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肃宗心急反逢败
叛军骑兵和回纥骑兵在两军交锋的西面,出现对攻的局面。与意料中的旗鼓相当不同,回纥骑兵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叛军打得大败。
随着叛军骑兵的败退,回纥骑兵立刻绕道叛军的身后,发起进攻。
安守忠见状,只得率军撤退。
随着叛军的败退,郭子仪立刻催动三军追赶,将安守忠率领的叛军斩杀八千余人,俘虏五千余人。
唐军取得防守河东的胜利。
连场大捷,冲昏了肃宗的头脑。肃宗下诏命唐军出兵攻打潼关,务必彻底切断长安和洛阳之间的联系。
李泌谏道:“我军连战连捷,朔方兵马都已经疲惫不堪。此时再攻潼关,无疑是以驱犬羊与虎豹斗,胜负可期。”
李辅国呛声道:“我军连战连捷,士气正盛,不趁此良机夺取潼关,更待何时。”
李泌反驳道:“潼关易守难攻,昔日叛军以十数万之众累日攻打潼关,哥舒翰只以少量兵马就能遏制险要。如今攻守双方转换,我军也难攻克潼关。”
李辅国指责道:“李泌分明是动摇我军心,请陛下降罪。”
李俶看肃宗面有不豫之色,怕肃宗真的降罪李泌。忙上前一步奏道:“启奏陛下:先生是一片忠心,请陛下不要怪罪。”
肃宗冷声道:“只是议论而已,何必言罪。至于先生之言虽善,但终究不是正论。”旋即下敕书给郭子仪,命其进军潼关。
敕书很快到朔方军驻守的河东郡,郭子仪接敕书后,召来杨铣,将此敕书递给杨铣看。
杨铣看罢,急道:“我军久战疲惫,不宜再进军。况且潼关易守难攻,实在是不宜在没有夺取长安的情况下进军。”
郭子仪叹气道:“陛下敕书,谁敢违抗。我军少不得出兵攻打潼关,再相机行事。”
杨铣忙道:“不如这样。末将立刻写表章上奏朝廷,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郭子仪摇摇头,低声道:“陛下连近在身边李泌的话都不听,如何肯听你我之言呢。此番将军驻守河东郡,我自引军攻打潼关。”
杨铣自荐道:“既然胜败难料,主帅乃是国家栋梁。不如由末将领兵攻打潼关,若不胜,陛下只会怪罪末将。末将好歹是陛下的驸马,或许能因此免祸。”
郭子仪当即拒绝道:“明知胜败难料,岂有让将军担责之理。此事就这么决定了,将军请不用再说。”
杨铣还想再劝说,郭子仪下了逐客令。杨铣见郭子仪心意已决,只得退出帅府。
数日后,郭子仪发布出征诏令。召诸将在大帅府里议事,以其次子郭旰为前部先锋,仆固怀恩为第二队,李韶光为第三队,王祚为第四队,自领大军为中军发兵七万攻打潼关。
同时命杨铣率剩余的朔方
兵马及回纥骑兵守河东郡,浑释之率所部兵马与杨铣并力守城。仆固敏因杨铣在河东郡,于是自请留在河东郡,她的父亲仆固怀恩准了。
河东郡南城门大开,杨铣亲自在城头为郭子仪擂鼓送别。望着一望无际的唐军,杨铣心里没底,不知道此战能否取胜。
潼关就在河东郡的正南方,而在潼关和河东郡之间,有一个重要的所在:永丰仓。这是一座大粮仓,以前的唐军和以后的叛军都在永丰仓驻军,并且运里面的粮食充作军粮。
因此永丰仓对叛军来说很重要,断不能失去。
严庄得知唐军南下,第一个想到的是永丰仓。于是以安庆绪的名义下诏,命安守忠无论如何要守住永丰仓。
安守忠刚刚大败,士无战心。但是敕令之下不敢违抗,于是率军支援。这回安守忠是把压箱底的兵马都拉了出来,连李归仁都调来了。
两军在永丰仓以北对峙,谁都没有轻举妄动。
李归仁见唐军前锋不是杨铣,于是对安守忠进言道:“唐军久战疲惫,我军与之相比并无太大差距。此番郭子仪用其次子做前锋,我听闻郭旰骁勇异常,但冲动易怒。将军何不诈败,诱敌深入再围而攻之大破唐军前锋,则胜利可期。”
安守忠深以为然,于是遣李归仁为前锋邀战唐军。
郭旰见叛军兵少且多老弱病残,回报主帅郭子仪,请求出战。
郭子仪不许:“叛军精锐尽出,却只以老弱士卒示弱,是在诱我军深入。不可出战。”
郭旰道:“我军远道而来,本就是取潼关。今叛军连战皆败,不固守永丰仓反而出战,是自取其祸。请父帅同意末将出征,打败叛军。”
郭子仪还是不许。
唐军固守营寨,没有出战。
安守忠见此计不成,又心生一计。遣李归仁率大军邀战,这回精锐尽出,在唐军营前耀武扬威。
郭旰见状,再次请求出战。
这回郭子仪准许,但是命郭旰千万记住穷寇莫追。
郭旰率领前军出寨进攻叛军,两军初交锋,李归仁即刻率军后撤,并做出败退的样子。郭旰不知是计,率军追击李归仁兵马。
此事传到郭子仪的耳中,郭子仪拍案道:“吾儿死矣。”于是亲自领军,前往接应郭旰。
唐军倾巢而出,浩浩荡荡南下。安守忠亲自领军,阻挡郭子仪,以此截断郭旰所领兵马和郭子仪兵马的联系。
与此同时,李归仁成功将郭旰骗入包围圈,登时伏兵四起围攻郭旰的前锋兵马。
两军在永丰仓以北厮杀起来,只听惨嚎声震天,马蹄践踏声和马的嘶鸣声响彻天际。
郭旰所领叛军在此受到四面夹击,溃不成军。好在郭旰虽然莽撞,却是一员悍将。率领亲军
左突右冲,叛军被杀得人仰马翻。
在北,叛军大将安守忠渐渐感觉抵挡不住朔方军的猛攻。看身后的叛军还没有消灭郭旰,于是喝令李归仁如果无法消灭郭旰,就提头来见。
李归仁得令后,率领亲军投入战斗与郭旰正面交锋。李归仁乃是叛军的悍将,所领亲军以逸待劳。初交锋,郭旰亲军就陷入困境。
郭旰浑身浴血,始终死战不退。手中的刀砍缺口,就夺叛军的刀继续浴血拼杀。但终究是因人少而无力回天,被当胸一剑贯穿而死。
“郭旰已死!”这种声音,传遍叛军。
郭子仪悲痛欲绝,喝令道:“叛军杀我将领,诸将随我杀敌报仇。”言讫带领中军预备兵马全部投入战斗,安守忠登时抵挡不住。
安守忠也无需再守,率军往西南而退。李归仁率军上前,抵挡朔方兵马。两军主力交锋,血染大地。叛军一口气死了十三员将领,唐军的兵马使李韶光和大将王祚都战死了。
随着时间推移,叛军再也抵挡不住。安守忠率领叛军败退至潼关,郭子仪趁机夺下永丰仓。但是此刻永丰仓只是有少量储粮,郭子仪将军粮运走,并带着数名阵亡将领的尸身,返回河东郡。
此战唐军斩首叛军万余人,但是损失了数名大将,而且再无兵力夺取潼关。
肃宗本来恼怒郭子仪兵败潼关下,欲治罪。
李泌奏报,言道郭子仪次子死于此役,况郭子仪不是全无所获,夺取永丰仓算是大功一件,请肃宗不要治罪。
肃宗这才没有下敕令。
事情总是如此,一旦唐军兵败潼关,连河东郡都难保住。
严庄立刻命崔乾佑和安守忠领军分别从东北面、南面,进攻河东郡。
河东郡危矣!
郭子仪心中有些不安,召杨铣到帅府议事,并问此事。
杨铣回道:“安守忠虽然惨胜,但兵马已经疲惫不堪。崔乾佑手下兵马并非精锐,而是临时拼凑而成。末将先发制人率兵出城攻打安守忠,击退之后,则崔乾佑无能为力。”
郭子仪深表赞同。
次日平明,杨铣率领所部兵马和浑释之所部兵马出城主动迎战安守忠。并且连日急行军,沿途猎杀叛军的哨探。以最快的速度与安守忠兵马相逢。
杨铣大喝道:“生死成败,在此一战!诸将随我杀敌!”说完,率军冲锋在前,率领唐军以锋矢阵猛攻叛军。
安守忠本来只是与崔乾佑会攻于河东郡,所领兵马只有两万。遭到杨铣的兵马偷袭,顿时被打得大乱。
杨铣手持马槊,仆固敏持弓箭。两人配合一个靠近就刺死叛军,仆固敏射杀远处意图靠近的叛军。
浑瑊骁勇之将,浑释之领兵大将从一侧突破,立刻将叛军分割包围。
安守忠见败局已定,只得领兵再次败退。
杨铣取得大胜后,立刻喝令兵马不要追赶。率军再次撤退,返回河东郡。崔乾佑见安守忠兵马败退,自己手下都是新兵,不是对手,只得撤退。
如此一番折腾,时间转眼到了这年的三月。
杨铣刚平定叛军,就收到一封来信。这封信的落款是青莲居士。
青莲居士是李白的号,传闻李白在永王李璘的幕府里任职。可是杨铣还知道永王心怀不轨,举兵东进。只是不知道发展到什么地步。见到这封信后,立刻拆开来看,仔细看后,大吃一惊。
李白被关押了。
(本章完)
随着叛军骑兵的败退,回纥骑兵立刻绕道叛军的身后,发起进攻。
安守忠见状,只得率军撤退。
随着叛军的败退,郭子仪立刻催动三军追赶,将安守忠率领的叛军斩杀八千余人,俘虏五千余人。
唐军取得防守河东的胜利。
连场大捷,冲昏了肃宗的头脑。肃宗下诏命唐军出兵攻打潼关,务必彻底切断长安和洛阳之间的联系。
李泌谏道:“我军连战连捷,朔方兵马都已经疲惫不堪。此时再攻潼关,无疑是以驱犬羊与虎豹斗,胜负可期。”
李辅国呛声道:“我军连战连捷,士气正盛,不趁此良机夺取潼关,更待何时。”
李泌反驳道:“潼关易守难攻,昔日叛军以十数万之众累日攻打潼关,哥舒翰只以少量兵马就能遏制险要。如今攻守双方转换,我军也难攻克潼关。”
李辅国指责道:“李泌分明是动摇我军心,请陛下降罪。”
李俶看肃宗面有不豫之色,怕肃宗真的降罪李泌。忙上前一步奏道:“启奏陛下:先生是一片忠心,请陛下不要怪罪。”
肃宗冷声道:“只是议论而已,何必言罪。至于先生之言虽善,但终究不是正论。”旋即下敕书给郭子仪,命其进军潼关。
敕书很快到朔方军驻守的河东郡,郭子仪接敕书后,召来杨铣,将此敕书递给杨铣看。
杨铣看罢,急道:“我军久战疲惫,不宜再进军。况且潼关易守难攻,实在是不宜在没有夺取长安的情况下进军。”
郭子仪叹气道:“陛下敕书,谁敢违抗。我军少不得出兵攻打潼关,再相机行事。”
杨铣忙道:“不如这样。末将立刻写表章上奏朝廷,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郭子仪摇摇头,低声道:“陛下连近在身边李泌的话都不听,如何肯听你我之言呢。此番将军驻守河东郡,我自引军攻打潼关。”
杨铣自荐道:“既然胜败难料,主帅乃是国家栋梁。不如由末将领兵攻打潼关,若不胜,陛下只会怪罪末将。末将好歹是陛下的驸马,或许能因此免祸。”
郭子仪当即拒绝道:“明知胜败难料,岂有让将军担责之理。此事就这么决定了,将军请不用再说。”
杨铣还想再劝说,郭子仪下了逐客令。杨铣见郭子仪心意已决,只得退出帅府。
数日后,郭子仪发布出征诏令。召诸将在大帅府里议事,以其次子郭旰为前部先锋,仆固怀恩为第二队,李韶光为第三队,王祚为第四队,自领大军为中军发兵七万攻打潼关。
同时命杨铣率剩余的朔方
兵马及回纥骑兵守河东郡,浑释之率所部兵马与杨铣并力守城。仆固敏因杨铣在河东郡,于是自请留在河东郡,她的父亲仆固怀恩准了。
河东郡南城门大开,杨铣亲自在城头为郭子仪擂鼓送别。望着一望无际的唐军,杨铣心里没底,不知道此战能否取胜。
潼关就在河东郡的正南方,而在潼关和河东郡之间,有一个重要的所在:永丰仓。这是一座大粮仓,以前的唐军和以后的叛军都在永丰仓驻军,并且运里面的粮食充作军粮。
因此永丰仓对叛军来说很重要,断不能失去。
严庄得知唐军南下,第一个想到的是永丰仓。于是以安庆绪的名义下诏,命安守忠无论如何要守住永丰仓。
安守忠刚刚大败,士无战心。但是敕令之下不敢违抗,于是率军支援。这回安守忠是把压箱底的兵马都拉了出来,连李归仁都调来了。
两军在永丰仓以北对峙,谁都没有轻举妄动。
李归仁见唐军前锋不是杨铣,于是对安守忠进言道:“唐军久战疲惫,我军与之相比并无太大差距。此番郭子仪用其次子做前锋,我听闻郭旰骁勇异常,但冲动易怒。将军何不诈败,诱敌深入再围而攻之大破唐军前锋,则胜利可期。”
安守忠深以为然,于是遣李归仁为前锋邀战唐军。
郭旰见叛军兵少且多老弱病残,回报主帅郭子仪,请求出战。
郭子仪不许:“叛军精锐尽出,却只以老弱士卒示弱,是在诱我军深入。不可出战。”
郭旰道:“我军远道而来,本就是取潼关。今叛军连战皆败,不固守永丰仓反而出战,是自取其祸。请父帅同意末将出征,打败叛军。”
郭子仪还是不许。
唐军固守营寨,没有出战。
安守忠见此计不成,又心生一计。遣李归仁率大军邀战,这回精锐尽出,在唐军营前耀武扬威。
郭旰见状,再次请求出战。
这回郭子仪准许,但是命郭旰千万记住穷寇莫追。
郭旰率领前军出寨进攻叛军,两军初交锋,李归仁即刻率军后撤,并做出败退的样子。郭旰不知是计,率军追击李归仁兵马。
此事传到郭子仪的耳中,郭子仪拍案道:“吾儿死矣。”于是亲自领军,前往接应郭旰。
唐军倾巢而出,浩浩荡荡南下。安守忠亲自领军,阻挡郭子仪,以此截断郭旰所领兵马和郭子仪兵马的联系。
与此同时,李归仁成功将郭旰骗入包围圈,登时伏兵四起围攻郭旰的前锋兵马。
两军在永丰仓以北厮杀起来,只听惨嚎声震天,马蹄践踏声和马的嘶鸣声响彻天际。
郭旰所领叛军在此受到四面夹击,溃不成军。好在郭旰虽然莽撞,却是一员悍将。率领亲军
左突右冲,叛军被杀得人仰马翻。
在北,叛军大将安守忠渐渐感觉抵挡不住朔方军的猛攻。看身后的叛军还没有消灭郭旰,于是喝令李归仁如果无法消灭郭旰,就提头来见。
李归仁得令后,率领亲军投入战斗与郭旰正面交锋。李归仁乃是叛军的悍将,所领亲军以逸待劳。初交锋,郭旰亲军就陷入困境。
郭旰浑身浴血,始终死战不退。手中的刀砍缺口,就夺叛军的刀继续浴血拼杀。但终究是因人少而无力回天,被当胸一剑贯穿而死。
“郭旰已死!”这种声音,传遍叛军。
郭子仪悲痛欲绝,喝令道:“叛军杀我将领,诸将随我杀敌报仇。”言讫带领中军预备兵马全部投入战斗,安守忠登时抵挡不住。
安守忠也无需再守,率军往西南而退。李归仁率军上前,抵挡朔方兵马。两军主力交锋,血染大地。叛军一口气死了十三员将领,唐军的兵马使李韶光和大将王祚都战死了。
随着时间推移,叛军再也抵挡不住。安守忠率领叛军败退至潼关,郭子仪趁机夺下永丰仓。但是此刻永丰仓只是有少量储粮,郭子仪将军粮运走,并带着数名阵亡将领的尸身,返回河东郡。
此战唐军斩首叛军万余人,但是损失了数名大将,而且再无兵力夺取潼关。
肃宗本来恼怒郭子仪兵败潼关下,欲治罪。
李泌奏报,言道郭子仪次子死于此役,况郭子仪不是全无所获,夺取永丰仓算是大功一件,请肃宗不要治罪。
肃宗这才没有下敕令。
事情总是如此,一旦唐军兵败潼关,连河东郡都难保住。
严庄立刻命崔乾佑和安守忠领军分别从东北面、南面,进攻河东郡。
河东郡危矣!
郭子仪心中有些不安,召杨铣到帅府议事,并问此事。
杨铣回道:“安守忠虽然惨胜,但兵马已经疲惫不堪。崔乾佑手下兵马并非精锐,而是临时拼凑而成。末将先发制人率兵出城攻打安守忠,击退之后,则崔乾佑无能为力。”
郭子仪深表赞同。
次日平明,杨铣率领所部兵马和浑释之所部兵马出城主动迎战安守忠。并且连日急行军,沿途猎杀叛军的哨探。以最快的速度与安守忠兵马相逢。
杨铣大喝道:“生死成败,在此一战!诸将随我杀敌!”说完,率军冲锋在前,率领唐军以锋矢阵猛攻叛军。
安守忠本来只是与崔乾佑会攻于河东郡,所领兵马只有两万。遭到杨铣的兵马偷袭,顿时被打得大乱。
杨铣手持马槊,仆固敏持弓箭。两人配合一个靠近就刺死叛军,仆固敏射杀远处意图靠近的叛军。
浑瑊骁勇之将,浑释之领兵大将从一侧突破,立刻将叛军分割包围。
安守忠见败局已定,只得领兵再次败退。
杨铣取得大胜后,立刻喝令兵马不要追赶。率军再次撤退,返回河东郡。崔乾佑见安守忠兵马败退,自己手下都是新兵,不是对手,只得撤退。
如此一番折腾,时间转眼到了这年的三月。
杨铣刚平定叛军,就收到一封来信。这封信的落款是青莲居士。
青莲居士是李白的号,传闻李白在永王李璘的幕府里任职。可是杨铣还知道永王心怀不轨,举兵东进。只是不知道发展到什么地步。见到这封信后,立刻拆开来看,仔细看后,大吃一惊。
李白被关押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