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换防(二十六)
第十三章 换防(二十六)
莫敌醒过来时,已经是六天后的傍晚,人也到了立煌二十一集团军总医院,守在身边的警卫队队长孙诚看到莫敌微微睁了睁眼,欣喜的大叫起来。
“团座醒了,团座醒了!”
值班室的医生飞一般的冲了过来,与医生一起跑来的,还有二十一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兼安徽省民政厅厅长韦永成少将。
看了看床头的吊瓶,又看一看韦永成,莫敌裂嘴一笑:“我还活着?”
所有人都轻松的笑了,主治医生仔细打量了眼前的小个子,这位还是个很乐观的人,看多了生死的医生也不由得暗自钦佩。
韦永成点点头,回了一句:“你太瘦,没有肉,阎王不收。”
莫敌居然还能活过来,韦永成也觉得意外。看着莫敌枯黄的面容,深凹的眼睛,潮红却干裂的嘴唇,浑身上下,找不出一丝生气。韦永成感觉一身轻松,膝盖一软,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这几天,他一下班,就往医院里跑,与靳同轩守着莫敌,连老婆蒋华秀都有意见了。
四天前,莫敌被送到立煌,随行的,是176团参谋长靳同轩。
医生说,莫敌能活下这条命,多亏了靳同轩。
当天的老龙坝,当人们冲出毒气弹的范围时,才惊讶的发现,莫敌并没有出来,卫队长孙诚把湿毛巾往脸上一扎,转身又冲进了毒气区,当他把扎着湿毛巾的莫敌背出来时,也一起晕了过去。
石重在把湿毛巾捂上莫敌后,把水壶直接倒在自己的衣服上,跑了出去,他没有想到莫敌没有出来,还一把扯掉了脸上的毛巾,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命令。
孙诚看到石重把毛巾捂上了莫敌的脸,这才自己离开,他没有想到莫敌并没有第一时间出来,后悔得一塌糊涂。
靳同轩是理智的,让野补团的随军医生看了看陷入深度昏迷的莫敌,知道这位中毒不浅。立即发出两份电报,一份是向师部求援,要求把莫敌直接送往立煌集团军总医院。另一份电报则是传向岳西,向野补团特务连连长盘龙咨询毒气弹中毒的处理,这份电报较详细,把毒气弹爆炸时的状况和中毒症状一一列出,给盘龙以参考。盘龙给出的答案是绿一号苯氯乙酮毒,这是一种失能性毒剂,它刺激眼睛、呼吸道,引起流泪、流鼻涕、眼膜充血和剧烈咳嗽,作用迅速。高浓度下或者急速而严重的中毒,可以致命。日军之所以选用这种毒剂,并不是为了毒杀我军人员,而是为了驱散我军,让河面上的日军处境缓和得到生机,毕竟在河面上当靶子,这是滋味有点难过。如果采用其他毒气弹如茶一号和青一号,岸上的还有处可逃,船上的则无处可走。莫敌之所以中毒,是因为陷于毒气区的时间过长,如果及时离开,最多不过是流点眼泪而已,而不至于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至于如何救治,盘龙给出的方法很简单,只能两个字:氧疗。
何为氧疗,连随队医生也茫然不知,整个野补团也只有靳同轩一个人知道个大概。一百五十年前,人类发现氧气的存在,之后便慢慢的认识到氧在生命运动中的机理,氧气逐渐被利用到各种疾病的治疗中。1798年,著名医生beddoes在英格兰创办了肺病研究所,并开始专业氧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霍尔丹大夫用氧气成功的治疗了*中毒,引起医疗界的轰动,氧疗被确立为一种疗法。1924年,霍尔丹给受伤士兵吸氧,战伤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在西方,氧疗已经成为了一门学科。然而,在遥远的东方,除了一些受西方教育较深的学院派人仕和大医院,这门学科还不为人知。在安徽,也只有二十一集团军总医院才有氧疗。
靳同轩让之前留在庐江东绿营的汽车立即赶到三河,他则用一辆马车,亲自把莫敌送到三河,莫敌的卫队和野补团的军医随同前往。
利用在三河等车的那段时间,靳同轩用最原始的方法,制造了一个电解水的取氧器,他利用警卫队的手摇发电机为电源,通过电瓶整流后,用电缆线接进一个陶瓷水缸,在水缸口,两个倒扣的竹筒为集气口,阴极出来的是氢气,任其飘散,阳极竹筒的顶端开了一个小口,接上一条输液用胶管,把还原出的氧气输送到莫敌的鼻孔。氧气如同一只看不见手解开了勒在莫敌脖子上的绳子,呼吸困难的莫敌立即缓和了过来。
从三河到舒城,从舒城到六安,从六安到立煌,汽车走了一天一夜。莫敌到达二十一集团军总医院时,只剩半条命。总医院的医生被靳同轩的土造电解水仪器惊呆了, 一致认为,如果没有这个东西,莫敌早就完蛋了,
进了医院,医生判定,莫敌曾经出现过短暂的缺氧,但是问题不大,醒来只是时间问题,果然,在入院的第四天,老天开了眼。莫敌的第一句话就让所有的人都放下心来,这个家伙,没有因为昏迷了六天变傻。
靳同轩告诉莫敌,巴洋河的战斗,因为毒气弹而不了了之,四艘军舰沉了一艘,正常的那艘运兵船拖走了另一艘,已经进入到钟鼎鼐二营埋伏圈的炮艇也没有被袭击,钟鼎鼐是个很能审时度势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据从江北返回的钟良报告,日军的损失不少,在江北登陆的五百多日军,基本上没有太多生还,至于江中那一艘运兵船上的日军,死的比活的多,两艘炮艇,沉了一艘,另一艘也带着伤。野补团的伤亡不大,集中在江南岸的下面阵地,主要是机枪手和观察员,至于毒气弹,没有造成死亡,毒晕的最严重的就是莫大团长。
李本一那边,因为援军被打退,沈席麟部强行突围,双方打得十分惨烈,最后只有部分敌军得以逃脱。与李本一预料中一样,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沈席麟伤亡巨大,138师的损失也不小,特别是赵学良率领的413团,负责堵截,成了敌军突围的重点方位。413团有相当部分人员是上次俘虏的李仕贵旅人员,第一次参战,经验不足,但是在死亡面前,还算英勇,参战人员,死亡率达到百分之五十。其次是李丕成的412团,他从侧面包抄宫田部,与宫田部发生缠斗,伤损过半。138师此役之后,减员严重。为了加强舒城的防务,韦介伯部与李丕成部退往舒城,谢骙率野补团残部返回但家庙,赵学良回转万佛湖。
昨天,消息传来,李柏成部已经返回深沟铺。罗卫则率野补团进驻庐江东绿营,负责庐江的防务,这个结果让庐江县长凌前锋十分满意,送去了猪羊给罗卫洗尘。
莫敌点点头,对靳同轩说,自己这次中毒,比上一次在潜水边更严重,只怕短时间内不能回到岳西。为了不耽误野补团的日常管理,请靳同轩代为报告,辞去176师野补团团长一职,由罗卫接任。
靳同轩在莫敌的病床头拿过一张床历纸,一挥而就,准备在韦永成来的时候,正式上交,韦永成作为集团军政治部主任,这是他的份内工作。
下班的时候,韦永成两口子联袂而至,蒋华秀给莫敌炖了点清肺解毒的汤,用紫砂煲装了,一起送了过来。蒋华秀在立煌开办了一所中正小学,并亲自担任校长。当了半年的孩子王,蒋华秀也变得天真了许多,看到莫敌,大摇其头,逗趣说:“天纵本来就瘦,这样一来,就只见两只大眼睛了。我有个建议,天纵在立煌养伤期间,到我的学校担任书法教师,我负责你一日三餐,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里,长肉二十斤。”
“长那么多肉做什么?”莫敌笑了,说:“又不是养猪。”
“反正你在立煌也没有什么正事,去我那当书法教师,也算是用武之地,至于你不愿意长肉,就随便你去。”蒋华秀说。
“这个没有问题,只要我能够下床,就去你那报到。”莫敌说:“蒋大校长不嫌我的字难看就行。”
“我不嫌,你自己不嫌就行。”蒋华秀指着韦永成笑着说:“无论多难看的字,总比我们家这个留学俄德的强,在外国几年,把胚子给弄坏了,写中国字像写俄文,写俄文又成了中国字,中学不能为体,西学不能为用,古不能为今用,洋不能为中用,一塌糊涂。”
众人大笑,莫敌也跟着笑了两声,牵动了肺部,引发起惊天的咳嗽声,直咳得嘴唇打抖,上气不接下气,脸蹩得通红。
看到莫敌这种情况,韦永成也知道,三两个月,只怕是回不了岳西。拿着靳同轩代写的辞职报告,韦永成看了一遍,一页既毕,不料下面还有一页,定睛一看,竟然是靳同轩的辞职报告。
看完了靳同轩的辞职报告,韦永成拉着靳同轩走到窗户前,说:“你辞职,我不意外,毕竟你是冲着天纵而来,天纵若不在野补团,你是不愿意去呆的。没有问题,我会把报告上交,让你称心如意。只是天纵辞去了野补团团长一职,还有一个四十八军参谋处处长的闲职,你若辞了,那可就是白身一个。”
医生也听到了莫敌的咳嗽声,带了护士进来查看,给莫敌输上了氧气,告诉守在莫敌身边的蒋华秀,不要再惹莫敌说话,更不要让他激动,需要静养。
服从医生的指令,蒋华秀走到韦永成身边,听到了韦永成的最后两句话,高兴的说:“同轩若是辞职了,正好来立煌,我们家永成上个月兼了个安徽省民政厅厅长的职,正好缺少得力之人相佑,不如去民政厅就职,也算混个出身。再有就是,把小惠带来立煌,我也有伴可玩。”
“后面这个,才是你的目的吧。”韦永成笑着说。
蒋华秀乐了,用手肘碰了一下韦永成,笑道:“就你聪明!”
韦永成没有理老婆,而是继续对靳同轩说:“我既然要把你们的辞职报告呈上去,自然还需要一些材料,你给我一份你和天纵离开后,野补团的人员调整方案,别让人事部门一问我,我哑口无言。”
靳同轩想了想,对韦永成说:“等莫老大好一点,听取他的意见吧。”
韦永成摇摇头,说:“没有必要,这种事很劳心,你的身体状况,就不需要再劳累他,你对野补团也是熟悉的,就按你的想法,以他的名义报上去吧。”
靳同轩点点头,思索了片刻,继续抽出一张病历纸,写下了一串名字,交给韦永成,他知道,面前这位,作为二十一集团军的政治部主任,这种任免,他能作主。
莫敌醒过来时,已经是六天后的傍晚,人也到了立煌二十一集团军总医院,守在身边的警卫队队长孙诚看到莫敌微微睁了睁眼,欣喜的大叫起来。
“团座醒了,团座醒了!”
值班室的医生飞一般的冲了过来,与医生一起跑来的,还有二十一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兼安徽省民政厅厅长韦永成少将。
看了看床头的吊瓶,又看一看韦永成,莫敌裂嘴一笑:“我还活着?”
所有人都轻松的笑了,主治医生仔细打量了眼前的小个子,这位还是个很乐观的人,看多了生死的医生也不由得暗自钦佩。
韦永成点点头,回了一句:“你太瘦,没有肉,阎王不收。”
莫敌居然还能活过来,韦永成也觉得意外。看着莫敌枯黄的面容,深凹的眼睛,潮红却干裂的嘴唇,浑身上下,找不出一丝生气。韦永成感觉一身轻松,膝盖一软,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这几天,他一下班,就往医院里跑,与靳同轩守着莫敌,连老婆蒋华秀都有意见了。
四天前,莫敌被送到立煌,随行的,是176团参谋长靳同轩。
医生说,莫敌能活下这条命,多亏了靳同轩。
当天的老龙坝,当人们冲出毒气弹的范围时,才惊讶的发现,莫敌并没有出来,卫队长孙诚把湿毛巾往脸上一扎,转身又冲进了毒气区,当他把扎着湿毛巾的莫敌背出来时,也一起晕了过去。
石重在把湿毛巾捂上莫敌后,把水壶直接倒在自己的衣服上,跑了出去,他没有想到莫敌没有出来,还一把扯掉了脸上的毛巾,下达了全军撤退的命令。
孙诚看到石重把毛巾捂上了莫敌的脸,这才自己离开,他没有想到莫敌并没有第一时间出来,后悔得一塌糊涂。
靳同轩是理智的,让野补团的随军医生看了看陷入深度昏迷的莫敌,知道这位中毒不浅。立即发出两份电报,一份是向师部求援,要求把莫敌直接送往立煌集团军总医院。另一份电报则是传向岳西,向野补团特务连连长盘龙咨询毒气弹中毒的处理,这份电报较详细,把毒气弹爆炸时的状况和中毒症状一一列出,给盘龙以参考。盘龙给出的答案是绿一号苯氯乙酮毒,这是一种失能性毒剂,它刺激眼睛、呼吸道,引起流泪、流鼻涕、眼膜充血和剧烈咳嗽,作用迅速。高浓度下或者急速而严重的中毒,可以致命。日军之所以选用这种毒剂,并不是为了毒杀我军人员,而是为了驱散我军,让河面上的日军处境缓和得到生机,毕竟在河面上当靶子,这是滋味有点难过。如果采用其他毒气弹如茶一号和青一号,岸上的还有处可逃,船上的则无处可走。莫敌之所以中毒,是因为陷于毒气区的时间过长,如果及时离开,最多不过是流点眼泪而已,而不至于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至于如何救治,盘龙给出的方法很简单,只能两个字:氧疗。
何为氧疗,连随队医生也茫然不知,整个野补团也只有靳同轩一个人知道个大概。一百五十年前,人类发现氧气的存在,之后便慢慢的认识到氧在生命运动中的机理,氧气逐渐被利用到各种疾病的治疗中。1798年,著名医生beddoes在英格兰创办了肺病研究所,并开始专业氧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霍尔丹大夫用氧气成功的治疗了*中毒,引起医疗界的轰动,氧疗被确立为一种疗法。1924年,霍尔丹给受伤士兵吸氧,战伤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在西方,氧疗已经成为了一门学科。然而,在遥远的东方,除了一些受西方教育较深的学院派人仕和大医院,这门学科还不为人知。在安徽,也只有二十一集团军总医院才有氧疗。
靳同轩让之前留在庐江东绿营的汽车立即赶到三河,他则用一辆马车,亲自把莫敌送到三河,莫敌的卫队和野补团的军医随同前往。
利用在三河等车的那段时间,靳同轩用最原始的方法,制造了一个电解水的取氧器,他利用警卫队的手摇发电机为电源,通过电瓶整流后,用电缆线接进一个陶瓷水缸,在水缸口,两个倒扣的竹筒为集气口,阴极出来的是氢气,任其飘散,阳极竹筒的顶端开了一个小口,接上一条输液用胶管,把还原出的氧气输送到莫敌的鼻孔。氧气如同一只看不见手解开了勒在莫敌脖子上的绳子,呼吸困难的莫敌立即缓和了过来。
从三河到舒城,从舒城到六安,从六安到立煌,汽车走了一天一夜。莫敌到达二十一集团军总医院时,只剩半条命。总医院的医生被靳同轩的土造电解水仪器惊呆了, 一致认为,如果没有这个东西,莫敌早就完蛋了,
进了医院,医生判定,莫敌曾经出现过短暂的缺氧,但是问题不大,醒来只是时间问题,果然,在入院的第四天,老天开了眼。莫敌的第一句话就让所有的人都放下心来,这个家伙,没有因为昏迷了六天变傻。
靳同轩告诉莫敌,巴洋河的战斗,因为毒气弹而不了了之,四艘军舰沉了一艘,正常的那艘运兵船拖走了另一艘,已经进入到钟鼎鼐二营埋伏圈的炮艇也没有被袭击,钟鼎鼐是个很能审时度势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据从江北返回的钟良报告,日军的损失不少,在江北登陆的五百多日军,基本上没有太多生还,至于江中那一艘运兵船上的日军,死的比活的多,两艘炮艇,沉了一艘,另一艘也带着伤。野补团的伤亡不大,集中在江南岸的下面阵地,主要是机枪手和观察员,至于毒气弹,没有造成死亡,毒晕的最严重的就是莫大团长。
李本一那边,因为援军被打退,沈席麟部强行突围,双方打得十分惨烈,最后只有部分敌军得以逃脱。与李本一预料中一样,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沈席麟伤亡巨大,138师的损失也不小,特别是赵学良率领的413团,负责堵截,成了敌军突围的重点方位。413团有相当部分人员是上次俘虏的李仕贵旅人员,第一次参战,经验不足,但是在死亡面前,还算英勇,参战人员,死亡率达到百分之五十。其次是李丕成的412团,他从侧面包抄宫田部,与宫田部发生缠斗,伤损过半。138师此役之后,减员严重。为了加强舒城的防务,韦介伯部与李丕成部退往舒城,谢骙率野补团残部返回但家庙,赵学良回转万佛湖。
昨天,消息传来,李柏成部已经返回深沟铺。罗卫则率野补团进驻庐江东绿营,负责庐江的防务,这个结果让庐江县长凌前锋十分满意,送去了猪羊给罗卫洗尘。
莫敌点点头,对靳同轩说,自己这次中毒,比上一次在潜水边更严重,只怕短时间内不能回到岳西。为了不耽误野补团的日常管理,请靳同轩代为报告,辞去176师野补团团长一职,由罗卫接任。
靳同轩在莫敌的病床头拿过一张床历纸,一挥而就,准备在韦永成来的时候,正式上交,韦永成作为集团军政治部主任,这是他的份内工作。
下班的时候,韦永成两口子联袂而至,蒋华秀给莫敌炖了点清肺解毒的汤,用紫砂煲装了,一起送了过来。蒋华秀在立煌开办了一所中正小学,并亲自担任校长。当了半年的孩子王,蒋华秀也变得天真了许多,看到莫敌,大摇其头,逗趣说:“天纵本来就瘦,这样一来,就只见两只大眼睛了。我有个建议,天纵在立煌养伤期间,到我的学校担任书法教师,我负责你一日三餐,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里,长肉二十斤。”
“长那么多肉做什么?”莫敌笑了,说:“又不是养猪。”
“反正你在立煌也没有什么正事,去我那当书法教师,也算是用武之地,至于你不愿意长肉,就随便你去。”蒋华秀说。
“这个没有问题,只要我能够下床,就去你那报到。”莫敌说:“蒋大校长不嫌我的字难看就行。”
“我不嫌,你自己不嫌就行。”蒋华秀指着韦永成笑着说:“无论多难看的字,总比我们家这个留学俄德的强,在外国几年,把胚子给弄坏了,写中国字像写俄文,写俄文又成了中国字,中学不能为体,西学不能为用,古不能为今用,洋不能为中用,一塌糊涂。”
众人大笑,莫敌也跟着笑了两声,牵动了肺部,引发起惊天的咳嗽声,直咳得嘴唇打抖,上气不接下气,脸蹩得通红。
看到莫敌这种情况,韦永成也知道,三两个月,只怕是回不了岳西。拿着靳同轩代写的辞职报告,韦永成看了一遍,一页既毕,不料下面还有一页,定睛一看,竟然是靳同轩的辞职报告。
看完了靳同轩的辞职报告,韦永成拉着靳同轩走到窗户前,说:“你辞职,我不意外,毕竟你是冲着天纵而来,天纵若不在野补团,你是不愿意去呆的。没有问题,我会把报告上交,让你称心如意。只是天纵辞去了野补团团长一职,还有一个四十八军参谋处处长的闲职,你若辞了,那可就是白身一个。”
医生也听到了莫敌的咳嗽声,带了护士进来查看,给莫敌输上了氧气,告诉守在莫敌身边的蒋华秀,不要再惹莫敌说话,更不要让他激动,需要静养。
服从医生的指令,蒋华秀走到韦永成身边,听到了韦永成的最后两句话,高兴的说:“同轩若是辞职了,正好来立煌,我们家永成上个月兼了个安徽省民政厅厅长的职,正好缺少得力之人相佑,不如去民政厅就职,也算混个出身。再有就是,把小惠带来立煌,我也有伴可玩。”
“后面这个,才是你的目的吧。”韦永成笑着说。
蒋华秀乐了,用手肘碰了一下韦永成,笑道:“就你聪明!”
韦永成没有理老婆,而是继续对靳同轩说:“我既然要把你们的辞职报告呈上去,自然还需要一些材料,你给我一份你和天纵离开后,野补团的人员调整方案,别让人事部门一问我,我哑口无言。”
靳同轩想了想,对韦永成说:“等莫老大好一点,听取他的意见吧。”
韦永成摇摇头,说:“没有必要,这种事很劳心,你的身体状况,就不需要再劳累他,你对野补团也是熟悉的,就按你的想法,以他的名义报上去吧。”
靳同轩点点头,思索了片刻,继续抽出一张病历纸,写下了一串名字,交给韦永成,他知道,面前这位,作为二十一集团军的政治部主任,这种任免,他能作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