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侦探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 钟表理论

    记者和其他贵宾退席后,茉莉花终于有机会接近李飞了,但当她正要满怀深情地扑向李飞时,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向自己走来,定睛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曾经追求过自己的教官。茉莉花喜出望外,激动地和教官拥抱在一起。

    这时,李飞走了过来,茉莉花正要介绍,李飞却主动伸手握住教官的手说:“好厉害的‘陌生人’,步步让我陷入绝境。”

    教官微微一笑道:“可你却胸有成竹,步步化险为夷,擒我于举手之间。”

    两人的对话把茉莉花听晕了,她突然想起录像中那个‘罪犯’仰卧起坐的动作好眼熟,原来是教官,在学校他就是这样给她们示范的。她好佩服李飞的眼力,卸了妆还依然认得,自己居然想不起来。

    茉莉花猛地捧起教官的手仔细一瞧,手腕上被手铐磨的疤痕还清晰可见。

    “你为什么这样认真啊?”茉莉花心疼地说。

    “这次我是以一个真正的‘罪犯’来行动的,所以每一步都必须真实。原来以为第一关你们就会被卡死,但结果却出乎我的预料。不愧是国际大侦探,居然能绝处逢生。”教官又一次握住李飞的手道,“祝贺你,李警官。”

    “我们教官是全美数一数二的教头,今后有什么需要可以请他帮忙哦。”茉莉花急着向李飞推荐道。

    李飞握着教官的手欣然说:“那好啊,有机会一定合作。”

    这时,工作人员过来催促他们入座,说分析会马上要开始了。三人走过去,顿克、监狱长,还有那个押送的小警察都在那儿坐着,大家互相握手祝贺,相关人员共坐一席。

    主持会议的还是奥比特。

    “各位,现在进入分享答疑阶段。在这之前,我们先看一下几位获奖选手的详细得分数据。”奥比特又一次指向后面的屏幕。

    李飞(中国)

    难度系数: 8分;任务完成: 20分;

    附加分: 17分;(逮捕主犯一名;从犯一名。)

    质量判定:-1分;(干扰红绿灯一次)

    总成绩=(8×20)/2+17+(-1)=96分(第一名)

    本杰明.盖茨(美国)

    难度系数: 8分;

    任务完成: 20分;

    附加分: 7分;(击毙主犯一名)

    质量判定:-2分;(动用大型警力超过两次)

    总成绩=(8×20)/2+7+(-2)=85分(第二名)

    艾布特.希伯来(英国)

    难度系数: 8分;

    任务完成: 20分;

    附加分: 0分;(两名罪犯脱逃)

    质量判定:-3分;(无辜伤亡5名;动用大型警力超过一次)

    总成绩=(8×20)/2+0+(-3)=76分(第三名)

    斯基洛夫(俄国)

    难度系数: 6分;

    任务完成: 20分;

    附加分: 17分;(逮捕主犯一名;从犯一名。)

    质量判定:-1分;(严重阻碍交通一次)

    总成绩=(6×20)/2+17+(-1)=76分(第三名)

    “看完这些数据,接下来我们就回看几位大侦探办案的精彩剪辑,你也可以给自己打打分哦。”奥比特说道,“今天我们就先从金牌侦探李警官开始吧,欢迎大家提问。”

    屏幕上开始播放李飞和茉莉花侦破的短片,经过剪辑后的片子,紧凑、紧迫,扣人心弦,其观赏性不亚于一部大片。真所谓处处惊心,步步险情,让你在猜测中赋予想象,结果却难以预料。

    一个多钟头的短片播完,全场寂然,突然,雷鸣般的掌声像山洪一样爆发出来,人们的表情由惊愕化为惊喜,由激奋化为激情。

    奥比特大声喊道:“请国际大侦探李飞先生上台,和大家交流互动,释疑解难。”

    顿时,会场里百分之八十的人举起手来,李飞走上台,首先选坐在前排的英国侦探也是本次比赛三等奖获得者艾布特.希伯来提问。

    “请问李警官,你是怎样推断出和陌生人见面的地点是最后一条街而不是你所居住酒店的对面?‘零点酒吧’又是怎样得出的?”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侦破此案的关键,犯罪嫌疑人的整个作案思路也许就隐喻其中。突破它,就等于找到开启案件之门的钥匙。我们还是先听听陌生人的电话录音吧。”

    屏幕上再现李飞和陌生人通话的情景,并且用字幕打出电话内容:

    ......既然我指名要你和我比试,总该给你个见面礼吧.那我们就见个面可以吗?请看着你的表,现在是下午六点整,我就在对面等你,如果你40分钟内过不来,就别怪我今天不等你了呀。哈哈!

    李飞环顾了一下四周,然后直入主题。

    “请大家仔细看屏幕,在陌生人的电话里,不经意间隐藏着一个跳跃性的思维逻辑,‘见面、看表、六点、对面、40分钟、别怪今天不等你’等这些隐喻词语,无形中暴露了他的一种行动轨迹,他在用自己的思维定势来挑战别人的智慧。”

    “我们这样分析,陌生人为什么见面要对表,这里一定有隐情。六点的‘对面’是正北十二点,六点在表中还代表十八点,十二点在表中还代表二十四点和零点。这样问题就来了,陌生人打电话的时间正好是下午六点,我住的酒店正好在第十八街,那么用这个理论看的话,十八街的‘对面’就应该是二十四街,也就是这座城市的最后一条街。而这条街上恰巧有个叫‘零点酒吧’的,所以见面的具体地址就非它莫属了。我把陌生人的这种特异思维归纳为‘钟表理论’。”

    “还有陌生人要求四十分钟见面,这正好是驱车从十八街到二十四街的最快时间。这说明什么?说明见面地址既不是我住的街的对面,因为到对面只需步行四五分钟穿过马路,同时陌生人又在提醒你四十分钟内必须到达二十四街,迟到的话你就白跑了。所以说,陌生人的电话里,处处一语双关,他是在用其他事物来迁移自己的逻辑思维,我们一旦突破他的屏障,就会和他的思维发生共振。”

    会场鸦雀无声,人们屏住呼吸倾听着,对李飞破解陌生人思维逻辑感到惊叹,教官认为这已经达到侦破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