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风云
字体: 16 + -

第104章 巅峰对决(11)

    在几块较大的板状漂浮物上,趴着几名幸存的日军官兵,他们发出微弱的呼救声,但很快就被震耳欲聋的次生爆炸声淹没了。

    第二艘驱逐舰毁损严重,舰内大量进水,动力系统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趁着驱逐舰还能慢速前行,水兵们吃力地调转舰艏,朝最近的与那国岛方向驶去。在行进过程中,吃水线不断缓慢上移,虽说苦海无涯回头是岸,何况与那国岛也的确不算远,可今天,这艘苟延残喘的驱逐舰恐怕是无法到达彼岸了。

    第三艘只有部分舰艏探出水面,舰身已被海水淹没。最后一艘驱除舰已经失去动力,但仍在水面上漂浮着,甲板上冲天的火势已完全失去控制。现在,只有少数官兵还操控着灭火喷头,绝望地与熊熊烈火做最后的抗争,大部分水兵开始寻找一切能漂浮的工具,准备弃艇逃生。

    在重型鱼雷的攻击下,一艘护卫舰当即倾覆,葬身海底,另一艘仅在水面上挣扎了八分钟。由于支援舰吨位较大,加上只受到少量鱼雷攻击,它的整体结构还算相对完整。

    由于赤城号核动力航母位于战斗群中央,它是最后受到鱼雷攻击的。由于鱼雷有意避开了航母双核反应堆,两艘护卫舰用其钢铁之躯挡住了部分鱼雷,再加上近半数鱼雷脱靶,赤城号舰体的毁损程度远低于预期。虽然整个航母都笼罩在浓烟之中,舰尾受损严重,但这艘十二万吨级的庞然大物仍屹立在大海之中,毫无沉没的迹象。

    当时,处于外围的两艘驱除舰最先受到鱼雷攻击,海战经验丰富的川岛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来袭鱼雷几乎弹无虚发,命中靶点极为精准,而且智能诱饵弹干扰无效,川岛当即意识到有人在他的水面舰艇上做了手脚。

    川岛立刻命令甲板上的水兵用移动探测器扫描赤城号舰身,他们很快在航母舰艏右舷侧发现两个afq信号发射器。川岛如梦初醒,他集中了甲板上的所有水兵,命令他们沿着甲板向水下投掷手雷和所有能找到的爆炸物。

    随着数不清的爆炸声,放置在舰艏大处的部分afq信号发射器被毁,与此同时,大量声呐诱饵和反鱼雷武器也被一股脑地倾斜到水中,这个办法看似笨拙,但却行之有效。

    虽然赤城号暂时躲过致命的一击,可经过临空武器攻击后,甲板上的舰载机损失殆尽。作为老牌海军指挥官,川岛自然知晓,缺少舰载机的航母就是个毫无用处的活靶子。就在水兵们忙着炸毁舰体上的信号发射器时,川岛亲自赶往机库内查看情况。

    此时,川岛的目标非常明确,他必须迅速清理起降甲板,设法把机库内的舰载机送上去升空迎战,这是赤城号最后的机会。

    川岛刚进入机库

    ,猎鱼-9a反舰鱼雷就命中赤城号航母,剧烈的爆炸把川岛掀翻在地,随后倒下的轻合金梯子把他压在下面,动弹不得。在爆炸瞬间,机库内物体横飞,大部分都被压在身上的梯子挡住,让川岛躲过一劫,只有一把飞起的扳手击中了他的左前额,鲜血直流。

    几分钟过后,赤城号航母逐渐恢复平静,水兵们赶紧搬掉压在川岛身上的物品,闻讯赶来的军医对他实施了紧急医疗救护。其实,除前额软组织撕裂伤和身体软组织钝挫伤外,川岛的伤势并不严重,军医止血后,只对伤口做了简单的包扎处理。

    在水兵的搀扶下,川岛挣扎着站了起来,他感觉到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耳边依然回荡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他在原地站立了一分多钟,才慢慢缓过神来。川岛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立即登上甲板,回到指挥岗位指挥反击,但他很快发现,升降通道已经变形,而且通往甲板的扶梯也被堵死了,他根本无法爬上去。

    川岛愤怒地推开搀扶他的水兵,命令立即清理出一条通往甲板的通道。几名水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开辟出一条狭窄路径,因通道过于狭窄,川岛无奈地取下随身佩戴的东洋刀和外衣。爬上甲板后,川岛丢弃了外衣,可他仍然不忘取回他的东洋刀。

    其实,在现代海战中,东洋刀这类兵器几乎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而且佩戴它在舰内狭小空间活动碍手碍脚。然而,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复辟,二战期间日本皇军的一些行为和习惯再度成为时尚,许多高级军官都选择佩戴军刀,其款式与二战时期的东洋刀一模一样。

    在海军高级将领中,川岛是最早佩戴东洋刀的,而且刀不离身,在他眼里,东洋刀是武士道精神的标志性武器,也是帝国军队雄威的象征。

    川岛环视四周,附近的水面上到处都在燃烧,这熯天炽地的地狱之火似乎要把大海煮沸。他那昔日骄横不可一世的无敌舰队,分分钟前还在海上耀武扬威,顷刻间一切都化为乌有。

    自从人类第一艘航空母舰进入海军战斗序列之日起,航母的历史就是一部世界海军发展史。尽管日军曾有数艘航母被盟军击沉,可他们从来没象今天这样,在如此短暂的瞬间,覆灭得如此完全彻底!

    现在,虽说赤城号不至于立刻葬身海底,但它已丧失战斗力,看到帝国海军的王牌舰队大势已去,川岛面色变得铁青,他将危险置之度外,大踏步地走过燃烧的甲板,直至走到几乎被夷为平地的舰岛才驻足。

    其实,川岛并非因为吃了败仗,才变得如此懊恼和愤怒,他戎马一生,经历海战无数,他曾打过引起为傲的胜仗,也不止一次被击败过。两军对垒,胜败乃兵家常事,

    但在川岛眼里,赤城号今天是不应该战败的,尤其没有理由败得像这么惨。

    如果赤城号麾下的战舰火力全开,瞄准江苏号发动饱和攻击,这绝对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博弈,江苏号丝毫占不到什么便宜。可这支被视为大和民族骄傲的海上铁骑,眨眼间就被对手歼灭,而且败得如此惨烈,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川岛开始自责,他认为自己对帝国海军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由于盲目迷信核动力,他忽视了磁流体动力的巨大潜力,其超静音性和机动性超乎想象。如果帝国海军当初立项开发同类型航母,结局就可能完全不同。

    其次,在这个无人机称霸天空的时代,川岛推崇人机合一和多功能集成理念,可有人歼击轰炸机存在很多局限性,它至少无法做到超低空掠海飞行,也无法做出极限空中机动,其海上突袭能力也自然要逊色许多。

    当然,其中还涉及到临空飞行器和战术指挥等议题。总之,川岛这次未战先折戟,他把偷袭虎鲸岛失利的责任全部归咎到自己头上。这种强烈的负罪感和耻辱感,让困兽犹斗的川岛变得越发疯狂和丧失理智。

    川岛下意识地抚摸着悬挂在腰间的东洋刀,从这把文物级军刀的触感中,他似乎又找回了日本武士道精神,并从中获得浴火重生的力量。

    忽然,身后一声响亮的报告声打断了川岛的思路,岸谷少佐:“我们已经巡查过,赤城号受到反舰导弹和重磅鱼雷的双重打击,舰岛受损严重,舰尾也被炸掉了一大块,所幸两座核反应堆都完好无损,舰上大部分水兵都得以幸存。”

    川岛:“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攻击我们的应该是江苏号的舰载机吧?”

    岸谷:“司令官判断正确,参与这次突袭的不止是歼-50c和神鹫-3c,江苏号还首次动用了尚在验证阶段的临空飞行器。”

    岸谷似乎还想补充什么,川岛挥挥手打断了他,川岛懊悔地说道:“我应该对赤城号航母战斗群的覆灭负全部责任,如果不是我,今天被歼灭就是江苏号。”

    川岛指着仍在燃烧的大海,他说:“虎鲸岛海域到处都漂浮着水兵的遗体,我不仅对帝国海军有罪,我更是无颜面对这么多阵亡的勇士。”

    川岛慢慢转向舰艏,他这次没有敬军礼,而是破天荒地摘下军帽,朝着茫茫大海鞠躬谢罪。就在川岛深深地弯下身躯时,他身后传来了阵阵低声哭泣声。

    川岛一直盯着泛红的海水,他忽然想起了自己的潜艇编队。从环环相扣的空中打击次序看,江苏号绝不会放过那些核潜艇,否则会留下巨大隐患。由于潜艇部署相对分散,即使江苏号事先知道潜艇的坐标方位,要歼灭它们也需要一些时间。

    川岛判断,江苏号很可能仍在虎鲸岛西南海域,因东海舰队尚未夺回虎鲸岛,在正常情况下,轰炸机群完成反潜任务后仍需返回航母。

    由于两艘潜艇部署在虎鲸岛南侧水域,反潜轰炸机必须穿越台湾岛和与那国岛之间的水道,虽说南下航线离江苏号更近,可距离与那国岛也更近,这意味着返航时的风险也更大。

    川岛判断,鉴于虎鲸岛海战已基本结束,反潜轰炸机群很可能北上,借道虎鲸岛水域绕道返航。如此一来,这些轰炸机必然会经过赤城号所在空域。

    川岛问身边的岸谷:“赤城号上还有多少防空武器能投入使用?”

    岸谷:“仅存三门八管速射近防炮可用,舰艏的三号和四号炮位,还有航母中部的七号炮位,虽然这些近防炮口径只有二十七毫米,但其每秒射速超过百发,返航中的战术轰炸机速度不会太快,只要它们进入近防炮射程内,我们就有机会击落它。”

    (本章完)