了盟约,难道足下还不知道吗?”郭子仪没等药葛罗搭腔,继续道:“如今镇宁郡王杨铣闻知回纥进攻河北,上奏朝廷,请求调朔方兵马和陇右部分兵马,进攻回纥。”

    “当真有此事?”药葛罗有些不信,“如果真是如此,来的恐怕不是郭老令公,而是杨铣的骑兵。”

    郭子仪笑道:“是我劝阻了杨铣。杨铣和大可汗说到底是连襟加至亲,若是双方刀兵一起,这亲戚关系可就乱了。”

    药葛罗心里还是很惧怕朔方骑兵,也觉得郭子仪的话有道理。但是不搭腔,只看郭子仪接下来怎么说。

    郭子仪又道:“况且你我争锋,便宜的只是吐蕃而已。你们心里一定盘算杨铣离开陇右,则吐蕃肯定会出兵袭击我陇右之地。殊不知当年杨铣出兵讨伐史朝义的时候,吐蕃都不敢袭击陇右。如今杨铣构筑了坚固的工事,又用火器助阵,吐蕃更不敢了。”

    “郭老令公的来意,我已尽知。既如此我便看在郭老令公的面子上,撤兵而还。”

    药葛罗算来算去还是不

    想触动杨铣的兵马,只好用一个表面很好的理由,选择撤兵。

    “不过……”药葛罗立刻话锋一转,“我们远道而来,不好叫我们空手而回吧。”

    郭子仪点头,表示会给回纥一个交代。

    回纥撤兵而去,郭子仪带着数名回纥部落的族长见代宗。

    代宗为了平息事端,只得拿出国库十万匹缯帛给回纥,算是岁赐。为了这十万匹的缯帛,代宗只好拖欠百官和皇室的俸禄。

    这则消息很快传到陇右,杨铣大感不满。写信给郭子仪,询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郭子仪是如何回信呢?请看下一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