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光弼大破史思明
叛将安思义被自己的部下绑缚,并且押解到李光弼面前。
李光弼凝视着安思义,劝道:“将军名字里有‘思义’二字,应该知道所谓的义,有天下大义和个人小义的区别。大义者,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而小义则不同,不过是逞凶杀人,一时痛快罢了。还请将军应该明白君子大义,而不是执着于小义。”
安思义泣道:“将军不杀我,我愿意投降。”
李光弼亲自为安思义解绑,并且奉为上宾。
安思义感念李光弼的恩德,于是道:“将军恩重,末将敢不以死相报。今将军领大军远道而来,均已疲惫。不可与叛军速战,况且叛军骑兵强大,野战必定不能取胜。不如深沟高垒,避其锋芒。以逸待劳,方可取胜。”
李光弼深以为然,重新任命安思义为手下别将。依照安思义所言,积极存粮备战,不主动出击。
李光弼又打开牢狱之门,将颜杲卿等忠烈的家属全部放了出来,又将因守城死难的士卒百姓全部予以安葬,对于他们的家属予以抚恤,并且举行公祭。
举行公祭的那天,李光弼更身穿缟素,为这群忠臣义士,戴孝哭丧。
当日,漫天纸钱,全城百姓皆身穿缟素,无不放声大哭。远远望去,如一片白浪。
自此李光弼深得人心,有不少的常山郡百姓自愿从军,协助巩固城防。妇女做饭,儿童器械,男子运土砌墙。上下一心,竟然在数日内将原本低矮的常山郡城墙,修耸成高大的城墙。
史思明听说常山郡被攻克,立刻率骑兵两万抵达常山郡城下的时候,只能看到一堵高耸的城墙。
史思明望着这堵墙咬牙切齿,挥鞭骂道:“待我破此城墙,必鸡犬不留。”
次日平明,史思明引两万余骑兵攻打常山城。
李光弼命安思义领太原弩手三千余人,分作四批,每一批五百余人,剩下的在一旁歇息准备随时替换。这群弩手站在墙头,用劲弩轮流射杀史思明的骑兵。
一时间飞箭如雨,史思明的骑兵不能抵挡,只得后退。
就在后退一刻,李光弼出击了!
李光弼以步兵五千余人,结成方阵,外围长枪兵,中间弓箭手掩护。出城之后,依托地形向史思明败军掩杀过去。
史思明立刻回军围攻这支步兵,但是没办法击溃。因为这支步兵用的是典型以步克骑的战术,导致史思明无法击溃。加上城墙上劲弩,最后只得败逃而去。
李光弼身着光明铠,手持马槊横刀跃马在城内数千骑兵面前。朗声道:“将士们,逆贼史思明已经败溃,你们速度随我杀敌报仇。”说完,命打开城门,自己第一个冲出常山城。
其余骑兵感奋,尾随李光弼出城,浩浩荡荡奔向史思明
的逃兵。
史思明败退后,好不容易稳住阵型,见士兵饥饿难耐,于是生火做饭。还派了警戒哨,防止敌袭。
然而并没有用。
李光弼亲自领骑兵千人,以锋矢阵向史思明军队发动冲锋。如果这个时候在天空俯视大地,就能看见整个唐军骑兵像射出的箭,一下子就击溃了史思明提前准备的警戒哨,直奔史思明的中军去了。
史思明看李光弼来了,慌忙上马迎敌。却止不住败军,看情况不对,只好随着败军逃走。
三军讲究的是气势,史思明叛军累败,兵无战心。又正在生火做饭,根本没能力招架。反观李光弼早在防守战打响前,就使自家骑兵饱食一顿,又养精蓄税似下山猛虎,不可抵挡。
史思明一路收败军一路逃,李光弼率领骑兵一路穷追猛打,直到史思明逃到九门县才停止追击,率军返回常山。
经此一战,常山七个县望风归降,只有九门县和藁城还在史思明手中。
两军在常山郡内形成了对峙之势,这个时候就看谁的生力军先到,谁就可能掌握战局的主动权。
很不幸史思明的援军五千余人,正在赶来的路上。而郭子仪还在完成朔方附近的清扫工作,尚来不及支援李光弼。
李光弼面对危局,依旧镇定。命手下乔装打探,看史思明的援军到了什么地方。当得到消息,知道史思明的援军在常山东南九门县南面的逢壁休整。立刻亲自挑选步骑两千余人,沿着河道潜行,一路前往逢壁。
到的时候,叛军正在休整。
李光弼亲自上阵,领军对叛军发动袭击。叛军登时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经此一役,史思明不得不一面死守九门和藁城坚守不出,一面派人继续去求援。
李光弼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一面休整一面向郭子仪遣使求援。
此刻郭子仪还在休整军队,得知李光弼的求援后,立刻出发,准备和李光弼合兵一处,共同对付史思明。
这段时间里,天下大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安禄山见西进攻破潼关一时无望,而史思明又败在李光弼的手中,不得不调整战略,选择四面出击。
一路大军以阿史那承庆为将,出兵进攻颍川郡向南发展。一路大军以张通晤为将,出兵进攻雍丘,试图向江南发展。
这个张通晤就是张通幽的哥哥。
消息很快传到皇帝的耳朵中,皇帝立刻召宰相们及杨铣到兴庆殿内,商议对策。
杨铣奏道:“安禄山这是在西不能过潼关,北又连连受挫后调整的部署。臣以为只需派大将,镇守要道不与敌兵交战。等到郭子仪和李光弼汇合后击败史思明,夺占范阳,一切就迎刃而解。”
皇帝道:“杨卿之言,非
良臣该说的话。朕岂能让治下百姓饱受贼犯,而不出兵解救呢。”于是不听。
朝廷下诏以萧炅为山南节度使,率岭南、黔中、山南东道的五万军队驻扎在叶县北面防备安禄山。
杨铣反对道:“萧炅曾在哥舒将军麾下任职,我曾经有幸见过一面。此人治理地方,使一方安宁绰绰有余。但是领兵打仗,则不是他的长处,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又不从。
萧炅到任后,上表朝廷保举薛愿担任颍川太守、防御使,庞坚担任副使。皇帝许之。
阿史那承庆很快率军抵达颍川郡,对颍川发动进攻。真是飞箭如雨,杀声震天。薛愿和庞坚死命镇守,阿史那承庆一时无法攻克颍川。
而安禄山的另一路人马张通晤部,则比较顺利一路攻下宋、曹等州,屯兵于雍丘。
有雍丘县尉贾贲,心怀忠义,忠心于大唐。为了从贼军手中夺回雍丘,于是屈身事贼,事事迎合张通晤,使张通晤放松了戒备。
这个时候,谯郡太守杨万石投降了张通晤。杨万石还逼真源县令张巡去雍丘向张通晤投降。
张巡,蒲州河东人,开元末年的进士。曾任太子通事舍人,因不肯攀附杨国忠,被贬到清河县当县令。后来因政绩卓著,又被召回长安。但是因为讨厌杨国忠,又被杨国忠贬到真源县当县令。
这位忠诚耿介的人岂会投降,率全县官吏和百姓在玄元皇帝庙痛哭,随后当众宣布起兵讨伐叛军。因为张巡官声很好,有数千人想从。张巡精心挑选千余士卒,带领前往雍丘。
张通晤以为张巡一介书生,率领的兵马又是临时拼凑,根本不足为虑。于是只派手下将领令狐潮前往灭张巡。
张巡以老弱病残展示在令狐潮面前,暗中埋伏兵马在山谷两侧。对着令狐潮骂道:“汝身为陛下之臣,竟然投降贼寇。如果此时醒悟,还不晚,等到雍丘城破,就晚了。”
令狐潮看张巡兵少,笑道:“像你这样的人马,根本不足为虑。”于是催动大军,进攻张巡。
张巡率领人马且战且走,引令狐潮兵马到深谷。
等到令狐潮人马入谷,一声号令,山谷两侧飞箭如雨,对着令狐潮军队频频射击。滚石滚向令狐潮军队。
叛军立时大乱,令狐潮率军逃离山谷。张巡率军紧追不放,试图利用败兵冲击雍丘城,借此机会一举夺下雍丘。
令狐潮到了城门下,大声呼救,却得不到回应。忽然见到城墙竖起数十面大唐的旌旗,只见雍丘县尉贾贲立在城头,将张通晤的头颅从城上抛下。
贾贲道:“贼首张通晤已死,尔等还要附逆邪!”
令狐潮军中多数人放下武器,令狐潮看情况不对,只得引少数亲兵逃走。
不一会儿,张巡率兵赶到,同贾贲汇合于雍丘城下。
贾贲自说前面发生的事情,这个时候张巡才知道前因后果。原来当日张通晤派令狐潮去攻打张巡。贾贲看张通晤守备松懈,于是聚集了忠于大唐的人,趁着张通晤没有防备围攻他,最终杀死了张通晤。
两军合兵一处,防守雍丘。
数日后,令狐潮得到了叛军的支援,引军攻打雍丘城。
贾贲和张巡率雍丘军民,据城死守。
只见叛军开弓震慑,一时间飞箭如雨。又用冲车、云梯对雍丘城四面攻打。
贾贲在城东督战时,不幸被流矢射中。生命垂危之际,仰天长啸道:“大丈夫再也不能杀敌报国,憾也!”言讫身亡。
张巡当时在城西,知道此事后,先是一愣,然后硬生生把眼泪憋回去,紧接着投入防守中。
(本章完)
李光弼凝视着安思义,劝道:“将军名字里有‘思义’二字,应该知道所谓的义,有天下大义和个人小义的区别。大义者,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而小义则不同,不过是逞凶杀人,一时痛快罢了。还请将军应该明白君子大义,而不是执着于小义。”
安思义泣道:“将军不杀我,我愿意投降。”
李光弼亲自为安思义解绑,并且奉为上宾。
安思义感念李光弼的恩德,于是道:“将军恩重,末将敢不以死相报。今将军领大军远道而来,均已疲惫。不可与叛军速战,况且叛军骑兵强大,野战必定不能取胜。不如深沟高垒,避其锋芒。以逸待劳,方可取胜。”
李光弼深以为然,重新任命安思义为手下别将。依照安思义所言,积极存粮备战,不主动出击。
李光弼又打开牢狱之门,将颜杲卿等忠烈的家属全部放了出来,又将因守城死难的士卒百姓全部予以安葬,对于他们的家属予以抚恤,并且举行公祭。
举行公祭的那天,李光弼更身穿缟素,为这群忠臣义士,戴孝哭丧。
当日,漫天纸钱,全城百姓皆身穿缟素,无不放声大哭。远远望去,如一片白浪。
自此李光弼深得人心,有不少的常山郡百姓自愿从军,协助巩固城防。妇女做饭,儿童器械,男子运土砌墙。上下一心,竟然在数日内将原本低矮的常山郡城墙,修耸成高大的城墙。
史思明听说常山郡被攻克,立刻率骑兵两万抵达常山郡城下的时候,只能看到一堵高耸的城墙。
史思明望着这堵墙咬牙切齿,挥鞭骂道:“待我破此城墙,必鸡犬不留。”
次日平明,史思明引两万余骑兵攻打常山城。
李光弼命安思义领太原弩手三千余人,分作四批,每一批五百余人,剩下的在一旁歇息准备随时替换。这群弩手站在墙头,用劲弩轮流射杀史思明的骑兵。
一时间飞箭如雨,史思明的骑兵不能抵挡,只得后退。
就在后退一刻,李光弼出击了!
李光弼以步兵五千余人,结成方阵,外围长枪兵,中间弓箭手掩护。出城之后,依托地形向史思明败军掩杀过去。
史思明立刻回军围攻这支步兵,但是没办法击溃。因为这支步兵用的是典型以步克骑的战术,导致史思明无法击溃。加上城墙上劲弩,最后只得败逃而去。
李光弼身着光明铠,手持马槊横刀跃马在城内数千骑兵面前。朗声道:“将士们,逆贼史思明已经败溃,你们速度随我杀敌报仇。”说完,命打开城门,自己第一个冲出常山城。
其余骑兵感奋,尾随李光弼出城,浩浩荡荡奔向史思明
的逃兵。
史思明败退后,好不容易稳住阵型,见士兵饥饿难耐,于是生火做饭。还派了警戒哨,防止敌袭。
然而并没有用。
李光弼亲自领骑兵千人,以锋矢阵向史思明军队发动冲锋。如果这个时候在天空俯视大地,就能看见整个唐军骑兵像射出的箭,一下子就击溃了史思明提前准备的警戒哨,直奔史思明的中军去了。
史思明看李光弼来了,慌忙上马迎敌。却止不住败军,看情况不对,只好随着败军逃走。
三军讲究的是气势,史思明叛军累败,兵无战心。又正在生火做饭,根本没能力招架。反观李光弼早在防守战打响前,就使自家骑兵饱食一顿,又养精蓄税似下山猛虎,不可抵挡。
史思明一路收败军一路逃,李光弼率领骑兵一路穷追猛打,直到史思明逃到九门县才停止追击,率军返回常山。
经此一战,常山七个县望风归降,只有九门县和藁城还在史思明手中。
两军在常山郡内形成了对峙之势,这个时候就看谁的生力军先到,谁就可能掌握战局的主动权。
很不幸史思明的援军五千余人,正在赶来的路上。而郭子仪还在完成朔方附近的清扫工作,尚来不及支援李光弼。
李光弼面对危局,依旧镇定。命手下乔装打探,看史思明的援军到了什么地方。当得到消息,知道史思明的援军在常山东南九门县南面的逢壁休整。立刻亲自挑选步骑两千余人,沿着河道潜行,一路前往逢壁。
到的时候,叛军正在休整。
李光弼亲自上阵,领军对叛军发动袭击。叛军登时大乱,自相践踏,死伤无数。经此一役,史思明不得不一面死守九门和藁城坚守不出,一面派人继续去求援。
李光弼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一面休整一面向郭子仪遣使求援。
此刻郭子仪还在休整军队,得知李光弼的求援后,立刻出发,准备和李光弼合兵一处,共同对付史思明。
这段时间里,天下大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安禄山见西进攻破潼关一时无望,而史思明又败在李光弼的手中,不得不调整战略,选择四面出击。
一路大军以阿史那承庆为将,出兵进攻颍川郡向南发展。一路大军以张通晤为将,出兵进攻雍丘,试图向江南发展。
这个张通晤就是张通幽的哥哥。
消息很快传到皇帝的耳朵中,皇帝立刻召宰相们及杨铣到兴庆殿内,商议对策。
杨铣奏道:“安禄山这是在西不能过潼关,北又连连受挫后调整的部署。臣以为只需派大将,镇守要道不与敌兵交战。等到郭子仪和李光弼汇合后击败史思明,夺占范阳,一切就迎刃而解。”
皇帝道:“杨卿之言,非
良臣该说的话。朕岂能让治下百姓饱受贼犯,而不出兵解救呢。”于是不听。
朝廷下诏以萧炅为山南节度使,率岭南、黔中、山南东道的五万军队驻扎在叶县北面防备安禄山。
杨铣反对道:“萧炅曾在哥舒将军麾下任职,我曾经有幸见过一面。此人治理地方,使一方安宁绰绰有余。但是领兵打仗,则不是他的长处,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皇帝又不从。
萧炅到任后,上表朝廷保举薛愿担任颍川太守、防御使,庞坚担任副使。皇帝许之。
阿史那承庆很快率军抵达颍川郡,对颍川发动进攻。真是飞箭如雨,杀声震天。薛愿和庞坚死命镇守,阿史那承庆一时无法攻克颍川。
而安禄山的另一路人马张通晤部,则比较顺利一路攻下宋、曹等州,屯兵于雍丘。
有雍丘县尉贾贲,心怀忠义,忠心于大唐。为了从贼军手中夺回雍丘,于是屈身事贼,事事迎合张通晤,使张通晤放松了戒备。
这个时候,谯郡太守杨万石投降了张通晤。杨万石还逼真源县令张巡去雍丘向张通晤投降。
张巡,蒲州河东人,开元末年的进士。曾任太子通事舍人,因不肯攀附杨国忠,被贬到清河县当县令。后来因政绩卓著,又被召回长安。但是因为讨厌杨国忠,又被杨国忠贬到真源县当县令。
这位忠诚耿介的人岂会投降,率全县官吏和百姓在玄元皇帝庙痛哭,随后当众宣布起兵讨伐叛军。因为张巡官声很好,有数千人想从。张巡精心挑选千余士卒,带领前往雍丘。
张通晤以为张巡一介书生,率领的兵马又是临时拼凑,根本不足为虑。于是只派手下将领令狐潮前往灭张巡。
张巡以老弱病残展示在令狐潮面前,暗中埋伏兵马在山谷两侧。对着令狐潮骂道:“汝身为陛下之臣,竟然投降贼寇。如果此时醒悟,还不晚,等到雍丘城破,就晚了。”
令狐潮看张巡兵少,笑道:“像你这样的人马,根本不足为虑。”于是催动大军,进攻张巡。
张巡率领人马且战且走,引令狐潮兵马到深谷。
等到令狐潮人马入谷,一声号令,山谷两侧飞箭如雨,对着令狐潮军队频频射击。滚石滚向令狐潮军队。
叛军立时大乱,令狐潮率军逃离山谷。张巡率军紧追不放,试图利用败兵冲击雍丘城,借此机会一举夺下雍丘。
令狐潮到了城门下,大声呼救,却得不到回应。忽然见到城墙竖起数十面大唐的旌旗,只见雍丘县尉贾贲立在城头,将张通晤的头颅从城上抛下。
贾贲道:“贼首张通晤已死,尔等还要附逆邪!”
令狐潮军中多数人放下武器,令狐潮看情况不对,只得引少数亲兵逃走。
不一会儿,张巡率兵赶到,同贾贲汇合于雍丘城下。
贾贲自说前面发生的事情,这个时候张巡才知道前因后果。原来当日张通晤派令狐潮去攻打张巡。贾贲看张通晤守备松懈,于是聚集了忠于大唐的人,趁着张通晤没有防备围攻他,最终杀死了张通晤。
两军合兵一处,防守雍丘。
数日后,令狐潮得到了叛军的支援,引军攻打雍丘城。
贾贲和张巡率雍丘军民,据城死守。
只见叛军开弓震慑,一时间飞箭如雨。又用冲车、云梯对雍丘城四面攻打。
贾贲在城东督战时,不幸被流矢射中。生命垂危之际,仰天长啸道:“大丈夫再也不能杀敌报国,憾也!”言讫身亡。
张巡当时在城西,知道此事后,先是一愣,然后硬生生把眼泪憋回去,紧接着投入防守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