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侦探
字体: 16 + -

第三十章 记事本

    这次教官等了足足一分多钟砖洞才打开,但等得很自信,很踏实。他迅即把摘下的耳机和摄像头塞了进去,顿时,一双灼热的、颤抖的、带着汗渍的手紧紧和教官伸进砖洞的手握在一起。

    是信任还是坚强?是倾诉还是嘱托?教官感慨万分。

    撤回手,教官顺便向砖洞里瞄了几眼,正如李飞所说,这一定是二战时期一个地下车间,墙角还有散落的机器,也许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些零件向外发出求救电波。

    随后教官撤回地面,四人共同分享着成功的喜悦。这时,顿克示意大家不要做声,然后指向屏幕。

    屏幕上出现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围在一起正研究着什么,脚上带着重重的镣铐。这时,一个持枪的中年人走了进来,靠近科学家听了几秒他们的谈话,然后警惕地向周围环视了一遍,慢慢走了出去。

    中年人刚走,一个科学家像平常一样很自然地走到一个工作台前,然后快速把耳麦塞进了耳朵。

    茉莉花迅速也把耳麦递给李飞。

    “您好,让你们受苦了。我们一定会把你们营救出去,而且绝对保证实验品的安全。请你们再坚持十几个小时。”

    “谢谢你们,有什么需要配合得请讲,只有三分钟时间。”

    “你们是怎样不得已而从之的?是不是机器人出了问题?”

    “对,机器人突然倒戈。”

    “除了司机,还有谁是熟知的罪犯?”

    “我们被蒙上了双眼,感觉他们有四五个人,除了司机和现在这两个,不知还有谁。”

    “真的要完成好最后一道密码启动程序吗?”

    “很难瞒天过海,因为这个看守也是个物理专家。但相信我们会处理好的。”

    “好,时间到了,请在安全情况下,和我们保持联系。”

    “好的,胜利的天平将倾向于我们,再见。”

    科学家刚摘下耳麦几秒钟,看守就进来了,他镇定自若地干起了自己的工作。

    不出李飞所料,结果真的是机器人出了问题,而且问题很大。它们居然对科学家兵戈相向,反目为敌,真是不可思议。

    这么先进的机器人,改变已有的记忆和程序谈何容易?除非是它的“主人”......

    “主人”——李飞突然有一个大胆的推测,但rb专家已病逝,看来破解它只有靠自己了。

    他决定把这里暂时交给教官,教官绝对有能力处理好这里的一切。他必须回去破另一个局,因为他有一种蛇将出洞的预感。

    “我们现在就解决了看守,救出科学家不行吗?”顿克见李飞在沉思,急着问道。

    “不行。”教官接住顿克的话道,“因为实验品装有炸弹,两个看守又不在一起,他们联系一定很紧密,如果解决了一个,不保证另一个不引爆炸弹。”

    “教官说的对。”李飞赞成地点点头,“要解决必须两个同时解决,否则不能保证科学家和实验品的安全。现在我们应该尽快找到另一个出口,这样才能掌握先发制人的主动权。”

    “这样吧,这里留下教官和顿克,如果需要人手,可以联系地方警察支援,但要谨慎行动,一切听从教官的指挥。”

    “茉莉花准备动身去旧金山,我回去查证一些东西,我们分头行动。”

    “我们怎么走?”茉莉花疑惑地问。

    “看哪里——”李飞向公路尽头一指,只见一辆小车飞驰而来。

    “我刚才已经通知警察局派过一辆车来,先送你去机场,我再回警局。”

    回收站跑来几个孩子钻进铁丝网里玩捉迷藏,但却没有听到狗吠的声音。

    李飞回到hsd警察局已经晚上十一点多了,但他还不能休息,直觉告诉他明天将有一场重大较量在等着自己,他必须拿出充分的证据,给罪犯以重拳一击。

    罪犯显然非常狡猾,把整个犯罪过程演绎得无懈可击。他们不是转移目标,就是嫁祸于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漏洞也会有理由搪塞。所以说,说是证据,其实是李飞对案件过程的演绎推理,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确凿的证据来锁定目标。

    幸好找到了实验品和科学家的藏匿地点,这是两天来最大的收获。如果在两个看守交货的同时把幕后操纵者一举拿下,人赃俱获,岂不更是两全其美。

    但李飞不能冒这么大的险,毕竟这是一颗极具威力的实验品,一旦闪失,后果不堪设想。李飞安排教官增派人手的意思就是争取就地夺回实验品,早一点时间,多一份安全。

    刚才在车上,茉莉花才有空把她上午调查的情况具体汇报了一下。其中引起李飞注意的是,副院长、信息部主任、院长助理三人之间有着及叵测的三角关系。

    副院长和院长助理都在国防部电子信息研究所待过,据说两人关系曾经暧昧,但副院长六年前就调入研究院了,院长助理是去年才调入,期间再没有听说过两人发生过什么。

    信息部主任是院长助理在大学时的专业导师,当时学的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据说主任很器重这个学生,学生好像也一直暗恋着老师。

    而在院长即将退休之际,副院长和信息部主任又都是后任院长的人选,两人在暗暗角逐着院长的职位。

    很明显,院长助理是这起事件的一枚棋子,但谁是这局棋的设计者,李飞心中虽有定论,但他还需要等茉莉花最后的调查结果。

    李飞觉得明天早上必须再次和助理谈谈,如能从她哪儿有所突破,是再快不过的捷径。

    想到这儿,李飞随手拿起院长的笔记本翻看起来。这是一本周大事记,李飞从中看到,院长是一个极其严谨的学者,字里行间都倾注着对工作的热情和担当。周记中很大部分是对本次实验过程的记录和分析,难怪院长要把他锁在保险柜里。

    李飞迅速翻阅着,努力从里面里寻找出有价值的东西。他看到副院长是在今年一月二十号去rb参加得科技展览会,但四月六号院长又派办公室主任去了趟rb,具体内容没有详尽记载,但好像压力很大,隐含着一种担忧。

    除此之外,李飞对院长记周记的习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星期六下午五点前,院长必然把一周的工作总结在案,但出事前的星期六却是个空白。

    这不仅验证了李飞关于劫案发生在星期六而不是星期日的正确性,还解开了李飞琢磨已久的一大谜团。

    李飞感觉自己又突破了一道紧密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