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怨隋唐之缘起
字体: 16 + -

《第九十二章》石寨山夺军(下)

    “兄弟们,不能听他们的呀!”一个有些血气的隋兵大喊道,“若是放下武器,则我们不就变成待宰羔羊了吗?”

    “对!我们不能轻易放下武器。”那一部分还想抵抗或者仍然有些担心对方会食言的隋兵们于是当即附和道。

    “隋军弟兄们,我们并不想伤害尔等的性命!”杨令源大声解释道,“只要肯交出武器,我便能保证你们的性命无虞,都听清楚了吗?”

    “别听他的!我们凭什么要相信他的话?”当中几个隋兵突然起哄道。

    “你们可知他是何人?”未等杨令源开口,老刘头即走到其身前抢先问众隋兵道,“别瞎了你们的狗眼,仔细瞧瞧,他是何人啊?”

    经过老刘头的这一提醒,众隋兵方才将目光聚焦到了杨令源的身上。

    “我觉得他……他怎么像是前些时候同李大人一起指挥过我们打胜仗的那位杨大人呢?”

    “不对!杨大人不是走了吗?他如何可能会出现在这里?”隋军里开始了议论纷纷。

    “大人,您能把帽子取下来吗?”一位胆大的隋兵提议道。

    当杨令源遵照大家的要求免冠站到火炬的近处时,院子里的众隋兵竟纷纷叫喊了道,“真是那位武神大人回来了呀!”

    ……

    于是,齐齐放下武器的一干人等便尽皆拱手施礼道:“见过大人,我等一切都愿听从您的安排!”

    乍一看到眼前的情形时,杨令源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的能量会有如此地巨大,直到老刘头在旁边耳语了“大人,您在我们军中早已被传为了神人,所以,就别发愣了,赶紧发号施令吧”之后,方才从恍惚当中清醒了过来。

    “各位弟兄,我们也是曾经在一起并肩战斗过的,我杨某的为人你们应当清楚才对。今日之所以要发难,乃是因为我发现金山郡里竟有着那么一帮子的贪官污吏,他们现正打着官府的旗号在败坏朝廷的名声,不但欺压良民,还因盘剥羌人而造成了如今汉羌对立的严重局面。既已知晓此间的状况,我便不能袖手旁观、坐视不管,如果任由这种失控的形势发展下去,则得到的结果必然会是流血不断且民不聊生啊!故而,我在此恳请诸位了,为国家民生计能够调转刀枪来反戈一击,随我杨某人前往涪城去铲除掉那些奸恶以匡扶回正义,大家说可以吗?”

    杨令源的一席话当真是振聋发聩,在场的但凡有点儿良心之人均无不为之动了容。而一些平常就遭欺压和克扣粮饷的军士则更是摩拳擦掌着高声附议了起来。

    见此热血沸腾的场景,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的杨令源赓即补充道:“我说这些不是想煽动大家造反,而是希望你们可以助我拿下那些败坏纲纪和辜负圣恩的蠹虫,以还这金山郡一个安居乐业的清平世界,所以,还希望大伙儿不要有

    太多的顾虑,也不要有过激的行为,一切听我的指挥就好。当然,如果有什么不良的后果产生,则我杨某人是绝不会一走了之的,我当定会一力承担到底!”

    见个别人还有些犹豫,于是,老刘头便急忙上前了一步讲道:“杨大人是如何为人的想来你们也应该见识过才对,故而,我便不在此多说了。当下,我要正告大家的是,杨大人绝非什么普通之人。他乃是朝廷的四品鹰扬郎将、备身府千牛、宗亲卫队统领、我大隋朝全军的武魁!因此,我还请诸位把自己的一万颗心都放回到肚子里去,踏踏实实地跟着他干,好吗?”

    听了老刘头话的众人均此起彼伏地叫嚷了起来,“杨大人,您就领着大伙儿一起干吧!我们都愿意听从您的吩咐!”

    见事情不但进行得顺利,还意外收编了一支队伍,着实高兴了一把的杨令源于是略显激动地宣布道:“各位弟兄的信任让杨某感激不尽!我也把话说在头里了,愿意跟着在下干的便留下,不愿意的可以选择回家。不过,有一点我是需要当场说明的,即离开之人不能去襄助城中的贪官污吏们与我等为敌,否则,休怪到时刀剑无眼、手下无情了,知道吗?”

    拱手扫视了一圈的杨令源旋即又补充道:“自然,我也是不希望流血的,能够和平解决就决不动用武力,毕竟大家都是袍泽弟兄,不能为了几个贪墨小人而伤了无辜者的性命。因此,我还请诸位到时与相熟的隋军将弁们把情况讲明白了,不说争取到他们的倒戈支持吧,至少也要让其尽量保持中立,这是因为唯有如此方才能够将流血和伤亡减到最小啊!”

    这边杨令源的话音刚落,那边就有下面的人高声拥护道:“杨大人如此替我们着想,那还有什么话说呢?兄弟们,都跟着干吧!”

    就这样,在一片群情沸腾之中,杨令源不但被推举为了首领,还争取到了意想不到的支持。随着首次发号施令的出现,从此,他便开启了自己独立调兵遣将的军旅生涯。

    首先,他让日麦扎西带着羌兵押解孟德前往羌王城与黄茂对质,待得到口供以坐实了那帮人的贪赃枉法情状之后,再兴起问罪之兵去往涪城拿人。

    ……

    果不其然,在还未对质的情况下,见到孟德的黄茂就一五一十地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犯罪事实给吐了出来。原来,在接到堂兄封伦的密信之后,金山郡守封充便悄悄派兵襄助宇文化及前往峨眉山上夺书。而为了能攀上宇文世家这棵大树,其更是私下里以朝廷的名义加紧了对羌民的盘剥,目的即是希望搜罗到足够多的财物来巴结他所认为的,这个好不容易方能见上一面的,当今天子面前大红人宇文述的大公子,同样也是曾经的皇帝铁哥们,未来的许国公—

    —宇文化及。而正是因为此一做法,所以这才最终激起了郡内羌人的反叛之举。另外,具体行事的神泉县诸官呢,又为了巴结新上任不久的郡守而越权行事,擅自用强,妄图杀害羌王这样一位在羌人中能够一言九鼎的人物来使羌人自乱不说,更是妄图于对方变成一盘散沙之后再行分而治之之策。孰料,事情的发展往往与愿望背道而驰,侥幸逃脱一命的羌王自是与官府从此结下了血海深仇。

    由是,这下可好了,羌人的暴乱不仅没有被镇压下去,还出现了愈演愈烈的势头。封充对这一切当然是知道的,只是在被没有夺得《武侯遗书》的宇文化及给气急败坏地训斥了一顿之后,于寝食难安的同时,遂只得让手下亲信孟德冒险带兵前往神泉县去押回了那批物资并隐藏到石寨下的那个山洞里,目的乃是想等风头过了再派人送往京城去贿赂咱们的那位宇文大人。期间可以料想的是,那没有执行屠杀令的李循自然毫无疑问就成了封充的眼中钉和肉中刺,被下了牢狱不说,还因为了给宇文化及有一个交代而被自己的顶头上司当作了替罪的羔羊送去刑部议处。

    ……

    次日中午,于看过日麦扎西及时送来的黄茂和孟德的供词以后,杨令源便决定即刻起兵去往涪城捉拿封充归案。

    “扎西,您待会儿领着这刚带来的五百名羌兵镇守此地,没有我的将令不许放任何人上山,知道吗?”

    “是,大人!”日麦扎西领了令牌站到一旁。

    接着,杨令源又把老刘头叫过来吩咐道:“刘大叔,您马上去点齐了石寨中的隋兵,然后让他们做好准备以随时待命出发,听明白了吗?”

    “是,大人!”得令之后,老刘头转身即欲离开。

    “刘大叔慢行一步,您且回来,我还有话说。”叫住了老刘头,杨令源便再次嘱咐道:“您先去统计一下,看具体有多少人愿意随我去涪城讨贼。您需记住了!我们要言而有信,如果遇到不愿意的就放其回家,千万不可勉强,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知道吗?只是有一点须跟这些想要离开的人重申,那便是我昨晚定的‘约法三章’——他们回去之后当绝不能助纣为虐与我等为敌,懂了吗?”

    “大人,小的对这群当兵的还是比较了解的。”老刘头建言道,“我们不如将那些不愿参与的留在这里交由日麦头领看管,待行动成功之后再将其放回岂不是会更加地省心一些吗?您说呢?”

    “刘大叔,我知道您的担心。但为将者,言必行、行必果,既已承诺便要施行!想当年诸葛武侯为信守诺言而放所有轮换下来的士兵返乡,结果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支持。”为了打消身边人的顾虑,杨令源遂只好耐心解释道,“杨某虽不敢自比卧龙孔明,但

    吾之真心却并不亚于彼。依在下之拙见,只要我以诚心待人,则人必将以诚心报之,不是吗?”

    “好吧,大人,小的这便去了。”听了对方一席话的老刘头依然有些将信将疑地离开了。

    ……

    大约半个时辰过后,返回来的老刘头一跨进议事厅的大门就兴冲冲地对杨令源说道:“大人,您果真是料事如神啊!那五百名隋兵在听了您给我交代的话之后,一个不落地全都表示要追随您去涪城讨贼,您……这……我都不知道该如何讲才好了……”

    “大人,您可真是武侯在世呀!我扎西这回算是彻底服了!”在旁边伸出大拇指的日麦扎西笑着说道,“原本想着您只让带五百羌兵来会不会少,而今一看,倒还是我在‘杞人忧天’了。”

    “扎西兄弟笑话了!”杨令源赶紧摆手道,“我不过是想这五百名隋兵乃意外所得,他们既然拥护我,我便应该信任他们。另外,就算其中有人不愿参与,但若能以诚相待的话,则想必回去之后,他也是能替我们进行正面宣扬的,不是吗?况且,如真系明哲保身之人,那至少让其保持中立当应该不算是很难,对吧?”

    “杨大人料事如神,可说是小人我于军中这几十年来所见过之最优秀的将领!”老刘头正说着,却见罗平突然冲了进来。

    “大人,不好了!”罗平神情紧张地报告道。

    “小子,何事能让你着急成这样啊?”老刘头试探着问道。

    “莫惊慌,慢慢说!”杨令源安抚道。

    “昨晚……昨晚那个端……端茶的亲兵不知在什么……什么时候逃走了!”罗平结结巴巴地回答道。

    原来,那孟德的亲随于昨晚见到情势向着有利于杨令源的方向发展之后,便抓紧趁乱潜出了石寨。连夜逃往涪城的他在翌日一大早见到郡守封充时,当即就把前夜所亲历的情形原封不动地讲给了对方听。封充听后,虽立马吓出了一身冷汗,但大惊失色之下却因摸不清杨令源的来路而顿时感到了手足无措,再问那亲兵时,竟也一个劲儿地摇头。说起来当属笑话,只因心头发虚跑路太急,所以在还没听到老刘头介绍杨令源的那段话时,其就已经逃走了。

    由于没有得到那个最关键、最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封充便自然是心中没底且惊慌失措的。无奈之下,遂只好把所有的军官都召集到了郡守府来商议对策,随后,从见过杨令源的一些人的嘴里,他方才有幸模糊地知道了个大概。可是,这些低级军官也不过就是跟随着打过一仗而已,若真是要说到知其底细的话,则只怕除了李循和罗烈之外,便再没了第三人吧?

    可以想见,讨论下来的最终结果便只能是让封充更加地怀疑和惧怕。而那位只闻其名、未曾谋面的于传说中之“武神”大

    人则更是加剧了其心理上的阴影。那越来越浓重,越来越高大的模糊影子早已压得封充是都快有点儿喘不过气来了。

    “投降?哪有不战而降的道理啊?再说,降不就间接承认了自己是有罪的吗?绝对不行!那绝对不行!”封充于心中迅速剔除了这个选项,“不降?那又该怎么办?如今郡中连个带兵的司马都没有,难道……还要让我这郡守去亲自上阵不成?刀剑无眼、箭矢横飞啊……”刚想到此,一股不寒而栗之感就如同过电一般冲击了其全身,从头皮直到脚后跟均无一不是好一阵地酥且麻了……

    “郡守大人,下官认为不如派人去谈判,既然大家都是朝廷的人,则说不定也就和解了呢?”一个文官模样之人建议道。

    “对对对!如何把这个都给忘了呢?”封充听后虽乐开了花,但表面上却依然做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神情来问道:“可有哪位大人愿意前去和谈呀?”

    “呸!”平时被封充多有欺压或看不惯其为人的官员皆在心中忍不住骂道,“就这德性,等着人来收拾你吧!”

    见问了三遍皆无人接招,于是,正待封充发飙之际,但听得一人答道:“末将与那杨大人有过一面之缘,愿意前往一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