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讨逆
字体: 16 + -

第九十二章 双杨争斗

    杨铣看到队伍前列的旌节。气不打一处来。无视李柔芸的阻止,径直拍马到杨国忠等人面前。

    杨鉴看弟弟来了,携承荣郡主笑着和他打招呼。

    杨铣下马,朝大哥施礼后,正要去找杨国忠。李柔芸拦在前面不让,杨铣绕过李柔芸去找杨国忠。

    杨鉴看弟弟和弟媳今天很奇怪,和承荣郡主互看一眼后,忙跟了上去。

    杨国忠看杨铣板着脸来,还以为他在为当日刁奴的事情生气,主动上前,笑道:“二郎不要再为虢国夫人府上的事情生气了,你三姐也原谅你了。快随我去和她叙话,姐弟之间的恩怨就算化解。”

    虢国夫人昂着头,准备接受杨铣的道歉。

    谁知杨铣一动不动。

    杨国忠觉得奇怪,扭头看着杨铣。

    杨铣道:“族兄持旌节在队伍前,莫非是要出巡剑南?”

    杨国忠看杨铣脸色不善,讪笑道:“非也,今日是陛下和贵妃娘娘游幸华清宫,特招我们一族随行。如此殊荣,愚兄想用旌节以壮声势而已。”

    杨铣正欲开口。李柔芸忙上前道:“二郎,天色不早了。还是赶紧起程,倘若耽误时辰,吃罪不起。”

    杨铣正在气头上,看了眼李柔芸后,犹豫一下,但实在是看不过去。对杨国忠怒道:“族兄可知旌节乃是节度使的象征,非出巡征战时,不可拿出招摇。”

    杨国忠一愣,明白了。没好气道:“为兄是剑南节度使,旌节想什么时候用都可以,轮不到你说话。等你有一天成为节度使,你也可以随便用。”

    杨铣冷哼道:“旌节不是你耀武扬威的工具!别人用我管不着,但你用就是不行。”

    “杨铣你别太嚣张了!”

    “族兄应该知道自古以来,多少皇亲国戚死于乱刃之下,皆因嚣张跋扈,不知死活的缘故。族兄自诩聪明,反倒是糊涂至极。”

    “好好好,你是聪明的人,我们是愚笨的人。我们以后就不再亲近,免得带累坏了你杨将军的美誉。”

    “倒也少了口舌是非,我们都干净。”

    杨国忠听了,心里堵了口气。想着杨铣到底是杨贵妃最亲近的堂弟,不好过分翻脸,只得索性忍下这口气,翻身上马,走到队伍前列喝令大家出发。

    杨铣目的尚未达到,箭步上前拦住杨国忠的去路。

    杨国忠见杨铣拦住去路,负气道:“我的杨将军,你还想怎么样?!”

    杨铣毫无畏惧,喝道:“把旌节撤下,我就准你们离开。”

    “什么?!”杨国忠滚鞍下马,“你别得寸进尺。”

    杨铣不卑不亢道:“是族兄违例在先,请族兄撤掉旌节。”

    杨国忠真是拿杨铣没有办法,只得来回的踱步。

    杨鉴见状喝道:“二郎不可如此,还

    不退下。耽误了与陛下和娘娘汇合,二郎吃罪不起。”

    “那就去陛下面前,分辨一二。”

    “你怎么一根筋,转不过弯儿。”

    杨铣愤而不答,只是盯着杨国忠。

    李柔芸想到杨铣不听劝,而同皇爷爷汇合的时间越来越近,内心不由得焦急万分,却苦无办法,只能原地跺脚。

    这件事早有人飞报御前,皇帝听了,才知道难怪这么久不见杨家人,对杨铣隐隐有些生气。

    杨贵妃见状,忙道:“二郎久在边关,常说:旌节一动,无数大唐男儿,奋勇向前。二郎想是看到杨国忠用旌节,想起同袍,心里有些过意不去。还请陛下不要责怪二郎。”

    皇帝听罢,脸上换了颜色,笑道:“杨卿坦诚可爱,却是十分难得。传朕旨意,命杨国忠去掉旌节。还有杨卿和和政就不要随行,回去好好休息吧。”

    宦官接旨,飞马传旨。

    杨铣等人尚在僵持,接到旨意后。杨国忠再气愤,也只得去掉了旌节,带杨家人去与陛下汇合。而杨铣和李柔芸则回府。

    杨府,前厅。

    杨铣跪在杨玄璬面前,李柔芸陪着一起跪着。

    早有人将此事告知杨玄璬,杨玄璬听了,也是十分生气。等杨铣一回来,就命他跪在前厅。本不让李柔芸跪,但李柔芸自述没能阻止杨铣,因此甘愿同跪。

    杨玄璬道:“好啊。二郎你又闯祸,你就不能安静几天。上次你当着虢国夫人杀了她的府上奴仆,我去陪了许多好话。如今你又得罪了杨国忠,甚至是在给陛下难堪。你到底想干什么?”

    杨铣正色道:“儿只是想请族兄不要用旌节而已,太招摇了。”

    杨玄璬无法体会杨铣的感受,气道:“汝去家庙面对列祖列宗跪下,好好反省。没有我的命令,不许起来。”

    杨铣听了,站起身,看了眼李柔芸,遂径直前往家庙。抬头望着列祖列宗的灵位,只说了一句:“我又来了。”然后扑通一声跪在灵前,反省!

    李柔芸见夫婿走了,也只得起身回西院。刚走到门口,就见霍小湘和金丝凯丽急匆匆的迎来。

    “听府上下人说,二郎又被罚跪?”霍小湘着急的问道。

    李柔芸点点头,径自回正屋。

    霍小湘和金丝凯丽面面相觑,心里有些着急。忙进正屋,想问个究竟。

    李柔芸不用她们问,就把事情的始末原委都告诉她们。

    霍小湘听了,道:“这件事怨不得二郎,是杨国忠做得太过分了。怎么可以用旌节当做其耀武扬威的工具呢!”

    李柔芸叹息道:“我当然也知道不对。可公公不这么看,认为二郎顶撞长辈是不对。我们等他回来,再说吧。”遂命蘅儿去取伤药来,有备无患。

    三个女

    人在正屋一边说话,一边等杨铣被放回。

    时间眨眼就过了晚膳,却不见杨铣回来。三女自然是吃不下,命人将饭菜抬下去,只关心三个孩子有没有吃饱。

    且说杨铣跪在灵前,早已是饥肠辘辘,望着列祖列宗的灵位,竟然产生了幻觉,认为是他们来锁魂。其实是杨铣因饥饿,产生的幻象。更是满头大汗,嘴唇干裂。

    终于身形不稳,昏了过去。

    等再醒来时,人已经在正屋的床榻上。三女围着他,见他醒来,无不欣喜。

    “我这是在哪里?”杨铣还有些迷糊。

    “家里啊。二郎你因饥饿劳累,昏了过去。这里有碗参汤,喝了可以缓解饥饿。”李柔芸说着话,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用勺子喂杨铣。

    杨铣不喜欢躺着喝东西,挣扎着要起来。霍小湘和金丝凯丽忙一左一右将杨铣扶起,而李柔芸坐在杨铣的对面喂他喝汤。

    此刻杨铣自我感觉有点怪怪的,左右瞄一眼瞬间明白为啥感觉奇怪了。左手搭的是霍小湘的肩膀,右手搭的是金丝凯丽的肩膀,面前还有李柔芸在细心喂食汤药。不正是很多男人梦寐以求的“左拥右抱”嘛!

    杨铣想到这里,不留神呛了一下,参汤喷了出来。金丝凯丽忙用手绢替杨铣擦嘴,霍小湘给杨铣抚背缓气。

    片刻后,杨铣终于缓过气来。自己接过李柔芸手里的参汤,一边喝一边自嘲道:“我是真的疏于锻炼,不然不会跪这么一小会儿就不行了。”

    “对,你应该多练习跪和挨饿,这样不会轻易晕倒。”金丝凯丽调侃道。

    屋内众人都笑了。

    转眼夜深,霍小湘和金丝凯丽都离开了正屋。李柔芸也在蘅儿的服侍下,卸掉头上的首饰,更在屏风后换上睡衣,披着长发来到杨铣身侧。

    杨铣起身,让李柔芸过去。夫妻二人同被而眠。

    有些事情结束后,两人尚处于亢奋状态。便面对面侧躺着,说会儿话。

    杨铣捋着李柔芸一缕青丝,柔声道:“你有没有后悔嫁给我?”

    李柔芸不解,反问道:“二郎为何这么说?”

    杨铣叹气道:“我明知道冲动是不对,也常自我约束,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常听人说,做人要喜怒不形于色,面含春风威不怒。我根本做不到,所以经常闯祸。”

    李柔芸温柔地道:“二郎别这样想。我记得战国策里有句话: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是说人要去掉一切外饰,还起本质,就会一生不蒙受羞辱。二郎见到不平之事,能仗义执言,就是这种表现。”

    杨铣自惭道:“可惜我距离郡主所说的境界,差了许多。我只是单纯不希望自家人耀武扬威,应该克勤克俭。”

    李柔芸捂嘴温柔道:“这不正

    是二郎不慕荣华这种外在装饰的表现吗?”

    杨铣微微一笑,觉得有几分道理。

    李柔芸又道:“二郎能正视自己的弱点,难能可贵。妾身想假以时日,二郎一定会有所成就。荀子荣辱篇云: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相信二郎一定能体会个中深意,有所得。”

    杨铣听过这篇,对这段话最是印象深刻。荀子说: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别人,懂得命运的人不埋怨老天;怪怨别人的人就会走投无路,埋怨老天的人是没有见识。错误在自己身上,却反而去责求别人,岂不是绕远了吗?

    李柔芸是在劝杨铣,进一步把自知,发展到自知自明的地步。从内打破是成长,坦然接受成长的锻炼,才能收获成长的硕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